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533
- 閱讀權限
- 3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507
- 活力
- 980
- 金幣
- 4622
- 日誌
- 0
- 記錄
- 10
- 最後登入
- 2025-3-7
 
- 文章
- 281
- 在線時間
- 172 小時
|
: v8 G5 A1 h8 J3 p
文章來源: 創富邦 \
4 @* Z: R5 g$ C6 P) d% L. e. \( R5 j( G* I% b2 K: {: j- F
80%富翁未來三年將大規模返貧!
5 w# R, O+ L5 D& s- _$ M+ X- o! D. Y# N/ s# k
也就剛剛去過2014年A派克會議上,中國提出留住藍天白雲,這就意味著那些在能源的爆發富們,這將一去不複返了!
( l {' R/ }* Y+ |& L4 o2 X- V+ U0 M7 A$ M( p* C
過去30年中國掀起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瘋狂造富運動,未來3年,中國將爆發前所未有的富人悲催返貧的雪崩。
: m: H. E& R4 u2 D; t1 u H6 t. l4 m5 ~, n N7 t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造富運動,無論從人數上,還從財富總量,均令西方瞠目,完成了資本主義國家一兩百年的歷程。它的背景是30多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這又分為三大波次:
. x2 M' `% p3 N* X$ Q+ @# h; ~3 E9 Z( S" r4 |& l9 k8 L# e4 D; h
第一波是1980年代,當時暴發戶主要是“倒爺”,靠特權批出內部低價商品,轉手到市場高價賣出,小到肥皂,中到電視,大到鋼鐵汽車。其巔峰是1989年牟其中從俄羅斯倒來一架圖154飛機。那時資產上億的就是大富豪了。) i# P$ m% C4 W: N
5 A$ Y# v! e! R8 c+ M3 U. \7 ]) k% q- \第二波是1990年代,主要靠四種模式:1、民營制造業,比如廣東順德的美的、科龍、格蘭仕等,始創是鄉鎮企業,後轉為私企了;2、海南房地產泡沫使著名的“私奔帝”投資家王功權們淘得第一桶金; 3、股市坐莊暴富。1990年A股開啟後,坐莊操縱盛行,大批億萬富豪湧現,以德隆系的唐氏兄弟最著名,在21世紀初股市低迷中,大多數被打回原形,唐氏兄弟也破產入獄;4、走私發財的,廈門遠華賴昌星做到極致,規模上百億,將大批高官拖下水,最後逃到加拿大也難躲牢獄之災。那時,10億元資產者算是大佬了。有極少數近百億級的,都是曇花一現,被大浪拍在了岸上。( Y p. q: z5 z2 z, Q* m
' T5 E" t) i% ~9 Q! U7 G
第三波造富巨浪是2000年至今。中國百億級的富豪比比皆是,甚至千億級的不乏其人,最令全球瞠目。/ p$ Y( j/ V0 Q2 v, t
3 s1 B, Q" a2 Q9 o3 c7 _
而這些人的爆發,來自於三個歷史性的機遇。
; y6 o5 J5 m! ^. f4 T2 J
4 n: _+ c) x5 T& ]0 P, x一、“世界工廠”。國際資本與中國廉價勞動力結合,西方市場向中國打開,很多民營制造業老板抓住這個機遇,由此身價十倍增長,成為億萬富豪。
9 J& F' ]; b+ P9 r# F, Z: U1 M: B! x t
二、房地產市場化和礦產私有化。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商創造了一種斂財模式,把原本屬於全民的土地,以招拍掛制度將價格推到了中國普通居民承受力的極限,這個超級泡沫背後的財富再分配造就了一個人類空前的富豪集群。如今中國億萬富豪中近一半是房產商,身價最高的如王健林如今已經超過1000億元。
. V; e7 k' G$ }- t; R. h2 o; }/ w5 x# z1 T3 n8 \
三、人民幣升值引發國際熱錢投機中國,助推了2007年的超級A股大泡沫頂峰、2011年創業板造富頂峰、2013年樓市頂峰……為造富神話推波助瀾。
) }4 z4 ^+ \8 M: L& u* d: {5 z3 J- s) }3 E/ B% }4 T/ r* k3 F
世事陰陽轉化,所謂福兮禍伏,瘋狂造富的另一面是涸澤而漁,危機潛伏。世界工廠以中國有限的資源為全球生產,透支國民青春健康,造成霧霾汙水的環境災難。同時沖擊各國就業引發反擊,如今已內外交困;巨大樓市泡沫吞噬國人財富積累,更透支未來一二十年預期收入,國人已經再也擡不動這頂高高在上的權貴既得利益的轎子;以前美元貶值熱錢湧入曾對中國造富錦上添花,而今美元複興熱錢外流,難免對中國落井下石。
9 Q; c/ H! S+ J; H- d: H n# c. ~0 ~8 J2 b
隨著“世界工廠、樓市和人民幣升值”三大泡沫幻滅,中國再也支撐不起五大高消耗的平衡:昂貴政府、世界工廠、送禮外交、高成本金融,以及國人追求的美國式高消耗生活方式。中國勢必要向下尋找低物質消耗的平衡,這個過程將是痛苦的,它的表現方式是經濟金融危機。本人早在2010年10月就已經預警這種趨勢在所難免。
