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756|回覆: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區管理] 大法官解釋文: 刑法誹謗罪之規定違憲?

[複製鏈接]

142

主題

16

好友

2244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861
在線時間
293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1-25 05:47:50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前
本文章最後由 Dailybread 於 2017-1-25 08:21 編輯 2 @5 L) ~( a) ?7 Y

2 F# H) ?4 l2 T9 f) i# ~大法官解釋文: 刑法誹謗罪之規定違憲?
% k$ ]1 X, v8 _- y' h+ o" L) a
: ?, h9 _/ z% D9 r/ p1 H. m釋字第 509 號
# R0 G$ m$ x) X" y. `- o: w5 ~解釋公布日期: 民國 89年7月7日
3 n# a9 ~: `  c( p! A7 u) J解釋爭點: 刑法誹謗罪之規定違憲?
) `5 i, k& j# x解釋文5 Y1 f  l2 s$ T
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憲法第十一條有明文保障,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得以發揮。惟為兼顧對個人名譽、隱私及公共利益之保護,法律尚非不得對言論自由依其傳播方式為合理之限制。刑法第三百十條第一項及第二項誹謗罪即係保護個人法益而設,為防止妨礙他人之自由權利所必要,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之意旨。至刑法同條第三項前段以對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係針對言論內容與事實相符者之保障,並藉以限定刑罰權之範圍,非謂指摘或傳述誹謗事項之行為人,必須自行證明其言論內容確屬真實,始能免於刑責。惟行為人雖不能證明言論內容為真實,但依其所提證據資料,認為行為人有相當理由確信其為真實者,即不能以誹謗罪之刑責相繩,亦不得以此項規定而免除檢察官或自訴人於訴訟程序中,依法應負行為人故意毀損他人名譽之舉證責任,或法院發現其為真實之義務。就此而言,刑法第三百十條第三項與憲法保障言論自由之旨趣並無牴觸。' U0 D3 R2 Y. A4 X1 z* P! L; {
: p( g; U: x0 u# Q: C
理由書$ ?9 F/ g0 C/ x2 a' W7 x6 ]
憲法第十一條規定,人民之言論自由應予保障,鑑於言論自由有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滿足人民知的權利,形成公意,促進各種合理的政治及社會活動之功能,乃維持民主多元社會正常發展不可或缺之機制,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保障。惟為保護個人名譽、隱私等法益及維護公共利益,國家對言論自由尚非不得依其傳播方式為適當限制。至於限制之手段究應採用民事賠償抑或兼採刑事處罰,則應就國民守法精神、對他人權利尊重之態度、現行民事賠償制度之功能、媒體工作者對本身職業規範遵守之程度及其違背時所受同業紀律制裁之效果等各項因素,綜合考量。以我國現況而言,基於上述各項因素,尚不能認為不實施誹謗除罪化,即屬違憲。況一旦妨害他人名譽均得以金錢賠償而了卻責任,豈非享有財富者即得任意誹謗他人名譽,自非憲法保障人民權利之本意。刑法第三百十條第一項:「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第二項:「散布文字、圖畫犯前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罰金」係分別對以言詞或文字、圖畫而誹謗他人者,科予不同之刑罰,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權益所必要,與憲法第二十三條所定之比例原則尚無違背。
9 k! C* e' Z. _; M- b- p% c0 Y0 x4 `
7 _& q2 G! Q3 q# h) n7 ^ 刑法第三百十條第三項前段規定:「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係以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事項之行為人,其言論內容與事實相符者為不罰之條件,並非謂行為人必須自行證明其言論內容確屬真實,始能免於刑責。惟行為人雖不能證明言論內容為真實,但依其所提證據資料,認為行為人有相當理由確信其為真實者,即不能以誹謗罪之刑責相繩,亦不得以此項規定而免除檢察官或自訴人於訴訟程序中,依法應負行為人故意毀損他人名譽之舉證責任,或法院發現其為真實之義務。就此而言,刑法第三百十條第三項與憲法保障言論自由之旨趣並無牴觸。; [# }8 X+ U5 x0 G% S! A
0 v$ |6 p+ l# k1 T8 I, f* W
刑法第三百十一條規定:「以善意發表言論,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罰:一、因自衛、自辯或保護合法之利益者。二、公務員因職務而報告者。三、對於可受公評之事,而為適當之評論者。四、對於中央及地方之會議或法院或公眾集會之記事,而為適當之載述者。」係法律就誹謗罪特設之阻卻違法事由,目的即在維護善意發表意見之自由,不生牴觸憲法問題。至各該事由是否相當乃認事用法問題,為審理相關案件法院之職責,不屬本件解釋範圍。7 ?3 @9 }: D  z' }/ H, N
                                                           大法官會議主席  院    長  翁岳生' y( b7 d: q$ d3 `1 ]
                                                                                    大法官  劉鐵錚  吳    庚  林永謀  施文森  7 p" C: K( h" E% o5 I+ ]
                                                                                                孫森焱  陳計男  曾華松  董翔飛% `& w# Y1 O) J" @" @1 s/ C
                                                                                                楊慧英  戴東雄  蘇俊雄  黃越欽
* }6 _. V6 r0 ~6 t2 J                                                                                                 賴英照  謝在全 3 C5 P$ o2 k# r# q+ S- A
                                                                                                           / u& Y( r$ S  l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蕊貝佳 + 2 感謝有您~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102

