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22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宗教] 圣严法师教禅坐

[複製鏈接]

2089

主題

15

好友

3654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716
在線時間
596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11-5 03:53:04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前
本帖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2-11-27 04:59 編輯 # i% b4 Q' j, w, W: \

7 d$ b3 V% d/ K8 B- q* x禅修入门方法
5 ?! w+ w" l' s% J6 m  禅的修行方法,原则上不出乎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和调心等五要素,而以后三者更重要,目的是为调理身心,关键则在不能离开气息而谈身心的健康和统一。
' H- }% T" v6 k+ ^8 D+ R! i4 ~$ M1.暖身运动
' z' `( E0 w' Z$ i  一般所讲调身的主要方法,指的是打坐的坐姿,除了坐姿之外,还有行走、站立和躺卧等方法,就是所谓的坐禅、行禅、立禅、卧禅0 A  P+ g0 q$ n3 N( C0 ^( h
  在坐前和坐后也需要有运动及按摩做辅助。我们的身心若要健康,必须动与静并重兼顾。运动及按摩是为使血液循环通畅、气脉运行活泼、肌肉和神经松弛,才能使身体舒适,即所谓气和而后心平。
( d4 I7 c% P6 T7 y  若身体缺少运动,生理机能便易于老化和感染病痛,运动使生理机能,由紧张而松弛,能够得到更多的营养补给及休息的机会。禅者的运动,讲求心念集中,气息和顺。禅者的运动本身,就是修行禅定的方法之一。所以我们对调身的方法,是要运动与打坐并重的。
% D1 K: T5 F2 b9 `. N. T8 ]5 H/ l  我们所教的运动,只需两公尺见方或一个人身的长度,乃至仅容身体坐下及站立的一小块空间,也就够了;且不论男女老少,健壮衰弱,都可以安全的练习。
- n' g6 G+ ?) S4 [6 S1 R# S, \  早上起床后,未活动前勿打坐,应先做一套简易的暖身运动,让筋骨松软后再打坐。' E* U! a/ [8 P8 V
2.头部运动2 m: ~6 k/ H/ A8 A
  每次坐禅之前,不论有否做上述之暖身运动,均需作下述的头部运动。) }% ?/ k; `6 g6 h4 ]. m
  坐下蒲团后,先将两手平置于左右两膝,勿用力,身体坐正,再做头部运动的四个步骤:①头向下低,再往后仰;②头向右倾,再往左倾;③头向右后转,再向左后转;④头顺时针方向,向前、向右、上仰、左转,再逆时针方向,向前、向左、上仰、右转。每个步骤身体不动,肌肉和神经放松,各做三次。动作缓慢柔软,眼睛睁开,呼吸自然。头部运动的目的,在使头部血液减少,降低思潮起伏的动力;使头脑清新,渐渐宁静。
% S3 Q3 `6 {1 G. e/ \' |  做完头部运动,把左右手掌放在丹田(脐下约三指)处,双手两拇指相触,成一倒三角形,深吸一口气,接著慢慢吐气并向下弯腰,双掌压小腹帮助把气吐出,直至气完全吐完,连续做三次深呼吸。做深呼吸的目的在使体内的浊气排出,换取新鲜带氧的空气,使血液循环顺畅。
% x% E. G1 T% K2 q- }" J+ Y6 z$ M3.七支坐法( s* A6 B0 j. |& g! `
  做好预备动作,便可开始坐禅了。正统的禅坐方法,是七支坐法。所谓七支坐法是:
# q+ B( ]6 P+ ]3 B) ?7 w(1)双足跏坐──此有二式:' S) @! f$ {: R, H* {
   ①如意吉祥坐──通常是以左脚在下,右脚置于左大腿上,再将左脚置右大腿上,称为如意吉祥坐。
7 ^3 {/ \; T% g# _6 e' f   ②不动金刚坐──将右脚在下,左脚置于右大腿上,再将右脚置于左大腿上,称为不动金刚坐。这两种坐法,对于年长及初学的人,很难做到。8 d6 n' B" O& B7 O- V/ Z  \
  初学的人如无法双盘,可改为单盘的半跏坐,只要将一只脚置于另一边的大腿上即可。左脚在右小腿下或右脚在左小腿之下均可。2 U* r' u4 |: h8 g
  对于无法双盘及单盘的人,开始时还可以采用更简易的坐法。
