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9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趨勢看法區] 煤老板十年造富神話破滅記:曾經買房買車不眨眼

[複製鏈接]

159

主題

0

好友

851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281
在線時間
172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5-2-20 01:39:28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 ^# F6 ]1 |% J3 v" I0 i. c% v來源: 長江商報
7 s* ?/ p& q4 r! l, i; i  B$ {9 T$ {7 u+ m# O% w2 c9 ~4 z( B
一個煤老板的十年造富神話破滅記% B, W7 T; C4 N% l: M) y

0 Y/ v" P6 c1 {, ?6 b! D$ B( r曾經有煤老板提整袋現鈔爭搶北京天價房;當前32家上市煤企凈利潤負增長
3 F# j( r; u6 `$ M2 U% r2 g
7 t( G8 d! A7 F; ]以煤炭為主角的造富大戲,在上演了十年的精彩劇情,造就了數千個富豪後,正逐漸走向落寞。
* O$ b: d5 t- s+ B! _
: @; N3 ]: H! k. [" ?3 _“往年這個時候,我正坐在家里興奮地數錢,算算又賺了多少利潤。而現在,盡管我也在家算賬,算的卻是到底又虧了多少。”
3 a, Z! ^2 @. u2 C- P$ W- N- `
2月10日,山西省呂梁市一位做了十二年煤炭生意的老板李誌(化名),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9 z) T7 U2 p! W" [6 V5 _0 ?3 P- K! R2 p
李 誌的遭遇只是他所生活的城市呂梁的一個縮影。2014年,這座靠煤而生而盛的城市GDP增速預計為-2%,山西省倒數第一,而2013年,呂梁GDP增速 還高達9.5%,獨占山西11個地級市鰲頭。從順數第一到倒數第一,最主要的原因或是受困於煤炭行業低迷和煤炭價格下跌。$ E3 o! O$ R7 i
9 e& Z- A4 |) A6 z. k9 q/ q0 P
因煤而興因煤而敗絕不是只有呂梁一地。據長江商報記者了解,至2014年三季度,全國40家涉及煤炭開采的A股上市公司中,32家凈利潤增長率為負。其中,黑化股份5 A/ o4 A7 E. [% l5 ~8 \( e
' M' O' i0 b- e! Z7 }2 E2 N. q
(600179.SH)負增長率更是高達-20142.71%,即便是煤炭龍頭中國神華/ K5 t: S, r' u

' @. R/ G$ Z! @% P4 \, h4 r% ~(601088.SH),增速也為-11.97%。; G! f( I8 Y) `: n
: L6 K1 v# E; S( D# v3 m
江河日下的煤炭行業,轉型升級似乎成了唯一出路。但究竟該如何轉型,怎樣面對轉型帶來的陣痛,又是煤企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5 E3 t6 ?# }4 _* x6 n- Y

" j* Y' A% p% W* o$ y1 o4 u+ C◎持續虧損
" R3 u- w9 e1 W+ S7 m6 ~) D! ~" N6 |
開采12年煤礦面臨關閉
! G3 S5 _: T9 z/ W# H$ Z+ z
& a) S& k# ^* I, {/ `當呂梁迎來了2015年的第一場雪的時候,李誌感受到的不是“豐年”,而是百倍嚴寒。6 S4 [+ M( ^. u0 L2 }+ O) K! B

; K2 O) a; m; w: `! j這位已過不惑之年的中年男子,在過去十年的煤炭黃金期,依賴被稱為地下“黑金”的煤炭資源,積攢了一筆不小的財富。然而,剛剛過去的2014年,他是在煎熬中度過的。& ~$ C# D/ Z% V9 G
) w! p* E+ r6 M
2月10日,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電話采訪時,李誌的言辭之間充滿悲觀,不時嘆息生意難做日子難熬。+ p; ^- R3 z2 X; [2 s

: y: M! z8 b4 P- Y“誰也沒想到,突然之間,我的煤沒人要了!”李誌說,以往是各路客戶爭搶著要買煤,雖然煤價不斷上漲,依然供不應求。如今,煤炭市場長期低迷,一再降價處理,來買的人也不多,即使有人買,也很挑剔。去年下半年,李誌一度想關閉自己開了12年的煤礦走人。# ^6 m  K& z" h
; C; `% D! l: Z* }0 u9 _* V
煤炭行業的悲觀情緒絕不僅僅只發生在李誌這樣的私人小型煤礦中,即便是涉及煤炭開采的40家A股上市公司,也難見樂觀論調。
" S* q* ^  w7 d' S/ J3 n( _+ a+ S; M4 b
長 江商報記者查閱A股40家涉及煤炭開采的上市公司2014年度三季報發現,32家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出現了負值,占比高達八成。這32家上市煤企,凈利 潤下滑最快的莫過於黑化股份。在已經披露的2014年三季報中顯示,其凈利潤下滑了201倍,虧損2.69億元,而全年預計虧損高達3.05億元。而該公 司在2013年度,凈利潤還為1056萬元。
( E1 N4 u; S8 L1 v& C, v) x$ `% D" U  U, @5 |
作為上市煤企龍頭企業的中國神華,利潤下滑也未能幸免。在已經披露的三季報中,雖然凈利潤達到了369.65億元,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依然下降了11.97%。全年預計同比下降19.8%,降幅近兩成。( D) |2 v# l$ f9 N) w" A0 l

