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929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11
- 貢獻
- 4144
- 活力
- 6942
- 金幣
- 49540
- 日誌
- 0
- 記錄
- 2
- 最後登入
- 2022-6-16
 
- 文章
- 3210
- 在線時間
- 2717 小時
|
作者: 記者張國仁╱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4月30日 上午5:30.. .
! A) K& M5 p9 ]7 x. U
- b: c# T& C0 s- ^工商時報【記者張國仁╱台北報導】* A& n6 D+ [, N( a
a8 m5 d! h3 L2 ^ e" x7 ^報稅月明(1)日啟動。財政部北區國稅局為全國納稅人作了功課,幫大家把歷年常發生的報稅錯誤,整理成「十大錯誤須知」,其中以免稅額算錯,以及扶養親屬申報錯誤最常見,國稅局提醒民眾不要再報錯,以免有補稅或罰鍰的情形。
9 u' T" F- v# B. w+ T. G% I8 V
6 ]; [. G: x- @& d& p十大易犯錯誤如下:
. \9 @& w/ J( |* e1 p 8 x1 J- h5 B. }" G( S
1. 免稅額申報錯誤:一般免稅額為8.2萬元,年滿70歲的報稅者本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尊親屬」(父母、祖父母)免稅額為12.3萬元。但若申報扶養年滿70歲的兄弟姊妹或其他親屬(叔、伯、舅等),免稅額仍是8.2萬元。
; l) x9 f5 L1 q- u6 w 5 G* e2 k; V' R# s, l' ]0 e
2. 扶養親屬申報錯誤:誤報扶養20歲以上未在學、服役、待業或在補習班補習的有謀生能力的子女或兄弟姊妹;或兄弟姊妹重複申報扶養父母;或申報未同居一家無實際扶養其他親屬。4 r' Q9 W, ~% K7 S" y& g8 b
. B+ Y0 e& ]1 y/ _2 p$ @3. 漏報所得:因未收到扣繳憑單、股利憑單等而漏報,僅申報手頭拿到的所得資料,未申報無法查調的非扣繳所得(如財產交易所得、租賃所得等);或是未合併申報受扶養親屬的所得。
7 X$ S5 C5 Y3 U+ P) x, O8 x " e! ?4 _! @* { j
4. 未合併申報:子女未滿20歲而有所得,除非已婚,否則還是要跟父母合併申報;夫妻也要合併申報所得,若因分居而無法合併申報,必須在申報書上載明配偶姓名、身分證字號,並註明已分居。$ q- q9 Z9 r/ a n* v- f
, x( {+ V; ?6 G: t/ v$ i
5. 保險費申報錯誤:人身保險費每人每年最多可申報扣除2.4萬元,但只有報稅者本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親屬」的保險費才能申報,兄弟姊妹或其他親屬的保險費不能申報扣除,且被保險人與要保人須在同一申報戶;全民健保費可全數申報,但被保險人與眷屬須在同一申報戶。8 G# J/ Q ^, i& a, M* J; p
6 W9 G, e4 G7 {/ s7 o2 a/ z6. 教育學費申報錯誤:就讀大專以上的受扶養「子女」,教育學費才可以申報;報稅者本人、配偶、兄弟姊妹及其他親屬的教育學費,都不能申報扣除。! e2 f+ x; R: i) ]) u/ _7 r
4 z! k# T/ r3 t/ l( V- Z7. 醫藥費申報錯誤:美容整型支出、看護支出、坐月子支出等,因不屬於醫療費用,都不能申報扣除;且醫藥費有保險給付部分應該先予減除,不足的部分才能申報。5 T/ {5 j/ Z I/ [" t% F4 v, Q
% a/ E. p3 C: t: f
8. 虛報捐贈:低價買進不實捐贈收據、列報未登記或未設立團體的捐贈等,其涉及逃漏稅,若經查獲將會補稅並處罰;又點光明燈、安太歲或支付塔位的款項,因屬有對價關係,也不能申報捐贈扣除;對公益慈善團體的捐贈,申報金額不能超過所得總額20%。
9 ]4 H& U1 E# D9 T. E* z * B2 A- \* m8 r# c% `$ f
9. 房貸利息申報錯誤: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每戶每年最多可申報30萬元,但須先減除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且不能同時申報房貸利息及房租支出,也不能申報修繕或消費性貸款的利息 。" D d8 L+ U. O- T$ d: p/ c3 W
) \3 {2 b( j# [: I" m
10.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檢附資料錯誤:誤以重大傷病卡列報身心障礙扣除,未檢附身心障礙手冊或精神衛生法規定的專科醫生診斷證明書影本。
3 ]1 w+ I% |) I0 @
6 y* A; r( |& ?* w' `8 E民眾報稅後若發現錯誤,可重新填寫一份正確申報書補辦申報;採網路申報者,只要將正確資料重新上傳申報,但若報稅期限已截止,不論何種申報方式,須以書面重新補報。 |
-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