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01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綜合新聞] 養生五法面面俱到 老人活得健康又長壽

[複製鏈接]

92

主題

18

好友

3283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491
在線時間
436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0-1-13 09:38:12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前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 @3 U: y9 q, O+ I - f$ A( U2 ^% l
  
0 q6 Q2 K7 a* b( ?* k# ]" r老年養生,可從從五個方向著手。中醫師葉東昇表示,老年人的養生之道,首重飲食調養、醫藥扶持、精神調攝、生活起居有規律等,以及行氣運動養生等五面向,有助於符合養生之道,讓老年人活得更健康、更長壽。6 t8 Q6 I9 [" z! F; q
* [; l' Z0 Z8 t, q3 M9 t& K
葉醫師指出,老年養生首重飲食,因為飲食與健康長壽息息相關,古籍《千金翼方‧養老食療》中提出「安身之本必須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等說法,意思是說人的生命活動全靠後天飲食來滋養,所以飲食乃為「生民之天」,所以老人家的飲食當以輕清甜淡的食物為佳。" i8 g4 i/ j* |# A9 X3 F

/ P- P' x3 _$ R8 k因此,飲食上自然忌食大魚大肉,或是食用過酸、過鹹及生冷等食物,同時飲酒過量也不宜。食物的量以吃不過量,吃不過飽,飲不過多為佳。
% s$ Z2 }: E+ K: F! L  Y
# \4 N6 ]0 b2 ~4 D* D0 G葉東昇醫師進一步指出,醫藥扶持上,因為老年人的身體特質為「衰老」,一旦發病就會出現遷延不癒的情形,甚至進一步變成慢性病。這時需要透過藥物扶持以便適時調理身子,而老年人又以體弱為本,不任攻伐,醫藥使用宜以「溫平順氣,進食補虛,中和之藥」來做治療。, X  J) J! A3 I/ [: N
  `! |' {' F- Q3 R! l
例如老年人常受便秘所苦,欲求長壽之道,就必須先解決這個問題,建議可利用中藥治療,甚至加以預防,以避免衍生他患。
5 B( l; x: g' G( ?' p! T, d
" d; C4 X5 _8 s5 e0 i葉東昇醫師強調,在精神調攝上,宜保持心情開朗、樂觀、直爽、心平氣和、不貪圖享受。包括怒、喜、驚、思、悲、憂、恐等七情應避免過極,發而皆中和。戒色養精,少語養氣,寡思養神,有助於達到精盛、氣調、神全。$ w2 a% U: }0 _7 }2 C! a: x6 {5 K) j

- A- ?6 ^: g6 y7 D- W* p老年人宜生活有節,起居有常,中醫認為,春溫以生,夏熱以長,秋涼以收,冬寒以藏。四時起居需順時奉養,若氣反於時,則為疾病。也就是說,養生宜早睡早起,規律有時,切忌熬夜通宵,或過度勞累。4 l! Y. M6 n0 }( y
3 B. I! s# N. K+ A7 B4 ?4 v2 I
老年人因氣弱骨疏,抵抗力差,衣物穿著必須適當保暖。飯後適宜健步緩行,幫助消化,若飽食則臥,恐將百病叢生。
8 ]% s& N0 }- W8 I' k' f
1 i* g1 j) O; n& H) s! ^8 o6 K導引行氣、運動養生方面,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老人家可依照自己的體能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以適量規律為原則,可練習民間一些健身功,如太極拳、八段錦等,只要盡力而為即可,但千萬不能一曝十寒,如此才能收到成效。1 e$ H, C5 v1 G/ z- n5 q
+ k$ l' b8 f. p( }1 h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5 h  U9 e% q" o4 p* }  _8 M  t; B
- X6 p& l8 D. a. x
2 I( i+ @* U# L
9 K: i$ I$ k1 e, }6 A  c# M# k$ o3 K【2010/01/12 台灣新生報】
環保最重要的觀念就是簡樸,簡樸一點過生活,就是生活環保.
走路健康鍊身更可修行鍊心,快走驅遣妄情慢走發慧習定
任何狀況下,都要照顧好自己的心,保持內心的平穩與安定,就是心靈環保
只要自己的心態改變環境也會跟著改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