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省世代風潮股興起
& F% L9 c4 i/ K+ o
9 Y: a9 R- h' J8 F* l# X0 o/ ~: l7 Z6 N
! c7 }) K' h( w/ i' h
) E3 `; G4 d. n0 R1 D5 p( ]0 a) \0 v! e; ~7 u8 B8 w$ V4 i2 o0 N
2 M* \9 ^8 G& d9 m3 C儘管全球景氣溫和復甦,然而,從末端民生消費到節能減碳產業趨勢,均吹起一股「省世代」風潮,資本市場在大戶歸隊後,多頭資金布局也出現此現象,可留意低價餐飲、低價智慧型手機供應鏈、LED到太陽能。7 W+ S7 d) @8 l2 |/ U* D2 |9 ^
$ v1 _9 t: [6 h# G, h
文.劉怡妤' a! X2 X5 \0 i+ A2 k+ P
; M- ?+ L4 Z2 y. n新版證所稅掀開鍋蓋的效應持續發酵,儘管大戶歸隊演出一日千億以上量能,然後繼無力,外資在現期貨多空都有布局,增加操作難度,尤其台灣經濟數據明顯與大盤走勢脫鉤,面臨這樣的處境,理周投研部針對近日資金流向,歸納出有一股趨勢,就是大盤高檔震盪之際,資金悄悄轉向省經濟概念風潮股身上,諸如低價餐飲、低價智慧型手機供應鏈以及節能減碳的LED、太陽能。
+ @& i$ m6 M, f5 R) b- o1 c6 [
" q& _5 q( [' L: w0 {理周投顧分析師邱乃倩表示,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數據,台灣從金融海嘯過後,開始恢復經濟成長的2009年,到去(2012)年這之間的經濟成長率為12.47%;但同時間台灣平均薪資卻只成長了8.6%。 + i( d! _8 d" ?. M0 X4 Q3 H
# _, s2 P' k4 F( B$ c* a: J8 y' D台灣到底出了什麼問題2 J3 M& H/ H5 ^$ C. i. ]
5 \" B F# t f2 O4 a: {如果覺得中間3.87%的差距不大的話,那拉長時間來看就更清楚了!從2000年以來,台灣GDP成長了37.79%,人民的平均薪資則從四一八六一元來到四五八八八元,僅僅成長9.62%,顯示十二年來台灣平均薪資幾乎等於原地踏步。 8 v0 Z8 P+ F3 J. L+ L
$ O% o" W' Y7 w5 ~/ I) K8 Z
「萬物皆漲,唯有薪水不漲」不僅是媒體刻意炒作的題材,從上述數字來看,的的確確正在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尤其根據最新國際勞工組織統計,台灣青年失業率13.9%排名全亞洲第一,高於全球平均12.4%,除了薪水凍漲之外,就業結構亦明顯惡化。
2 M# M+ L) r6 d* Z: D. e% U/ ?( R6 k4 o7 l$ f0 V
從2000年前後,中國經濟開始起飛,由於中國政府為了加速經濟成長,對外資祭出各項租稅優惠措施,加上勞力、土地成本相對低廉,很快地,大量台商西進到廣州一帶。從高勞力密集的成衣、製鞋廠、製造加工業,到代工電子業,台商以中國沿海地區作為出口生產的基地,逐漸發展出「台灣製造,中國出口」的商業模式。
* g# j+ ^! w" I3 X5 ]" v7 w; n8 R5 Q# ]$ m
2011年全年,台灣對中國出口規模達到九一一億美元,十年來成長了二五六%,甚至近年來台商僅在台設總部,生產基地幾乎外移,成了「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海外生產的比重屢創新高。
$ |5 z2 J" ]- v' U" E9 L- `% |+ O1 Y
平價才有商機* ^+ f4 `, x9 K- H
