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897|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圖文轉載] 不要讓孩子的快樂輸在起跑點上

[複製鏈接]

84

主題

58

好友

2348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1049
在線時間
591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1-4-26 12:37:54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前
本文章最後由 小廖 於 2011-4-26 12:39 編輯
" W. N6 C9 c9 L$ s5 c, H, i
1 H* _6 R' U% t撰文——林涵青8 R0 m/ O6 S( `; w/ E: P! q
侯文詠:「若養育小孩過程能重來一次,希望自己能早一點明白『陪伴』跟『玩』的重要性,人家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我倒認為孩子的快樂不要輸在起跑點上才對。」
6 k* B! T" |0 T7 h5 M! c" A; R2 g7 D4 q9 s4 t1 A' r) p) W* i- y
侯文詠:不要幫孩子做決定 4 U; |& t1 {6 ]: @: p2 `( G
雖然從小拿第一名,成為醫生,又是知名作家和電視製作人,不過侯文詠從不拿自己當標準來要求孩子。「這是個變動的時代,現在成績好不代表以後就有成就,我覺得對這個世代的小孩而言最重要的,是培養他『連結』別人的能力。」 1 _. o' m7 ?+ r
侯文詠:我們為人父母可以影響孩子、給他洗腦,但不能替他做決定* P5 g: R2 L# K9 {) f9 B1 a
侯文詠有兩個兒子,一個18 歲,一個15歲,大兒子比較浪漫,很會聊天;小兒子就很酷,長得很帥,講話很直接、有時甚至有點尖銳。雙子座的侯文詠笑說,「其實我也有這兩種個性。」面對已經長大的兒子,侯文詠不敢自認是一個好爸爸,「但我確實花了時間和心血陪伴他們,生活重心也因為他們而有所調整。」
1 L8 c% S# f% {3 Q0 N% N
) `8 `; P) X+ y  O' d. p學習「連結」 面對全球競爭
, O5 B' y: p$ e- Z& R" ]「乖乖聽話」可說是大部分父母對孩子的基本要求,然而侯文詠卻反而希望孩子不要「乖」。他認為,在這個變動的時代,應該在乎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良善的品格,還有去跟別人連結的能力。
) l: h: N1 L) h: P3 O3 K) A) U9 H5 H- ^
侯文詠解釋,「今後是一個全球化競爭的年代,你不必是最聰明的人,但是你可以找到最厲害、最聰明的人來幫你做事,這個就是我所謂跟世界、跟其他人連結的能力。要能用語言好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而且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了解別人,這個人在想什麼、他有什麼企圖、他有什麼慾望。這些能力聽起來很抽象,卻是面對未來的關鍵。」 7 _( t- Z. W' b+ h$ U! \
由於很注重這樣與人連結的能力,侯文詠不贊成讓小孩玩電動玩具,「因為在電玩中,你被人家KO擊倒了不會痛,殺死敵人也沒有感覺。但如果是真的打籃球,你就可以感受到別人和自己的情緒。」
' ]) w1 Y8 [% X. D, m. m, j
* Z; [. d  J7 i: u他強調,健康、品格和連結,構成了一個人最基本的能力;至於專業,則要看孩子的興趣。「我相信只要前面的基礎打得好,孩子找到喜歡做的事情,自然就會做得很好。」萬一沒辦法做得很好,侯文詠則勸父母們要想開一點,「他如果沒有能力,就不要硬逼他去做,那麼他就會很痛苦。孩子最幸福的是可以做他喜歡、又能夠勝任愉快的事情。」
: n. ~+ V' V0 P: s! U. R+ e' }4 f# Y" f# d4 {' z" E( s
勇於「選擇」 開心承擔結果 9 m; t8 R/ f1 C* Z9 A
在陪伴、教養孩子的過程中,侯文詠花最多時間的,就是和他們討論「選擇」。「我會讓他們知道有很多條路可以走,和他們一起分析、討論不同的選擇可能會怎麼樣,讓他們自己決定,而且讓他們知道,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 h% @& T$ q7 B3 T" t

