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836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2
- 貢獻
- 1494
- 活力
- 3782
- 金幣
- 17588
- 日誌
- 262
- 記錄
- 6
- 最後登入
- 2015-4-9
  
- 文章
- 2716
-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2-12-2 04:21 編輯 / o9 a. v( y4 j9 p
0 r. \5 G2 A ]3 H/ v3 A4 f
初练陈式太极拳如何化去身上僵劲
2 _( o$ W5 g, N1 P# C6 E練陳式太極拳者都知道,把身上原有的僵勁化得越盡,太極拳的彈性內勁就產生得越快。但是,怎樣把身上原有的僵勁化掉,這絕非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往往有些練拳者不得其要領,一年、二年、三年過去了,身上的僵勁仍然沒有化掉,走起拳架來渾身僵硬,不流暢。針對其造成的原因,應把握好以下四個重要環節:
5 B2 b( ^! g3 }! }8 t一、要明畫大圈之理。
/ d* v2 y! z: G9 o8 x# ]. y X練拳者,既要掌握好拳架的標準,更要弄清怎樣達到標準。練陳式太極拳,必須要經過一個從畫大圈,到畫中圈,再到畫小圈的過程,才能達到最高境界的無形圈。% l5 x4 {7 j8 X: i
因此,練圈者必須認認真真地走好畫大圈這個環節,要用一至二年的時間認真地畫好大圈。只有畫好大圈,才能把身體內的重要骨環、關節畫開、畫活,達到身肢放長的目的,才能畫好中圈。誰領會這一點快、早,誰就能在練拳過程中不走彎路,高人一籌。
6 _2 h$ S, j6 `- P1 g' i二、要明三節之理。: j/ V- E& C4 X1 |: ^5 b; P
人體全身有根節、中節、梢節三節之分。即:臂為梢節,身為中節,腿為根節。
: f& j7 B6 _0 f- K$ w, P7 d( n: `2 r三節之中又各有三節。臂之三節,即: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身之三節,即:頭為梢節,腰為中節,腹為根節;腿之三節,即: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
; S4 m7 o) y5 |0 y練拳者要認真走好用好三節勁。如在用兩臂走圓畫圓時,開時肩、肘、手依次相開,合時手、肘、肩依次相合;發勁時,一定要做到根催、腰(中)達、梢發。通過這樣久而久之的練習,就能達到節節貫通,周身一家,一動無不動,松活流暢之目的。& l1 d1 r1 m' \5 j; e" F
三、要明纏絲運動之理。
+ P1 g8 q9 B8 P' K% [2 y5 a- f螺旋纏絲是陳式太極拳特有的練功方式,也是化掉身上的僵勁產生太極拳彈性掤勁的重要方法之一。
3 |2 z+ q& E. j) L7 A# |因此,在行拳走架中,一定要把上下纏、前後纏、左右纏、進退纏、正斜纏的一順一逆、雙順雙逆的五對纏絲做到位。開合時,要做到順纏合、逆纏開,均衡、對稱、協調,無所偏倚,無過無不及。
' L: [! I+ ? y& ?1 G2 j$ ?久而久之地練習,就可以達到渾身俱是纏絲圈,全身上下左右無一處不纏絲,而又以身軀纏繞為主宰,通過腰脊的螺旋運動和胸腹折疊運化來帶動貫穿上下四肢的螺旋纏絲,進而達到周身一家的螺旋纏絲,溝通周身奇經八脈、十二經、十五絡,使氣血流注,營衛周身,調解三焦,和平陰陽,內壯五臟,而又柔活骨節、肌腱、筋韌,外強筋骨。2 N9 N7 S i E. L4 a6 ~7 T) `
四、要明用意不用力之理。
$ e9 Q& ^3 w6 a0 |# A. y0 v用意不用力,以意行氣,以氣運身心為主的要領,是太極拳運動的運行法則。
7 S& \, d1 L. W只有運用這個方法,經過長期的柔化,才能使全身的筋、皮、肉、骨、肌腱、韌帶盡可能地得到放鬆、鬆開、伸拔、拉長和舒展,由於伸筋拔骨而使內氣通於經絡,經肉離骨而使內氣充於肌膚,骨節張開而使內氣斂於骨髓,而周身形成富有彈性的掤勁,意到氣到勁自然到。
+ ^% ~/ `) f" y( z; f8 ^( @& G7 ?& y6 f
4 M# N* u6 Q+ @
8 g6 i+ f, v2 z( 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