% a g3 I7 v# G# b: s. v9 W- K6 u
為了節省成本,製造業外移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糟糕的地方在於台灣內部產業一直無法順利升級,遞補外移的產業缺口。台灣外銷訂單持續擴增雖然使得GDP出現亮眼成長,但國內工作機會增加的速度卻遠遠追趕不上經濟成長,加上勞動力持續增加,導致台灣的勞動市場成為了資方主導的市場,人民平均薪資十年來幾乎是維持原地踏步。 ( n) l; p2 j P, A
( V+ f2 ]0 H: C* ?6 ~* C4 `" z- I
而人民薪資無法成長,又回過頭來進一步壓抑整體民間消費力道,使得內需產業成長受到壓抑,因此又進一步壓縮民間投資,如此下來台灣內需情況不斷地惡性循環,人民感受與經濟實質脫鉤! . A: z% A* N+ H* i0 a% X
. W+ X& a. T$ T/ u8 S( m此外,民間消費受到壓抑的原因除了薪水凍漲之外,也跟房地產市場有著莫大的關係。近十二年來,民間購置住宅消費貸款金額增加了一倍有餘,來到5.42兆台幣,相對於一般消費貸款僅成長五九%,顯示大多數的消費貸款都集中在購置住宅消費上,排擠了非民生必需品的消費,例如汽車貸款、其他個人消費性貸款等。
$ S& t3 ]+ Q5 ~/ ^9 y0 [! [' D( N m m+ i. N9 D" `
薪水不調漲,大家只好省支出、省消費,因此追求C/P值、性價比,也就是如何以最低的成本,來獲得最大的享受,就成為了「省經濟」時代下的特色。也因為如此,就投資面來說,各廠商愈能迎合消費者對「省」的渴望,就能夠在眾多競爭者之中脫穎而出。 9 U! P# \6 y2 c5 {, T) Z
" u: y. |6 f, B' S4 y, h$ K8 k, r
「省經濟」時代來臨
: h6 M+ [2 _. k
# f6 ~+ B! J0 N* L6 K) N7 v在美國,星巴克咖啡、麥當勞漢堡都是屬於中低消費的產品,近期營收獲利成長,股價也頻創新高,平價當道,美國也是如此。
& R/ _0 W, U1 D3 L1 E2 R6 \+ C4 C9 E& m, s
西班牙ZARA服飾以平價服裝進軍全球市場,其創辦人阿曼西奧.歐特嘉(Amancio Ortega Gaona)在今年成為世界第三富豪,讓股神巴菲特瞠乎其後。巧合的是,西班牙、瑞典、日本三國首富,全都從事平價服飾業。瑞典是H&M董事長史帝芬.皮爾森(Stefan Persson),日本則是UNIQLO(優衣庫)所屬迅捷集團(Fast Retailing)董事長兼執行長柳井正。 % s. U1 e, M$ K
0 a# J2 m1 J; m4 H. f1 u
平價就是商機,而且是大大的商機,這句話用在這些富豪身上,一點都不為過。 1 Q) e; E% h7 ]; Z P+ ]: \
+ q Z* n9 j& ?; w+ T王品、統一超獲利優 省世代來臨
0 q+ f" }* h5 t" h
) [% L6 ]2 m! n7 E7 d且因應平價時代,各廠商為了節省成本,在中國工資不斷調漲下,工廠南移到了東協,例如越南、寮國等地,成了各品牌廠的最愛,一則取得更低的人力成本,二則強化產品的價格競爭力,以掙得更大的市場占有率。只因為,省錢有理,平價當道。 4 H' p" h' B' K+ u" j0 S
- ]. J# M# c! a8 o2 N& @+ K
凍「薪」不凍「富」,平價更有價,本期封面故事即要帶你迎接「省世代」,景氣愈差他愈賺錢,搶搭致富列車。
7 ~: H5 j( B3 L; k# l# ]
& {1 a" b6 w0 v* s3 i+ i% s) `! e" _1 I7 k1 a/ ?0 h. S
【理財周刊 】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