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483|回覆: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路資訊] 雙螺旋好美…DNA發現的大功臣?

[複製鏈接]

26

主題

30

好友

4081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812
在線時間
543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4-14 23:42:08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前
本帖最後由 synchris 於 2013-4-15 14:54 編輯 , x2 Q! r' D* J# x. ~
5 K2 t/ U$ q3 O  E0 S
60年的事實擋不住一個真相?6 ~  k8 n# t% U

2 u7 K  B  t! M8 e+ I+ z- z; ^& m4 g有一本書名為[DNA發現的大功臣- Rosalind Frankin]
) ^! V" m0 t/ y4 N3 B
3 o7 Y2 w/ y2 S. J# B0 x書中的要點是::
  b" c0 b; u9 \0 t* s% i9 u3 ^* e$ H9 X( |$ a
她的研究夥伴Wilikins
6 ~+ |2 C& i5 y1 X
- D! e2 P: F1 b$ F/ ~在2位美國研究員(就是得獎的那2位)遇到瓶頸苦無方法時' s* I* p7 R6 u. p- N) R9 m0 ?" n
4 Z7 V" e* V, |; P) ~; h5 L: [, H
把Frankin精心拍攝的研究照片提供給那2位
$ C/ E4 w. U( u& P8 r9 W: w9 `2 q) z1 a6 s& b) x1 u
結果那2位如獲至寶
( j+ e2 f  O+ N( o
: E1 Q$ s/ r) N一個多月後那2位發表了驚豔世人的結構  Q0 O6 C; G, B/ H

5 M% n/ W) H1 K* K據述 Wilikins顯然不知厲害輕重. j. {7 K* m% v* b" \
. d  U8 e  R2 _
因此 一般相信他是無心的
8 [- ~- F9 ^% h! l8 T0 ~3 H9 g. \1 Z+ k
只是.................................
/ O& O5 g+ q9 b" U, a( T
  Q$ E; M2 y# c) X1 L+ I那2位終其一生.....
. @8 S8 p. Q" s6 h4 l9 F! }# {
- @$ D+ k- d+ A6 Q窮則辯  辯不通  ]. l1 k& u, n( I# u- f

6 ?# d" U  t% J$ Z* g; A因為..................
0 w" {* v6 K, S# b$ F
- v2 V8 `8 t/ q* E7 s$ _$ @以現代的標準而言
  e7 y% R" S" }* Z5 H+ }# j5 t1 S. _. C6 A9 c5 r5 y
那就是瓢竊IPR?????????????????????. p& ]; j; x& o7 a9 H

4 \% `& U, w5 V, h' f而Frankin也衷心地向他們3位恭喜道賀
! p- W$ b  c  o
( i: l" G/ W( s# |, O只是她始終不知她的研究照片是整件事情的關鍵因素.............
6 z6 k6 \7 ?- y( z- ]- k% P
% ?  a7 x* W+ t6 P否則 今天的我們 所認知的DNA的發現者應該是...............0 {, p$ m7 D5 h' t
2 q" T8 S) E) F( u
RosalindFranklin( N. n8 u9 |' b+ g
?????????????????????????" e# L" a0 V2 ~& j
8 o9 I1 [& q2 j: \. X
9 t* S  R; k, A, M5 W. e/ V4 q
http://tw.news.yahoo.com/%E9%9B% ... 4%84-213000606.html; t2 n; f8 g4 P) U

. J* T% S2 ~7 {
5 ?. u0 J% A/ Q3 \/ i" O6 z雙螺旋好美…DNA之父家書拍出1.8億- w* c7 R, \+ j0 {2 q  w
6 N6 d, c0 @3 T  E
作者: 鍾玉玨╱綜合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4月12日 上午5:30中國時報【鍾玉玨╱綜合報導】; M; p6 M& g% K

: ?. E4 ^$ s8 m& g: g英國科學家克里克(Francis Crick)寫於六十年前、透露發現去氧核醣核酸(DNA)雙螺旋結構的一封七頁家書,十日在美國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以六百多萬美元(約台幣一億八千萬)的天價落槌賣出,創下全世界書信拍賣最高價紀錄。' i* `$ U' J/ H* L

