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從香港壓抑房價 看台灣實價登錄0 T! o# u2 n4 b0 d: Y
. P+ W1 Z# w% t+ D8 u/ R% G& `
8 x5 x$ J: e; _( j D/ l0 T5 [) v! T) U O- w3 n; i* U* B" y
4 V3 {; d/ b! u
% ?4 a2 ^8 ^7 _- B
6 E$ i/ T) D0 p4 ] c, c6 E- R文.莊孟翰
$ X3 a3 ?7 T: v" d- j A/ m! Z/ U7 g& q8 D
台灣這一波房價不斷飆漲,主要緣於長期低利率與游資氾濫,再加上遺贈稅大幅調降至一○%、開放陸企來台投資,以及美國兩輪量化寬鬆政策之「資產效應」,「內需+外需+預期心理」導致房價不斷向上攀升。* y* L0 U* N, t7 s, i
- L$ q. V5 i7 V, N w8 k去年六月政府開徵奢侈稅,今年八月實施實價登錄,除短期抑制房價炒作外,更著眼歐美先進國家實價課稅制度之建構。
& L L. a9 W/ G: c4 ?1 F9 \/ K5 y' q5 a) B
歐美國家之所以重視實價登錄,除資訊透明化外,更藉由房地產持有稅與交易稅之課徵以壓抑投機,因此,各國對持有面積較大、價值較高、戶數較多的多產階級課稅稅率通常都較高。以香港為例,香港政府宣布二○一○年十一月將印花稅就四.二五%的基礎,再加徵額外印花稅,並同步緊縮房貸,主因在於短短一年間平均房價漲幅高達一一四%,其中八四%是低於三百萬港元的住宅,亦即過去豪宅的熾熱炒風已逐漸蔓延至一般住宅。政府迅即對持有六個月以內轉售者,除四.二五%印花稅外,買賣雙方需支付交易金額一五%額外印花稅六至十二個月稅率為一○%;十二個月至二十四個月內為五%,惟仍未有效遏抑房價。 % \3 r, D7 P5 v/ W+ I8 m" T
: o! m9 R* Y% E$ R, n9 R4 @今年十月二十六日香港政府再度宣布兩項重要措施,包括延長額外印花稅適用期至三年,並針對非永久居民及企業購屋再徵收一五%額外印花稅。按香港二○○三年六月底與中國簽訂CEPA,當月一六○平方公尺以上高級住宅,每平方公尺售價僅港幣五四三三九元(新台幣每坪六十八萬元),至二○一○年十二月飆漲,漲幅高達二.五二倍;去年十二月再漲,漲幅亦達五○%;今年八月則小幅回跌,跌幅一七%。香港政府陸續推出壓抑措施,應是值得肯定的做法。
" r- t0 i; ]0 G3 I& }% {6 C& R6 ]% b* A) r
現階段台灣正值購屋痛苦指數愈來愈高,房地產價、量、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點,實乃刻不容緩;今後如何參照先進國家經由稅制改革以逐步調高持有成本與交易成本,並將所增收稅款用於弱勢族群之租屋與購屋補貼,更值得深思。
4 y. E |9 y0 S$ D5 e) n
4 E# H2 s# W2 U【理財周刊】* Q7 V& r) x/ z; h! Q" c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