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歐陽 於 2012-12-21 07:29 編輯 7 g$ u' T) ?0 s% O+ X z) x
8 `$ M/ R5 T& m# D
老化的中國,來不及準備退休金!6 J9 K" M. K2 ~/ V( }2 \. P1 w( ]
# [2 W f: w1 y! k1 k3 u" c
- r2 g! F x7 |% p, e& v3 C1 V' [# w
9 u5 B8 \" V M3 ~# q8 `
) @6 H. |7 ?8 h( H* I# i
【作者:邱莉燕 │ 攝影:張智傑】+ H& ~7 x/ L B* d- S* V3 F; D
- [# k2 W& |6 T+ J8 h如果不是突如其來的家變,28歲、在上海知名外商廣告公司上班的馬克(化名),應該還能安安心心工作。一通電話改變了他的人生。
7 [3 ]( K4 C. g
: m* ~5 v9 n& T4 {5 Q: [原本在無錫一個小鎮擔任書記的父親,突然中風了,緊急送進上海瑞金醫院急救,而母親早在兩年前就摔傷不良於行,他是獨生子,所有的苦惱一下子全壓在他的身上,醫院、家裡、公司來回跑。
7 Y$ |' y7 A$ n2 ~% U2 @/ I
, |, E& ~% t0 u總經理看他近日總哭喪著臉,問他好嗎?馬克的淚就止不住掉下來。哭完他決定辭職,另外找個半天的兼職工作,好照顧雙親。壓力,來得太過突然,太讓人沒有準備,就像海嘯一樣鋪天蓋地淹沒他。其實馬克不孤單,在上海,在北京,在全中國,愈來愈多人感受到老化帶來的沉重包袱。+ E$ R' `6 `( v7 N+ o
( l1 T$ Z& A" {% A, Z% W! L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的普查,2010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為1.19億人,占總人口8.87%。是全世界唯一老年人口破億的國家。中國也是全世界老得最快的國家之一。根據中國老齡辦推估,2011年短短一年,大陸就增加700萬名超過60歲的老人,將近是台灣總人口的1∕3,也超過歐洲所有老年人口的總和。專家預估,中國的老年人口以將平均每年增加596萬的速度成長。預計到了2050年,大陸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老化比例推進到30%,將比美國的總人口還多,也將成為金磚四國中人口老化最嚴重國家。4 ^" c9 M/ t7 a" H |% Y: V
# S! }: F! ~ h% ~* w: o! C面對這場「人口海嘯」,中國和馬克一樣,沒有做好準備,浪濤瞬間打來太過突然,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國際媒體紛紛提出警告,人口老化,將災難性地毀掉中國的繁榮。《經濟學人》在2012年4月撰文,將中國的老化現象比喻成「中國的阿基里斯腱(人體最大的肌腱)」,報導指出:「中國的阿基里斯腱並不致命,但會使中國這位英雄步履蹣跚。」路透社也早在2009年便提出〈年齡老化即將撞碎中國經濟〉的報導,人口老化不但降低中國的成本競爭力,也可能影響社會穩定。
$ c- |( Y2 W9 {) Y
9 f2 O! j9 m2 B9 B「老化對中國的影響,是基本國情重新洗牌,」大陸清華大學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丰說。身為社會學與公共政策專家,王丰以一點也不危言聳聽的口吻指出,老化中國,步步驚心。7 i3 E9 r& l" N+ B, B# x. Y& A W t9 c
/ n1 C% l' j- U+ V# R# J4 ?
