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234
- 閱讀權限
- 20
- 精華
- 0
- 威望
- 4
- 貢獻
- 260
- 活力
- 559
- 金幣
- 2273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14-9-22
 
- 文章
- 38
- 在線時間
- 67 小時
|
★1號敵人-智慧型手機+ e) x$ D6 l2 U) O* @
- G* A8 P7 i, u n9 A
當人們享受智慧型手機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在承受傷害。隨著智慧型手機日漸普及,產生了假性近視成人化以及老花眼年輕化兩大現象。
1 C6 `$ V# d) c* a& q, A6 `. `* {. T
- s! a& a' m# e+ I1 Z% m( G1 Z以往,假性近視只出現在兒童,成人視力已經趨於穩定,但眼科醫師們現在發現來看診的成年人近視的度數不對,點了散瞳劑之後,又回到原本的度數,表示假性近視也發生在成年人身上,後來一問才知道是智慧型手機的重度使用者。
U/ J8 y# e+ m; [8 H# [
7 ]# S3 Y! z, e6 Q& t" [! \$ K另一個現象也是因為智慧型手機,以往是平均45歲以後老花眼才上身,現在許多人35歲上下就已經視茫茫了,研究也發現,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導致眼睛疲勞、頭痛與慢性疲勞。
, P: W& V9 ?- O! N
6 y1 r1 [% o0 ]5 W% A, D: G4 o原因一是晃動。柏克萊大學眼科教授班克相信,當眼睛盯住螢幕,瞬間調整距離,這叫做「視軸調焦」,會造成眼睛不適。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王馨儀解釋,就如同拍照時鏡頭一直晃,要不停對焦,眼部肌肉要更用力,當然會造成眼睛疲勞。
" C( H$ m9 Q4 [9 u( k+ D1 L 0 e' a4 ?; L5 S- z& ?0 g
原因二是近距離。同樣是立體聲,受試者看著遠距離的電影,並不會覺得不舒服;當立體聲就在眼前,便會覺得不舒服。就是因為距離,當你用智慧型手機讀簡訊、what’s App或上網時,眼睛會更疲勞。若仔細觀察旁人,你會發現他們都把手機拿近。當人們靠近眼睛用手機,意味眼睛工作得更累。 ! X; ]9 Y9 B W' e- I
( p) h% i6 L, M& z2 D7 P# D5 i
研究受試者發現 ,當人們讀報(平面印刷的報紙)通常保持距離眼睛16吋(約 40公分)的距離,但傳簡訊時,平均拿14吋(約 35.5公分),有些人甚至拿到7吋( 17.8公分)。如果你已經戴隱形眼鏡,情況更糟。0 q9 p" g, q" t; X U" m- p2 g$ V
/ p+ @4 N1 ~2 r; y* u戴隱形眼鏡是為了看遠,現在用來看清智慧型手機上微小的字,造成眼睛酸麻、眼壓升高、慢性結膜炎、頭痛,甚至慢性疲勞。「一大早眼睛就不舒服」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王馨儀發現。過去眼睛疲勞常是用眼一天後,傍晚才出現,現在病人是抱怨一大早眼睛就不舒服,因為病人到辦公室前,往往在通勤途中已經用眼過度了。
* v/ A, w9 b6 B
+ R$ e, ~ o- m8 [# {王馨儀更擔心下一代 ,台灣近視年齡可能又大步向前。許多小娃兒兩、三歲就已經接觸了智慧型手機與平版電腦。但幼兒眼睛水晶體在五歲才會發育完全。已有臨床眼科醫師對媒體表示,發現兩歲女娃天天玩iPhone,造成視力模糊 ,差點近視,也曾發現四歲兒童已經近視200度。 ) s9 R7 A/ R) E2 p
& Z, W7 D( U9 f# O) j1 J
★ 2號敵人-壓力 # I/ \/ F, m4 U& t: W/ ]3 l: H+ `
: Y h5 z! m. A4 z2 a; W壓力會用各種方法傷害視力,從輕微的眼睛發紅、眼皮跳到視網膜病變都有。慢性的壓力讓你的眼睛無法好好休息,眼睛發紅、脹痛,「眼睛脹到快掉出來」剛從新竹馬偕調回台北的王馨儀醫師描述病人,原本以為眼壓過高,有青光眼的疑慮,其實是用眼疲勞而已。眼皮跳,學名是眼瞼抽搐(eyelid twitching)其實也和壓力有關,會持續數小時甚至數天,通常不需治療,若超過一周,醫生有可能開立鎮定劑或用肉毒桿菌素治療。
& _+ \+ g( [! C0 ]; d' _ 2 D# w( w, k/ E' X. G% o3 B3 n& T# |7 g
壓力也可能導致血壓升高,中央視網膜動脈阻塞缺血,造成單眼突然發生無痛的視力減退或喪失,也就是眼中風。眼中風也會反覆發作,更是腦中風的預警。 8 t0 c+ y+ o- N7 L6 Z
