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413|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医学] 如何祛除體內濕氣重

[複製鏈接]

2089

主題

15

好友

3654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716
在線時間
596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0 06:31:07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本文章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3-12-10 06:53 編輯
0 u# Z: x' r5 X- K" [' E5 ]2 m
9 W; D9 n6 N6 d7 A如何祛除體內濕氣重
$ y4 w+ h/ S: O! [$ W 濕: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濕邪、痰濕有關。
* L/ \* E% d7 v★祛除體內的濕氣,方法非常簡單,只需兩個「藥」。3 Z$ L8 x" G# |& a% X1 `2 g
這兩個藥能當茶喝,能當飯吃,而且能解決大問題,它們一是薏米,一是紅豆。
' u3 X4 O4 k; S: W) r# \) ]這兩種東西,不需按什麼比例,每次一樣抓一把,洗乾淨後放在鍋裡加水熬,熬好後就是祛濕健脾的佳品:薏米紅豆湯了。
: C9 z7 c% g! S/ \' i9 }2 A薏米紅豆湯有個好處,就是怎麼熬都不會發黏發稠,底下總是熬爛了的紅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紅色的湯,而薏米和紅豆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湯裡。熬的時候,水放得多一些,這些湯就夠我們喝半天了,正好可以當茶喝……" t* ]+ ]4 J- Y2 a" `2 C
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 p: e. [, D+ V! L) Y: C紅豆,在中藥裡稱作為「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
, S' w4 j* ~! j2 g- |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祛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紅豆莫屬。將其熬成湯,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也不給脾胃造成任何負擔。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青山無所爭、福田用心耕

2089

主題

15

好友

3654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716
在線時間
596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3-12-10 06:36:37 |只看該作者
濕(Dampness),中醫病因學概念,又稱濕邪。濕邪致病有外濕和內濕之分。外濕本指自然界多雨或潮濕的氣候或環境狀態,多發生在夏秋之交,屬六氣之一(見氣)。但這種氣候或環境狀態會使正氣虛弱或體質濕盛的人發生疾病,對這些人來說,外濕便成為致病的因素,屬六淫之一。內濕則指因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臟生理功能失常、體內水濕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狀態。外濕與內濕雖有不同,但兩者在病證表現上有共同的特點,且在發病過程中常相互影響。外濕致病,易傷及脾臟,使濕濁內生,而脾失健運,水濕停聚,又易招致外濕侵襲。
3 ^2 k+ d' E  y  E5 A6 M" X無論外濕或內濕,都有阻遏氣機、傷人陽氣和侵襲脾臟的特點。在病證上又都具有沉重、穢濁、黏滯等特性。沉重是指感受濕邪後,患者常可見頭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懶沉重,關節疼痛重著等症状。這是因為濕邪侵襲肌表,留滯於經絡關節,使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阻礙,營氣和衛氣不能調和的緣故。穢濁多指濕邪致病後,人體各種分泌物穢濁不清,如面垢多眵,大便溏瀉,下痢膿血黏液,小便渾濁,婦女白帶過多,濕疹浸淫流水等。黏滯一指因感受濕邪而引起的病證病程較長,纏綿難愈;一指病灶部位多潮濕不淨,排出物黏滯,舌苔膩等。此外,濕邪致病還多見於人體下部,如婦女白帶增多、淋證、泄瀉、痢疾等,水腫也多以下肢較為明顯。6 P2 K" S2 @7 R5 w# _0 L! d, {4 @
外濕致病,多因患者傷於霧露,或汗出沾衣,或水中作業,或涉水淋雨,或居於潮濕之處而得。發病有由表入里的傳變規律,因病變部位的不同而症状各異。淺則傷人皮肉筋脈或流注於關節,深則可入臟腑。如濕郁肌表,可見惡寒無汗,發熱體酸,頭重如裹,身重而痛等症;濕阻經絡,則見肢體重著酸痛,或經脈拘急或痙攣等症状;濕著筋骨成為濕痹,又可見肢體關節疼痛重著或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等症状。外濕侵襲人體,還常兼有風、寒、暑、熱等其他致病因素或病機特性,臨床上也常以此作出病因或病性診斷,以為治療依據,如寒濕相兼、風濕相兼、濕熱相兼,或風寒濕三者相兼等。
& E4 _0 R8 m; z/ a( O內濕可因外濕侵入人體,影響脾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稱為濕困脾土。也可因飲食不當、勞倦思慮等原因損傷脾臟,或因腎陽衰弱引致脾陽不振而形成。因脾主運化,與人體內水液的代謝和輸布密切相關,脾臟虛損,失去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則人體內水液聚而成濕,甚至積而成水。內濕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面色萎黃,精神睏倦,食欲不振,口膩不渴,胸悶痞滿,嘔吐痰涎,便溏泄瀉,或尿少浮腫,或婦女白帶量多等症状。內濕在人體內還可進一步演變發展。如上入胸膈,則可形成濕蔽清陽,嚴重者可產生神識如蒙的症状;或胸絡痹阻,發生胸痹胸痛。如壅結於大腸,又可見大便下血、血色不鮮,或紫黑如赤豆汁等症状。其病證性質又有寒熱虛實的不同。
6 U" o/ J$ r: l- q4 t  A/ M臨床診斷濕邪,主要依據症状來進行,並結合當時的氣候環境以及患者體質、情志和飲食起居等情況綜合分析。治療上依病證特點,或芳香化濕,或淡滲利水,或健脾,或燥濕等,也可幾法合用以增強療效。
( |1 [4 A7 s; f
青山無所爭、福田用心耕

145

主題

7

好友

2821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322
在線時間
302 小時
3
發表於 2013-12-10 09:11:27 |只看該作者
薏米+紅豆+黑糖 多半當咱的早餐,很熟悉的食品。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