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996|回覆: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綜合新聞] 【台灣立報】揭穿假的12年國教

[複製鏈接]

39

主題

140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千代田
文章
6679
在線時間
2242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8-31 13:30:55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14499 F; b5 U+ v/ k" _
台灣立報% b7 q5 @( o9 X1 [- m

' x( A( B5 {9 g6 O揭穿假的12年國教
2 |& A0 c( W' {, B6 k4 N- n, a
9 V+ F; Y7 {& w■林柏儀
$ A% ^5 m6 f1 ^. p- b& m' l
( o+ p# h# h1 b: y# R政府推動的政策,理論上內容是什麼,名稱就叫什麼;然而,有些政策卻是「假的」,細探其內容,和名稱標榜的完全不同。用個「假名」包裝有問題的東西,不但有混淆視聽的效果;更麻煩的是,它往往讓不滿者陷入困境,反對「假的」、不小心也拒絕「真的」變革了。& [# {0 A$ c: t
5 j' c% q% {1 l( P1 l
當前教育部推動的「12年國教」,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說是「國民教育」,結果每個人接受各類教育的機會卻是不均等的。說是「免試入學」,結果卻是仍要考「畢業會考」、還加上「在校成績」、「服務表現」……拿來當入學超額時的比序依據。說是「適才適性」,實際上其實是逼學生要「十項全能」,才能夠就讀理想的學校。說要「降低壓力」,但卻逼得學生要「補體育」、「補才藝」、「被迫當志工」。4 b6 r6 @' ~) r+ r
  F/ @+ h- w+ ?0 h; E: s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根據教育部公布的相關計畫,預定於民國103年開始實施的12年國教,其中的國中升高中職免試入學,其實不是真正的「免試」。一方面,規劃僅佔兩成的「特色招生」管道,將會讓過去的「明星學校」繼續維持外,但另一方面佔大部分的「免試招生」管道,倘若一間高中職的報名人數超過招生名額時(只要稍具名聲的公立高中職,可預期都會有此種狀況),則要進行「超額比序」來篩選學生。
2 f$ }/ }0 g  R  a1 P3 S6 p, K/ Z" y6 N6 W9 I6 @) O6 Z* @
什麼是「超額比序」?教育部規劃,要比較的,包括了一個學生的國中教育會考成績(考國、英、數、社、自5科)、獎懲紀錄(記大功加4.5分,記小過以上扣6分)、均衡學習(採計在校的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的加總成績)、服務學習紀錄(每學期服務滿6小時以上加3分)、志願序等。並且授權各地方政府選擇各類權重。換句話說,如果按照這個計畫執行,將來學生要「考」的,遠比過去的聯考或基測還多,不但「統一考試」還在(從「基測」換個名為「畢業會考」),而且從班上表現到課外服務,都要納入競爭。試問:這是哪門子的「免試入學」?又要怎麼「降低壓力」?. k& q; m: V" C7 @8 X* t0 ?

$ s  [) R) e& W/ W4 J; l0 M4 K「政策宣稱」綁架反對力量7 y" G1 S; `, }- G
任何只要花些時間將政府政策說帖看完的人,都會知曉這完全是一個「高度保留升學競爭」的政策。而且教育部甚至要讓它越演越烈。諷刺的是,教育部稱這叫「免試入學」,還在各大報章雜誌買廣告,聲稱「12年國教將邁向免除升學競爭壓力的年代」……如同「戰爭即和平」式的宣傳。
5 K# X4 U' @( W9 k4 f4 {
7 U' f8 A4 a7 h8 o+ y而半年多來的12年國教「論戰」,似乎還真被政府的宣傳給影響了,竟是順著它們的「政策宣稱」來批判。排山倒海的聲音傳來,「12年國教將葬送下一代的競爭力!」、「不考試,怎麼能讓學生學習?」,最後再加上「改成這樣,不如不改,維持過去的基測競爭入學」(李家同教授可為代表)。但現實是,考試從來沒有要少,頂多是換個名字而已;這些保守派的聲音,恐怕是誤會教育部長了。  `+ v2 W2 M2 j$ h/ l