' m3 v2 W% y! R7 F0 t/ j& ~6 X; u8 K* e克里克這封家書,是寫給十二歲就讀寄宿學校的兒子麥可,長達七頁。克利克在信中稱,攜帶基因遺傳訊息的DNA有雙螺旋結構,非常漂亮。還寫道:「仔細讀,你才讀得懂。你回家後,我再拿模型給你看。」信上簽署日期是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九日。
! X; Y! o9 {7 I1 @( |& p- c- w1 E; ?0 a- u" |# C2 N+ v* i9 u
若加上拍賣佣金,克里克這封信拍出了六百多萬美元高價,遠超過二○○八年美國總統林肯信件拍出的三百四十萬美元(含佣金),也遠高於原本預估的一百至兩百萬美元。
" e7 S9 \4 G! ]: d  Q1 o  w4 j# ~
另外,紐約傳統拍賣公司十一日也將拍賣克里克一九六二年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獎章,預估成交價將在五十萬美元以上。克里克一九六二年與威爾金斯等三人因為發現DNA雙螺旋結構,同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0 |4 W, H- Q% j7 c8 |  @1 k
* g* \2 E  k1 a2 ?7 @0 J  ^# q, _
克里克一九七六年加入美國沙克研究院,探討大腦奧祕。二○○四年克里克病逝於加州,享年八十八歲。他的家人表示,今年適逢DNA螺旋結構發現六十周年,也是克里克獲獎五十年,所以決定把諾貝爾獎章拿出來拍賣,部分所得將挹注沙克研究院。
0 [7 {0 X# `2 s6 p
寬容與厚道是台灣人文化重要的基石

26

主題

30

好友

4081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812
在線時間
543 小時
10
發表於 2013-5-8 21:23:1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ynchris 於 2013-5-8 21:27 編輯
- \% H$ [2 V  v/ H, r! f  p
iAlpha 發表於 2013-5-8 09:33
6 m) e* ]1 |& {; I$ k. V/ u電影『美麗境界』的男主角--約翰.納許 (John F. Nash),這個20世紀的傳奇數學天才。
  q4 i$ z1 i) a1950年 (22歲),納許以 ...

2 ]4 h8 t% _4 o  Q' m, ]- u  X; `+ `/ t& N0 k
看過這部電影8 ~) \2 {- @3 ~: `* N

: P& S6 @0 O' V+ w- o因為相對學術性 難免顯得悶
: H( C4 @( v; c$ `% n0 K  B
* {. y4 h/ R8 E: C+ _1 c3 V. K如果Nash和Franklin一樣英年早逝
. N( b2 i/ V: N% n( [- u
( x$ L0 F* M4 g. j0 `1 y世人對他的認識 恐怕停格在瘋子博士的印象) X3 \: U$ U" p" s! Z$ j
# `$ g- J( }* x0 q4 a; L
也不會有後來諾貝爾獎的錦上添花
/ m* e/ @6 S& [( p8 @/ ?0 O" W, K+ a- S) {9 H: \/ @
所以 還是有點destined to be or not to be.......
寬容與厚道是台灣人文化重要的基石

41

主題

2

好友

5752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633
在線時間
635 小時
9
發表於 2013-5-8 09:33:49 |只看該作者
電影『美麗境界』的男主角--約翰.納許 (John F. Nash),這個20世紀的傳奇數學天才。* q( j" [. d! @8 U9 h
1950年 (22歲),納許以那篇僅僅28頁的 博弈理論 (納許均衡) 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 i2 [/ y, p$ m3 w# T% I; ~) K
22歲的時候,納許是天才。; r4 p1 q9 F$ ]* O" P8 x/ \
30多歲時卻成了瘋子,因精神分裂症,進到一家精神病院休養治療。: R8 B) d+ {7 D) N( e; i) n  o/ m
40多歲時回去依靠離了婚的老婆。
7 @0 Q" V* j4 d% S+ B9 f1994年(66歲),他才以22歲時發表的賽局理論論文,和其他兩位賽局理論學家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6 m+ u, i- J  B0 l0 D' a5 H2013年(85歲),他還活著......0 e3 a; p, w4 i) L" r# W! r

26

主題

30

好友

4081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812
在線時間
543 小時
8
發表於 2013-5-7 21:15:46 |只看該作者
iAlpha 發表於 2013-5-7 15:49 ; V3 O* W) l% y
原則上,  諾貝爾獎項僅能授予當時 還在世者,不會頒給已過世的人,(但是有三次例外)。/ O: E* M$ |6 P& r
所以  除了學者個 ...