# [- N" {* ?1 U/ a) I  B+ E9 n侯文詠的大兒子今年高中畢業正等著當兵,小兒子國中畢業,現在在美國念高中。侯文詠並不諱言,他們基測、學測都沒考好,但孩子們自認盡力,因此他並沒有責罵,而是和他們討論其他選擇。 * ^" h+ D8 o/ _7 d6 g& ~% x' }  T

6 e3 X# F& N( W像是大兒子可以去念他沒那麼喜歡的學系,也可以去當兵,當完兵後要重考或出國唸書都可以;小兒子也可以選擇重考,但他卻決定要隻身到美國念高中。10幾歲的孩子獨自一人在國外求學,父母當然擔心,尤其媽媽更是難捨寶貝兒子,但是侯文詠對太太說,「我們為人父母可以影響孩子、給他洗腦,但不能替他做決定。」
4 D* p( G: R  A
& Y& K) V5 ^& _. L0 O* v& h2 m4 e7 w「只要兒子跟我說:『爸,這是我的決定。』我就會閉嘴不說了。」像出國念書,其實侯文詠以前就曾和孩子們討論過這個可能性,但這回卻是小兒子自己提出來的,「他現在在美國適應得很好,過得比國中開心多了。」 0 F7 O, S! A. v( Q  K5 y& H

, V' D: G( Q& _+ ~- ~0 S: L養孩子像養植物,「我也希望植物長得好啊,但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一天看五、六次,太常澆水、施肥,植物死得更快!」
. J  v& |# Q" z
7 A! }4 g3 W- d8 a# h2 m暢談「錯誤」 找出癥結所在
1 ]1 o+ [' U4 b6 e# u+ X! w6 s侯文詠不希望孩子「乖」,其實還有另一個思考,「孩子犯錯,正是學習的開始。」因此只要兒子做錯了事,侯文詠就會拿出「囉唆」和「不怕麻煩」兩招。「我兒子說,媽媽生氣像是狂風暴雨,爸爸則是綿綿細雨。」舉個例子,小兒子愛打籃球,常常耽誤了回家的時間,「但是他遲到半個小時,就要聽我講一個小時,久而久之他發現這樣很不划算,就會自己注意時間。」
1 }7 r. p: W8 G3 ]5 K; h
( G& d' D! O  M& |2 [0 Q在這一個小時的囉唆過程中,沒有爸爸的生氣責罵或大道理訓示,而是父子一起分析和釐清晚歸的原因,並討論怎麼做可以不遲到。例如約定11 點到家,兒子卻11點30分才進門,侯文詠會問,「你什麼時候知道自己可能會遲到?」兒子回答,「10點半。」侯文詠又問,「那你那時候為什麼不馬上走?」「球賽很精采、我很想看,我想我可以用跑的去搭捷運,這樣就可以趕得上時間。」侯文詠再問,「那你後來有跑嗎?」兒子也很老實的說,「因為晚太久了,我想跑也來不及了,所以就沒有跑。」   u: t+ J9 k( Q2 B& v2 O

; {0 `8 N) x% v令人驚訝的是,這樣的對話不僅一、兩次,而是已經持續了好幾年,讓人不得不佩服侯文詠的耐力和磨功驚人,「我老婆個性比較急,一天要念孩子19件事情,小孩子記都記不起來了,怎麼可能聽話?我跟老婆商量,選出最重要的三件事情,給我五年的時間來解決。」
5 F& ~- Q1 q- S8 w: _( ]- [$ B3 @
$ \  @- G6 x  h, o  q3 e$ O5 e5 F; P侯文詠認為事情要聚焦才能夠有效解決,而守時又是他個人很重視的原則,因此願意花很多的時間來和孩子一起面對處理。「兩、三年下來,他們進步很多,現在已經不會遲到得太誇張了。而且從這個討論的過程中,他們知道不需要用說謊來掩飾過錯,而是可以大家坐下來好好講。孩子願意談,就很好了!」 3 K# C% d7 M2 q8 l! U# n  k: I$ K3 }7 y
/ F- S: X! _/ b( l" X
不當孝子 最愛找麻煩
0 F( p" T! @% ~. d1 h/ t# W許多父母可能會選擇其他更有「效率」的方法來解決孩子的問題,像是處罰、甚至體罰,但侯文詠比喻養孩子像養植物,要讓他自己成長,偶爾除除草、澆澆水,有需要的時候施一點肥料,「我也希望植物長得好啊,但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一天看五、六次,太常澆水、施肥,植物死得更快!」 + W8 X8 V* B* z- _3 a6 m