( s' E4 y  O) t3 I) J" O    以上各种坐法,仅坐姿及手姿略有不同之外,其他仍采用七支坐法规定的标准。功效最大最快且能经久稳固的坐姿,仍系最难的跏趺坐。因此,初学的人即使无法双盘,至少要多练习习惯于单盘。
. U: T+ a3 P* X/ L(2)背脊竖直──腿盘好之后,挺起腰干,勿挺胸部,头顶天垂直,下颚内收,颔压喉结。- q! `. m6 n: A7 q# ]/ q" `
(3)手结法界定印──两手圈结,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两拇指轻轻相接结成圆圈形,轻轻平置于丹田下的□部腿上。
* Y7 Z' ~* @3 L" N, P% Q% m. z(4)放松两肩──将两肩肌肉放松,自觉如无肩无臂无手的状态。
, |8 L5 q+ r2 h3 l0 q(5)舌尖微舐上颚──舌尖舐在门牙上龈的唾腺处,不可用力,若有口水则缓缓咽下肚去。(6)闭口──无论何时,只用鼻息,不可张口呼吸,除非有鼻病。
, n. F9 x! Q& ](7)眼微张──闭八分开二分,视线投置于身前二、三尺处的地上的一点,不是要看什么,只因睁大了眼睛,心易散乱;闭起了眼睛,则易昏沉。如果睁眼过久觉得疲劳,不妨闭上一会儿。  C3 r6 i$ n# E. L' a& p" b
  打坐的目的,是求心境平稳,而心情与呼吸有著极为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调心,必先从调息入手。不论中国的道家、印度的瑜伽、西藏的密宗、或中国的天台宗等,谈及修行禅定的次第,必定重视呼吸与气的调适问题。/ T9 k- f& W, E& Q! n
  人体的生理及心理的动静,与呼吸的气和息,有著依存的关系。呼吸是指普通人每分钟十六次的出入息。禅修者的呼吸在渐渐的缓慢深长微细之时,称为「息」。由息的力量,推动血液制造能源,由能源产生赋活生理机能的作用,称为「气」。当禅修者感受到由气所产生的作用时,称为「觉受」,有觉受经验的人,便会觉得坐禅,确是人生的一大幸福和恩惠了。$ e% X) B! A! [
  现在请大家起立一起练习打坐前的运动。做好运动之后,坐下来做头部运动和深呼吸。& S  J& ]0 b! ^( E4 E
4.放松身心* A$ Y2 A0 w0 x3 e% B9 o9 F
  一般的圆蒲团,不宜整个坐满,看个人情况可坐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以利于腰干之挺直;腿下置硬软、适中的方垫。打坐时身心要完全放松,所以身上尽量不要戴项练、手表或眼镜等物品,最好穿宽松之衣裤,腰带放松,让身体完全无压力负担。; F$ y6 E1 M/ ^% s
  大家坐好之后,开始把身体放松,在心里依序告诉自己头部、眼球、脸部肌肉、颈部、肩部、双臂、背腰、小腹、腿部一一放松,把重心放在臀部,把气沉到丹田。任何部位甚至皮肤都要完全放松,只要有压力就会紧张,紧张便会影响神经系统,乃至于消化及分泌系统。
# N# _: r2 U9 ~& N3 w( A; r+ N  身体完全放松之后,眼睛微张约二、三分眼,眼球不要用力,头脑不想任何事,脸部肌肉放松略带微笑,心里要有喜悦感,舌舐上颚、下巴内收、腰椎挺直,两个手在脐下结法界定印,左手掌上、右手掌下、双手两个大拇指相接。之后便不再注意身体,将重心放在臀部和坐垫之间,开始注意自己的呼吸。此时把身体交给蒲团,把心交给方法。
0 ^/ f/ f% R' b! s( d  e2 ?  如果有瞌睡或昏沉的现象,把眼睛睁开睁大,等精神好了再微闭。注意呼吸是非常无聊的事,容易昏沉或胡思乱想,脑中妄想纷飞。我们应该上课的时候专心上课,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睡觉的时候专心睡觉,做任何事都要把心专注其上。8 z$ q1 D; Z* l1 N( z
5.数呼吸; e; G8 s% [- i- p1 n! o
  注意呼吸时间久了,可能觉得很无趣,现在教给各位另外的方法:①数呼吸(数息法),②念佛号。这些方法同样是要达到心无二用,令心念专注之目的。
7 w: B. f3 U2 k  先练习数呼吸,注意呼吸之出入。一般人呼吸,出息时间较长,入息时间较短,所以我们数呼吸时,只数出息,不管入息,每一次呼出的时候数一个数目,到了吸入的时候,仍停留在该数字上,到下一口气呼出的时候,才换下一个数目。
) Y5 J% J# v- d' C; b  平常人每分钟呼吸大约十四至十六次。不能故意控制呼吸,否则胸部会不舒服。# [, t+ s* W( R/ I  N, ^; z
  当打坐经验相当丰富之后,呼吸自然会逐渐慢下来,到每分钟四至五次,那已经要入定的程度了。一般呼吸到了每分钟十次,心已经相当安定、平稳。