! F/ p- J8 Y2 {Haha,
% ?, }  n- u* j2 Z5 u( ~% e1 r. Q
, F+ N& ?6 f: c0 U: l您說的對[還要活得夠久]/ }- [! {9 W# k$ @1 F+ x4 b. ?

+ k; R: z# U# }, p& O係咖係, [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凱因斯大師如是說
, i. A4 q: O0 R6 i+ F
; ~/ e7 n( w& W  s& zSo to be awarded or not is destined to be..........?
寬容與厚道是台灣人文化重要的基石

41

主題

2

好友

5752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633
在線時間
635 小時
7
發表於 2013-5-7 15:49:06 |只看該作者
但她沒有獲得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  很可能是因為她英年早逝, ?3 ^% W' l# l# t6 M/ {3 {3 ?
(在Francis Crick與James Watson獲獎前她就上天堂了  
# _8 T* M7 G/ R

% L( _4 ~" c$ Z原則上,  諾貝爾獎項僅能授予當時 還在世者,不會頒給已過世的人,(但是有三次例外)。; n2 g: ^  g0 M4 W
所以  除了學者個人輝煌的學術成就之外, 還要活得夠久, 才能盼到諾貝爾獎.

26

主題

30

好友

4081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812
在線時間
543 小時
6
發表於 2013-4-16 22:51:3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ynchris 於 2013-4-17 16:48 編輯 + r( M7 }3 W( ?' s! ]1 Z
rainbow 發表於 2013-4-16 21:40 ' F: k9 Y" a. U4 p6 M, u7 a+ g
大概是我表達不夠清楚
9 B+ ~% D( o* W在學術界常常發生一種現象  大家同時思考一個問題到達瓶頸  M; x; b( Y0 t3 v3 F& d; `
許多人都知道突破點快到 ...
7 r; H7 H) r: u/ \0 j9 X3 x! A

. S: _: I+ |5 N5 a! T% y7 NWell, as this essay reports:
4 r: L8 k: ]" Q" X- j) G+ g3 F& i7 E% x; L# O; S
Quote% y  z2 i$ I7 r6 g. D
( b/ [. N9 S$ I: f" m& b
With her insight and original data, Rosalind Franklin would have been the most likely person5 ?# v0 m0 Z" g, w1 p0 P) B
; w/ a$ T9 o! ?; S  O7 C
who would have solved the strucutre of DNA 7 U# I4 I# p: K- {$ w  g7 g0 W  S) w
7 J1 ^. n, ~$ s" }% O, z8 ?
if Watson and Crick had not seen her data and come up with the model first.+ ]+ k. p0 V9 S6 T, X7 ?
1 Q' H6 P2 U( x+ k* N
unquote
8 E$ W/ K$ X, J2 Z7 K* Z) n9 N# ?! K0 w& R8 z
) o6 o: T: ?, I) @. P! i
The concept of IPR wass not popular 60 years ago and hence not a matter course as it is in 21st century, 1 W0 _) }2 \6 ]+ l  _' n$ @# [% d
- s  B: I0 J# l! k/ y
therefore I add some question marks at the end of that sentence.
7 f; `8 t5 J1 W$ q3 I1 a/ r  C* n+ B7 [% B, E4 w: N
What if Watson and Crick had not seen Franklin's data? Would they still publish their results in the same time
$ X3 s2 w$ d" a5 ~; x5 l  a
$ U+ }) P# n. z" sframe?
6 r4 R$ c5 U. E/ F  ~

$ ^* w9 b2 U8 k4 `+ \( a& Q" AIt's a big pity that it's true Watson and Crick DID see Rosalind's data and
8 e1 @$ d! ~7 l
- I' ^, C! ~% g: Jthat Franklin could not live long enough to prove it to the world that she is the most likely person .........., }" @4 A8 ?+ o1 a! u* [
0 [; S$ Y8 z+ A) a/ M- c
My purpose is more to introduce Franklin than to negate Watson and Crick.
# W" c# S( y8 _3 W: Z1 q3 E( ^5 T- f4 E5 C
& N7 _- H$ {8 {6 a7 ?  u- E誠然 許多重要的發現 是社會集智累積的成果
7 O4 d- ]& [- t# [# J) O) ^6 Z( N: `, ]4 U" |- ?2 J7 T* G
也有很多是因美麗的錯誤使然
. [5 u; l; l9 Q& {2 ~7 _
+ w' v$ e3 g/ w) S9 p/ N+ E* F: E因緣所生法 佛說即是空
$ ~) E% V. \$ t) e1 O  M8 I$ J- ]5 E5 J3 b' Y3 b" i. o
因之 我們無法見證與過去事實相反的假設能否成真) f5 Q+ y) D9 k
- B( _# m/ _! j& i, ^' M
感謝您的用心指導 我虛心受教了
寬容與厚道是台灣人文化重要的基石

