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836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2
- 貢獻
- 1494
- 活力
- 3782
- 金幣
- 17588
- 日誌
- 262
- 記錄
- 6
- 最後登入
- 2015-4-9
- 文章
- 2716
-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2-12-27 15:38 編輯 ; i; }; i) I! U0 K9 G+ Q; h
! A2 z4 F' r* H% I3 Q' j1 d三叉神經痛
, z1 c: m! M* B% D6 S三叉神經痛是最常見的腦神經疾病,以一側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內反復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痛為主要表現。該病的特點是: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發病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說話、洗臉、刷牙或微風拂面,甚至走路時都會導致陣發性時的劇烈疼痛。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鐘,疼痛呈週期性發作,發作間歇期同正常人一樣。1 r4 d. t/ _3 p# X: E1 [! b
病因及發病機制8 a( I9 u: C/ S% @8 P6 q0 v
就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及發病機制,至今尚無明確的定論,各學說均無法解釋其臨床症狀。目前為大家所支持的是三叉神經微血管壓迫導致神經脫髓鞘學說及癲癇樣神經痛學說。- C! S4 e; n- V, K' s
臨床表現
4 u0 k* O i( K) R1、性別與年齡/ `6 B: i7 F. [
年齡多在40歲以上,以中、老年人為多。女性多於男性,約為3∶2;" R6 k/ o' ~. W( ^: }2 e
2、疼痛部位$ ]8 P" d7 `2 l
右側多於左側,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頜的某一點開始擴散到三叉神經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發病最為常見,第一支者少見。其疼痛範圍絕對不超越面部中線,亦不超過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偶爾有雙側三叉神經痛者,占3%;" h0 ]; L) C- s' M6 M
3、疼痛性質
- C3 q. V& G/ C0 F- ?% l& z! [( x如倒割、針刺、撕裂、燒灼或電擊樣劇烈難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
& d* R6 A" z3 ^. H4 \4 a7 E4、疼痛的規律
9 H8 K- n: X( j) |) K8 E R3 C三叉神經痛的發作常無預兆,而疼痛發作一般有規律。每次疼痛發作時間由僅持續數秒到1~2分鐘驟然停止。初期起病時發作次數較少,間歇期亦長,數分鐘、數小時不等,隨病情發展,發作逐漸頻繁,間歇期逐漸縮短,疼痛亦逐漸加重而劇烈。夜晚疼痛發作減少。間歇期無任何不適;
7 H) s8 X8 {& h2 ^$ q3 ~5 d5、誘發因素1 `1 ]4 t* E5 k5 ]# U) ]
說話、吃飯、洗臉、剃須、刷牙以及風吹等均可誘發疼痛發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動謹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臉、刷牙、進食,說話也小心,惟恐引起發作;
u0 t* o( c( x1 Y" w6、扳機點. z- B- _% C+ v/ V4 v# h
扳機點亦稱“觸發點”,常位於上唇、鼻翼、齒齦、口角、舌、眉等處。輕觸或刺激扳機點可激發疼痛發作;* d( |# J; C/ @6 z
7、表情和顏面部變化! e9 j3 A- x. U5 ~& k$ @9 v/ n
發作時常突然停止說話、進食等活動,疼痛側面部可呈現痙攣,即“痛性痙攣”,皺眉咬牙、張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顏面以致局部皮膚粗糙、增厚、眉毛脫落、結膜充血、流淚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緊張、焦慮狀態;) L: @' H9 P" M
神經系統檢查
5 p) \4 a: y+ ?% I; j0 e0 u無異常體征,少數有面部感覺減退。此類病人應進一步詢問病史,尤其詢問既往是否有高血壓病史,進行全面的神經系統檢查,必要時包括腰穿、顱底和內聽道攝片、顱腦CT、MRI等檢查,以助與繼發性三叉神經痛鑒別。
* w% R2 n! t" k7 M- T$ T分類
4 Y0 E H5 r, K+ U4 Q. n0 f6 P三叉神經痛可分為原發性(症狀性)三叉神經痛和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兩大類,其中原發性三叉神經痛較常見。 ]: [: K: n _8 I O