* A! y$ { C8 S! _* j1 v- g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病變更好發在30~40歲的男性青壯年,那是因為在視網膜前有一層膜,稱為脈絡膜,兩層膜之間滲水,造成視力轉暗、變小,甚至變形,通常是單眼發生,嚴重影響近距離的用眼工作。眼睛突然看不清,妨礙衝刺事業的青壯年。4 B) A$ }' h+ \" S, Z
2 C6 ^/ }3 P9 I' B3 Z% C" F* Z這拗口的疾病目前原因不明,有人認為與壓力有關。王馨儀醫師說,雖然八、九成病人在6個月內眼睛會自行吸收滲水而痊癒,但有少部分人會反覆發作,造成黃斑部永久性病變。 % l( B6 E* V7 M4 p V* R! i
1 U, T) i1 ^3 a; u7 `. | L" B
★ 3號敵人-陽光
& j2 c1 |2 U7 p8 n3 I( s/ R! j # r/ j, V" u- ?8 Q2 f$ z# m/ i
我們知道要幫皮膚防曬,其實眼睛也非常需要防曬。短時間曝曬在太陽下,可能引起角膜炎,也就是角膜因陽光曝曬引起的發炎,就是一種「眼睛曬傷」,眼睛會模糊、痛、畏光、流淚。長期的曝曬就很嚴重。發表在《眼科學檔案(The Archives of Ophthalmology)》的研究發現,青少年時期常曬太陽的人,到了30歲以後會增加兩倍罹患早期白內障的風險。
3 N$ q; l7 h+ l0 n& t6 R U
8 n0 }/ M p. g2 T" F" Y) S6 \現在科學已經知道,陽光中只要少量的紫外線,所以就算是陰天也會,數年後就可能傷害視網膜,這充滿上百萬個感光細胞的地方,而且這種傷害是不可逆的。除了陽光,台灣還有一群年輕的黃斑部病變病人是因為工作中強光所致。
8 C3 Z* I+ t8 h9 S 8 Y" x6 y* m2 ?) i8 o1 D; @% F6 j2 R
王馨儀醫師發現,許多光電業的從業人員本來就高度近視,加上在強光下又用眼過度,使黃斑部提早出現病變,最終會影響視力喪失。另外,長期在陽光下工作或駕車,不少人四、五十歲就發生白內障病變,需要置換人工水晶體的地步。
- I3 M# ]" Y1 y0 P$ r6 R7 M1 U
1 D2 @) Q! y& j! ~$ Q; P1 `) `( \★ 4號敵人-三高 , Q5 w8 A B/ i. ]$ r& d9 b* x
9 D$ H0 j. u, y) U! D, m2 ]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邱弘毅以全民健保資料庫分析視網膜相關眼疾發現,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盛行率是一般人的40倍。6 ]% _' Q; ], E1 K9 ] h
6 O1 h* S' Z w8 s偏偏台灣人的糖尿病控制不佳,讓眼睛泡在糖水裡。國民健康局的追蹤調查發現,高達七成糖化血色素(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主要指標)未達7,控制不佳,如同水土保持不良,未來併發更多疾病。
* {0 K# \3 H" r$ U l; o9 Z; z 0 b) R- w8 \% D
由於肥胖人口增多,糖尿病發病也年輕化。過去罹病的高危險群是40~50歲,許多人比父母那代提前十年,30~40歲就罹病,提前發病造成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腎臟病等,都可能提前發生,影響人生黃金歲月。 1 ~9 S2 X5 j! ?. `. l d) {. d
7 i' }% V7 b3 M. e0 f
也有愈來愈多證據證明,黃斑部病變和心血管疾病有關,也就是和高血壓、高膽固醇、高BMI,也就是和肥胖相關。
7 L* z% _# c4 S. m" Z
1 E+ R) j' c2 _- j3 `0 U( T, [/ z除了糖尿病外,高血壓、高血脂也提高眼中風的風險。偏偏台灣400萬名高血壓患者中,有一半不知道自己高血壓;也有180萬人有高血脂問題。長期血管壁堆積並形成斑塊,使血管壁變厚、變硬或阻塞,發生在視網膜動脈,便是眼中風。 4 ?( `+ a, v) ^4 V' s$ f8 B
$ E! O" B, {; O* a0 g4 U/ s
眼睛雖然只占身體的一小部分,卻是人類探索世界的觸角,況且,終身學習的時代更需要眼睛接收萬千資訊。 / s8 k* A1 J+ G% G
+ M% H9 ]4 S; q( e! W& v1 K* g四個敵人讓眼睛在30~40歲就提前老化,若眼睛一老,大腦就跟著老,難以實現人生下半場的精采。擊退這四個眼睛新敵,保護辛苦的眼睛,早一天做,眼睛和大腦就晚一天變老。
3 E C: h( p' H7 c" \/ N; X % H8 c( Z+ Y$ Y6 l8 g0 }& _! k m
每天保養1分鐘 視力變年輕
% [1 ~" P( d) a; b: j+ ?6 U& x& v Z' p 7 l. I- b: e, _) m
失去視力是件悲慘的事,但視力是可以保護的,而且是你自己的事,沒人可逼你。只要每天1分鐘,可以幫你即便八、九十歲,還可以用機智的話語、迷人的眼睛凝視對方。 - l* c1 D, Y& X3 f
