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94|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趨勢看法區] 綜藝鬼才沈玉琳 5千元起家靠房產賺千萬

[複製鏈接]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12-31 07:57:09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綜藝鬼才沈玉琳 5千元起家靠房產賺千萬2 p1 k0 f4 U; n8 N2 F

% X5 w+ a) }2 k2 W
% Q& y+ j" H7 m+ k0 E9 N8 x# c% ?" H0 D

* j* d! |9 J  `$ R
) N$ a% p9 O4 O. y" D3 M5 z) L4 R" u

/ L, L- f" I5 J8 r2 m* U# f文.洪佩玲 攝影.鄭暐琪7 j# `4 }2 @/ |

' q" f2 n& t* J% m+ w4 Z' s! t採訪「綜藝鬼才」沈玉琳這天下午,他剛好錄完影空檔,看他安靜的在角落沉思,但一見到記者,坐下來不到一分鐘,原本疲累的表情立刻恢復神采,立刻恢復人來瘋的搞笑本領,開始滔滔不絕的講起他的人生起伏故事。4 }; q, Z3 W3 S7 U1 M( ]; I
# O- D) ]* B# K! q4 S  p0 D
說起沈玉琳可說是這幾年最紅且曝光率最多的通告藝人,有人說他創造出「荒謬藝術」,但也因為他善用新奇、詼諧又無厘頭的方式,與主持人一搭一唱,反而創造出另類的火花,不論任何話題到他口中,總能談出不同的笑點,搭配誇張的動作,逗得電視機前的觀眾哈哈大笑,也為他帶來可觀的收入,平均每個月高達五十個通告,加上代言商業活動等,記者粗估年收入高達五百萬以上。% ]: u# P5 E" ?* E, \% k/ ?0 ]+ W
1 e# y* v4 u( W! t9 \
這位來自南部鄉下的純樸男生,當年到台北讀大學只帶著一袋棉被、爸爸給的五千元,一路靠自己白手起家,除了在演藝圈大放異采外,也靠房地產翻身,四次買賣交易大賺千萬元。$ {. x7 I1 P. L

& \+ G. F6 j# l4 l「我前半生在職場打滾的經歷,掌握到隨著機運生存的竅門,也體會到要生存賺錢很快,更重要是要守得住。」事實上,沈玉琳的一生可說是充滿著戲劇化,十八歲高中畢業後,沈玉琳從嘉義水上鄉北上念世新大學,當時和爸爸兩人只帶著一袋棉被,沒有任何家當,父親離去時,塞給他五千元當生活費,開啟了沈玉琳「不怕吃苦」的人生經歷。0 ~" l- O- [$ |6 M  j0 {
4 Y4 ^$ q( E- `. @) G2 \
鬼才思路 創造出百倍身價% N! B9 J4 a5 {9 q6 c2 M) G; c5 N0 C
/ U/ W# I5 l1 G: S3 s, B; b
「我上大學後,靠著到處擺攤及打工,只要可以賺錢的工作我都願意去做。」大學為了自己賺學費及生活費,沈玉琳在街上擺地攤賣皮帶、水果、唱片、糖炒栗子;後來到高雄市政廣播電台擔任廣播主持人,電台工作完畢,到唱片公司擔任唱片企劃,在一次公司到川菜館聚餐,巧合遇到百是傳播負責人黃義雄,得到其賞識,從此開始了沈玉琳的電視台工作。
3 a0 d3 l* ^. {! h+ b: s! o. R5 m2 g6 U6 V6 Z' a
他從製作公司助理人稱「小沈」開始做起,到了綜藝節目「天天樂翻天」讓他第一次晉身「沈製作」,也讓他初嚐「紅」的感覺,緊接著「台灣紅不讓」裡「整人紅不讓」的單元,以出其不意的手法戲弄藝人,誇張、荒誕的戲謔手法,竟然創造出超高收視率;到了「少年兵團」裡「旗開得勝」玩遊戲單元讓他的事業達到巔峰,沈玉琳從此被封上「整人大王」名號,讓他從起薪二萬元的助理,晉身到月收入達二十五萬元。
- ~* _  L4 I2 |& E( I
9 V. w( z1 ~7 F- Y; I  N「從我上台北讀大學那天拿到父親給我的五千元起,我發誓從此不再跟家裡拿錢了!」一個人獨自北上奮鬥至今已經二十八年的沈玉琳,多年來一直靠著打工及不服輸的樂觀個性,儘管人生閱歷豐富,在製作圈輩分極高的沈玉琳,讓他成為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是前幾年製作公司虧損歸零後,他開始轉換跑道頻上綜藝節目,也讓年屆中年的他意外竄紅。
% c9 G" Z! `) U1 o7 G5 f# A$ R/ k) e7 D# b3 G- ~$ p
這幾年沈玉琳能在短時間受到觀眾及製作單位的喜愛,進而竄紅,並非沒有原因,外界總是用「綜藝鬼才」形容他,因為歷經人生起伏的他,不論是打工到處躲警察的小販、年營收上億元的製作公司老闆,到如今每月五十個通告的通告藝人角色,每個階段人生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
" u7 b; a7 q9 }8 `1 y
& e; _0 e; T4 }! i$ |困境童年 造就想賺大錢的念頭# L  ]4 M- e6 F# @/ u* {* w
0 s  Q. V  a! e* f
或許很多人會質疑他上節目漫談的真實性,事實上,從十八歲開始打工每天為錢奔波看盡人生百態,這些真人實事的素材,讓原本口條就好的他,加上他個人自得其樂的誇張動作,詮釋起來更加得心應手,反倒讓他在電視圈區隔出一塊全新的市場。
* {9 s- W9 k* L* H; O! t
5 ^+ a/ p- ?5 `* V5 a! A  v許多人是這麼看沈玉琳的:明明通告接的比誰都多,工作比誰都積極、比誰都辛苦,但他好像還是活得很快樂。這種「積極又隨遇而安」的超能力,多多少少,就是源於他在成長過程中的訓練。
" s" e$ Q" u0 b# m3 k5 i- }$ \- q- {. w* x' O( U! C& h* ]
沈玉琳很早就認清自己的困境,也選擇面對它,然後學著怡然自得。「窮也要窮的開心有志氣。」沈玉琳說,這是他自小就刻在骨子裡的人生態度。就如同他一路走來的打工及創業起伏的人生。而回憶自己的整個童年生活,沈玉琳給了一句簡單的評論:「雖不富有,但精神很滿足。」靠著一路打工支付自己的學費及生活開銷,對他來說,他一直是跟著台灣的經濟起飛在打拚。
/ d" a7 g9 b, H/ U: s7 g1 }, X, \7 m3 g! r1 l
「小時候就發願長大後一定要賺大錢,可以隨心所欲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沈玉琳憶起往事,「高中以前到處搬家早已習以為常。」父母在他高中時期,因軍公教低利貸款,全家終於才有了穩定的棲身之所。也因為軍人父親每月收入,只足夠支付一家生活基本開銷,零用錢或是外食對於沈玉琳而言是奢侈的事,「我永遠忘不了大學時第一次外食,吃到豬血糕的那種滿足與感動。」沈玉琳悸動的表示。$ p) [6 p& p4 D7 e

