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861|回覆: 1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親子教養] 不常打小孩比常常打孩子更糟?

[複製鏈接]

15

主題

12

好友

3003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08
在線時間
592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1-4-15 17:36:49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 b$ v- h+ t  O
不常打小孩比常常打孩子更糟?# x3 D% ]5 _' ]0 B* w2 t
: S- {/ b; Z3 ~# V# h! e
針對【教養大震撼】研究報告,蘭斯福德和道奇教授進行了一些國際範圍的跨民族的教養調查數據分析,報告指出若該民族普遍認為孩子犯錯該受到體罰,則在該國家中從沒被打過屁股的孩子,整體平均收入或是學業表現,比小時候被打過屁股的人還差。
6 S5 C8 O) Z. [- _9 y
& X0 h; w7 ~$ u- U* e其中在11歲以前,經常被打屁股的孩子,表現又比偶爾才被打屁股的孩子要更好;主要原因為;如果孩子是因為觸犯固定規則被懲罰,經常打屁股則不是問題;比較有問題的是沒有固定形式的體罰行為  Z+ V( \8 m" r+ K9 q7 u

8 g, U, y+ I3 Q0 T偶爾才打屁股的家長,在進行體罰時會拿捏不住準則,失控演出,對孩子身心都會造成恐懼與壓力,這才是應該要避免的方式。' b1 ^/ \. h5 l! W6 }7 l7 S3 j' i% H% ~

; @2 B( J, U, N1 a' X9 O; p而11歲之後才被打屁股的青少年,則多方面表現皆不如其他人,說明要管教孩子品格就要從小開始,而不是等到叛逆期才進行管教,此時體罰已傷及孩子自尊,帶來的只是反效果
+ j5 x+ \4 F/ |3 {# S
; n  w% z: s3 n: E9 a其中父親在體罰孩子中,往往佔有關鍵角色。現代的父親,平常多扮演朋友、慈父的角色,比較不像母親對孩子總是管東管西,但倘若孩子犯錯,父親介入管教並進行體罰時,則容易出現暴怒的情緒化行為。 1 b( S: A  F+ u2 F3 J& O* X1 O
1 Y, k2 L7 Y1 b7 K+ S
父親平常不體罰,偶爾才出手的孩子,在學校、出社會後的表現則較同儕衝動;平常表現雖然沒有小毛病,但被激怒時行事會欠缺思考,容易犯下令人驚訝的錯誤。 3 R1 z4 p" G/ I; d4 _) d
: Q" l: c# c) h- v  H# ~) ?
這項針對多個國家,長達20年,超過上萬人參與的研究實驗,說明平常慈愛的父母,在衝動行為下對孩子進行體罰,只有負面的影響效果。所以養小孩,貴在紀律和規則,而不是隨性的懲誡。
* o, v! y: `2 N: o, i5 o9 U: w4 @' h/ J
. ~  p) M- _( G

3

主題

89

好友

3419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社區
麗寶世紀館
文章
2793
在線時間
726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1-4-15 17:50:28 |只看該作者
有道理~~ 謝謝分享
Best Regards
Daisy

91

主題

41

好友

6492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1784
在線時間
1366 小時
3
發表於 2011-4-15 17:53:48 |只看該作者
重點在"養小孩,貴在紀律和規則,而不是隨性的懲誡",
/ C' b" _2 z! V" T7 |不是鼓勵大家常打小孩吧
悠閒不能當飯吃~~~

5

主題

12

好友

322

積分

國小生

Rank: 3Rank: 3

文章
87
在線時間
61 小時
4
發表於 2011-4-15 18:13:57 |只看該作者
上述的理論非常同意, 適當的時機給與適當的處罰是必需的, 而且必須跟孩子說明為什麼處罰, 而不是一昧的縱容, 等到父母親受不了時, 再處罰小孩, 容易造成小孩的無所適從, 尤其是目前社會上, 太多父母講的滿口愛的教育, 然後說一套 做一套, 周遭也看過太多親友, 有此狀況, 也出現上述的狀況, 俗語說 愛之 足以害之, 非常的有道理!
今天幫老婆同學調了兩台暖風機,連上次15米HDMIi線約省了NT$6000,她同學連番道謝,讓老婆很有面子,我也幫得很快樂,要幫還是要幫對人

3

主題

13

好友

513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文章
127
在線時間
107 小時
5
發表於 2011-4-15 18:49:13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Rain媽 於 2011-4-15 18:49 編輯
1 F9 y8 Y3 P7 b  [) C/ q! W1 k; e3 M0 c, C
基本上是認同適度體罰是必要的,而且要從小就該訓練小孩養成必要的習慣和規矩.畢竟很多做為是小時候就形成的,若從小過於溺愛,什麼都採放任,長大了才想改變養成的不好行為或習慣,是非常困難的.

