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72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圖文轉載] 中國史上最牛的官員 一生居然侍奉了十個皇帝

[複製鏈接]

692

主題

23

好友

863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717
在線時間
130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1:52:14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 y( e" t$ c/ A# v  B2 S
中國歷史上有三個大亂時代:春秋戰國時期、兩晉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那時候,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中華大地,五十六個民族的精英們個個粉墨登場,亂世中不知出了多少位智者,多少位英雄。馮道,便是見證五代史的唯一奇人。
1 {: V9 |5 I" U0 q' I' u; r( `" J2 R% f) I; [6 p
根據頭條網報導,有人稱他是『十朝元老』,官場上的不倒翁;有人說他軟脊樑,中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漢奸』;有人說他頗懂『無為』之道,上善若水,悟出了官場上的老子之道;有人說他政績空空,無所建樹,占著茅坑不拉屎;還有人說他個人修為了得,是大至大聖的完人;更有人說他體察民情,也算個仁人君子……。
# w0 ~- D% m% ?+ M0 y

; V) a8 ?! ^/ e" ]* N1 X: j中國史上最牛的官員:一生居然侍奉了十個皇帝1 y& [' J5 I! ?5 H  K2 _
$ X0 x) D7 {9 ^" n
馮道有六奇
" o; |. z* V$ k( h/ A一奇歷五代十帝,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2 J. U* Q' h( M( X+ ]
9 V6 I, a( K: G+ w* s/ Y
常聽戲的人,說某人資格老,便稱他為『三朝元老』,馮道則三倍超越之外再加一朝,他歷經桀燕皇帝劉守光、後唐莊宗李存勖、後唐明宗李嗣源、後唐閔帝李從原、後唐末帝李從珂、後晉高祖石敬瑭、後晉出帝石重貴、遼太宗耶律德光、後漢高祖劉知遠、後周太祖郭威十朝,基本上在每朝都受重用,是名副其實的『官場不倒翁』。
+ Q" f  u1 I- Y# q4 g7 l
* [, n. [# K; j: g! w" @4 Y二奇總換『明主』,卻不被人當做『漢奸』& f: B' L$ R- `8 a5 D
: h* y, U' `7 n/ U
馮道的脾氣,現在看來有點像牆頭上的草,隨風倒,誰硬,誰有勢力,他就投奔誰,寡廉鮮恥、喪失氣節到了極點。尤其是投奔契丹時,他說過一句話:『南朝為子,北朝為父,兩朝為臣,豈有分別哉!』因此做了耶律德光的太傅,令稍有一點廉恥心的人大跌眼鏡。: m1 T& s- g. R. ]
3 \9 I' |# i9 ^. n! G
奇怪的是,隨後的後漢高祖劉知遠、後周太祖郭威並沒有因此而看不起他,反封他在本朝連任太師。

3 e% y3 T& n; T, L1 h/ Z! i+ I' o% @
( s/ j/ g" F9 A( q, |$ q1 ]

. D. ?! e. P9 Z' d: Q7 \三奇沒有氣節的馮道卻是個書蟲8 ^: Q0 S; }" r$ f* X8 D8 t" \. |

# m5 _; f* s8 `( u7 Y馮道雖然如此沒有氣節,但你千萬不要把他當做一個老粗,馮道在當時是有了名的書蟲。他飽讀聖賢之書,幾乎到了如飢似渴的程度,他出身低微,祖上有時務農,有時教書,受其影響。; z* g( c6 y% Z0 d; c3 q

1 N4 \/ {; h& k) P7 i* X馮道從小酷愛讀書,對吃穿從不挑剔,既使是大雪封門時也要記著讀書為重,因此滿腹文章,隔著門縫吹喇叭,名聲在外,成了大江南北第一名人,不管是哪朝哪代,都以能聘請到他為官為榮。他在南朝為官時,北朝契丹素聞馮道大名,想偷襲將他搶走,只是由於邊境守軍嚴密防備,這才沒有得逞。
2 D5 _, R' V* T) G: F

