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306|回覆: 2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人才」 是亞洲矽谷最重要的KPI

[複製鏈接]

63

主題

36

好友

8135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492
在線時間
1402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7-12 21:08:46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前
本文章最後由 yjrong413 於 2016-7-13 10:43 編輯

感觸很深!   
台灣加油, 別總是否定前朝的一切,     
前朝好的, 請繼續延續....   
  
~~~~~~~~~~~~~~~~~~~~      
台灣真正應該做的,是從吸引最多的優質人才出發,配合人才的需求,創造吸引國際人才來台灣(或者桃園)落地生根的誘因,有人,才有技術、才有商業模式的創新、也才能吸引源源不絕的資金、吸引追逐人才技術與創新商業模型的國際企業。 在矽谷式的創新模式中,如果把老一輩的比爾蓋茲、賈伯斯,或者把新一代的查克伯格、佩吉拿掉,矽谷就不再是矽谷,同樣的道理,可以解釋資金充沛的紐約為什麼無法成為創業中心,可以解釋擁有無數智慧財產權的鴻海為什麼不是創業中心,更可以解釋大陸政府為什麼用盡全力,仍然無法吸引國際創業家在上海北京廣東落地。 這樣的論證,其實在台灣早就已經成為共識了,馬總統在任的時候,國發會為了鼓勵國際創業人才來台,已經費了大力氣展開「創業拔萃方案」、「全球競才方案-Contact Taiwan」、「育才、攬才、留才整合方案」,開辦「創業家簽證」等。 這些雖然是前朝的專案,卻都是蔡英文推動亞洲矽谷的基礎工作,民進黨人就算有黨派之見,也不該任意丟棄這些努力的成果,應該從檢討、強化這些專案著手,腳踏實地的思考如何爭取最多、最優秀的國際創業人才來台灣落地生根。政府過去兩年努力推動國際人才招攬計畫,但是隨著政權交替,這些計畫起了頭卻沒有後續動能,原本一年預計發出2000張創業家簽證,到今年五月底卻只有21人申請、14人通過,達成率不到1%。 就在政權交替、官員公文往返的蹉跎中,台灣大量年輕創業者絡繹不絕於新加坡、北京、矽谷、甚至首爾途中,我們沒有吸引到國際人才,反而流失更多優秀的青年,在人才競爭的成績單上,台灣又出現一片大紅字。   

原文網址: 「人才」 是亞洲矽谷最重要的KPI | 好房網News | 關心您住居的房地產新聞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70849135263.html

68

主題

10

好友

4349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672
在線時間
618 小時
27
發表於 2017-9-12 19:55:07 |只看該作者
hahaha 發表於 2017-9-10 20:42
他在這裡可是拼命唱衰台灣與蔡政府不餘遺力!

用電持續飆高 逼近限電警戒~反核團體夏天應該都不吹冷氣 ...

很多時候,網友413他不知道自己在說甚麼。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jojoyaro + 5 神回覆!

總評分: 金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3

主題

5

好友

5038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3672
在線時間
974 小時
26
發表於 2017-9-10 20:42:25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hahaha 於 2017-9-10 20:44 編輯
phantom 發表於 2016-7-16 21:43
吸引全世界優秀的人才到台灣來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扯上前朝如何如何,蔡政府又如何如何,就不是在討論政策 ...



他在這裡可是拼命唱衰台灣與蔡政府不餘遺力!

用電持續飆高 逼近限電警戒~反核團體夏天應該都不吹冷氣ㄉ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jojoyaro + 5 您真內行!

總評分: 金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63

主題

36

好友

8135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492
在線時間
1402 小時
25
發表於 2016-7-17 20:41:44 |只看該作者
phantom 發表於 2016-7-16 21:43
吸引全世界優秀的人才到台灣來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扯上前朝如何如何,蔡政府又如何如何,就不是在討論政策 ...

你有那兒看到 "怪" 蔡如何如何了呢?     

吸引人的政策方針沒錯, 就是希望蔡能考慮評估     

政策扯上前朝就不好?     

"前朝政要本身不認同前朝自己的政策,所以他們的子女不願意來台灣創業。"   
不願回台投資的因素, 你又怎推論是政策不好?     