主題

15

好友

2501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823
在線時間
604 小時
9
發表於 2017-2-5 21:19:38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蕊貝佳 於 2017-2-6 05:41 編輯
4 a" {& ^2 }5 }0 u8 i/ p6 s
Dailybread 發表於 2017-2-4 07:31 ' m- }, v# ?; ^* S& g
對於誹謗罪真實證明之解釋-以釋字第五○九號解釋為中心-, f5 }. g# @7 R8 G
; p9 o0 k( K: o$ K0 [3 _) n
http://ja.lawbank.com.tw/pdf2/092%E9%AD%8F%E ...

# M" n5 A8 P- l; L8 |% y4 s6 {$ E/ ]3 N8 W" p
http://www.rclaw.com.tw/SwTextDetail.asp?Gid=3047
; L, M$ h' U  I3 A2 j
+ A5 X  h( X% k. R. c& T能證明為真實且與公益有關不罰
( {% e" k2 T) d( j
3 k9 s& R1 h2 ?# a6 h& f' D5 k& L刑法第三百十條第三項規定「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但涉及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不在此限」,
/ y$ g8 \2 M; N7 P4 F
* }4 u0 T7 I* q1 ^1 _6 `5 Z& y4 n所謂私德乃私人之德行,亦及有關各人私生活之事項,例如抽煙、喝酒、釣魚或打球;至於是否涉及私德?是否與公益有關?則應就案情作客觀的判斷,) v% A3 [/ {8 P6 x: a  x
$ g0 U" \: ^1 H- c$ K
因此,如果對於所誹謗之事情,行為人能證明其為真實,且與公共利益有關者,自在不罰之列。
# n$ p" E0 `! S1 U" l1 l2 H6 I- S! q6 v3 q3 Q/ m
在愛北大大家殫精竭慮所有的描述是哪一條跟公共利益無關的呢?是誰那麼無聊在乎管委會裡面誰的私德呢?
% S9 ]5 e* X* L2 D1 G9 R% f! G8 f3 F1 q( x* _- Y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860194& o% p" k7 ^1 |& K8 ^1 Q8 d
! Y3 N5 n1 H& j: y: c
恐嚇取財案例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desperoda + 1 陳勝吳廣無所不在 當然會有人憂慮.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房奴生活30年

142

主題

16

好友

2244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861
在線時間
293 小時
8
發表於 2017-2-4 07:31:31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Dailybread 於 2017-2-4 07:34 編輯 7 k/ r$ V8 B2 n
( ~+ m+ v( ?" d7 x. a4 T
對於誹謗罪真實證明之解釋-以釋字第五○九號解釋為中心-% ~1 y5 a4 n5 i5 s

. e- m, B5 f+ D/ u6 `: D1 Uhttp://ja.lawbank.com.tw/pdf2/092%E9%AD%8F%E4%BF%8A%E6%98%8E.pdf
) w% a- o+ `/ K; Q0 T# f# u" X) z) S/ [7 u7 |6 M) M4 Y/ g" P: E
釋字第五○九號解釋要旨
, u9 E- q1 c- I& R大法官於民國八十九年七月七日做出釋字第五○九號解釋,認為刑法第三百5 L7 e+ }! [5 g
十條及第三百十一條之規定並不違憲,肯定誹謗罪的合憲性,解釋理由書表
, `0 H5 l  r6 [" g明「言論自由」應予「最大限度之保障」,繼而認為「個人名譽、隱私」$ i4 |' _" d+ f4 S
亦應保障,大法官為調和上述兩種基本權的衝突,因而對於刑法第三一○條: Y% G  @" T' F$ B4 x9 [
第三項前段,所謂「證明真實性條款」的舉證方式有所闡釋:5 t6 j2 U% Z" e

