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76|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杂文] 諸葛亮誡子書

[複製鏈接]

2089

主題

15

好友

3654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716
在線時間
596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07:17:28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前
本帖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3-9-12 07:23 編輯 + v6 G) {9 v9 V' n# x8 c

( v% m3 W4 X( s% @諸葛亮誡子書
/ b; j, `' Y2 Q7 v2 y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x( }( `" B; f0 G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e) m9 z5 s) y0 s: w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7 z% s  F( g% J1 B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8 ?% e8 p) d/ h1 u  U! Q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3 i0 ^7 P* j0 v. `% @4 c1 E4 B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 O4 T1 ^+ L; C5 A3 E  J
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2 B" A2 ]4 e. t3 i4 Q2 U, D' C9 c/ T$ T) C2 c3 _8 `$ T
現代詮釋
4 G. v" N6 }/ j- x大凡有修養的人,都會靜下心來檢討自己,生活上盡量簡約來約束自己貪得之心。必須不汲求快速的名利,才能達成自己的志向,因為真正名利其實存在於完成自己的志向之中;必須靜下心來,才能找出方法走更遠的路,因為真實的名利是要走完很遠的路,才能永遠取得。  X. T) y1 [) @( Y6 Q& I7 Y7 i
要靜得下心來,才能真正的學習,很多才能都是由學習中取得。不去學習就無法博學廣知,不下定決心去學習,就無法學成一項才能。若是怠惰、慢不經心,就不可能深入學習那一項才能;急急忙忙,毛毛燥燥,就不可能真正學到那一項才能的精髓。事實上,任何一項才能,學到它的精髓,那項才能就會成為自己的習性中的元素,也是進階學習的墊腳石。
) A8 r# o6 Y7 c" H0 b/ X年齡隨著時間增加,意志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鬆馳,最後會枯萎掉落,也就跟不上時代了。到了那個時候,悲傷痛苦的守著破舊的家園,後悔年少時的荒唐與怠惰,又有甚麼用呢?
. H% \: a1 F; D# e* \) `
' d9 a9 l4 u0 ?: a3 b諸葛亮字孔明,琅琊(今山東省沂南縣)人,是中國三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及軍事家,也是古代著名的智者。
! w3 {# V8 A8 T1 {2 }( h/ U) C+ p4 C; M5 l/ R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於為學、做人有精簡而且具體的忠告。8 G! Z9 M* o# R
$ o! Q3 H- f, r6 ^. j1 K* ]  p
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的科技時代,原來仍然有其參考價值。
1 b2 y+ k/ c8 X年青時聽人說:「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常新。」初時不知所以,現在覺得所言甚是。
4 |# i) V8 ]$ F4 }* {: E3 K- _2 c, d: e
讓我們一起向諸葛亮老師學習十堂課,在變局中安身立命,在逆境中找到力量:諸葛亮給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8 _) q2 \4 u4 o8 w- w+ c: v4 C
0 W4 U: n5 [! x: s9 M( P) O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9 j7 m4 w" X* N6 r9 g, {0 m

5 h& n' \: H; N& f/ `8 O. ^
1 ], t( U( o5 s( ?% H5 I8 a( J: w第一課:寧靜的力量「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學須靜也」。
! g7 }1 S9 i# H5 A1 i
: p9 _, z9 b) T6 r$ C諸葛亮忠告孩子寧靜才能夠修養身心,靜思反省。不能夠靜下來,則不可以有效的計劃未來,而且學習的首要條件,就是有寧靜的環境。現代人大多數終日忙碌,你是否應在忙亂中靜下來,反思人生方向?
4 n4 U2 L* v$ t% a5 g1 g9 @3 I* v
第二課:節儉的力量「儉以養德」。; a8 r" r; x: G: a3 ~6 S

! F" S+ \2 M+ m& Y: |, Y' A諸葛亮忠告孩子要節儉,以培養自己的德行。審慎理財,量入為出,不但可以擺脫負債的困擾,更可以過著紀律的簡樸生活,不會成為物質的奴隸。在鼓勵消費的文明社會,你有否想過節儉的好處呢?5 L, I& c6 ]) |

' n. \  B# ^! {" Y第三課:計劃的力量「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R- `5 C1 Z5 h. d1 z& K6 R/ p* m  t$ B( e" u' y( _
諸葛亮忠告孩子要計劃人生,不要事事講求名利,才能夠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靜下來,才能夠細心計劃將來。面對未來,你有理想嗎?你有使命感嗎?你有自己的價值觀嗎?) s' V2 C6 H( R