7 R1 l! V% l) h8 n- v. k# U另一方面,真實了解狀況、長期主張推動「真正完全免篩選入學」的民間自由派教改團體、人士們,此時似乎也不易發聲,彷彿只能相對支持教育部,免得更反動的保守勢力奪權;訴求了20年,2009年更有數千人上街遊行,要求落實12年國教的理想,難道是要換來這樣的「假免試」政策嗎?) ~0 X* ^: ], ]( W
+ B% O8 a' V8 _- k0 t; k$ t3 h
教育部規劃的維持升學競爭政策,明顯是和保守右翼站在一起的,只是表面上說著不同的話,實際上做一樣的事。理論上,官方也都知道,隨著少子化的來臨,國中畢業生的人數,已經少於目前高中職每年所提供的學額。要做到真正的「免篩選入學」、每個人都有學校念,根本沒有困難。( ~" i# E8 h$ A- h) E  E
  |2 r$ w: v+ E% v1 }% k. b8 d% w
然而,官方目前硬要保留「特色招生」,並在免試裡面規劃一個「超額比序」,其實就是要讓人人都能升學的此刻,依然要爭奪先後,把競爭關係打造出來。教育部宣稱,這制度目的是要讓學生能「適性入學」,當一間學校有太多學生想進入時,讓學校能挑選學生。只是說,為何不是「學生選學校」,才叫適性呢?1 V, K7 W7 N) h& h6 {, z/ M- H( L

7 Q- `2 ^8 h8 z) X4 t5 P1 M* U其實,這種國中升高中職的升學競爭,根本沒有必要。有人擔心說,取消了升學競爭,這樣日後學校裡學生的程度差異太大,將會對教學有困難,想以此為由贊成「能力分校」的必要。但實際上,只要強化學生選課和選修自由,容許不同程度、需求的學生,能在同一學校中各自選擇自己想要的課程難度,根本不會是問題。除此之外,應該從國中階段開始,更深入地鼓勵學生發展社團活動,讓有不同興趣、學習動機的學生,能透過自我組織社團活動,來得到學習上的多元滿足。
+ o4 ?7 f8 A# R! U" b# F" S. r, I0 P1 E$ o& Y
或者有人擔心說:大家總是會想去擠「名校」,沒有設定競爭機制,怎麼決定誰能進名校?其實,一個社區的高中職被視為名校,想進去的人多,就「抽籤」解決即可,如同當前的許多知名國中一般,不需要有任何的篩選競爭。官方當前一再污名化「抽籤」,其實只是反映了其想維持升學競爭體制,沒任何正當理由。實際上,採取超額抽籤的制度後,久而久之,「名校」光環將隨著生源的「正常化」,自然褪去。也不再有人有必要擠破頭去念哪一間學校。: V! z1 R. Y4 W$ k
; F, Z( O$ I8 ~
說穿了,當前大家拚命想念「建中」、「北一女」,其實也不是因為那兒師資好。常有人調侃,明星學校是「一流學生、二流師資、三流設備」。只是因為制度透過考試競爭把菁英學生集中在那,當然人們會想擠進去分享個「菁英」標籤。等到菁英學生自然分配在各個社區高中職裡,如同當前的國中狀況一般。當然,這要包括將私校完全納入管制,不能走了明星公立高中,結果來個明星私校。2 K& f$ f' L; y2 `5 ?
階級社會的競爭體制
$ S2 Z! E  X( _# ]8 L
. r. K7 t5 F* @0 I6 Z! v3 }+ I走筆至此,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樣有個疑問:如果這麼簡單,究竟政府為何一定要維持升學競爭體制?自由派的觀點很難說明清楚。但從左翼的觀點來看,這還是牽涉到,整個由政府設計打造出來的升學競爭過程,真正的效果是規訓人民,將其從小就訓練為原子化、個體化、而且相互競爭的個人。表現好的施予地位和些許資源,表現差的則被貶低和要付出代價(例如私校的高學費),以維持體制的運作。而這樣打造出的準勞動力們,倘若習慣了這遊戲規則,甚至認為它極其合理的話,進入勞力市場後受到剝削與壓榨,也只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努力」、「表現更好,就有爬上去的機會」,哪會有什麼反抗呢?
' l5 c  Y/ }8 B+ E) n4 u% g! Y, q& W& L, A( j, _! v
簡言之,升學競爭體制是再生產原子化溫馴勞動力的關鍵,資本主義國家當然要緊緊握住。重點不在「有無必要」,而在於它「發揮了什麼功能」。而當受到挑戰時,幫它換個名字、借屍還魂,也不令人意外了。3 ~% m  O" P' ^7 ?/ }0 J3 ?