) W2 ]9 S8 C; G# `8 d% O& {# p, p與上市煤企一衣帶水的,是全國各地依靠煤炭而發展起來的各個城市。這些城市包括上文中李誌所在的呂梁,也包括山西的大多數城市和其他一些省份。" w% g7 X( s: _8 S# P$ A$ B
; d, g7 q3 G& m3 ?9 T! A
前 不久,有媒體報道,呂梁市2014年GDP增速預計為-2%,自1999年以來首次增速為負。而在2013年,呂梁GDP還以高達9.5%的增速高居山西 省11個地級市榜首。“過山車”式的經濟增速背後,是去年煤炭市場的整體低迷。煤炭賣不出去使得這座靠煤而生而盛的城市,發生了令人未曾料想到的財政困 難。去年,呂梁財政赤字高達20.3億元。或是受呂梁等煤炭大市拖累,去年,山西GDP增速僅為4.9%,位居全國各省(市)末位。. l2 u- k/ U" Z7 ~3 o7 o' C

+ }2 A9 I& S9 {- p與呂梁類似,陜西榆林、內蒙古鄂爾多斯( p  ]; g9 g* T

/ B- m% e; l6 B  |、山東滕州等多個靠煤生存的城市,在整個煤炭市場不景氣的當下,經濟增速都不可避免地放緩甚至是停滯。+ ~8 \0 c# G/ b

5 e1 i, e4 t8 b4 q' A$ s買房買車不眨眼; U9 {% B  j0 s/ U+ ?( A; q5 h9 N

' y3 h1 s4 y1 D◎一煤獨大& ?/ d, G+ N4 T9 o
- q- A: T+ K0 W
“盡管煤炭黃金十年是從2001年開始的,但真正在2003年後,才出現了更多的做煤炭生意的人。我自己就是其中一個。”李誌說。: r2 |0 ~) v1 P+ D2 r' t' u  ~

: q" R# A5 H) j- y' a% r在回憶起自己的那些“崢嶸往事”時,李誌笑出了聲。他說,當整個呂梁都開始為煤炭而瘋狂的時候,自己也被整個浪潮卷了進去。
6 O) }) n4 w9 W9 p7 L" B
# o+ ]+ D8 Q6 X3 `& A# B“那時候,我靠著剛開始做生意攢下的一些積蓄,開始承包一個小煤礦。也許真的是跟上了好時代,從2003年我剛入行開始,煤炭的價格就開始瘋漲。那時候真覺得自己挖的不是煤,而是錢。”李誌回憶。
& Y6 Y7 L! m& Q+ a! d( K8 h9 }! v& K( N) @! s. A, Y
李誌還說,不僅是自己,在當時擁有煤炭的地方,就都是與他一樣靠著煤炭積累起巨額財富的人,“那時候遍地都是豪車,而且誰家都有好幾輛”。
3 N) ?; H: D* J# L9 N' o* H- ]! P% ?% o- g! ^( T
陜西省榆林市是另一個“呂梁”。同樣依靠煤,榆林在短時間內經歷了經濟爆發式的增長。一位榆林當地市民告訴長江商報記者,煤炭價格最高的那幾年,也是榆林最瘋狂的時候。
5 J/ U- [- o- j* T4 G  l( Q! z3 q/ E3 ]0 }
“在相同的時間段里,榆林好像一夜之間變了個樣子,仿佛所有人都開上了豪車,住上了樓房。在房價飛速上漲的那幾年,榆林的人們卻從不看房價,只要想買眼都不眨一下就買了。”上述市民稱。$ Y7 B/ v" |9 _# x* {
- R  ~$ \) ]8 r/ m: C: V6 h
長江商報記者了解到,幾年前,在北京多個知名樓盤銷售高峰期,都有煤老板的身影。在北京鳥巢附近的一處樓盤,曾有煤老板深夜提著整袋現鈔爭搶,而那時,該樓盤銷售價高達7萬元/平米,創下北京樓盤銷售的天價。
: V. \/ o4 d3 X
; f8 R0 e2 U6 E, c9 J9 X伴隨煤炭價格一路上漲,除了李誌這樣的私人煤礦主迅速暴富,不少上市煤企快速擴張,資產急劇膨脹。還有一些煤企則乘煤炭經濟之風,迅速完成了上市戰略。, e4 I% M$ v' Y: p$ k1 K( K( [

9 s" T: d, f8 N作 為中國最大的煤炭公司,中國神華就是在煤炭黃金期完成上市的,依賴煤炭,公司保持了11年的利潤高增長神話。2004年11月,中國神華上市融資。公開數 據顯示,2004年,中國神華凈利潤為78.87億元,而2011年,其凈利潤高達449.91億元,7年增長近6倍,幾乎每年的凈利潤都保持著翻倍增長 速度。% p( f+ _7 T6 T1 g) h; \% I( {