+ I% Z3 r% K# Z「刑法第三百十條第三項前段規定:『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
1 a! C# o- S  a% I5 z/ v' T實者,不罰』,係以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事項之行為人,其言論內9 e# e$ K1 f9 _4 O" `3 O8 h
容與事實相符者為不罰之條件,並非謂行為人必須自行證明其言論內容確屬  I( h9 P6 O. T* G
真實,始能免於刑責。惟行為人雖不能證明言論內容為真實,但依其所提證
9 b0 |/ U' ]* s/ B) k據資料,認為行為人有相當理由確信其為真實者,即不能以誹謗罪之刑責相
8 X! ]/ Z6 F7 ~1 \, c- a0 H. X) M繩,亦不得以此項規定而免除檢察官或自訴人於訴訟程序中,依法應負行為. W3 g* \" \% D, M5 r' _
人故意毀損他人名譽之舉證責任,或法院發現其為真實之義務」
/ `+ P. L7 p' n4 d: Y/ U$ |# x$ j& B% I
蘇俊雄大法官則於協同意見書中提及:「真實之舉證責任不應加諸於行為人6 N& J3 w) t$ _2 T9 q  X+ [
法院對於系爭言論是否為真實仍有發現之責任;並且對於所謂『能證明為真實』
( X( X0 ~- K" `+ j, a! |# O! Y& R7 ^其證明強度不必至於客觀的真實,只要行為人並非故意捏造虛偽事實,或並非因
$ U5 v( @! R7 q% w3 `重大的過失或輕率而致其所陳述與事實不符,
皆應將之排除於第三一0條之處罰( j; d- o% V% M
範圍外,認行為人不負相關刑責」。

& o+ Q2 x, P4 q' d
3 g  B$ K1 E9 S' R吳庚大法官於協同意見書中提及:「依本件解釋意旨,被告之舉證責任將有相當- u7 q* A1 @% M3 n; c
程度之減輕,嗣後不能僅以行為人不能證明其言論內容為真實即以刑責相繩。除
1 z# C: s3 d( v$ R3 W- N行為人得提出相當證據證明所涉及之事實並非全然子虛烏有外,檢察官、自訴人& C+ @! u* s( {; Q
或法院仍應證明行為人之言論係屬虛妄
,諸如出於明知其為不實或因輕率疏忽而
4 P/ E4 j5 Y0 d# g6 V# Q' W5 U/ R不知其真偽等情節,始屬相當」。

34

主題

0

好友

848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474
在線時間
103 小時
7
發表於 2017-1-30 08:15:30 |只看該作者
擅改會議紀錄 吃上官司
1 w% a! S3 J% @: n7 b- E9 P
2 b6 e: I; c' o) w: q, s9 Ihttp://www.52sh.com.tw/index.php/main/knowledge_detail/20- i9 \9 S8 a9 {' _! `$ @" P* B

$ G: t. y* p( i, ?' E1 ?6 B) l5 }條文提示" e2 ?. j5 o- A* ]; L

4 V# U4 ]; J  X) M按偽造、變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從事業務之人,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偽造印章、印文或署押,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盜用印章、印文或署押,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亦同,刑法第210條、第215條及第217條分別定有明文。另,所謂業務上作成之文書,係指從事業務之人,本於業務上作成之文書者而言(最高法院47年04月29日台上字第515號判例參照),故於社區從事此業務之人應懂得保護自己才行,更不該參予其中從事違法事情。
* E2 @4 e' I( v' a1 O. V3 D3 W0 e* _7 p, I3 X1 l
條文提示6 t7 }! M0 y/ U, ~
, T& u& j& \8 I+ `: K" r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2條第3項「第一項會議主席應於會議決議成立後十日內以書面送達全體區分所有權人並公告之」。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4條「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應作成會議紀錄,載明開會經過及決議事項,由主席簽名,於會後十五日內送達各區分所有權人並公告之。前項會議紀錄,應與出席區分所有權人之簽名簿及代理出席之委託書一併保存」。是區分所有權人收到會議紀錄發現內容有異,當可要求更正、補救,不從,即可先存證信函催告,再循法律途徑解決。

