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108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2116
- 活力
- 4476
- 金幣
- 9849
- 日誌
- 29
- 記錄
- 188
- 最後登入
- 2020-5-11
  
- 文章
- 1308
- 在線時間
- 526 小時
|
. n) R9 r8 B8 o
【台灣醒報╱記者洪秀玲、張亞萱╱台北報導】 2011.03.11 02:22 pm
) Y( d0 }" M0 d: S. P" x, {
N( Z+ T5 N: _8 S; S隨著智慧型手機、簡訊、視訊及社群網路的普遍使用,現代人幾乎24小時掛在網上。陽明大學精神科博士范佩貞表示,許多人因長時間上網而感到焦慮,建議民眾還是應適時、適量;榮主診所精神科醫師吳光顯則強調,過度沉迷會危害社交功能,也是過勞死的重要因素。
- f4 g3 c" _1 x9 J! \ s1 v* M) x
3 ]6 Q3 }+ Q! i# @各式行動上網裝置的誕生,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社交型態。一位電信公司經理克雷格‧威爾森,在多倫多陪兒子參加搖滾樂團演唱會的同時,也能巧妙地利用行動通訊,替遠在澳洲的客戶辦理業務。0 T' n4 n0 W; j2 ] [0 w
% `* I0 B# L E4 m: S' ]( J隨時能上網處理業務雖然方便,卻也帶來另種工作壓力。李維史特勞斯服裝公司全球消費者行銷主管凱倫‧禮萊格蘭特在舊金山某醫院臨產期間,仍與紐約分公司的公關人員聯繫、處理公司業務。7 Z! V8 }) ?' s* w7 z2 Y
2 l& Z, F$ E% b# d- u
但她表示,持續保持連線已經使她感受到壓力,這壓力不是來自於上司,而是來自於自己的恐懼。
7 P/ [( I1 n7 E; |1 L$ ?" C9 f' D% p6 v) Z j. G
「住家已入侵工作,工作已入侵住家,界線可能再也無法恢復。」丕優研究中心網路及美國生活計畫主任雷尼作如此表示。
+ P3 L6 t$ H$ X
8 P6 |. S; J6 w5 G, X7 b醫師吳光顯也表示,下了班還用智慧手機處裡公司的事,看似方便、機動,卻模糊了工作與休息的界線。他提醒,「全時間上網也是過勞死的重要因素。」
5 E: Y: O* j# f. X! h. ]
" I5 U o2 u3 A( W2 L+ [精神科博士范佩貞則認為,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時,應以保持人的三大生活功能為前提,包括:工作、社交與個人生活。「如果過量使用,將導致分心、飲食不正常和缺乏運動等,危害正常生活。」她建議民眾使用行動通訊還是應適時、適量,不要過度沉迷於網路的虛擬世界。
' ~- n; b' K4 k
; R3 q. U7 V8 S' ?/ Z6 i.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