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雙腳走出投資傳奇/新興市場教父淬煉40年的獨門心法
. `+ m1 M1 l0 w4 [" m* M0 G+ ^+ B) L$ a% b* I- k( o
; i2 K. h* a2 w 【文/莊 芳、楊紹華】
8 H* `$ V& R, _) y, V
- } ^8 f" B4 Y" s9 o: b前言% N3 R( r1 y7 i1 W9 p7 P, a3 v" m( K" ~
9 p3 n% w( q" w; ~馬克‧墨比爾斯,全球5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11月上旬短暫來台,《今周刊》取得獨家貼身專訪機會。即使年逾75歲,但他毫無退休之意,他一年訪問超過20個國家、平均1200家公司,走遍世界,尋找每一個「渴望成長的故事」。他的投資心法,來自於一步一腳印;他的投資傳奇,是用雙腳走出來的。
5 n: p" n) m* Y2 H+ b
& l% }% |+ }/ @7 p; E1 ^' d2 O) X: I6 ?6 v8 T9 |% f
早上十一點五十八分,台北車站大廳傳來高鐵列車即將進站的廣播,這個時候,坦伯頓新興市場研究團隊總裁墨比爾斯(Mark Mobius)還在「東三門」的入口處。「喔,看來我們得加快腳步!」他催促著隨行的三位分析師。/ @0 p( X) M/ W/ {" _9 T: k
+ K, Z1 Z8 H) a- R, H" v. M4 A6 e& w
7 g1 v9 M# b- i7 r8 A# ?. |
直走十公尺、轉身下樓、左轉、插入票卡,他沒有多看一眼月台裡的任何指示,就直接走向了「南下」列車。對於台北車站地形路線的了解,墨比爾斯顯然並不輸給在地的台北人。4 N v9 y8 _0 C$ A/ n9 T( q
9 C& G0 x. z6 `: e8 x& S
. U0 L$ }4 z x0 U6 \( {+ n2 b快速融入在地生活,是墨比爾斯的必要技能之一。過去四十年來,他每年幾乎都有超過兩百天的時間在世界各地尋找投資機會,「即使只算今年,我也數不清自己去過幾個國家了。」
2 t5 o7 k& q1 M! P( |3 M, t; s1 I5 T$ N' \1 k% c4 s/ D3 Y o* R
4 W2 G- U- Q! V% s: T+ h9 O他,走遍全世界* k8 U9 R# }& c4 f. ]* n$ w- t i
投資七十個國家 每年拜訪一千二百家公司
8 E0 a* \9 x' e. x) r7 |& ?
7 {8 s, |+ s7 r1 q( O
) r, f" R: W" J$ ^+ e事實上,如果單純搜尋他在媒體曝光的公開行程,「那麼,台灣應該是你今年走訪的第十九個國家。」記者這麼告訴墨比爾斯。8 t3 {0 e) K2 p: a/ ?2 R) S' w
( V& z ?0 g% Q6 C& \" N2 M; ]- [
# }4 _$ x! s" l$ j7 O
「哈,你覺得很多嗎?」他笑了一下,接著說:「但這就是我的工作。你總要親身走到每一個地方,看到細節與事實,才能發現所有的機會和問題。」
' W- }! ?0 Z$ m/ s$ m- M) \& [4 T+ ]# Q' g, f
. x1 p- I3 K0 N1 J8 t1 I「新興市場教父」,這是墨比爾斯過去十餘年來眾所皆知的稱號;他的投資傳奇,如同他所說,是用雙腳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 z( A% b0 A+ y7 b0 u1 B) c, l$ n% o( o5 B
6 o- g; E% \- R' \3 F4 a$ V* D