29

主題

11

好友

1090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社區
萬寶隆
文章
133
在線時間
229 小時
6
發表於 2017-1-29 03:04:57 |只看該作者
要告人誹謗罪, 還要證明被告有真實惡意(actual malice)9 M  P7 S3 ?& @& E7 ?
1 Y9 o- i4 r# D, {3 p0 W
這非常難.
" ^/ s9 x3 y$ S2 H  p6 w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desperoda + 1 還要看資料證據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29

主題

11

好友

1090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社區
萬寶隆
文章
133
在線時間
229 小時
5
發表於 2017-1-29 02:56:06 |只看該作者
這函受文者是千代田管委會
6 t: r* T" `* v4 B' _+ p這只是律師的意見而已
4 I. j1 i5 }1 ~  V
/ Z, V0 q5 s' B3 \) U5 S函中寫道: 「似已」涉嫌觸犯
% `: F0 w: p; H0 ]: e- t5 |  |+ c; K意思是連律師自己對有沒有涉嫌觸犯都沒法確定
/ X3 Y- q% l8 B% [( z$ _3 }; Q% W! v* T, C
通篇有寫跟沒寫一樣% k1 [  a3 q* ?7 g
就是告訴千代田管委會要告不告你們自己決定.
" O2 [7 _3 r" d) w# I0 B1 K9 h. [2 {9 N" V' U% y2 O8 E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desperoda + 1 讚!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137

主題

0

好友

827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社區
竹城千代田
文章
146
在線時間
168 小時
4
發表於 2017-1-26 18:02:23 |只看該作者
[律師函] 謹就愛北大社區網站部分言論詆譭竹城千代田社區管委會,提出律師函通告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Dailybread + 2 社區的和諧 必須建立在人人守法的基礎上.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102

主題

15

好友

2501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823
在線時間
604 小時
3
發表於 2017-1-26 15:47:05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蕊貝佳 於 2017-1-26 15:48 編輯 * t9 x8 r4 O- ?/ Y' B  g
Dailybread 發表於 2017-1-26 15:38
$ |) M4 r' Z& b' _法院作證10大注意事項 第5點千萬不能做
. i( F" b' z* g" K: A8 [/ P5 K* {* r+ T, M* Q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111 ...

; R* k# O! N( u: P# N% v8 u9 [9 p+ _0 L, t) d, D
刑法第三百十一條規定:「以善意發表言論,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罰:一、因自衛、自辯或保護合法之利益者。二、公務員因職務而報告者。三、對於可受公評之事,而為適當之評論者。四、對於中央及地方之會議或法院或公眾集會之記事,而為適當之載述者- y5 l! ~. j3 w5 u6 v% @$ K

7 I1 q8 v1 ~5 j. \- P6 D  ]最近這二篇誹謗罪及做證人很有趣。是否版主有何切身經驗談?
; J1 x- v* f8 {( }$ b: y5 \* ?! F
那如果恐嚇取財的罪行其刑責又是什麼?願聞其詳
房奴生活30年

142

主題

16

好友

2244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861
在線時間
293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7-1-26 15:38:49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Dailybread 於 2017-1-26 15:41 編輯 - R  u% c' a$ ~; ?- C

  O/ Q% m$ h' E/ G8 M" _6 S法院作證10大注意事項 第5點千萬不能做
3 v& {) O) D" W# J( I
6 k+ A8 q+ O+ R9 w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 ... ew/20151110/726452/1 k( b5 D9 C  b2 [$ R0 a( f
$ d/ e7 I/ l! B
收到法院或地檢署傳票,要你出庭作證,真令人緊張,到底作證要注意哪些事?
; X6 I) q4 H; ?: W曾任曾任新北、台東地檢署檢察官、世新大學法律系兼任講師的律師林俊峰,列出10點4 u; c9 x* W, o4 b2 S. S6 Q
民眾到法院或地檢署出庭作證須注意的事項,其中的第5點,你一定要記住,否則很有
  I, [0 R$ @$ Z. y6 O( b8 b4 _可能證人變被告。(孫友廉/新北報導)  I8 C1 N  v! i9 F8 B8 ]
( a' f% q9 u  @2 J8 }/ K1 J* t
一.用傳票傳喚、通知書通知作證, K# R5 _2 B6 w  C! C" ^- s/ V& T
法院、地檢署傳喚證人會使用傳票,司法警察則用通知書,將證人的姓名、性別、住居所、作證的事由,作證的日期、時間、地點等事項記載清楚。而且除非有急迫的情形,不然最慢要在作證前24小時送給證人。
% V3 m- f" R2 o) W$ a' D
' r) N3 ~  a* l4 K二.須帶身分證件* M( P8 ^% ^$ ^, R1 t" O- l7 \
證人要帶身分證或其他有照片的證件,來確認是證人本人出庭,作證後可領取500元新台幣的證人旅費,或是依照住居所到法院或地檢署的距離,來計算旅費。
9 V% b5 h% H$ c" m3 u3 T% Z' l& Z
! B# r5 g) }2 ?& v三.可請假改期作證+ f8 i  k% p  Y% r( v: ~
證人如有正當理由,可向法院或地檢署請假,另擇期日到庭。如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科以新台幣3萬元以下罰鍰,並可拘提。) G. S! y; j) `' v8 V" o
如證人為公務人員、教師身分,經所屬單位同意,出庭作證得請公假,若是勞工,只有在所屬事業單位違反法令而作證時,才可以請公假作證。! Z0 J1 w7 E7 w2 q. u" q