0 `# P: t/ j; ^$ M: D# S1 q與中國神華類似,大同煤業
" z$ o$ T' X/ J$ Q: \0 A' \) r# s
(601001.SH)也是在煤炭興起之時完成上市的。一直以來,以擁有中國最大的煤礦而存在的大同煤礦,在煤炭經濟開始擡頭的2001年,聯合中煤能源
. F' f6 N5 t" q$ I% \2 L9 [. u! ~7 A0 C
集團、秦皇島港務集團、上海寶鋼集團等成立了大同煤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06年實現上市,且保持著高速增長。2003年,大同煤業實現凈利潤2.26億元,2008年,凈利潤增長率高達170.74%。0 ]3 I: t% D0 d& `
2 _3 [4 t0 B) e8 B
轉型升級不容易
- h4 k8 e. ~' N1 }' d" A+ x: {8 q) |4 W. B3 Q- _" R9 A1 `7 m8 c
◎煤炭崩盤
: D+ A) e2 N. F: g$ i
8 [$ A& n1 k9 Q6 I經過了當初的高速增長,煤炭市場不可避免地迎來了低迷期。在殘酷現實下,轉型升級幾乎成了A股上市煤企的唯一選擇和出路。但如何轉型升級,又是個不得不直面的現實問題。
- C) o5 k& G  d6 O7 ?% b0 o/ z( F' c0 R2 T5 @$ t
在李誌看來,想要再回到過去的黃金十年已不可能。“唯一能做的就是早點退出。”他說,這是最好的止損措施。* [6 s( |5 g8 i$ ?

; e# v$ c: `2 A4 p2 ]“我們業內都知道,靠煤發家致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因為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中國的煤都挖得太多了,根本就用不完。再加上國內煤炭售賣的價格比進口的還貴,我們就更不可能再回去了。”李誌說。9 [3 R0 \- D% ~
2 m' V6 Q% L0 G7 o  [. ~
正如李誌所言,煤炭行業黃金十年終結已成為不可辯駁的事實,而中國從過去煤炭的賣方市場,正逐漸變為買方市場。( z/ C  Z$ O# t. {
# n: [& O% _* E# u! H! W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煤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5263億元,同比下降2%;2014年煤炭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4682億元,同比下降9.5%,與“十一五”時期年均增速26.7%相比回落了36個百分點。3 @* ?! ]1 A  k% Z. Y. N
5 |, b. u' k4 P
煤炭行業研究員張超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國內煤炭市場已經從飽和偏向產能過剩,“市場上需求的煤少了,但是煤企還是在不斷地挖。”
1 ?) A9 ~: q; w: x% u6 F+ v" W7 ~$ I1 V" B) [+ l3 p
“由於產能過剩,煤價便一直下跌。盡管挖的比以前少了,但總量還是多了。同時,進口煤在價格上更占優勢,使得國內煤炭市場在‘內憂’上,更多了‘外患’。”張超表示。
3 m7 v9 O9 A) h
& h4 i$ L" f* T( \, x. z然而盡管煤炭市場的低迷不可逆轉,但仍舊需要煤炭這一資源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因此如何在需求的同時保證煤炭企業的利潤,成為了所有煤企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 b2 k) j& Y7 J+ S5 T- Q4 ^3 ]
5 y- ~$ O: f" M- j' u. f
“盡管國內對新能源
! C' r. `( k- }' J' ?6 b; Z- N
& s$ o7 b) @. ?# ~的 需要呼聲很高,但煤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要能源的地位,在短時間內恐怕還無法被撼動。正因此,如何保證煤炭的最大化利用成了煤企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張超 說,“在現有煤炭市場下,煤企想要實現利益最大化,恐怕要改變原來一煤獨大的思想。除了以煤為主業外,還應該發展煤的副產品,利用產業鏈的思維來拉升企業 的盈利。而且面對煤炭低迷的行情,也是煤企間重組兼並的較好時機,大企業兼並小企業後,更利於管理和統一規劃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平衡產能。”) b2 y; |& a# B% d5 {) m

4 ^( [* b6 |& }% h2014年,包括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在內的多個以煤為主的省份,下發了一系列文件,鼓勵煤企之間進行兼並重組。
, P$ U6 M4 i1 P7 N7 c! Y" a2 B. U3 x) Z( m1 e
比如山西呂梁,早在2010年,在當地政府引導下,30余名煤老板聯手投資50億元,組建了山西中汾酒業投資公司。政府還打算在汾陽市投資139億元,打造“杏花村酒業集中發展區”,計劃在2015年底完成建設,年產白酒10萬噸,是山西汾酒
  Y8 x- V8 Q3 r2 M
- I3 C  \2 K3 a/ N& }! M" \: a0 v集團的3倍。但是,在限制“三公消費”以及反腐高壓之下,白酒行業由盛轉衰,加上一些參與投資酒業園區建設的煤老板“出事”,該園區目前已成擱淺狀態。: W5 V4 z& E. p- }' V

0 u- P  y$ ?0 `6 V( o6 U5 |“我們也想轉型。”多家煤企向記者表示,公司發展靠的就是煤,一時也很找到可以依靠的產業或資源,轉型談何容易。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