5 a2 R: n/ ?0 G5 f% _' e! U) t& `第四課:學習的力量「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5 E2 F" X) K4 S3 O, B3 z
2 c4 T6 \8 [& j+ i
諸葛亮忠告孩子寧靜的環境對學習大有幫助,當然配合專注的平靜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諸葛亮不是天才論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學習的結果。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學習?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z/ c+ ?& m5 s: B6 r: X, x
/ x% T: ?$ c% Q7 \5 ^; H
第五課:增值的力量「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4 L6 o! h; N9 i8 J* ~. }# D
4 b% ]" }& c- R
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願意努力學習,就不能夠增加自己的才幹。但學習的過程中,決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為缺乏了意志力,就會半途而廢。你有否想過,一鼓作氣人多,堅持到底人少的道理?9 k3 b1 \- h6 f* `  f. ]4 n! [
- J1 C. I  E1 V7 N- E. g9 t. M5 T
第六課:速度的力量「怠慢則不能勵精」。" v8 \0 C% ^  |) m5 P
$ R, \& f: I+ m0 F7 S
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夠快速的掌握要點。電腦時代是速度的時代,樣樣事情講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樣不謀而合。快人一步,不但理想達到,你有否想過,有更多時間去修正及改善?
0 \8 j8 e, ?$ v  I/ m9 l+ }! j; t; i7 }: I8 w' Q& V
第七課:性格的力量「險躁則不能冶性」。! k& U. [* E5 B8 _3 L7 d* n8 N
! i! r3 C& j) a9 T5 I
諸葛亮忠告孩子太過急躁就不能夠陶冶性情。心理學家說:「思想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影響命運。」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作出種種平衡,要「勵精」,也要「冶性」。你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質嗎?
% h2 F/ n. D  |% t( h$ H6 S5 z- ~# N/ P* t' b
第八課:時間的力量「年與時馳」、「意與歲去」。
" @1 E$ t7 C) O8 `3 o6 \3 Y3 `7 R2 u% g6 S5 W: g4 Z: ?
諸葛亮忠告孩子時光飛逝,意志力又會隨著時間消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時間管理」是個現代人的觀念,細心想一想,時間不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多也不少,惟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請你想一想,你有蹉跎歲月嗎?
" ]+ v2 a* V2 |. H) y: I3 X; v7 p5 x
第九課:想像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2 ^5 u4 Y: H. j7 ]" S# `

+ ^1 `% h0 {' ?+ s' H諸葛亮忠告孩子時光飛逝,當自己變得和世界脫節,才悲嘆蹉跎歲月,也於事無補。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夠臨危不亂。想像力比知識更有力量。你有沒有從大處著想,小處著手,腳踏實地,規劃人生呢?
$ o: x8 |( z+ G+ ?1 O0 s& X: x4 m$ N1 g  K. \2 n
第十課:精簡的力量以上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精簡地傳遞了具體的訊息。
& N& X  P" F* {+ z' ~9 S我相信精簡的表達源於清晰的思想,長篇大論的內容,容易令人生厭,精簡溝通更有效果。你懂得言之有物地精簡溝通嗎?/ |4 p; s+ o) {# }# ]: Z0 a
( q6 N/ Q- \: Z8 o' ^
從以上的十堂課之中,你能夠找到一點啟發嗎?
& K, }2 B% O' X" K7 ]7 r/ F/ x: k1 J+ K0 p: V2 a
在逆境中,我衷心替您打氣,也請你百忙之中靜下來,以往後的題目向你的人生提問,在改變中不斷改善。. Y& J( F) L4 `( r% D
8 P) C/ e. _1 J  a7 B! B7 Z3 R+ @& k
最後衷心祝福您:「人生攻守、貴乎奮鬥」。
( }* X5 B# |8 P& }. U' I' O不要問:「自己得到些什麼?」應該問:「自己付出過甚麼?」8 _. ]* z$ U( _  A, E6 W
不要問:「自己的地位如何?」應該問:「自己的心地如何?」
4 ]- a6 g( U0 g- G) K- ~3 x不要問:「自己有甚麼信仰?」應該問:「自己有甚麼善行?」
5 Z; D. n' |, V不要問:「自己是否有學問?」應該問:「自己是否有行動?」7 }) w6 J& \5 R4 y; E
不要問:「自己會怎樣出世?」應該問:「自己怎樣生活過?」
青山無所爭、福田用心耕

2089

主題

15

好友

3654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716
在線時間
596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3-9-12 07:19:0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3-9-12 07:21 編輯 * E1 K+ d* R( `- H+ d  I

. ^" B4 A: k. c) [7 K4 i) L6 E諸葛亮的《戒子書》—南懷瑾
) A- D9 r- y% s5 }' x8 D; n2010-07-19 / 点击数: 12636 N- G& U' I3 R# `- G