6 S* m# P- p# j3 O( D: Q  如果呼吸急促必然是非常烦闷、恐惧、急躁、兴奋的现象。呼吸和脉搏是息息相关的,呼吸有问题,脉搏必然也会有问题;脉搏快呼吸也一定有问题,所以要用平常的呼吸方式呼吸。; p1 Q3 o9 h4 k$ g) }) N* p8 B
  数息法是在每一个出息时数一个数字,从一数到十,然后重回到一再数到十,周而复始,反覆地数。数息的时候,一旦起了妄念或杂念,无论中途数到多少,都得重回到一数起,因此往往无法顺利从一数到十,不是数不到十,就是数过了头而不自觉。开始数息可能觉得新鲜,等数了一段时间后也会觉得无聊,所以要练习著对于每一口气的每一个数目,经常保持新鲜感。
3 Q% B# |! N+ L, t6.数佛号
5 w, j& _! U' b7 I/ I# R2 I" I3 t3 d  有些人不数息,呼吸很正常,一旦数息,呼吸便急促不自然。如是这样,可试试念佛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圣号。
& i* o% Q/ y: k$ q  E- a+ \# J5 t7.调心方法
9 E% S# t5 T1 X. _7 s( v$ y  调身、调息、调心的调,就是调整的意思。打坐时候的动作、姿势与调身有关;调息则与呼吸的出入有关。注意呼吸的出入,心自然而然会平静下来。心息相通,心能平静,各种胡思乱想,种种心理活动及冲动,自然也会稳定下来,是为调息、调心。6 Q% @6 ~' t+ D7 P) [; Y" i* n7 i2 T
  念佛与呼吸无关,与调心有关。心绪非常昏乱,念佛可以念得急促,心绪相当平静,念佛就当缓慢。念佛数数也是从一数到十,再回头重覆的原因,是为防止变成机械式的数数,即口在数数,而脑在胡思乱想,数目却仍数得很好。我们从小就已会数数,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数息时一不小心,一数就数到一百、二百,并认为数到二百比数到十还容易。9 P: _0 X1 E/ W5 ]2 j" E3 }" @
  每十个数字要回头一次很麻烦,但我们的目的不在数数,是要使我们的心随时随地专注在一点上,不离开这个范围。亦即心不离开我们用功的方法。数息不离呼吸出入的感觉,念佛不离佛号,也就是把心收回来摄在一点上。其目的是希望达到自我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肯定的功能。
- N, H, X/ u, u  若对自己的心念活动不清楚,即表示对自己是不够了解的;若对自己的了解愈深刻,则对自己的信心便愈坚固,能发挥的能力也愈强大。对自己愈不了解,愈容易做错事、说错话,那是因为心不由己地胡思乱想,口不择言地胡说八道,身不由主地轻举妄动,这些在在都显示自己不了解自己,所以无法掌握自己。% k$ |: k' ~) }5 ]
  想避免发生这些身不由己心不由己的现象,就必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对自我了解愈清楚,发生错误的机会就愈少;相对的,自我的思考、判断及言行举止,也会愈正确。当我们对自己的心念愈能掌握,对自己的信心便愈加强,就能达到从自我认识而自我肯定而自我成长的目的。
/ ~' H6 e6 r+ U$ N' D  佛法是教我们要放弃自我、要无我的,但在达到无我之前,先得要建立自我;先要提得起,才能放得下。当自我是什么都不知道时,如何放得下呢?7 G* F! Z9 Q! d' \0 E: L4 L
8.起坐前的全身按摩7 O0 S* U9 y+ f, |+ y1 a
  打坐结束,要起坐(出定)之前,心要先动,告诉自己要起坐了,身体跟著慢慢摇动,双手合掌,双手放在膝盖上,将身体做较大幅度的摇动,把每一个关节都摇动后;把腿放开,然后做全身的按摩。
0 s5 k# ]- D  {/ w  按摩的顺序是先搓热两掌,用拇指背轻轻按摩双眼眼眶,并用搓热的手掌心敷压眼球;再用双掌按摩脸部、额头、后颈、两耳、双肩、两臂、手背、胸部、腹部、背部、腰部,尤其是两臂腋下多淋巴结处、后腰肾部及命门,多多按摩有益健康;接下来右边大腿、膝盖、小腿,左边大腿、膝盖、小腿及轻柔转动双足脚踝。" h7 l; E# ^1 U3 W; u
  打坐的人,后腰非常重要,应多按摩。
3 P; q6 ?! e. X( v9.打坐注意事项% N: t' Z9 a- [) ]5 K( l; ?/ `
  当脑筋清楚,体力充沛的时候,最适合打坐,最好养成每天固定的时间打坐,例如早上早些起床,晚上洗完澡睡前各坐一次,每次至少十五至二十分钟,如能坐到半小时至一两小时更佳。
青山無所爭、福田用心耕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