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20112011年未上市100強全解析/尋找 下一個股王# _5 e# _/ J( B' Z/ k0 l' M
- Y: }. ?# d' n" ]+ g前言
b) f! E" f* ^! t& S
, _ Z6 ]: E T6 l5 i《今周刊》連續製作多年的「未上市100強」,7 E+ o" d* V( m; ], V8 p1 c$ T# ^9 x
不僅每年都能掌握台灣產業新趨勢的崛起,# [. k9 l2 Q9 }2 X
更進一步成為「投資下一個股王」的新指標。6 U/ P8 }" l/ A! B
今年,我們剔除股票幾乎不流通的有線電視台、
2 Q3 N: ~( L' z汽車代理及部分傳統產業,
5 Y; k) I6 M6 B8 j0 V調整為以興櫃企業為主的「興櫃100強」,
/ F+ r1 Y p: m. q- e. F# @7 v讓讀者可以更精準地捕捉下一輪投資機會。, _- E' y* h, P3 t$ H2 z$ J
觀察今年的興櫃100強名單,
8 S# G) b# T3 u1 z+ p8 J" @+ L材料產業無疑已是挖掘未來台灣高科技潛力股,
# h" W& r! n7 G最重要的參考座標,「材料當紅」將會逐漸發酵,
8 ]. j T, Z3 N- Q5 t1 F% V未來台灣股市的新股王,很可能就是來自材料產業!
- R% C" F! q. ?) r( i3 W. n# e5 x% h. t* X. M' @
- B6 K! W' K' Z5 r
' N0 _" e" e. T4 f- ~四月二十三日,新竹清華大學舉行百年校慶,許多校友回校與學弟妹分享最新的產業訊息,身兼國碩總經理、碩禾董事長的陳繼仁,特別挑了一個題目,談他十四年創業過程中,如何克服各種經營上的挑戰,以及股價如何大洗三溫暖的過程。
" \& ]: u4 J0 U! [$ |( W! J
* ?5 m0 k' L8 B! }8 F, {# d# x0 w6 m8 F
陳繼仁說,早年創立國碩,光碟片從一片賣五美元,一直跌到現在的八美分,幾乎只剩一%,其間還經歷與飛利浦的官司訴訟,十億元的和解金就幾乎占了股本三分之一,因此國碩股價最低跌到一.八元,市值僅剩不到六億元。
) u5 b3 \) Y2 |# v. h5 O8 j" _% t+ O( m; }7 D$ _% t/ T0 z
5 l& I1 Z0 T4 [# t% J! E後來,國碩成立碩禾,投入太陽能導電漿材料的研發,國碩本身也開發太陽能矽晶圓長晶材料,如今占營運比重已超過光碟片。目前碩禾股價已超過七百元,國碩也在四十五元附近,連同轉投資公司,總市值已達四百億元,陳繼仁說,「真的有如洗了一場三溫暖!」
! M5 @- I6 {% Z0 v
; ]0 x' t# Q: ^2 G1 ~3 a. e$ A; J8 M! X h( K/ D$ S
陳繼仁是從清大材料系大學部一直念到博士畢業,後來到工研院材料所工作八年,創業至今十四年,在材料科學領域已浸淫超過三十年,能夠把國碩從瀕臨破產的局面挽救回來,靠的就是他深厚的材料研發功力,讓國碩能夠跳脫低階的硬體生產,往高毛利、高成長、高競爭門檻的材料領域發展。
0 x1 I* L0 y6 U1 q) ^2 r6 b- a2 \" v. [ q
1 H* z$ a. i7 t, Y
趨勢:材料概念熱/" f9 E; C0 l$ m, }+ J+ s
各大電子集團開始收割投資效益
% c0 D# f4 m. Z! {. U7 Y! V- J M( x8 l
& H$ ?7 m5 h6 n4 q. |- A: z2 m- i/ [在《今周刊》每年製作的未上市一百強專題中,碩禾名列去年未上市一百強的第二名,也是本刊推薦十個最有機會問鼎股王寶座的候選人;去年十一月碩禾掛牌上櫃後,也果如預期成為股價七百元以上的股王級企業。# @, k$ e5 s! C: U
/ H; P5 F+ z! U6 X2 C
6 p# z. s2 `/ C% q9 d$ X, r仔細審視今年入榜的未上市一百強名單,類似像碩禾這類往高階材料升級發展的案例越來越多,從發光二極體(LED)上游的藍寶石材料、太陽能上游導電膠、印刷電路板用的聚醯亞胺(Polyimide,PI)薄膜、液晶面板用的各種光阻劑、保護膜、增光膜、導光板、偏光板,以及電動車使用的電池正極材料等,全部藏身在這個有如投資藏寶圖之中。* c: U- V; t4 r$ G- x" l1 q
9 V: P: p* D( Z( q" w% C
0 G% c$ B" j( A) I% H- \其實,往上游關鍵材料產業發展,已是許多電子集團布局多年的策略,只是近幾年才逐漸成熟並顯現出投資效益;從鴻海、奇美、聯電、友達、大同、台塑等集團,都已有不少開花結果的案例。例如鴻海、奇美集團轉投資的奇美材料(今年未上市一百強排名第四十三位)、兆晶(第十一)及鑫晶鑽;聯電轉投資的兆遠(第二十七);友達集團投資的達興(第三十七)、達虹;大同投資的晶美(第五位);台塑集團投資的長園、新纖投資的友輝(第三十)等公司,如今都已經成為替集團挹注不少獲利的小金雞。, A5 y: d6 c/ c) _7 L# C( L1 q
- b4 H3 Y: G/ M9 ]. k) O