中國人民未富、國家先老9 D; A5 ]' |! N" ]3 M, ]
來到河北省張家口宣化縣的農村江家屯,78歲的蘇榮和72歲的李萬舉,是「村委會直接管的老人」。他們住在村民活動中心後面的10坪倉庫裡,每月領100元人民幣救濟金過活,灰黑的屋裡,唯一有顏色是大炕上的薄被,上面還蹲著一隻貓。這一天,NGO組織、微互助基金理事孫麗,特地帶著仁愛禮包,前往探視他們,禮包裡有收音機、2條毛巾、3塊香皂、襪子3雙和手電筒、水杯,讓兩位老人感激不已。) M# k! Q" H8 n8 f$ {1 \
* {, I9 i2 @; v) k單單農村空巢老人 就高達2倍台灣人口
' ?, b8 F$ F4 K0 n+ @: [/ Q- z, i8 a7 d/ `& ~8 W6 D
; P: ], D" d& \( n& B J! ^6 Q/ I" a+ [1 J# S; Q$ W% I
) X: ?7 b+ U1 p' ]! ~
+ H: _& B$ l! T& Q' K【作者:邱莉燕 │ 攝影:張智傑】
* a+ q2 ?* p) Q7 e9 S( D
9 N+ H: {3 J* V% Z& n0 A) @, `中國老齡辦統計,2009年農村中每10個老人,就有4.4個處於空巢狀態,農村空巢老人總數4742萬人,高達台灣人口的兩倍,老年人照料的問題非常嚴重。
) V2 m1 n8 X5 f, I1 _2 `3 U
" K6 G' d$ W8 m突然下雨了,69歲的曾祥海趕忙把外面曬的綠豆和衣服收進屋裡,忍著風濕引發的腿疼,和左眼的結膜炎,身體再不舒服也得做,因為家裡除了他,一個人也沒有。三個小孩,一兒兩女,全都在外地打工,65歲的老伴為了照顧孫子,跟著兒子去了大城市。曾祥海總覺得孤單,但是沒辦法。像曾祥海這樣住在鄉下的獨居老人,有個特別的名稱:「農村空巢老人」。他們是中國超過一億老人族群裡最弱勢的一群。
8 g V; f) t& ?" L: G" ~4 a; X9 V. W$ c- E9 A
牆面的木頭是拿來做棺材的
4 p- _" W& d7 c5 X* y. `& p曾祥海的家,位於湖南省桃源縣架橋鄉的農村,距離長沙約三小時車程。相傳這裡是晉朝詩人陶淵明寫出〈桃花源記〉的地方。然而此刻許多老人住在這風景秀麗之處,是掙扎在生存的邊緣。走進曾祥海所謂的「家」,不過是簡陋破敗的木製平房,除了床和幾張矮凳,其他什麼家具都沒有,一股酸臭味迎面而來。屋內有多處漏水,地上放著水桶接水。不尋常的是,廳裡三面靠牆的地方,卻堆滿了一根根粗如大腿的木排,不像擺設,也不像燒灶的柴火。 Z! i; J. v2 y% ~! M( }
/ g( [! @, w; `9 f「這些是準備拿來做棺木的壽材,」此話一出,讓來客都嚇了一大跳。曾祥海解釋,他年復一年從後山拖回來堪用的木頭,已經存了20幾根,應該夠做一副棺材了。他邊說邊露出安慰的神情,因為身後事已經安排好了。每天在「棺材板」裡進進出出,老人無奈地說:「能活多久就活多久吧。」
* X# {8 S9 E* b$ x2 B+ ]3 |+ Z8 J0 T- \/ @
清早起床,他都必須親自耕種才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雖有子女,但只在過年時回來給點錢,根本不夠用。貧窮,讓他不敢看病。雖然每年交50元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新農合),但是只有住院才能報銷醫藥費,沒住院就不能報,所以他去年跌傷了腿,看著似乎不嚴重,就自己挨著。「在農村,就是不能生病,要花很多錢的,」曾祥海說。曾祥海的生存窘境,並不是特例,在架橋鄉,幾乎每一家都是空巢老人。0 y8 o4 T$ ?# j' I ]
- m8 x! a! ^* l" V: e& @2 `/ e4 i無錢又重病,讓人求早點死5 K, O9 H" Z4 h
60歲寡婦粟腊珍,住處距離曾海祥家約1公里,150公分身高,一頭短髮剪得像個男人。表情悲苦的她,輕生的念頭從沒斷過,比曾海祥活得更辛苦。每天,只要關燈躺上床,往事就在她的腦子裡轉來轉去,浮現的一幕幕總是不愉快,眼淚就流了下來。「我只求著早點死,」她哽咽訴苦。
" K: X! \ ^, l0 {* p7 Z. t) @1 C/ ]7 i, V, w1 P- |! O. ?