6 |% o" ^4 b/ ^$ r買下人生第一間房圓夢
0 q2 T9 f, a2 c9 M* Z; E1 N8 r' k; A$ g% H$ y
談到投資理財,身為魔羯座的他有自己一套邏輯,對於摸不著看不透的東西相對審慎,加上從小算命老師就告誡他沒有偏財運,而他也透過現實跟朋友玩大老二小賭遊戲印證,讓他從此絕不碰任何股市或基金等投資,會讓他起心動念理財規劃,只會投入以台北市為主的房地產。4 J5 s: h  s1 }3 y8 P9 M; T3 @
6 W/ g: _1 \1 |0 ~
歸因當初沈玉琳負笈北上求學,連落腳處都是註冊完才找的二千五百元租金潮濕地下室,「當時感覺住在水牢一樣。」他為了節省花費,就只能屈租在「鳥籠公寓」中,所以他就告訴自己:「以後也要在台北有自己的房子!」
1 d# n3 g! k; \( p$ D# L
/ H* f& I( i! v5 h3 n成立公司第二年,有一回和卜學亮聊天,正好聊到阿亮為五股「阿亮的家」建案代言,沈玉琳心想去那個建案看看也無妨,沒想到一去之後,當下就受到美輪美奐的社區設施所「誘惑」,此建案利用九二一地震後做行銷,房子堅固一個裂縫都沒有。
. K% q  M/ E' X/ u+ y% n* @2 H. B! h' K0 o: F3 @
沈玉琳說,該建案在公園保護區內,環境清幽,離五股交流道只要五分鐘,到台北市只要花二十分鐘。% j- z. S# V0 X9 l) ?) a" i

" O1 d; C* o2 c# T
1 k$ t' E0 O6 J. j+ A. T8 v* S) x! C% y+ g

, _3 J6 N# ?/ c' W【理財周刊】
2 d! P4 M7 p- i7 v7 M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4-1-1 10:25:42 |只看該作者
一個人獨自北上奮鬥至今已經二十八年的沈玉琳,多年來一直靠著打工及不服輸的樂觀個性,儘管人生閱歷豐富,在製作圈輩分極高的沈玉琳,讓他成為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是前幾年製作公司虧損歸零後,他開始轉換跑道頻上綜藝節目,也讓年屆中年的他意外竄紅。* {( D# T* w! c$ {! ?: n2 V
( Y- p* ~: f8 K' x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