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5 M) ?. Y- B4 g基於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和相關勞工組織的申訴,美國商務部於去年7月15日對從中國進口的汽車與卡車輪胎的“雙反”調查。去年11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初裁結果,裁定中方存在補貼行為,補貼幅度為12.5%-81.29%。在此次初裁結果認定中方存在傾銷行為後,根據程序,美國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將分別於今年6月和7月就上述初裁結果作出終裁,如果結果均為肯定性,美國商務部將要求海關對中國相關產品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目前階段,美國商務部將通知海關對中國產品征收相應的保證金。/ a) w H& V- S5 W3 p6 R
7 [$ y3 E" J5 D; F' D% L& U美國輪胎專業網站tirebusiness.com分析稱,美國針對中國等外國有競爭力輸美產品的“雙反”措施,是為了避免本土產業遭到沖擊。以輕型卡車輪胎為例,2013年中國輸美同類產品總值高達21億美元,其中乘用車輪胎4600萬套,輕卡528萬套,去年前11個月同比分別增長14.3%和25.6%,這引起美國行業協會和部分企業的恐慌,並向政府施加壓力,迫使和上述團體關系密切的民主黨政府采取更多“雙反”行動。, j6 I% ?2 e& d( t2 g5 K
1 _1 e! @) ^( [& m光伏產品方面,應德國光伏企業太陽能世界公司美國分公司的申訴,美國商務部去年1月對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輸美晶體矽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這是中美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在這一領域休兵一年後再度矛盾激化,也是美國政府第二次對中國光伏企業大規模實施“雙反”調查。相比前一次,此次“雙反”調查不僅產品對象範圍進一步擴大,地區對象也由中國大陸擴大到包括臺灣,意在堵死大陸光伏公司通過在臺灣代工以規避關稅的做法。去年12月,美國商務部公布了“雙反”終裁結果,結果是肯定性的。此次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終裁,也意味著對中國產品征反傾銷稅與反補貼稅已是確定結果。! f4 i- M. H) j- }3 a5 Z
* G4 M0 B+ ~0 I. j3 i
路透社22日分析稱,中美貿易訴訟矛盾近年來日益尖銳,雙方通過“雙反措施”向對方施壓,在多個產品領域開啟“貿易戰”。其中美國是更主動、頻繁提訴的一方。而光伏產業更是中美貿易摩擦的“重災區”。, ^; \# l- _7 P' e# W$ T6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