/ _9 H5 g* M( o3 p' x  ~: d平常人談到修養的問題,很喜歡引用一句話-“寧靜致遠,淡泊明志。”這是諸葛亮告誡他兒子如何作學問的一封信裡說的,現在先介紹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 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 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h6 n% l3 A' J3 K' F* w4 @
+ H- W7 h" l( ^有人說文人都喜歡留名,其實文人喜歡把自己的著作留給後人。好名好利,是人 心的根本病根,賢者難免。先不談古人,就拿現在來說,幾十年來,不知出版了多少 著作,但其中能被我們放在書架上要保留它到二三十年的,又有幾本書?尤其現在流 行的白話文章,看完就丟,只有三分鐘的壽命,因為它缺乏流傳的價值。一本著作, 能夠使人舍不得丟掉,放在書架上,才有流傳可能。所以留名是很難的。清代詩人吳 梅村說的:“飽食終何用,難全不朽名。”一點不錯。 所以古人又有一句名言說:“但在流傳不在多”。比如諸葛亮的一生,並不以文 章蓋世,當然是他的功業蓋過了他的文章。而他的文章只有兩篇『出師表』,不為文 學而文學的寫作,卻成為千古名著,不但前無古人,也可以說是後無來者,可以永遠 流傳下去。他的文學修養這樣高,並沒有想成為一個文學家。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到, 一個事業成功的人,往往才具很高,如用之於文學,一定也會成為一個成功的文學家。 文章、道德、事功,本難兼備,責人不必太苛。 + F+ p  f# u: J

! k. \5 R8 ]. w% G諸葛亮除了『出師表』外,留下來的都是短簡,文體內容精煉得很,一如他處世 的簡單謹慎,幾句話,文體就解決了。看他的傳記裡,孫權送他東西,他回信不過五 六句話,把意思表達得非常清楚,就這麼解決了。 這一篇『戒子書』,也充分表達了他的儒家思想的修養。所以後人講養性修身的 道理,老實說都沒有跳出諸葛亮的手掌心。後人把諸葛亮這封信上的思想,換上一件 衣服,變成儒家的。所以這封信是非常有名的著作。他以這種文字說理,文學的境界 非常高,組織的非常美妙,都是對仗工整的句子。作詩的時候,春花對秋月,大陸對 長空,很容易對,最怕是學術性、思想性的東西,對起來是很難的。結果,諸葛亮把 這種思想文學化。後來的八股文也是這樣,先把題目標好,所謂破題,就是把主題的 思想內涵的重心先表達出來。他教兒子以“靜”來做學問,以“儉”修身,儉不是節 省用錢;自己的身體、精神也要保養,簡單明了,一切干淨利落,就是這個“儉”字。
5 @& ^; {' E- z. W
$ I( [: R3 U; l0 L“非淡泊無以明志”,就是養德方面;“非寧靜無以致遠”,就是修身治學方面;“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是求學的道理;心境要寧靜才能求學,才能要靠學問培養 出來,有天才而沒有學問修養,我們在孔子思想裡也說過的,“學而不思,思而不學” 的論點,和“才須學也”的道理是一樣的。“非學無以廣才”,縱然是天才,如沒有 學問,也不是偉大的天才。所以有天才,還要有廣博的學問。學問哪裡來的?求學來 的,“非靜無以成學”。連貫的層次,連續性的對仗句子。1 m1 G+ C" H# v) v1 P
) z. t1 {$ z- @: @4 [" Z; M/ F
“慢則不能 研精”,“慢”也就是 “驕傲”的這個“驕”字。講到這個“驕”字 很有意思,我們中國人的修養,力戒驕傲,一點不敢驕傲。而且驕傲兩個字是分開用 的:沒有內容而自以為了不起是驕,有內容而看不起人為傲,後來連起來使用為驕傲。 而中國文化的修養,不管有多大的學問、多大權威,一驕傲就失敗。孔子在』論語『 中提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一個人即使有周公的才 學,有周公的成就,假使他犯了驕傲和很吝嗇不愛人的毛病,這個人就免談了。 我們中國人力戒驕傲,現在外國文化一來,“我有了他真值得驕傲”這類的話就 非常流行,視驕傲為好事,這是根據外國文字翻譯錯了,把驕傲當成好事。照中國文 化規規矩矩翻譯,應該是“欣慰”就對了。這是幾十年來翻譯過來的東西,將錯就錯, 積非成是,一下子沒辦法改的地方。但是將來維護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精神,是要想 辦法的。有許多東西,都要慢慢改,轉移這個社會風氣才是對的。 1 v  w* ]' f1 s- Q) L( o. p
3 b+ n5 F" X/ C7 k) O6 K0 o
再回到本文“慢則不能研精”, 就是自滿,慢就 是自以為對。主觀太強,那麼求學文就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為什麼用“險 躁”?人做事情,都喜歡占便宜走捷徑,走捷徑的事就會行險僥幸,這是最容易犯的 毛病。尤其是年輕人,暴躁、急性子,就不會理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這個 地方,有些本子是“志”字,而不是“意”字,大概“意”才對,還是把它改過來。 --年齡跟著時間過去了,三十一歲就不是三十歲的講法,三十二歲也不同於三十一 歲。人的思想跟著年齡在變。“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少年 不努力,等到中年後悔,已經沒有法子了。 看諸葛亮的『戒子篇』,同他作人的風格一樣,什麼東西都簡單明了。這道理用 於為政,就是孔子所說的“簡”;用以持身,就是本文所說的“儉”。但是文學的修 養,只是一種附庸,這是作學問要特別注意的。
青山無所爭、福田用心耕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