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855
- 閱讀權限
- 1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93
- 活力
- 42
- 金幣
- 217
- 日誌
- 0
- 記錄
- 1
- 最後登入
- 2011-12-1

- 文章
- 41
- 在線時間
- 18 小時
|
7祕笈,教出禮貌小孩* Q2 C! Q% ^/ G
作者: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負責心理師) 出處:親子天下19期
1 {6 H" `+ U% V8 K M' O7 l+ W5 c2 _& j3 F7 @$ B: x* f. g: E0 H. n4 g# _
大人常對孩子說:小孩子要有禮貌。但對許多孩子來說,禮貌很抽象,家長需要給予更具體的例子和示範。
0 d- I* p2 M0 M" [advertisment4 X; F$ e, J# g2 j4 H
' z/ m2 z) J3 z1 F; `- _
人潮擁擠的大賣場,小男孩推著購物車橫衝直撞,隨口說著:「閃邊、閃邊!」被撞著的中年男子大聲嚷著:「誰家的孩子,這麼沒禮貌!」小男孩依然視若無睹不予理會。「小朋友,這裡人多熱鬧,請放慢速度,慢慢逛,」微笑的阿姨對著小男孩這麼說著,購物車竟也神奇的緩緩而行……
. ^% r; ]) q7 H% f0 g/ y8 I+ {0 ?$ r I$ ^& b8 N G
玩具區裡,小女孩任意將物品外包裝拆散,玩弄後不歸位而隨處放。「嗨!聰明的小朋友,我猜你一定知道玩具的家在哪裡,」一旁的爺爺如此說著,小女孩隨即點點頭,做該做的事,將外包裝整理好,把玩具放回原處,並向爺爺說「再見」後,快步跑向故事書那一區。& ]( e( L( `' b' m
; `; H$ \9 F2 N. U/ H
-------------$ k# f8 ?# N7 w- J; \2 N3 J7 {
2 u% i! J& V* U: R: s禮貌是可以教導、也應該教導的親子課題。禮貌讓大人與孩子學習以友善的態度面對生活周遭的人,無論熟悉或陌生。禮貌是一種生活態度,讓彼此覺得被尊重,也讓人心裡舒服。禮貌甚至是一種生活習慣,有了禮貌,一切將如雪球般,為孩子成長的路上滾出正向的能量。如何教出有禮貌的孩子?以下提供七點建議,而成功的金鑰密碼,就在於父母的優先示範。
7 K, V; n$ f9 {$ i" b教孩子認識禮貌的七個好點子
; t+ a, n+ t V. ^; ?5 _% A1 a
! L# U$ x. ^4 O1. 禮貌愛微笑。微笑是展現禮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微笑,是可以耳濡目染的,特別是來自父母自發性的微笑,總能原汁原味的傳遞給孩子。常常保持微笑,常常提醒微笑,常常看見微笑,是拉近彼此情感距離與化解衝突的魔力。教導禮貌,微笑,是最容易進行的事。
4 Y; [& r' \3 k6 j
# |1 e2 E% Z! G當孩子少了微笑,擺臭臉,大人直覺上容易認定孩子一定是不高興或生悶氣。有時孩子擺臭臉是情非得已,當孩子太過於專注,太過於緊張、焦慮或不知所措時,臉部表情很容易僵硬、平板、少變化。& [+ e7 M) |0 J- H. J( k4 |( F
( O' Y0 }& F' u
試著同理孩子的情緒,父母需要練習靜下心來幫孩子說話,如「媽媽猜,你是不是因為我不讓你出去,在生悶氣?」、「爸爸猜,你是不是和電梯裡的叔叔不熟,所以他和你打招呼,你會有些緊張?」
* ?% {( c+ ~* W$ V' S5 S* w% x: M* Q/ N9 I v4 ~, N9 N
2. 禮貌靠魔鏡。「魔鏡、魔鏡,誰是世界上最有禮貌的小朋友?」如果孩子無法覺察自己擺臭臉而有所調整,往往容易被誤解為沒禮貌。運用魔鏡來練習臉部表情的微調,讓孩子站在鏡子前,注視著鏡子裡的自己一分鐘。讓孩子從鏡中觀察自己的臉部表情,如是否常眉頭深鎖、皺眉、瞇眼、嘟嘴或嘴角微張。
5 c8 V+ s+ p$ ? ]% d2 ^$ x
; a* @. Y3 D* G N. C/ j讓孩子透過鏡子練習說話,並觀察自己臉部表情的細節,是否隨著說話內容有所改變。接著讓孩子練習慢慢微調自己的眉毛、眼神、嘴型、臉頰等肌肉或動作變化。當孩子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臉部肌肉時,他就有機會放鬆自己的臉部表情,不會因為過度僵硬,而讓人誤解他要傳達的訊息。