在二○○○年以前,墨比爾斯即數度獲得國外專業媒體選為「全球十大投資大師」、「二十世紀全球十大投資經理人」。走入二十一世紀,傳奇繼續上演,○六年被《亞元雜誌》選為「最具影響力百大人物之一」;今年九月,獲選彭博(Bloomberg)「第一屆全球五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同時入選者包括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已故的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金融大鱷索羅斯等。
5 T/ B' w/ M O, _, e }7 J+ B" ?3 d: v( S$ B
4 d1 m8 k! @+ N% H. Q截至今年九月,墨比爾斯管理資金的總額達到五百億美元,相當於一.五兆元新台幣,這個數字,超過台灣一整年的稅收。他與旗下團隊管理大約五十個投資組合,投資範圍多達七十個國家,平均每年要拜訪一千二百家公司。
2 U9 m, ?2 P# V4 ^; Q( R; y( T+ v) R1 ~" b9 a* X# X ^
9 p' d! f I, Q7 [( K
三十分鐘之後,高鐵列車接近新竹站,這時,打從上車後就一直閱讀研究報告的墨比爾斯,終於開口說了第一句話:「真的,比以前方便多了。」墨比爾斯開始和我們分享他的台灣經驗,早在一九七○年代,他就來過台灣研究鋼鐵、塑化產業,「以前來,只能坐飛機或是開車到處跑,自從高速鐵路完成之後,我更愛這個地方了。」! S. \" r) h+ I) x
3 C7 i# f" s. d2 ^' h5 U- r( p" T& z& d5 b7 }
高鐵帶來的方便,只是墨比爾斯更愛台灣的原因之一。「幾十年來,我看到各種基礎建設不斷進行,讓我感覺到,台灣始終保有追求成長的熱情。」
; A- g& d5 X/ W+ w- z$ Q
" y4 n" [5 ~; I; s5 R2 n- K8 B! d
. A6 F, z; \* H4 M" P7 I每年超過二十個國家、一千二百家公司的拜訪行程,墨比爾斯到底在看什麼?找什麼?「最重要的,就是發現追求成長的熱情和企圖心。」: K7 W; M+ O( X. p1 Z7 J
! @# {$ l6 H3 v$ b: Q# }# ~2 z
& [, D$ i1 }5 A墨比爾斯說,無論是一個國家、一座城市、一家企業、一間工廠,沒有持續成長的企圖心,就沒有值得投資的前提。
R% Z! [1 V6 {2 o
; ?4 j p; x3 e! j& z0 l! e* g! N/ Z
4 Q, J3 v* P# y7 x! L; r8 s穿越世界五大洲、三大洋,墨比爾斯的投資傳奇,就是一趟「走遍世界尋找成長熱情」的故事。
3 s. a$ M0 K+ Q1 s9 O7 p1 e8 r! z& o- l. I
& F6 z; h, l- k$ R1 V/ ?" V5 e" |一個月前,墨比爾斯的足跡來到非洲肯亞,在那裡,他看到了一個國家對於成長的熱情和渴望。
( P; k9 T5 s, `- A7 \
( f O) ~1 A( ~5 R( m Z1 l! d
. x6 d5 y' O! Y. I「我住在肯亞第二大城蒙巴薩,那裡的飯店沒有健身房,所以,我一大早就騎上自己的腳踏車,遊覽這座城市。」明明是沿著城市裡的幹道前進,但在不久之後,路上的車輛愈來愈少、兩旁樹木愈來愈多,「我似乎騎到了叢林裡面,接著,我聽見了刺耳聲音,一座切割石材的工廠,在我前面。」
) K6 K% p. i; G% T
! s+ _1 M9 O" l% f; k) _
0 |$ S& B' o) b5 H% {他停下車來,走進這家開放式的工廠,隨口問了一位正在工作的工人:「工作看來很辛苦啊!薪水怎麼樣呢?」對方說,每天的工資大約五美元,一天要工作十小時,每月可賺一二○美元左右。
- p, i; I; {+ X; \- T2 S
# t, z0 D9 _1 D! u8 K7 _
9 L! P9 d9 W) c1 X7 N) t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資料,肯亞的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大約是八九○美元,從表面數字來看,這是一個不具投資機會的貧窮國家,「但那位工人告訴我,他很滿意自己的薪水,覺得自己過得很開心,對未來也感到樂觀。」