123

主題

58

好友

5642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3393
在線時間
1370 小時
5
發表於 2013-4-16 21:40:10 |只看該作者
synchris 發表於 2013-4-16 19:49 ( Q; ]% l' h7 N0 I* o
您真是寬容厚道啊!
7 o3 ]. t7 j. @$ b& q9 @$ B8 Z% f
# q+ i' j( B. {9 x) \  V% G0 ]那本書我已經看過5.6年了

0 d. L' ?# k0 q$ T
: }- k! Z; ]( P- z5 F- Z大概是我表達不夠清楚" _2 _* `: h+ s8 P0 s$ z) s
在學術界常常發生一種現象  大家同時思考一個問題到達瓶頸& X# }5 @( k4 t) p" I( O
許多人都知道突破點快到了  大家在競逐第一個發表的學術上歷史地位1 [" U6 i$ E- n/ V, @
當時投入這一場時間角逐的科學家 並不只這些人! S& u# G% Z$ ]6 u( Q: Q+ k
而Francis Crick與James Watson也不是從看到照片之後才開始思考了DNA的螺旋形結構模型
! n: j) G, f( x- ^; J8 p5 ]在發表這篇理論之前  除了Rosalind Franklin還有許多人給予他們協助和啟發2 ~3 A$ f1 J1 r2 S8 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 ... B%E9%87%8C%E5%85%8B* m: |) T- i9 R, f
這些人同樣都是發現DNA的大功臣% L" ~/ w, s3 j: y
我想  如果簡單地將Francis Crick與James Watson打入剽竊者也會抹煞他們的努力
4 K( O6 Z& P! d! \1 w& Q0 G. T# l" [
Rosalind Franklin當然有很大貢獻
! Z3 X; [4 R4 o& |5 q& z但她沒有獲得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  很可能是因為她英年早逝
+ C3 W+ ?6 u4 B  ~  F8 w8 W(在Francis Crick與James Watson獲獎前她就上天堂了  
; O# n+ C$ r7 E& P假如她不要年紀輕輕38歲就蒙主寵召  也許她後來的知名度會更高也不一定)
& O+ e+ N4 |! O, B4 W, m3 h1 z: u; S
也可能是因為她的主要貢獻更被認定為是物理化學界的重要研究而非生理醫學
( V$ u/ T( @/ I. \! U& R1 c5 `& [: ^+ I8 j) E
也可能是因為他提出的論文  在後續生理及醫學界研究學者的引用度上較少
  G$ z- Y! W# H( c/ X6 ?" V  R, t/ s
(很多研究者會在意其投稿的刊物流傳度  被引用的次數 2 K! C1 z+ e7 p( E9 K
以及改進自己的寫作技巧  好讓自己的論文簡單易懂有故事性  以便廣為流傳
- i. E) S2 H: k; t! O或是為了讓自己的發表更有學術地位  致力於演講著書與推廣
5 {7 i3 X' w8 L, N0 Z2 v. u" r4 d3 L1 K好讓後續研究者更理解其研究與可應用方向等等)3 n- o% |0 ?: a; W# X+ V* n% O$ n
( p8 A' P$ ]4 D5 W# F# l
Francis Crick與James Watson的文章,Rosalind Franklin的文章以及Wilikins的文章* F( S) T$ W. i6 ^5 I; E1 ~$ v8 o# b
三篇同時發表在Nature期刊上(當然  我想跟這背後的糾葛有關)) a# e. h! Q( A4 d, [; O
在這篇對Rosalind Franklin經典論文回顧裡有一小段評論, e% G) G4 F" A0 ^6 v
http://www.ias.ac.in/resonance/M ... rch2004Classics.pdf
0 B% F) X& C; e5 \/ I9 n) n, t$ e"+ j8 c! N7 O5 p% i" f9 o
For most biologists, the paper by Watson and Crick is very lucid, as it is not constrained
+ y8 p& k( k2 E- O/ |' }5 iby hard data and interpretations, whereas the one by Franklin and Gosling is elegant but technical."
7 @1 r9 y; Q7 j) a' J; ~  V: C; e3 w5 Z5 ~7 v, f2 Q
簡單易懂的論文和技術性較高的論文  在後續研究者引用上  可能有時會有曲高和寡的遺憾
% i- D# f. D5 u: w$ }
& l" ^" I3 b5 _6 B3 d3 i其實諾貝爾獎的爭議事件一大堆
4 o- B% d( t& w我只是覺得Rosalind Franklin的貢獻並不會因為她沒得獎就不存在
4 L- H3 m5 U; \! a( I就像甘地沒得諾貝爾獎我還是覺得他偉大的不得了  
! f; a% g6 j( N/ I8 B/ o吳健雄沒跟楊振寧和李政道一起獲得物理獎  她永遠還是世界傑出物理學家
7 m. g) U5 D2 C! z! r) Y1 O
, J% X6 s$ ], R9 {4 y  
To see with the eyes of another, to hear with the ears of another, to feel with the heart of another......