1

主題

0

好友

418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文章
109
在線時間
24 小時
6
發表於 2011-4-15 21:01:39 |只看該作者
家長自己要做榜樣  就可以減少修理小孩的機會  

113

主題

37

好友

4834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068
在線時間
2321 小時
7
發表於 2011-4-15 22:39:18 |只看該作者
處罰小孩是因為孩子做錯事情  或是 規範孩子的行為  
- d5 C' I3 z2 F( ]而不是  父母親大人生氣了  * [6 ?0 \6 [! ?& i8 O6 a
帶有情緒化的處罰  對小孩是不公平  且得不到教訓  ~~下次不會再犯
" J3 p. Q. z0 m只有大人發洩情緒罷了  , \+ `7 l; ]' z3 X. Z
小孩無法從錯誤中學習  , q2 K+ c" c5 Z4 K- F: e
# N+ x0 ]' d& E4 l1 h0 d
贊同這樣的想法 1 b3 d) b  |5 v1 `2 D6 S
謝謝分享  0 R! ?; g. X1 w  g
  

9

主題

35

好友

225

積分

國小生

Rank: 3Rank: 3

文章
106
在線時間
24 小時
8
發表於 2011-4-15 22:51:3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閒閒來逛 的文章
. ^, ?; @0 w. K& p$ [" y( Y( m
& N$ {! z( f1 h% |5 Z0 |分析頗具專業水準# u& X5 e# y- s7 ]# j! U5 J
有專家的氣勢
9 g7 i8 \1 [2 B6 p9 j非常好6 v; i) o8 S! V( I9 u3 A5 n' h! v
萬水千山留不住,一竿釣起夕陽紅。

113

主題

37

好友

4834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068
在線時間
2321 小時
9
發表於 2011-4-15 23:16:4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達達大濕 的文章0 S# \) G$ }# D- R2 A
# Z' ^% [% Q5 m0 a
哈哈  1 Q4 f2 X) l% @$ `

3 C+ D0 ^7 j* F1 Y: x4 W' x+ B雖然已經不務正業多年
* s& a3 S/ R0 J& B  |, O4 b# l$ h0 ^* ]
# W0 l" w7 H! S總算沒有白費我10多年的幼教經驗  
& M  w$ q+ ^5 q( ]
# h* H* ]  \  D
& W2 P9 H* r1 o2 o( k4 f, }7 p
9 Q# m% U! d; e1 a# k4 |& E' x! I

78

主題

22

好友

1810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495
在線時間
403 小時
10
發表於 2011-4-16 00:34:13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沈默的艦隊 於 2011-4-16 00:34 編輯 * \/ g( l' p+ ~  k3 K! a) ]) v

" P" s  I2 l2 D4 @樓主轉錄的這篇文章,應該是不知名網友的個人讀書心得,7 y& _: ^0 ?* u/ N' _" c6 ~" B
原意是在閱讀《教養大震撼》這本書之後的感觸,
0 y, W( ]; V( A4 S9 T3 q可惜作者的題目訂得不好,著眼點應該不是打或不打(體罰或不體罰),而是在於如何清楚規範孩子。! p9 r; L5 H3 T  L9 d$ O; [: m7 f2 `1 a
4 Q' B' d- h: p: h7 R% Z
不過,這本書似乎很值得一看呢!
/ V% b- p: H3 x8 L# g- C3 \《教養大震撼:關於小孩,你知道的太多都是錯的!》# V6 B3 j4 V2 X) J

6 |& b+ U" ?5 m9 k. b目錄; {) C! a  M' f6 D8 t

( D. a: f  \; {5 f序 太多教養知識都是一廂情願
  ]$ ]; H3 y) ]$ `$ @+ }" u9 e5 E第一章 讚美:自尊心迷思應該淘汰了 (沒恆心,沒毅力,經不起挫折,可能都是被讚美害的。)4 S/ u3 _, `5 K# N9 T
第二章 睡眠:別迷信「一日之計在於晨」(少睡一鐘頭,IQ減七分。電視機是冤枉的。)9 [8 ]" n4 B0 I1 \7 @5 R
第三章 族群意識:小孩天生就會歧視 (族群平等教育不只有必要,還要趁早。)
% @1 W$ }' S/ w3 a( _- `! z& l第四章 說謊:父母如何不知不覺鼓勵說謊?(四歲兩小時撒一次謊,六歲每小時一次。七歲仍在說謊,就會繼續說謊。)! q. \3 _- ^5 A: F
第五章 聰明:為什麼贏在起跑點不算贏?(IQ會改變,EQ則沒有科學根據。越是聰明的小孩,IQ變動幅度越大。)
2 p- A+ H# d( L& q. ~/ o! ]第六章 兄弟姊妹:關係在弟妹出生前就決定了(佛洛伊德搞錯了,莎士比亞才是對的。兒童閱讀也有陷阱。)
4 J0 g1 x/ e8 W1 W' i: e第七章 青春期:「荷爾蒙風暴」並無科學證據 (時間排越滿的孩子越容易無聊。不訂規則的父母最不了解孩子。)- {- _8 S+ J' [1 }5 \
第八章 自制力:對學業成績比IQ重要(遊戲不只訓練自制力,也訓練抽象思考。)+ h8 r4 }+ E9 W/ ]  y: V
第九章 人際關係:為什麼貼心奶爸帶出問題小孩?(別人眼中的高EQ小孩最會欺負同學。)  A0 I6 B2 A2 Y  I
第十章 學說話:語言學大師的理論可以休矣 (別以為你多講話,就能幫助寶寶學說話。但是的確有七種方法幫助寶寶早點說話。)
* n" a8 v/ Z9 {) o! J- V: A. v$ e: Y結語 為什麼「感恩日記」會害孩子不快樂?
- G; i* t- J1 ]+ v/ D  U. o+ u) s# p( N  f; E
/ i& n; M) }7 H
不識得傷痛的人,不懂得溫柔;不識得苦衷的人,不懂得體諒;不識得害怕的人,不懂得堅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