- H& h& K* Q7 n7 o- C3 y
$ g/ u4 L( Z: {
" w8 {6 S$ @6 E1 ]" G* N* O4 f+ g墨比爾斯說,數字不會說故事,不會告訴你這個國家的人民正在追求成長。「他們的薪水便宜,而且樂於工作,這將吸引外地資金進駐投資,肯亞已經具備了向上成長的先決條件。」) o9 \( m+ v4 \+ m
" | X, w) O# z' Z* d! m! O1 @
; P9 E" X6 V5 m% S5 y, S1 ?; s他,觀察小地方
3 J$ k* H7 B* v# n: x$ z8 g% E看每個國家的基礎建設 甚至海關英語程度
4 E' B* m4 e" f3 T1 ]9 _; x& t
/ g# a5 j' L7 r; w/ N, |6 d8 X" A3 Y1 C: S* e9 ?8 \( [
關於一個國家的投資判斷,墨比爾斯是從踏入國境的第一步,就打開了他的投資嗅覺。「從基礎建設能夠看出政府的企圖心,從人民的素質與心態,則能看出國家每一分子對於未來的態度。」他說:「所以,你隨時隨地都要仔細觀察。」
& M3 |3 L3 V3 O( {; C) g5 V; F& _) [3 J$ ^. O4 a
9 P( j6 b( b, s3 I2 m
墨比爾斯舉例,走進機場,除了機場的設備之外,「我會特別留意海關的狀況,海關人員與外國人的爭吵是不是很頻繁、海關的英語程度夠不夠好,都是我的觀察重點。某種程度,它反映了這個國家對外開放的狀況,能不能接受新的事物,對海外來的投資資金是否友善。」6 d2 ]7 i/ p" W0 s1 Y h$ z: y( h
3 }9 M+ l: p) w' \
: C' L5 T* r" k( Q8 u: n2 h1 G走出機場之後,「我會開始感受這裡的柏油路面是否平整、高速公路的設計是否完整流暢、交通狀況好不好。」- }' H/ a/ b/ }; P. ]
" \1 I7 w# E0 Y0 ?( W4 K" f, b9 o8 r
而關於基礎建設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墨比爾斯認為,「民營化」是重點之一。「國家的企業走向民營化,是政府決定走向成長的關鍵,我持有最久的一檔股票是墨西哥電信,在一九九○年民營化之前就已投資,持股至今已逾三十年了。」7 J) d* m/ a8 `/ T0 _" u0 P
3 I0 r2 x! j" ]
8 P# q" n# A) @ f; J他,從生活投資
6 }& d% f2 Q' f p2 Q% x `# |最愛問市井小民「你的生活快樂嗎?」, X P5 x2 b1 E8 x7 ?' R
2 m9 ?- h/ K$ S" g/ _( f
t! K* I @" G基礎建設能夠評斷政府追求成長的決心,「市井小民的心態也很重要,所以,不管走到哪裡,遇到每一位路人,我最喜歡問他們的就是這一句:你快樂嗎?」: o T3 V" e! x, l9 }0 x
5 u- i& n( i8 ?1 \- @5 g! M( k$ l+ e) Y
8 V. l0 g& [) ~9 @9 B Z C
墨比爾斯對記者分享他的採訪技巧,「只要這樣問,對方往往會有講不完的答案。」他說,這些人可能會告訴你對於政府施政的看法、對經濟的真實感受,告訴你當地物價是否太過昂貴?「甚至,如果你在購物中心找人聊天,就會知道這個國家現在什麼東西最暢銷、最需要的是什麼。」# b' @7 l$ N1 F& T. g
) `! I$ x( M9 B' W/ E$ U1 k$ y3 O0 a- }- o
從生活所需尋找投資機會,關於這點,墨比爾斯舉了一個極端的例子:「前一陣子,我們去了一趟中國,走訪湖北、武漢,令人意外的景象是,我看到街上有很多妓女,人們甚至在路上就打起架來,這不是好事;但我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中國這個世界工廠正在轉變,人們需要的已經不只是一份穩定的工作,他們開始需要適當的娛樂消費。」