8 a2 _* A) Z. m9 R
7 E1 Q3 t. I5 i3 ^
花甲背包客、樂齡車隊愈活愈不老; i" h- L7 }5 I# \7 ~' c; D
% v/ z8 s2 O- G- s9 [" W) L1 @# `+ s
# y" u: z% G: { p
7 s4 y( j, Q; C' u* U0 A9 W, u
5 _; ~" B$ A3 n ~* l4 V" Q" B* `/ I- \" r" [) _, _6 Z x. j
3 z! C9 S7 ?9 N1 [) n( Q0 T
: o" B, \; f0 ^# r" y【作者:邱莉燕 │ 攝影:張智傑】' I& E) j8 \$ u# Z
+ V( A& c& Y/ T% J在高齡化社會,老人不再只是頤養天年,而是活出新價值。花甲背包客夫妻環遊世界,80位老人組樂齡騎樂自行車隊,他們活出老年生活新典範。
8 p% }4 k# ?$ w: B8 N
* D( r% m, m; r( D, X當時光列車為中國載來一車車的老人,活到老,對許多老人來說,不再只是頤養天年,而是活出新價值。64歲張廣柱和61歲妻子王鍾津,是眼下中國最忙碌的退休夫妻。一連九個月,幾乎天天都有媒體上門採訪,最高紀錄,曾有三家電視台10幾個人擠在他們家客廳。
% X8 N* ^: r Q2 X* C! d' n# X+ t+ t+ @, l- m, b6 O7 m% @
大陸第一大乳品公司、伊利企業為倫敦奧運推出的《平凡人的奧林匹克》系列微電影,特地以這對銀髮眷侶為主角,跋涉到尼泊爾拍攝,製作了三分多鐘的影片,廣告PO上網不到24小時,點閱量即破百萬次,累計到5月15日,已達1075萬次,超級高人氣。 C% ], P3 ?6 z5 ?- J% e
: c. K( A1 A# V9 V5 V2 m- z; k兩人合寫的書《花甲背包客》,在北京圖書大廈裡,占據暢銷新書區的三大排,風靡程度,出版社還特地舉辦讀者簽書會。張廣柱和王鍾津暴紅,原因是這對北京老夫妻的退休生活實在太不凡。環遊世界,就是他們的養老方式。這樣的精神與態度讓他們在大陸1億6000萬位銀髮族中,脫穎而出,成為最能活出銀髮族價值的新代表。
2 V1 v* I' o; r
1 X, t" W) x* C8 E睡南極冰洞、亞馬遜吊床
/ G2 w5 r* Y7 h$ M2008年剛退休,頭三年裡,張廣柱和王鍾津用自己的積蓄,徒步環遊世界七大洲,一共34個國家,穿越赤道6次,登陸南極睡冰洞,探尋亞馬遜睡吊床,攀上5200公尺的珠峰大本營,在星空下與篝火為伴,住青年旅館與各國朋友交流。
. p( Q/ s& w; o5 k4 p& S0 `
# J; O- b% y: l; n# d來到巴西塔巴廷加(Tabatinga)時,當地販毒活動十分猖獗,入住飯店時,服務員驚訝的瞪大眼睛,看著這對頭髮發白的夫妻,這是他第一次看到來自中國的客人。9 x' r( i3 r0 f! X9 d& k8 d
8 Q1 t$ y5 s) `$ i' G7 C' E來到南極時,浪漫的露營,其實是睡在雪坑裡,破冰船發給每人一個睡袋、一把鐵撬,要客人自己往下挖好洞就躺進去,有人還當場驚嚇的打退堂鼓。但他們兩人卻興奮地挖好自己的「墓」,一點也不忌諱,整個晚上只被凍醒一次,回到船上時,同行的遊客無不翹起大拇指:「這兩個中國老人很厲害。」
$ j2 X" w! _# ~( j8 ^) v6 R
* {( D3 p2 R& N5 k+ G6 R/ A8 Z一般中國人老了後,不是在家門口的小公園和醫院裡度過晚年,就是種花、遛狗、養鳥、抱孫子,偶爾跟團旅遊。但,「這種安逸的生活,不是我們的期待,」張廣柱和王鍾津認為,老年人不要老是圍著小孩轉,應該抓住人生的尾巴,活得更精采。& S, I5 @1 u6 ]2 V3 x
5 J5 T' Y4 [! K" ]. M! E
全文詳見遠見雜誌官網
+ t$ I0 `# S `3 Z5 P* h7 U& c+ u- Q* Q9 O" x$ |& e6 }& E7 [" y. J: s; g
7 S; O6 ^; {- n; G+ w5 ^
- a, E2 N6 Z8 G. a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