' I& K& \8 K: y5 R& S0 b, t  V! a四.拒絕作證可罰款& }9 M; S# ?# {/ h+ o; |+ R1 Z% I
原則上經法院或地檢署傳喚後,均有當證人作證的義務,要是到庭後拒絕作證或具結者,可以罰3萬元新台幣以下的罰鍰。若是證人經拘提到庭,或到庭後拒絕作證者,就不能請領證人旅費。
/ m3 ]" `( t, j! q* p+ F* P" d1 q+ r5 g1 }3 K( [
五.作偽證最重判7年
) m! \, P6 k- \1 R/ v作證時,應陳述親身見聞的客觀事實,如有不知悉或不復記憶的事實,均應據實陳述,不可用自己瞎猜、想像的東西,或是道聽塗聽的事情,拿來在法庭陳述。5 F8 G3 L& b0 H, Y* m" r
證人經具結後,於案情重要關係的事項而為虛偽陳述,構成偽證罪,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且不得易科罰金,也就是如果最後未被判緩刑,不論最後判刑是1個月還是6個月,都必須入獄服刑,不能易科罰金。
, s& f/ H' L( A6 M- E7 q) o  u* v# a8 A! z* p
六.未滿16歲及精障者不得具結* b- K6 {2 ]! P
如證人未滿16歲、或有精神障礙不了解具結的意義與效果者,不得令其簽立證人結文而具結。) G' k( ^8 ]+ f0 P3 S% v+ ?

; ?! P0 q1 ]! J# i七.有利害關係可拒絕作證
" J3 z  G0 b; v7 a如證人有以下情形可以拒絕作證:
  N3 k$ U2 i' ]5 U' I‧公務員或曾為公務員,就職務上應守秘密的事項。      
( A5 k4 Y' v- ]‧為被告的配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旁系血親、二親等內姻親者、與被告訂有婚約者、為被告的法定代3 c+ C2 {7 }5 c5 A& @: [/ A8 w
    理人者等。2 E! a: r( k1 W1 i2 v. K* Z* G8 l# }
‧如作證恐致自己或家人受刑事追訴者。6 g. v- N4 ~% S4 M
‧擔任醫師、律師等職務,因業務上所知悉他人的祕密者。* J% G7 p" V9 K

/ w8 H* h9 ^  I/ c八.擔心安危可聲請隔離訊問
4 x% F$ D+ W3 I$ Y" ~證人若是因須跟其他證人或被告對質,而擔心安危,或是因被告在場而沒有辦法盡情陳述時,可請求隔離訊問,並在作證完後,要求先行離開,若生命、身體、自由有遭受立即危害之虞時,可依《證人保護法》聲請警察機關的保護。- D7 Q. ~3 ?8 _2 L
% Y8 B+ e5 @3 F; M: c
九.作證非故意傷害他人名譽不構成犯罪# k( K* o  J# |9 t7 J
證人作證的內容縱使有貶低他人名譽的情事,然因不具有毀損他人名譽的故意,因此並不構成妨害名譽罪。但若證人並非作證的必要,而是情緒性的亂罵等,仍有可能構成公然侮辱罪。
4 W: e, T' ?. }/ [' j- f
# h# u: n7 S& Q2 t" I十.民、刑案件作證規定相同! \/ F4 k" G9 j5 r
就證人為拒絕證言、虛偽陳述、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到庭拒絕作證等,無論是民事、刑事訴訟中,規定、處罰大致相同。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