9 w2 Y( b3 I/ \ l% n8 t+ m★ 1.吃葉黃素、魚油 * v) L5 {& Y8 m' {* M0 g6 m
v0 i9 b. r4 E& D8 T* X& a
台灣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從口袋拿出藥盒,他每天早餐都吃葉黃素 ,三餐都吃魚油。因為研究已經證明,葉黃素與魚油是兩個唯一可進入眼睛黃斑部的營養素。不過,除了吃保健食品,從食物中攝取葉黃素並不困難。台灣大學農化系營養學博士吳映蓉最愛吃菠菜炒玉米再灑幾顆枸杞,不僅顏色漂亮 ,可以吃到葉黃素、玉米黃素。而傳統的枸杞已經被現代醫學證實,含有大量的葉黃素與玉米黃素,足以保護眼睛。
3 _8 D( I6 S8 `& ]3 v
* c1 C1 k( _# K9 p0 D& p& Q一杯含大量綠、黃色蔬菜的精力湯,也是補充葉黃素好選擇。 , {+ }& m1 q+ B8 M/ l/ Y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曾經考慮試賣精力湯,營養師們試喝不同口味的精力湯,出乎意料地,幾天下來大夥突然發現自己變得眼聰目明。至於補充魚油《超完美Omega飲食》的作者、前美國白宮營養顧問西莫波羅絲(Artemis P. Simopoulos)建議 ,一周至少吃兩次高脂魚,包括鮭魚、鮪魚、鯖魚、秋刀魚等。
# F2 K% \) n; g3 Z6 r 5 g) G5 M% s. ^$ S( p- O
★ 2.加強眼周血液循環
+ M2 o) S+ S3 `. ~9 r! \; K: k
9 |& V s: I$ T5 K7 E1 O3 ?台北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王馨儀認為,熱敷促進眼周血液循環,可以幫助眼睛放鬆休息。但如果眼睛出現浮腫、乾癢、疲勞等症狀,可以改為先冷敷緩解症狀後,再熱敷。
( W, f. i- s/ X# z8 b & S2 |% g% E! l
不過她更推薦用自己的毛巾熱敷 ,因為毛巾有濕氣,更可保持眼部濕潤 ,用自己的毛巾,又更環保。上班族中午休息時間就可以熱敷,晚上回家再敷一次。
/ n1 k, \" ^6 C/ o7 o# p u * r+ P' s* L. l+ f2 Z
★ 3.戴上太陽眼鏡 0 P) Q/ d5 M& u( N/ l
8 g; A/ @% H+ h* Y5 t) s
眼科醫師張朝凱戴著眼鏡,很多人誤以為他幫病人開近視雷射手術,自己卻沒用這技術。殊不知他在美國學習雷射時,就已經動了眼睛雷射手術,眼鏡是變色眼鏡,為了躲太陽。
0 I+ T x/ ]$ p 3 z/ m, O, k: g& g
夏日陽光赤炎炎,具防UV的太陽眼鏡不可少,但陰天外出也要戴太陽眼鏡。眼睛經常接受紫外線照射,會引起水晶體中的水分及蛋白質變異,而且只要微量的紫外線也足以傷害眼睛。眼鏡要愈大愈好,像個怕被人認出的大明星,鏡片則是灰色、棕色濾掉光線的效果佳。藍色、紅色、粉紅色的鏡片則不建議。* A. @ p' q2 ]8 W' _) f
6 H F. a" b3 @. T+ [% F而且一定要確認太陽眼鏡具有抗UV效果 ,如果沒有,又配戴深色鏡片,瞳孔會放大,讓更多紫外線進入眼睛。若不確定,可以到眼鏡行用儀器測試。
( ^- [" e2 Y% a7 X" q- n" M 2 u3 Z) u9 r% e
★ 4.運動給眼睛伸懶腰 - M# |. J G9 ~& ]* T" x, a2 ]
b6 {* q% t I/ l王馨儀醫師說,視神經是末梢神經,能促進血液循環的運動,都有助於眼睛。而且,運動時不時看遠看近,總會放鬆到睫狀肌。 2 S9 f8 {& J# w9 _# X7 |
5 M5 A! R* o! J$ a' o況且三高現在也是眼睛的敵人,糖尿病控制不好,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來報到。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也和黃斑部病變有關。用運動控制好體重,總沒錯。此外,用手機定時,每隔一小時提醒你,做做眼睛的抒壓運動,眼睛也會感謝你。「坐久了,身體都要伸一下懶腰,眼睛也需要」
/ t/ w; t, ~+ C% x) I- l 9 X8 l K- C0 u
遮住一隻眼,另一眼看遠、看近,再換眼,至少視線暫時離開電腦。或是辦公桌放些賞心悅目的小東西如家人照片或綠色植物,將目光移到心愛的物品上,讓眼睛稍做休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院長翁林仲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他每接起手機,就會藉此離開座位,走到窗邊講電話,一邊望向遠方,眼睛比較不會疲累。. ?, U5 A8 V( y- d3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