你有看過發哥那篇....那1%申請其中的東南亞創業者所說的:台灣人才很優秀,但政府動作太官僚!   

如何減少障礙、如何增加政府效率、如何增加人才來台的吸引力....這些更是政策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動不動就全盤否定前朝的所有, 然後一切都重新再來?     
台灣政府的行政效率比許多國家, 真的是很差的,   
動不動就重新來, 只會讓自己任期內做不出明顯的進展     

68

主題

10

好友

4349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672
在線時間
618 小時
24
發表於 2016-7-16 21:43:32 |只看該作者
yjrong413 發表於 2016-7-13 09:07
我講的是好的政策....     

前朝找不到人回台, 所以...."找人才" 這個政策方針就不是好政策嗎?     

吸引全世界優秀的人才到台灣來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扯上前朝如何如何,蔡政府又如何如何,就不是在討論政策。
前朝政要本身不認同前朝自己的政策,所以他們的子女不願意來台灣創業。
卻反過來怪蔡政府如何如何,實在是有點把網友當白痴。

63

主題

36

好友

8135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492
在線時間
1402 小時
23
發表於 2016-7-13 15:06:46 |只看該作者
發哥 發表於 2016-7-13 14:51
創業家簽證是良好的政策
但是申請程序繁瑣必須解決

非常認同!     

希望網友不要只是看過去政府的執行結果,   
而是要探究過去政府失敗的原因,   
蔡政府若能改善排除失敗因素,   
是有機會成功的   

63

主題

36

好友

8135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492
在線時間
1402 小時
22
發表於 2016-7-13 15:03:51 |只看該作者
大頭蕭 發表於 2016-7-13 14:26
其實重點不是錢
台灣不缺錢
是錢沒有用在直接投資

感謝您!     

"創造投資的機會與環境".....這點我蠻認同的!     

若能有個環境, 是能夠吸引匯聚人才, 在那個地方激發創意,     
有創意就不須擔心沒有投資的機會(創投者對於有否賺錢的機會是非常敏銳的)     

58

主題

13

好友

6896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750
在線時間
1217 小時
21
發表於 2016-7-13 14:51:29 |只看該作者
創業家簽證是良好的政策
但是申請程序繁瑣必須解決


http://www.inside.com.tw/2016/05 ... utheast-asia-taiwan
東南亞創業者:台灣人才很優秀,但政府動作太官僚!
創業家簽證看似德政,但公文旅行仍舊耗費不少時間
工程師與硬體整合能力是台灣的兩大瑰寶
無論進去或是招手,對東南亞的動作都得加快了

0

主題

0

好友

2470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933
在線時間
1702 小時
20
發表於 2016-7-13 14:26:19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大頭蕭 於 2016-7-13 14:46 編輯
yjrong413 發表於 2016-7-13 14:15
弄些錢是OK的,     
不過, 還是看不到 "吸引人才" 的部分,   
台灣過去太多專案都是在於要人提出計畫,  ...


其實重點不是錢
台灣不缺錢
是錢沒有用在直接投資

重點是創造投資的機會與環境

及提高企業募資擴廠(或新創事業)的誘因
(投資不振與創投及資本市場不振也有關)

此外
人才雖然重要
但還不至於是投資不振的原因
以IC設計為例
台灣剛畢業的台清交碩士生年薪約100萬元
這薪資在中國還請不起名校畢業生
(中國還要附加0.5倍的社保費用)
造成許多公司在中國的研發部門紛紛回台
認為台灣工程師是便宜又大碗


63

主題

36

好友

8135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492
在線時間
1402 小時
19
發表於 2016-7-13 14:15:15 |只看該作者
大頭蕭 發表於 2016-7-13 13:57
吸引投資、人才,提高產業及就業環境本就是政府汲汲在做的
如近期國發會提出的「產業創新轉型基金」
金管 ...

弄些錢是OK的,     
不過, 還是看不到 "吸引人才" 的部分,   
台灣過去太多專案都是在於要人提出計畫, 然後申請創業, 政府提供融資....     
如文章所提的, 對岸和韓國等, 沒有提供大量資金嗎?     
如果只是提供資金, 對岸和韓國等, 資金會比我們少嗎?     

我還是認同文章所提的重點.....     

"技術、資金、法規、以及優質的生活環境"      

"台灣真正應該做的,是從吸引最多的優質人才出發,配合人才的需求,創造吸引國際人才來台灣(或者桃園)落地生根的誘因,有人,才有技術、才有商業模式的創新、也才能吸引源源不絕的資金、吸引追逐人才技術與創新商業模型的國際企業。"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