# e# v7 q4 D/ t) I* D倘若真是如此,我們也會學習到,根本的教育改革,無法不處理背後的資本主義體制。12年國教會落得「假改革,真反動」,不能簡單說是政府昏庸、無能、搞錯了;或許恰恰相反,它清楚得很自己在做什麼,為了維繫什麼樣的體制而這麼做。但願批判的聲浪,能直指這背後的核心。要求改良,但這絕非是我們要的終點。
. h7 T$ q: J9 Y
* d' j) a6 O: z; B(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社會學博士生)

12

主題

19

好友

3755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017
在線時間
653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2-8-31 14:26:40 |只看該作者
少數的名校,我覺得沒什麼不好,至於「一流學生、二流師資、三流設備」更不敢苟同。
2 y* x% k1 P3 M# ^8 y8 H
一般人無不生活在喜怒哀樂之中,從未與中道實相碰過頭、見過面,故稱為凡夫俗子。

39

主題

140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千代田
文章
6679
在線時間
2242 小時
3
發表於 2012-8-31 14:42:29 |只看該作者
凡夫俗子 發表於 2012-8-31 14:26
# k) e7 M) R# t' k4 s4 C0 O. v( O少數的名校,我覺得沒什麼不好,至於「一流學生、二流師資、三流設備」更不敢苟同。4 c# @. l/ x+ |' ?0 z% @
...

* z% K9 Y5 l0 g" c; ]2 F# U「一流學生、二流師資、三流設備」8 N" A" Q1 F5 [9 n# S: J
就我二十多年前的經驗,學生我不敢說好,但師資與設備,嘿嘿

12

主題

19

好友

3755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017
在線時間
653 小時
4
發表於 2012-8-31 15:00:17 |只看該作者
洪阿民 發表於 2012-8-31 14:42 9 I' T- d2 t; t6 b; i
「一流學生、二流師資、三流設備」
. K- g7 c& M' C; Y9 G% p/ j就我二十多年前的經驗,學生我不敢說好,但師資與設備,嘿嘿 {:1_748: ...

" I* G9 S0 V) H1 C% r就我所知道,所謂名校的校長,辦學壓力非常大,平常都在遍訪全國名師。設備更不用說,地方政府教育局那敢輕忽?+ z/ Q1 }( T+ u6 v

8 F0 n- k: H7 [唯一要嫌的,可能是校園較小,教室略舊吧!這沒辦法,誰叫名校大都是歷史悠久呢?
一般人無不生活在喜怒哀樂之中,從未與中道實相碰過頭、見過面,故稱為凡夫俗子。

39

主題

140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千代田
文章
6679
在線時間
2242 小時
5
發表於 2012-8-31 15:04:2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洪阿民 於 2012-8-31 15:12 編輯
2 l* Z& ~0 F( Q  D9 u1 L
凡夫俗子 發表於 2012-8-31 15:00 $ B( g/ `9 H  e: R% ]
就我所知道,所謂名校的校長,辦學壓力非常大,平常都在遍訪全國名師。設備更不用說,地方政府教育局那敢 ...

5 [' K3 O* U+ g( h4 T# e0 o, S0 N
; d1 b& w# E# K! ^! T現在可能是這樣沒錯6 W; ~1 d+ l. d( U* L
我那個年代,敝校還是 (隨政府播遷來台的) 老教師安身立命的地方
; g( M( T7 p, P我就遇過兩位「鄉音無改鬢毛催」的英文老師
" Z1 ^# S0 `" W+ x; y1 i1 J7 n6 t基本上,學校老師也都不太管學生的課業,任其自生自滅2 M9 a, I1 c4 P
而我不敢說學生好,則是因為抽煙打牌翹課翻牆打架樣樣來 (甚至吸毒),這可能有違許多人對好學生的印象   $ p- D! I  d- _5 {6 Q1 B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