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4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1417
- 活力
- 1501
- 金幣
- 14168
- 日誌
- 1
- 記錄
- 7
- 最後登入
- 2019-2-26
 
- 文章
- 256
- 在線時間
- 586 小時
|
本文章最後由 Janeway 於 2011-6-9 12:55 編輯 1 J$ k4 H( c: U$ K( ^- c" j3 p
) V- C- Y$ ~5 ^& A* Y5 n+ ?
( _! y2 V/ Y* d2 [( d8 V社論-台灣不要被「非核家園」綁架' ]8 H( N" g3 [3 l" V* v) J' X
! C+ H3 V2 O* Q) g2011-06-06 工商時報 【本報訊】
: v1 _. Y) r# i8 f& x
3 q1 y Q7 z: B, @8 l, ?/ v9 l 德國總理梅克爾日前宣布,將在2022年前完全關閉境內所有核電廠,這是先進國家中在日本福島核災後,第一個宣布將完全廢除核能的主要工業國家。而在日本核災發生後不久的3月下旬,台灣在野黨主席蔡英文就提出2025計畫,也就是在2025年前完全停止核能發電。對照德國過去在綠能產業的努力,與近日做出的廢核宣示,台灣不論是2025的目標時程,還是停止核能發電議題,看來都值得大大商榷。 ' |3 R0 \ q/ z" @
`4 @0 k ^, P; ?5 ?
自從日本發生核災後,對於核能的發展,歐洲國家陷入分裂。法國及英國仍計劃增建核電廠,尤其是法國,是核能發電比重最大的國家。瑞士在日前先定下核能退場期限,義大利則延長暫緩執行其重返核能的計畫。 , N/ I+ [6 Z* l7 t* Q
! f9 r, y1 t# o3 b7 l+ U 今年3月日本核災後,德國境內反核聲浪升高,使得德國總理梅克爾所率領的政黨在3月及5月的地方選舉中敗給綠黨。一般認為這些結果,迫使梅氏必須明確宣示廢除核能的政策,才能與綠黨抗衡,以免失去政權。 ( ?8 g1 T+ c( E9 a- ]' [2 e
/ s9 `" \$ D& u# t 目前德國是全球最早扶植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國家,政府更是積極投入再生能源的開發,而且訂出極長期的能源政策,例如至2020年再生能源占發電的比重要達到25%以上,至2050年要達到8成。由此可知,梅克爾的廢核政策看似倉卒決定,其實德國早有想法,只是日本核災促使德國民眾的想法積極表現在地方選舉上,才迫使執政當局提早確定廢核的時間。
+ z5 X$ C" b4 ^5 g& ^7 P6 n9 P
, H* A6 Z5 b9 g2 p) z' B4 n( y0 c' M 儘管如此,德國還是要按部就班地依時程逐步在十年以後完全關閉核電廠。而台灣過去沒有任何準備,如果要在2025年不再核能發電,那只有奇蹟可以形容。
\ ^+ _8 K* _! Y% n# Y" }6 A2 ~0 F7 B) D3 e6 @
目前使用核電的比重,也是能否廢核的重要因素。按德國環境部統計,去年德國有22%的電力來自核能,約有17%來自再生能源(即綠能)。而台灣核能發電只占了12.6%,比重不算高,況且依台電的資料顯示,2010年台電備載容量高達23%,而一般國家的備載容量只有15%,因此只要增加其他能源的發電方式,廢核並不難,這也是民進黨主張廢核的主要依據。 * g; Z' P, ^8 N+ p' k
' ?* Z( c5 N0 j" z 但台灣除了核能發電外,其他75%以上,全都是火力發電,雖然政府已在鼓勵其他風力或太陽能的替代能源,但其比重極低。如果要廢核且維持目前的供電和電價,只有增加火力發電一途。但台灣目前最重要的能源政策,而且已對國際做出承諾,就是要減碳,增加火力發電根本不可行。 7 W* B( k" t7 M2 v
4 G% g) U" D. t3 A. b 再來看成本面,台電公司日前指出,若核能發電完全停止,由天然氣取代,台灣每度電費將從2.62元,調漲到每度近4元。國營會副主委陳昭義則說,如果台灣改成能太陽能發電,每度電價至少超過10元,將嚴重影響台灣的國際競爭力。而目前台灣就是因為電力成本便宜,才能夠維持出口競爭力。若因廢核而使電力成本倍數增加,台灣經濟立即面臨危機。
& a2 r" Y" A( I4 Q' v% x4 T3 I# @3 h3 ?: K( L
這個現實,行政院長吳敦義非常清楚,日前他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嚴肅表示,台灣不會有核五,核一、二、三廠也不考慮延役,而核四在安全前提下一定會商轉,在不缺電、不限電下,才會逐步減核,邁向「非核家園」目標。
5 }9 B S; w, p- O' z5 u, O
1 q' T2 r9 I1 t" \( i$ i" q 吳揆說,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環境與德國有很大不同,德國再生能源價格與與電價相去不遠,但台灣電價相對便宜,如果把發展尚未成熟穩定,且目前價格偏高的再生能源做為替代,台灣一定受不了。而如果在未確定前,又訂出那一年為非核家園的D日,並非負責任的作法。負責任的領導人不能只提夢境,要圓夢,必須有築夢踏實的穩健策略才行。 + K, _( A- Y1 W. W3 T; k# y
9 i. [$ Z) G+ k% L* X5 E! {) q 吳院長的確指出台灣的現實面,不過還是很迎合庶民地說,我們會逐步減核,邁向非核家園目標,只是巧妙的避開達成目標的期限。儘管如此,還是讓民眾以為「非核家園」是一個極為崇高的目標,就好像是神主牌一樣,完全不能否定。事實上核能是否繼續發展,尚未有定論,而且像法國等國家則繼續研發核能科技,甚至認為是清潔能源的重要選項。台灣在這方面其實沒有自主決定廢核的能力,但我們朝野卻都將「非核家園」掛在嘴邊,這樣的口號當然讓升斗小民以為核能真的很不好。 : y5 }" [6 R8 `8 t5 A& L& |- K
/ e: Z- i, ?2 ~9 D
再者,如依吳院長所言,核四會在安全前提下商轉,既然如此,有了核四安全運轉的經驗,不繼續設立核五,未免浪費了人才和資源。另外吳院長也說能源政策要有穩健策略才行,不過至今政府並沒有長遠的能源政策,而且在「非核家園」的旗幟下,核四的興建和商轉,不斷地延後時程,這也是核四安全讓民眾無法放心的重要原因,現在核四的商轉又勢在必行,這種種都令民眾難以明瞭政府真正的意向。
' C0 R2 @+ a% b, R/ \2 T$ \' e/ J5 D8 `8 y5 ~) `
台灣擁有核能電廠是既成事實,無法改變。但朝野如果將「非核家園」變成政治口號來操作,反而無法理性地探討核能發電的未來發展,也無法制定適宜的政策。台灣的能源政策搖擺,被「非核家園」綁架,恐怕才是真正問題所在。
) |, G M3 i1 Q2 @) [. K* a2 I( J4 s8 B
; n* x7 j0 ?7 U0 ^出處: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1060600096.html( V4 ^& j5 c" A, Z8 c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