" K$ o4 J* \% P3 q3 ]5 C: M. E- d" W- H8 h5 D9 O
中國的多數富人仍沈醉在財富神話中,貪婪而傲慢,很少人意識到未來危機的嚴峻性,他們雖在中國國內是逞威的狼,然而現正面臨全球虎豹的圍獵。即便有所警覺,也大多數缺乏應對突圍的能力。 Q0 A# s+ \: y* u
! g' A& N" _7 b6 X' K
未來3年內80%的中國富人將返貧,首當其沖的是礦產、房地產和鋼鐵等重汙染領域。本質而言,是他們精神太過貧乏,物質太過囂張,當社會遊戲規則改變時,他們缺乏足夠智慧改變自己,因而守不住財富積累。一如當年的牟其中和唐萬新們。+ I1 X) l6 t5 w
, V6 U- P0 A9 s+ j& m' I% i
這其實已經不是預警,很多礦產商已經崩潰,如海南7000萬嫁女的邢利斌已鋃鐺入獄;上海鋼貿商圈數萬富人已經破產;太陽能商們也已窮途末路……然而,這才是剛剛開始。5 O; H; T' z8 X9 K
* h7 ~7 z6 t7 u; ?2 l: `4 w
下文列出了富人將會如何返貧的7個原因:% } k6 Z$ `. `& @9 [1 I, X' q: p$ b+ f
% ?$ @) P R& V; t& H. V 1、樓市泡沫吞噬富人財富
5 p$ L! H1 ^: T/ r* P6 Z
$ ~! x) l6 r! _/ ?' t! e5 D! a$ n如今中國億萬富豪中近一半是房產商,但樓市泡沫總有一天會破滅,到那一天,富人圈會愛紅邊沿。就在當下,樓市下行,已經讓很多房地產商資金鏈斷裂,甚至跑路。
) Z; L* C9 @& E. p- `4 A2 B4 N0 y8 T. W3 i' a* Q: E
2、富人理財出現大面積違約
1 q4 x. ~/ [! R1 j0 l$ a, h8 J) b/ O& e M( \5 s H$ ?
以信托、私人銀行為代表的富人理財方式已經出現了大面積違約的兆頭。標普統計中國企業借款14萬億美元全球第一,影子銀行融資占三分之一,這將是一個不定時的炸藥包。
$ ]% N; s& v% L4 n9 B& V
6 a# G7 ?% ~" E) K; [5 Q1 g 3、“世界工廠”不再3 W! A) w; ^; }# G5 z
! J# B) `* {: L在上一波造富潮中,“世界工廠”成為一大推手。很多民營制造業老板抓住這個機遇,由此身家十倍增長,成為億萬富豪。但如今,中國廉價勞動力優勢不再,大面積的低端制造產業無法升級轉型,等待他們的,只有破產和財富大量縮水。
1 @1 o- j( u9 T" R5 h* G2 ]
3 R! r* p0 v3 ]3 ^; U4、重汙染、重能耗企業大面積虧損
7 F& g3 @) b7 X( m
- ?" d5 Z2 A9 e" A. g中國富人返貧,“首當其沖的是礦產、房地產和鋼鐵等重汙染領域。本質而言,是他們精神太過貧乏,物質太過囂張,當社會遊戲規則改變時,他們缺乏足夠智慧改變自己,因而守不住財富積累。”曾以7000萬元嫁女而聞名的山西煤老板邢利斌已經破產崩盤。
: s+ z- _6 w0 I6 X$ F, k; D0 ^7 C" O8 ?
5、人民幣升值泡沫破滅
! G! y9 y% p% {4 K' Z/ @# v1 g# V: O1 ]. h+ [
以前美元貶值熱錢湧入曾對中國造富錦上添花,而今美元複興熱錢外流,難免對中國落井下石。有點評稱,人民幣貶值可能導致此前借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暴富的富豪資產大幅縮水。5 Z, N8 F' |* ?8 N+ H! x, v
; _' k" T5 x- Y; |8 e* Z
6、泡沫產業擠出效應
! [$ G! }' J, ?: }0 @- O0 o3 H& I! W) r d$ u
一些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時被吹脹的產業最終會現出原型,譬如以施正榮、彭小峰等為代表的光伏富豪,如今只能承受潮水退去後的“裸泳”。而這樣的產業,還有多少呢?
8 k0 K5 Y0 f- o% A2 {
, J5 W# f0 l+ ?6 l7、富二代敗家
/ j- t4 s. j! w
5 P$ r( z* n: y2 j) {& p* I1 {8 X0 ^富二代接班已經成為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最大的心頭痛。譬如近日媒體報道的山西海鑫集團董事長李兆會,其接班的十年,也是家族實業盛極而衰的十年。富二代如果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很難在未來的變局中守業。
1 ~/ _7 v2 V5 }% P: i
( ~* p( z6 F4 E- U過去30年中國掀起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瘋狂造富運動,未來3年,中國將爆發前所未有的富人悲催返貧的雪崩。- N3 a# t' N& R6 }* J6 i
3 I' r1 R1 y& [6 |9 @- M未來,唯有做好在科技創新才是未來的出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