26

主題

30

好友

4081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812
在線時間
543 小時
4
發表於 2013-4-16 19:49:29 |只看該作者
rainbow 發表於 2013-4-16 17:50
; ^/ }* o9 j: M"1952年Rosalind Franklin及Maurice Wilkins博士利用X光   解出較清晰DNA的X光繞射圖,推論DNA是螺 ...

) ]% U) J3 s2 N2 s您真是寬容厚道啊!
! F' ~( K4 [3 `
- G7 i' p4 \( M- k6 g那本書我已經看過5.6年了
1 d! \$ C' h# E* K& y/ u/ o' K& ^" Z. |& O" R6 V
書本現也不知流落何方& j- Y* u2 t' Z8 F$ K

" k4 P5 a$ d* s0 a  k& J. R但內容架構卻是印象深刻$ f; z5 s1 O% q" j

, y& }, `, K! q8 g0 \/ }* x# `4 y每次看到DNA三個字1 U& Q  I  j7 o, R2 D/ w
8 q7 a0 j6 S" S' \) L
就會想起這位猶太裔的傳奇女子
+ Y; {/ J. T# V% D; ^8 C0 g; g* J5 g: z+ X# }9 w: x. A
也曾和幾位醫師或醫事人員談過
# J3 `/ j( L6 U3 o) V2 u0 H1 ]( ?0 V4 @* G8 }
居然沒有人知道醬子的故事
: j8 g) W* P* V5 h2 B; R
/ j$ T5 k; N, V9 E# Z3 N7 x沒法度 天秤座的常以正義使者自居.......
寬容與厚道是台灣人文化重要的基石

123

主題

58

好友

5642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3393
在線時間
1370 小時
3
發表於 2013-4-16 17:50:42 |只看該作者
"1952年Rosalind Franklin及Maurice Wilkins博士利用X光   解出較清晰DNA的X光繞射圖,推論DNA是螺旋分子。
1 a9 K/ q* q* L4 P3 ~- l8 ?0 S- G+ q5 k* m2 @  I" x
1953年Francis Crick與James Watson發表DNA雙螺旋結構。他們從Rosalind Franklin及Maurice Wilkins的資訊,進一步將螺旋分子、鹼基、五碳糖及配對等資訊整合,進而提出DNA雙螺旋三度空間結構,認為DNA由兩條彼互補的α-螺旋狀分子,以去氧核醣為主軸,內含鹼基彼此互補,每轉一圈包括十個鹼基,從而解開DNA雙螺旋結構的奧秘。"+ x- m6 _2 Q- i  a% P* t- Z# {+ U. |/ g
% L: D) ?# J7 j$ k% P
<<個人感想>>+ c- B. s& p3 `
牛頓說 : 我之所以看得比較遠  是因為我踩在巨人的肩膀上
, g  p+ J& A$ }/ J知識  會在哪個人身上有突破性的發展與結論是很難說的
9 E/ P1 H4 o& O榮耀也許會只落在少數人身上
! N8 u, t# M2 s; W" q8 f但投入且對每一階段的知識累積做出貢獻的知名或不知名學者  都很值得尊敬
To see with the eyes of another, to hear with the ears of another, to feel with the heart of another......

5

主題

89

好友

4647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社區
琉璃仙境
文章
1415
在線時間
303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3-4-15 08:20:08 |只看該作者
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我的露天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209033138439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