4 Z. i6 o& S; {7 H, V8 a7 i
" D( o: z2 J& i0 b! R8 e) G! K% Z( g3 p% k9 H( w, i! X' t
於是,墨比爾斯開始研究當地的娛樂產業,「只要有好的機會,我願意投資。」他說。
1 F, {5 x3 i2 r) Y4 N- D& p對於國家的判斷,來自於領導者與人民的企圖心;對於企業的判斷,「一樣,我習慣從親身接觸的過程中,感受這家公司追求成長的野心與企圖。」
4 d4 E$ r/ E* W/ H9 B* c; K& h
( B5 W' K: M- z! A( p3 u2 |# D' s2 s# X I d1 o
每次拜訪公司,墨比爾斯通常是用這個問題當作開場白:「這家公司的未來會怎麼樣?你對這家公司未來五年的策略是什麼?」8 u8 I1 p' `6 X% S; U
. {9 k+ V: D( \( N+ V* l! P
% A" H0 g7 b" \/ \8 X1 s* u1 t* q他說,值得投資的公司,來自於值得投資的經營者,「而一位好的經營者,總是非常清楚自己的經營策略,對於公司未來的面貌,也會有具體而清楚的想像。」墨比爾斯強調,如果一家公司連自己的目標都不清楚,甚至不敢想像未來的樣貌,「那麼,他們多半也就沒有追求成長的勇氣和熱情,更別說是策略了。」4 q4 @5 X6 b5 Y
6 h* {$ }0 ?2 o5 C& o! d4 c0 L. b) g0 _+ B6 ]1 i% b$ P4 t9 X
他,重經營態度7 F9 f0 v' q" O5 [9 L, _
必問未來五年策略 曾預言一家公司破產6 K. z: _* t! k5 ?8 B7 O
/ K" y+ x9 ~" f1 T
9 c8 t6 U6 i3 U2 r6 t幾年前,墨比爾斯來到非洲的另一個小國,迦納,拜訪一家自己已經投資持股的金礦開採公司。「我問總裁,未來五年的計畫是什麼?他們公司的財務長在一旁,卻反問我,除了投資股票之外,對於衍生性金融商品操作是否在行?」
- L1 Q+ f* B0 l0 B. R2 t# c/ d( ]. I3 q) c
) [& D$ N( B2 U3 F+ |4 W2 K9 n& E當場,墨比爾斯坦承自己研究不多,立刻引來對方一陣奚落,「喔,我最近可是靠著操作衍生性商品賺了不少呢!」訪談隔日,墨比爾斯決定出清持股,「理由有兩個,首先,他口中的操作部位,我在財報中完全沒有看到過。」2 i1 R4 \( k, N0 T' O
o3 b1 w# `3 U8 A5 z! V$ F4 J
4 k" `+ z4 l; t& K' f2 e「更重要的是,當這位總裁沒有說出未來經營方向,卻只看到操作金融商品帶來的利潤之後,我認為他的態度不對了,他必然會把公司帶到錯誤的方向。」就在墨比爾斯出清持股一年之後,這家公司宣布破產。「如果你只看報告,沒有親自走一趟,根本不會發現這家公司已經出現大問題了。」墨比爾斯再次強調「親自走訪」的必要性。
: V: H: c: \0 V
" B" k. j4 I6 D, t5 T" z& P; h4 o- G: J
不過,即使親身走訪,墨比爾斯仍然免不了曾有受騙的經驗。「你問我被騙的經驗?那麼,你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聊嗎?」墨比爾斯大笑著說,關於受騙上當,他的經驗絕不算少。3 V# _- l* e8 q# @, J
$ s+ l: X: x) y! }6 u: e
6 B8 I/ E" V% z3 I6 n/ J( }# [「我記得大約是在一九九五年左右,我投資亞洲漿紙公司(Asia Pulp & Paper)公司,在訪談過程中,他們不斷強調自己具有永續經營理念。但後來這家公司爆發財務問題,他們其實用公司名義大量舉債,投入其他家族事業中。」, G, t; z3 a( s$ o# |: u5 t2 P
) A7 i2 q q& W" i8 w E- s
^) w% C; [2 V' L墨比爾斯回憶,由於發現時機太晚,即使當機立斷出清持股,但股價已經大跌,造成一定程度的基金虧損。「損失不算太多,但心理上的失望感很大。」他說,這家公司直到現在都還經常對外宣稱自己是優秀的社會公民,「年輕的基金經理人如果有意投資這家公司,應該先去查查過去的歷史。」( S8 ^" N+ _8 ^/ t