" a0 v, V3 e6 B. n/ Y5 G. _! ?& i% u* X0 \! u, S: L, R* O/ F0 |, ]
3. 禮貌招呼讚。說有禮貌的話,無論是請、謝謝、對不起,或是早安、您好、再見,總能為孩子帶來好回應。當大人習慣主動向人打招呼,常常看見對方的好表現,孩子也會有樣學樣。
9 V1 d) ^, L+ d9 R% ]9 w& @# D" G1 s, B! A8 r
大人都愛「讚」,孩子也不例外。看光點,見暗點,這當中取決於大人與孩子的一念之間,以及平時看待事物的方式。引導孩子將注意力聚焦在對方的好表現,並主動反應出對方的優勢。, X% o/ T% F% \% V
+ ]( _3 D8 k1 ~8 s i
父母可以運用便利貼,隨手寫下任何想跟孩子分享的好話。讓這些寫有正向話語的便利貼,隨時出現在孩子的電腦螢幕上、書桌前、飲料杯、書本封面上等任何孩子視線能及的地方。讓這些充滿正向力量的話語,不著痕跡的在自己與孩子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大人說好話,孩子學禮貌。. @, F- Y) j3 k+ T, F9 E; w: U% W
; R% s" w- y) z4 Z# j9 A4. 禮貌廣告詞。禮貌有時反映著孩子做出符合當下情境的表現。讓「做該做的事」像廣告詞一樣,透過父母不時耳提面命,在孩子腦海中深刻烙印、內化。例如:「做該做的事,結帳要排隊」、「做該做的事,在圖書館請保持安靜」、「做該做的事,將玩具放回原來的架上」、「做該做的事,遇見老師說聲好」等。讓孩子了解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要求,與符合該情境的表現,同時讓孩子懂得應有的責任。做該做的事,禮貌跟著來。
1 K0 v0 c- Q. `* l: J5 p1 }8 V: ]% f* q5 ]; x/ w7 ]5 S
5. 禮貌在哪裡?對於孩子來說,有時談禮貌太抽象、太遙遠,利用影像媒介則呼之欲出。選擇適合孩子年齡觀賞的影片及動畫,讓孩子在觀影的過程中,與父母一起尋找影片當中的禮貌片段。9 ?. q5 |+ B$ K- h
! S* V: j2 _& h e: t
有畫面,禮貌在心裡就比較容易看得見。孩子或許會問:「禮貌是什麼?」這時引導孩子去感受影片中的角色,哪些眼神、表情、動作、肢體語言、說話方式、語調及字眼,能夠讓自己看了、聽了都覺得舒服,離禮貌就不遠。
# n% ~0 I# A6 E8 k# c) x, S+ P# d+ u3 Z
6. 禮貌說故事。當孩子耳濡目染大人常強調的「小朋友要有禮貌」,父母可透過讓孩子說禮貌的故事(讓孩子自編或講出所聽過的故事皆可),進一步確認孩子是否理解禮貌的概念。有故事,有情節,透過孩子的口述,禮貌的畫面似乎就在眼前。如果再加上角色扮演,在對話及行動中揣摩,孩子的禮貌就更有味。5 S H7 v3 f; v9 h
( v# ^ _5 r5 W. g( j
7. 禮貌祕笈袋。禮貌,有時反映著孩子如何有效因應生活中的各種狀況。準備紙筆,與孩子一起討論,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情境和問題,並一起腦力激盪問題的解決方式。例如:分組時被拒絕怎麼辦?剛剪的髮型被嘲笑怎麼辦?不小心認錯人怎麼辦?
( g$ H! k+ h/ Q, A( \/ o" j
; ?: B& X3 T" v/ S2 I' a每一張紙,只記錄一種模擬情境與符合該情境的各種問題解決方式, 之後再過濾不可行或明顯有反效果的方法。最後,將這些模擬情境及解決方法彙整成禮貌祕笈袋,讓孩子隨身攜帶,時時練功,禮貌一點就通。
* h4 R( \% F. C. r4 X& Z- r# k( [8 \
禮貌一定可以教,也一定需要教。如何教出有禮貌的孩子?建議您一起從微笑開始,有效運用鏡子的魔力,練習自我表情的察覺,擺脫臭臉的誤解。主動招呼說聲讚,讓正向語言的力量隨處可見。一句「做該做的事」,讓責任如雪球般滾出來。搜尋影片裡的禮貌段落,編說禮貌故事,讓禮貌概念更深刻。培養禮貌如同練功,腦力激盪成就禮貌祕笈袋。
9 I+ V1 j* U+ U* A9 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