1、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是指具有臨床症狀,但應用各種檢查未發現與發病有關的器質性病變。
" X# [0 ~% V, T2、繼發性三叉神經痛除有臨床症狀,同時臨床及影像學檢查可發現器質性疾病如腫瘤、炎症、血管畸形等。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多見於40歲以下中、青年人,通常沒有扳機點,誘發因素不明顯,疼痛常呈持續性,部分患者可發現與原發性疾病的其他表現。腦部CT、MRI、鼻咽部活組織檢查等有助診斷。
0 F+ m7 J% _: B" m3 j% D( Z鑒別診斷4 \3 k# G0 c& k, N3 P6 ]1 I) K
1、牙痛
: n2 u/ ] z6 y- L三叉神經痛常誤診為牙痛,往往將健康牙齒拔除,甚至拔除全部牙齒仍無效,方引起注意。牙病引起的疼痛為持續性疼痛,多局限於齒齦部,局部有齲齒或其他病變,X線及牙科檢查可以確診。5 m: d3 W( s! K9 N$ j4 [! ~
2、副鼻竇炎8 i. d, p+ A, `+ p7 G$ B& F
如額竇炎、上頜竇炎等,為局限性持續性痛,可有發熱、鼻塞、濃涕及局部壓痛等。
; A/ ^& K6 l2 N! q3、青光眼
2 | u1 |- C$ ?7 A5 H9 N單側青光眼急性發作誤診為三叉神經第1支痛,青光眼為持續性痛,不放射,可有嘔吐,伴有球結合膜充血、前房變淺及眼壓增高等。
) g# b( d* k4 }6 h4、顳頜關節炎
6 s$ l6 E* J2 b2 \疼痛局限於顳頜關節腔,呈持續性,關節部位有壓痛,關節運動障礙,疼痛與下頜動作關係密切,可行X線及專科檢查協助診斷。
4 M) q( J9 ]& e0 \9 c2 ]5、偏頭痛0 k, T7 e1 m0 g+ n4 s" f9 J
疼痛部位超出三叉神經範圍,發作前多有視覺先兆,如視力模糊、暗點等,可伴嘔吐。疼痛為持續性,時間長,往往半日至1-2日。
, l9 t9 S9 J% y% D6、三叉神經炎/ L8 m( U! J. S1 a( \, |* Q
病史短,疼痛呈持續性,三叉神經分佈區感覺過敏或減退,可伴有運動障礙。神經炎多在感冒或副鼻竇炎後等發病。
9 B$ d; i1 \8 L* |4 Y7、小腦腦橋角腫瘤. g1 `9 u3 i; e0 y6 M- J: k
疼痛發作可與三叉神經痛相同或不典型,但多見於30歲以下青年人,多有三叉神經分佈區感覺減退,並可逐漸產生小腦腦橋角其他症狀和體征。以膽脂瘤多見,腦膜瘤、聽神經鞘瘤次之,後兩者有其他腦神經受累,共濟失調及顱內壓增高表現較明顯。X線片、CT顱內掃描及MRI等可協助確診。
8 g/ n( A4 Q {! W: Z8、腫瘤侵犯顱底
9 `, I0 d8 N0 \8 w% S最常見為鼻咽癌,常伴有鼻衄、鼻塞,可侵犯多數腦神經,頸淋巴結腫大,作鼻咽部檢查檢查、活檢、顱底X線檢查,CT及MRI檢查可確診。- c# Z" q1 N+ x
9、舌咽神經痛: P: y, Q, `( l0 @
易於三叉神經第3支痛相混,舌咽神經痛的部位不同,為軟齶、扁桃體、咽舌壁、舌根及外耳道等處。疼痛由吞咽動作誘發。用1%可卡因等噴咽區後疼痛可消失。
1 m2 ?4 s' p, U" \# v' V; ?; c10、三叉神經半月節區腫瘤4 T6 l" r, M, h. V0 I; U
可見神經節細胞瘤,脊索瘤,麥氏窩腦膜瘤等,可有持續性疼痛,病人三叉神經感覺、運動障礙明顯。顱底X線可能有骨質破壞等改變。
1 Q1 y$ j8 ?& E, n Y11、面部神經痛
/ @1 `$ d5 n5 W( J, G* G, c多見於青年人,疼痛超出三叉神經範圍,可延及耳後、頭頂、枕頸,甚至肩部等。疼痛持續性,可達數小時,與動作無關,不怕觸摸,可為雙側性疼痛,夜間可較重。[2]
/ k5 x e: Q- ^9 H' [預防和日常保養) d' n9 n2 s1 T1 Z
1.飲食要有規律 宜選擇質軟、易嚼食物。因咀嚼誘發疼痛的患者,則要進食流食,切不可吃油炸物,不宜食用刺激性、過酸過甜食物以及寒性食物等;飲食要營養豐富,平時應多吃些含維生素豐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及豆制類,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為宜。4 p) K0 B$ _* A
2、吃飯漱口,說話,刷牙,洗臉動作宜輕柔。以免誘發板機點而引起三叉神經痛。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洋蔥等。: W( P7 R! n" `6 e
3.注意頭、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凍、受潮,不用太冷、太熱的水洗面;平時應保持情緒穩定,不宜激動,不宜疲勞熬夜、常聽柔和音樂,心情平和,保持充足睡眠。
) K4 R. g2 G' ?- I7 U4.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儘量避免觸及“觸發點”;起居規律,室內環境應安靜,整潔,空氣新鮮。同時臥室不受風寒侵襲。適當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F. A: M9 A2 X/ A* i1 f: ~- s$ z(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