( v" X3 Y9 [: a- j% y. J
/ ]: E9 Z) o" |: s8 I) ]4 F+ L% [# U1 d9 t4 _

, J! R# {) a8 I8 A( [; D. H四奇馮道雖無氣節,卻不是個貪官' E) [1 b1 J8 K6 V

& ?# {0 k( \  d; \& p- a5 O別以為馮道奴顏媚骨,必是個魚肉百姓的貪官汚吏,恰恰相反,馮道嚴於律己,體察民間疾苦,應該是個大大的好人。他的家鄉鬧飢荒時,馮道不惜將自己家裡的財物全部拿出來周濟鄉親,而自己卻住在茅草屋裡。* i7 l+ o5 T8 @' N' G0 D
- F8 [0 Y/ H# X* {- p5 Y" d: H
他在家鄉替父守孝期間,並沒有在鄉親們面前擺官架子,而是親自下地勞動,上山砍柴,對一些缺乏勞力的人家盡力幫助。南北戰亂頻仍,馮道從北方逃回,看見被掠奪的中原婦女,心中不忍,就變賣東西將她們贖回,然後派人將她們一一送回家,完全是一副菩薩心腸。
$ {) k7 D* r! h

, N5 r' c% u/ o  q0 _- ~
5 b" @: f. x6 H( ~' B
% {8 b  Q* W+ o6 F, o# u' f5 Y: H更難能可貴的是,馮道還不好女色,當年後唐與後梁交戰時,有的武將把搶掠來的美女送給他,馮道就『金屋藏嬌』—找間屋子養著,尋訪到她的家後再送回去。, v9 z) F3 K9 {' N  X" Q

' o9 F5 z0 s; M$ ^1 W: T& ~8 `, k/ h6 g

; }; V" P9 G0 Z- x4 s他留的遺囑中說死後希望選擇一塊無用之地埋葬即可,不要像別人那樣嘴裡含珠玉下葬,也不用穿豪華的壽衣,用普通的粗席子安葬就行。( p. T& n8 ], Y: }- c0 a( w, |
2 j" z9 J: o. B; e5 t$ U
在對後唐明宗李嗣源進諫時,馮道說:『穀貴則餓農,穀賤則傷農,這是常理。臣還記得近代舉人聶夷中的一首詩《傷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秋穀。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偏照逃亡屋。」』勸後唐明宗做一代明君。
6 u+ E( m  j8 m3 ~  x

1 X' v2 e6 A) R* E' {. q2 w五奇馮道官位之多,可得中國歷史之冠' D3 D. T7 s9 u3 D: p( X

) j2 f+ q) N+ A- ^3 B+ }馮道歷任中央和地方官職為幽州節度巡官、河東節度巡官、掌書記、攝幽府參軍、試大理評事、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集賢殿大學士、太傅、太師等等達四十餘種之多。
9 u4 b7 C% `" x% j1 w3 N, R
0 Y8 o4 @* U+ Q* [$ c3 f馮道的歷次散階為仕郎、議郎、朝散大夫、銀青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特進、開府儀同三司。他的武職勛位自柱國至上柱國。歷次爵位為開國男爵、開國公、魯國公、秦國公、梁國公、燕國公、齊國公。食邑自三百戶至一萬一千戶,食實封自一百戶至一千八百戶。
3 k- q+ K# R& b! W% _

( u( R' o% t' t& `) C. Y7 I) W4 c3 ?9 h& K# i# X

+ Q3 V1 B# {1 d5 _  f六奇馮道官職雖多,卻無一件政績傳世
. \  [1 I; e! ?/ d& o; t8 G5 c9 `) j7 r, \6 t" `+ O! d. k' \  F& q
馮道雖飽讀詩書,卻既不是亂世中平定江山的良將,也不是幫助哪個君王治國的良臣。他雖位居高職,卻很難指出他在五代亂世的政局變遷中發揮過什麼具體的作用,以及他和一些重大事件有什麼具體的關聯。他可以說是一個很『專業』的官員,卻非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 F3 l5 d9 R( Y  C; D& W
/ r& S6 y; P% ~  J+ n; }
乃至於後來歐陽修編修《新五代史》時,把《舊五代史》中關於馮道的的粉飾內容全部刪除了,《馮道傳》也從原來的近五千字減至不到兩千字。
- l# S+ F- d9 F7 _8 [1 \8 f; e- i+ B9 B6 ^
馮道自稱『無才無德癡頑老子』,他從道家老子的『無為』中悟出了『為官之道』,從『上善若水』中悟出隨波逐流,他有一首詩正好說明自己的心聲:『莫為危時便悵神,前程往往有期因。終聞海嶽歸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

" j8 Q  I7 ~; O+ H$ n8 U# g6 c8 h% C+ p1 Z$ U! H- u
中國史上最牛的官員 一生居然侍奉了十個皇帝
能跟你一輩子的人就是
理解你的過去
相信你的未來
並包容你的現在的人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