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225
- 閱讀權限
- 1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91
- 活力
- 158
- 金幣
- 240
- 日誌
- 0
- 記錄
- 1
- 最後登入
- 2011-4-10

- 文章
- 51
- 在線時間
- 20 小時
|
曾雅妮:我如何學會「享受」壓力! o/ }) \; F# ?: n/ }
更新日期:2011/03/04 11:04; W& m6 a- u3 V; U. u
I) U- ?; ]' d4 n* x作者:邱牧禾3 G9 M* [9 x8 S4 y/ H# r
4 i' E2 [" I# t8 \& m+ H! h; H
今年二月,二十二歲的曾雅妮在拿到澳洲名人賽的冠軍後,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女子高球選手。但要當好職業選手,必須參加一場又一場的國際賽事、經常面對高壓力的比賽輸贏,曾雅妮要學會的,不只是「拿冠軍」而已。( R! Q+ S- n" Z) Q' j
( |# ]" d& C2 q3 T7 j; p% D曾雅妮五歲揮出人生的第一桿。正確的說,她在媽媽的肚子裡,最熟悉的聲音之一,是桿頭擊中球的清脆聲響。爸爸和媽媽都是球痴、球精,看到小妮妮在球場上的協調性和擊球的準確度,決心栽培家中的老二走高球路。1 ?) M; s; J* ]7 C# D! p
3 m* R* K+ ~2 g& `* g- C
小名「妮妮」的曾雅妮從啟蒙到進階,和同齡學球的孩子不一樣;其他人請駐場的球師指導,她八歲就被託付給還在念書的職業球員高尚宏。八歲開始,妮妮就展開了不一樣的童年:每週一到週五的晚上去練習場練兩小時,週末再到球場打九洞、十八洞。
8 q1 n8 @5 x! N3 F: K) N H* u+ j ~( U4 o; r! K
爸爸曾茂炘說,妮妮十歲的時候,覺得她在台灣當職業球員沒問題;到了十五歲,「開始相信她能在美國生存。」過去台灣的高爾夫球職業選手都走鄰近的日本比賽和訓練。曾爸爸一開始就要有天賦的女兒,直接挑戰高手雲集、競爭激烈的美國。妮妮從國中就開始經常往返美國去參加各種比賽,當成半職業選手訓練。十五歲時,她就贏得美國公共球場業餘錦標賽冠軍,成為該項比賽舉辦一百多年來,第一個得到冠軍的亞洲選手。! u5 s5 q6 Z& ~4 B- F1 l# h
! l' ]& {( D6 ?從業餘轉成職業,在美國打LPGA的前兩年,期望很高的爸爸常跟在身邊;父女倆經常從車上一路吵回飯店,氣氛弄得很僵。曾茂炘說:「妮妮在長大,我也跟著成長。」現在曾爸爸會把想罵她的話吞回肚裡,降低陪孩子到國外征戰的頻率,逐漸改善關係。* L2 Y9 d" J5 m7 Q1 p0 h1 M
. u+ ~7 y( D( ?) g
過去十幾年,曾茂炘在女兒身上投注難以計量的時間、超過千萬的投資金錢。曾爸爸笑說,他把投入在妮妮的「巨額」經費,「當成是我的投資之一。」若妮妮沒功成名就,這投資也讓他安心,因為「至少換來一個不會變壞的小孩。」) }5 L, Q; n, Z y: v
) n- m. ~3 k5 } m妮妮的第一個教練高尚宏是傳統「師徒制」出身的球員,為激起妮妮的練習興趣,兩人常拚球,但「偶爾讓她贏。」輸球的人要被懲罰跑步、蛙跳,好強的小妮妮不知不覺就把球技磨得更利。- a% e! Q3 `+ Z
: X3 z4 k7 ~ r1 f
這一切看起來如此平順,但妮妮當然也有低潮。朋友轉述,好強的妮妮打輸了球,總會躲在車子裡放聲大哭。她曾經求助運動心理教練,加強正面思考的能量。日前她在泰國女子賽奪冠時便說:「我會有壓力,但我懂得享受壓力。」# Y9 R& e( o( G/ m
4 R! Q% A) }, b5 N: @ @. Z台灣之光曾雅妮最大夢想是開一家運動學校,給九年級以下的孩子讀,教他們高爾夫、籃球、網球、跆拳道等等。台灣有很多優秀的選手,需要好的環境。至少家長可以放心,把孩子送到這裡讀書,不會變壞。她想要為跟她一樣愛運動的孩子辦所運動學校。
3 O& P) u W6 r5 R( z3 S, i( X( ?" M0 T4 K: u+ D" w
今年二月在澳洲名人賽封后之後,曾雅妮站上世界第一的頂端。她謙虛的說,要和「偶像」瑞典索倫絲坦一樣被視為經典(classic)可不是那麼簡單,「球場內、球場外都還有努力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