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492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2
- 威望
- 5
- 貢獻
- 3212
- 活力
- 5312
- 金幣
- 14171
- 日誌
- 13
- 記錄
- 11
- 最後登入
- 2019-10-22
  
- 文章
- 1229
- 在線時間
- 1783 小時
|
引自文建會2 Q+ c; t, }! \$ v4 B. k
鄒族戰祭( \ c- g- ]5 I U. s, S# S
分類:〔文化資產〕 > 〔傳統藝術〕 > 〔原住民祭典〕
% H+ ]( A) `3 }% ?3 y撰稿者: 張雯雅
3 g' D# ?8 |0 l) f' H 戰祭(鄒語稱Mayasvi)又稱凱旋祭,是屬於全部落性的祭典,現由達邦和特富野兩部落輪流舉行。鄒族人以前舉行戰祭的時間不固定,一年中可以舉行好幾次,也可以不舉行,現在則已統一在每年的二月十五日。這個祭典主要是祭拜天神和戰神,在會所及其廣場前舉行,舉行的時機有三:1.勇士征戰(出草)凱旋歸來時。2.重建或修建會所時。3.成年禮及男子週歲獻禮後。戰祭最重要的意義是要勉勵鄒族人用自己全部的精神和生命來保護整個部落,並祈求戰神降臨保佑他們。所以,戰祭中最重要的儀式就是迎神祭和送神祭。
$ H$ k: D( S9 Z 戰祭開始前幾天,要整理會所裡的聖物,並修建會所的屋頂。婦女需協助準備祭典所需祭品,如釀酒、做糯米糕等;男子則要為通往獵區的路(出征之路)除草,象徵出獵、出征順利的意思。
% e, L F& T" ? 戰祭舉行當天,派出汪、梁、高、石氏族各一人上山去採木槲蘭(鄒族的神花,鄒語稱Fideu)。部落中所有的勇士(成年男子),都要在頭目的領導下在會所集合,將鄒族盛裝穿著完畢,等待去採木槲蘭的勇士們回來。等帶著神花的勇士將木槲蘭攜回會所,大家把木槲蘭插飾於帽帶後作為戰神認識鄒族的標誌,才開始進行莊嚴的戰祭。等待期間,頭目會向大家講述戰祭的意義以及在儀式中需要留意的事情。2 t: d- G5 ^6 U9 s: F
1.
4 _7 s( m0 M+ ?3 _& O : a1 ^; N- G( ?8 f+ K. E
1 X& V% i3 J$ T( C& z
2.! S$ E1 U$ l; O& W ^5 X

2 X7 @9 }4 k* P8 J( q9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