+ ]# N7 ]6 X- O6 G對現代父母多成為「孝子」「孝女」,侯文詠搖搖頭說,「就像養植物一樣,你幫小孩做什麼都沒有用,做得越多、做得越好,他們不會的越多。」他強調,「小孩要讓他越麻煩越好。而且要在他們現在還有很多時間的時候,幫他們找麻煩。」他舉例,有一次兒子掉了悠遊卡,媽媽氣著叨念去重辦很麻煩,但侯文詠要求兒子自己想辦法處理。經歷了詢問、拿零用錢繳保證金、重新辦卡的過程,兒子不僅直呼「好麻煩」,之後除了隨時留意自己的悠遊卡,還會提醒別人,「悠遊卡掉了要重辦很累的!」
. M! o% Y. w! A5 ], k
2 _. H/ j8 }, D3 _0 z' Y. H快樂「陪玩」 才是幸福時光
# `# y' E& c5 v- S8 \其實侯文詠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放得開,「做父母是要一直學習的,只是以前都沒有人告訴我們。」他坦承,剛為人父的時候,曾經胸懷大志的認為除了「做之父」,還要「做之師」,因此兒子上小學時就要他們讀一些自己認為很棒的歷史故事書,沒想到強迫學習的結果卻是讓孩子排斥、抗拒。「這時我才警覺到,如果不好玩,哪怕是再好的東西,孩子都沒有辦法接受。」
2 v" q9 r/ W8 `, D$ L% t/ k# C. B# Q
從此,他將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除了是敎育和教導的父親,也是孩子的玩伴。「其實這個玩是隨時隨地的,不見得一定要去哪裡玩,最重要的是玩的氣氛。」侯文詠開始把孩子當自己的朋友,也讓自己當孩子的朋友,「原本我以為這個想法已經夠卑微了,沒想到有一次證嚴法師竟然跟我說,『此時此刻,你就只要好好地相處。』」
& _' W3 i4 u4 ^6 j! f2 X1 G
0 g" M  I+ U4 Y$ l, Z侯文詠至今才慢慢體認到,自己不可能做孩子一輩子的朋友,「小孩成長很快,你能陪他們的時間有限,很快的,你的影響力就比不過他同學的一句話。現在能夠好好陪著他,跟他玩,這樣就夠了。」而這個領悟來自侯文詠寫作新書《沒有神的所在》時,所參考的《金瓶梅》中的一句話,「養兒無須屙金溺銀,只需見景生情。」意思為,養兒育女需要的不是金錢,而是在他需要的時候陪伴他。 ; m8 y" w1 B3 q; d8 @

9 B& n  }+ _" [9 N對於兩個兒子都即將離家,侯文詠心中還是有那麼一點點不捨,「雖然我們家中永遠吵鬧,但回想起來,那都是最幸福的時光。」而若養育小孩的過程可以重來一次,他希望自己早一點明白「陪伴」和「玩」的重要性,「人家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我倒認為是快樂不要輸在起跑點上才對。」
終於決定了~看到孩子幸福的臉才是最重要的

395

主題

228

好友

4928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3477
在線時間
839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1-4-26 12:45:43 |只看該作者
很棒的想法* t! V& x: a, s( A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6 g! U$ |! `3 z( d8 Q# {' L快樂成長很重要
相信美好,自然會遇見美好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