* U1 S1 l* b6 r9 j6 l
* w4 K) ]5 F7 ^, j4 t" ^
他,也曾經誤判9 e0 m$ f. a" S4 \3 s; W7 E
訓練判斷雷達從握手前一刻就啟動 p# n6 L0 D, u8 c; R, q; M R. P
, i' E7 X7 U/ A- J Q1 t
Z9 P a* h4 Y這還不是墨比爾斯投資生涯最糟的經驗,「我曾經在巴西投資一家家族企業,Mesbla Department Store,我會說,這是一場災難。」9 E3 t6 M% Y! A3 ~5 E) r
2 L1 A" N. J& C2 W9 {+ Q% D2 b3 G+ [
墨比爾斯回憶,經過數度親自拜訪之後,原本極有自信地認為公司的一切財務都已透明化,且事業經營良好,「但最後才發現一般股東完全沒有分享到企業盈餘,所有的獲利,最後都被五鬼搬運,落入家族股東的口袋。「這次的受傷更重,對心理的打擊更大,所幸當時我們已經懂得分散投資,損失仍在可控制的範圍。」8 w' a( f3 j. L( F# i3 |9 \
, K0 X. n2 {. s, N
" A6 }" T: G* q C0 k% j, ]親自登門拜訪的結果,難道是給了公司經營者「親自欺騙」的機會?「不,親自走訪絕對沒有錯,錯的是,我的判斷技巧。」在幾度受騙之後,墨比爾斯決定,絕對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要從經驗當中修正自己的判斷準則,「後來,我打從一進入公司,在和總經理握手之前,我的感應天線就已經開始振動了。」' I* J$ V7 |, S
& P$ X; B* g. M) H
% g9 R) |8 B/ F! D. l0 s1 B# l
他說,觀察的重點包括公司員工的神情,「他們是不是在忙碌之餘也能保持快樂和滿足的心情。」此外,總經理辦公室的設備、布置,能夠看出這位經營者掌控環境的能力。
: ]1 M& n! m7 e5 i* S「如果你問了一個令他尷尬的問題,而他在不經意之間小小的皺眉,這也能判斷出對方的回答是否發自內心,他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和熱情,面對經營上的困境。」
6 ~2 D. M* `6 `( n
. r k/ x' |( K' D( |$ P! T' ]* A4 C4 |9 ]
他,保持好奇心* z& Z' u$ O4 ]4 i
曾用連環問題嚇退找上門的FBI幹員! d/ b: C9 ]- G! ]- O
* `9 v: f2 W* m) \ \+ y& @
, v5 I$ z5 ?. I7 E0 A9 ?# d" M高鐵列車駛離新竹站,關於企業面對困境時的因應,墨比爾斯隨手舉例:「聽說,新竹科學園區的員工現在很辛苦,許多企業在放無薪假是嗎?」他表示,雖然無薪假不是好事,反映了台灣科技產業面臨的困境,「但企業從減少成本開始快速因應,至少表現出企業主的決策靈活,從這個角度想,又不見得是百分之百的壞事了。」
, y2 z1 e9 _( k: X) P# S
' C& }; g0 ]" Z* N4 y% J- x% ^. t8 }8 F( ^. [: _7 s5 B
墨比爾斯繼續評論台灣,科技產業的因應快速,而政府現在也正朝著改善產業結構而努力,開始加速推動內需經濟,並且瞄準中國市場,「先不管成績怎麼樣,至少,我已看到了台灣仍在為下一步的成長而努力。」( I( F' g% D5 H$ e5 y
+ w/ ?$ b* v* m& e, L. ~. q' A" B) l ~
無論是對國家、城市、企業,墨比爾斯都堅持必須親自走訪,「身歷其境」感受每一絲的臨場氛圍,嗅出追求成長的野心、熱情與企圖。而這樣的工作,本來也就需要過人的熱情與毅力 ■《今周刊》5 C# P' r& ^5 ~. B5 ^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