! q$ h/ v( Z3 g Q+ \7 e以組裝代工為主的鴻海集團,在合併奇美電子後,便積極整合雙方在面板、LED及太陽能等產業的上游材料。至於過去轉投資以IC設計為主的聯電,近年來也轉向重點布局LED產業。而大同集團在華映面板產業技術及產量都已落後的情況下,則更明確地以綠能材料為主要發展方向。
; j# J5 d; v! o$ }
5 F4 u5 l$ j% Q% I" u$ j2 Y4 O: @" [, c. A
同屬聯電集團的欣興電子,轉投資部分也包括印刷電路板、觸控面板的上游材料,例如達邁(第九十一)及卓韋,此外還包括微機電、立體電路(3D IC)等領域,例如亞太優勢、利順精密及台灣立體電路等公司。/ {% n9 { V. R4 [0 z
! P& ~; k& B9 _
9 |- Z5 k- g+ l欣興電子董事長曾子章表示,台灣發展電子業多年,往上游材料投資進行更完整的垂直整合,已是必走的趨勢,尤其三月初日本大地震後,掌握關鍵零組件與材料,更顯得迫切與重要。
5 T- j9 Z' M8 P+ }( V) o- o, N! C( W) T8 j: `: C
0 b$ D1 O0 s, E, y! b y
利多:日本強震/
& @+ E: X6 `' p供應鏈大亂 台灣材料廠商受惠
1 ]) V# Z. `% s
0 c I% i; u, U! P( I# ]$ |2 U. E* u+ j) z1 y( I( x) h
國內對日本地震感受最深刻的,應該非友達集團莫屬。一方面友達在日本投資的太陽能矽晶圓材料廠M. Setek,受到停電影響而全面停工,損失難以估算;另一方面,友達已布局多年面板產業的關鍵材料,在日震後卻因此受惠不少。
& I& S6 h# r+ i4 I# M, R) q0 x' v+ a
; E7 B$ q( ~0 R0 i4 z
三月十二日,日本大地震隔天,各國面板化學材料的駐台業務員全都忙翻了,因為全球有逾八成的化學材料來自日本,所有面板廠都急著打電話確認料源,這一震不僅讓整個供應鏈都繃緊神經,更震出台灣材料廠的商機。
/ E' t4 M& a/ q5 _% ?7 w
3 F2 M; k2 f! u9 e「日本地震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我們就開始接到客戶的電話,希望我們能增加出貨量。」達興材料總經理郭宗鑫指出。早在達興二○○六年成立前,長興化工就開始耕耘面板材料市場,所以在長興化工與友達攜手投資達興後,在長興工作二十五年後退休的郭宗鑫,也被派駐到達興負責研發工作。+ C2 i$ Y/ u& A! L* E5 w
; U, Z, @9 U0 P1 b! }6 J0 v
( \' b; u3 x4 O F
坐落在中科的達興,從辦公室內設計、文化風格,都隱約顯現著友達文化,對於一家化學材料廠而言,達興非常年輕,卻擁有無限的潛力,去年以每股稅後純益(EPS)四.四一元傲視群雄,在未上市一百強的獲利排行榜躍居第三十七名。
' b: L$ ~0 i+ D
: j! Q3 m: Q6 S# W8 C+ k1 |. n* i" j( \) P+ W" L
打從達興成立五年前,長興化工就積極布局面板材料,「那時,剛好是台灣面板廠正要起飛的時候,技術、設備、材料多半來自日本。」達興董事長林正一回憶,那時他剛從美國貝爾實驗室返台不久,後來加入友達集團負責蓋廠,友達的四代線至七.五代線,幾乎都在他的手中完成。1 @, y" W* s _7 [5 j( [; e
" R; x& A. C _4 ^
8 l5 p' N0 }: s y, D! R熱門領域一:化學/2 K9 a% O, W8 }# u0 `! p: B" c
達興研發力強 成本只需外商一成
4 [" H# E3 r: P. M2 B- J$ \0 Y4 E- p) O8 I" ]8 w: R
1 N/ z6 o- o& o& G& \為了追求技術獨立,加上縮減成本的壓力,友達開始尋求供應商本土化的可能性,達興因此應運而生。只是一開始,根本沒有面板廠敢用本土的材料供應商,「但這些材料為何不能在台灣做?」在製程逐漸轉換下,台灣材料廠的機會出現了,「我們動手做才發現,以前日廠的材料,供應本地化後,成本居然少了一個零,只剩十分之一。」
5 U% e6 G% u3 P6 J8 i/ z7 p$ s _* T; f& j; N
0 H. t7 Q3 Q+ |) \
很難想像,當時友達一個廠所需的化學材料成本,幾乎相當於現在所有友達面板廠的化學材料費用,「這就是材料廠的利基,高研發能力、高毛利、固定成本低。」這等於是激勵了達興的研發團隊,只要他們有本事開發出與日廠相同品質的原料,就能替面板客戶節省下大筆成本,成本競爭優勢高下立見。8 M7 ]4 Q) r+ {
k3 l0 O) }6 A4 p) C+ V6 d
2 i. ~6 L! C1 G# n1 V在材料產業尚未有成熟分工的完整供應鏈前,達興積極強化研發能量,「這個行業客戶買我們的不是原物料,而是達興兩百人的服務及研發實力。」目前達興約有一百位研發人員,擁有博士學位的占了三十位,在國內電子業中應該是比率最高的企業之一。( v& V3 [2 |( R2 f6 r
1 P O3 f& @! A0 F; ^& l8 ~ V
. a% s' S% R( O0 y林正一說,達興之所以能迅速地切入材料產業,就是長興化工多年的研發實力,加上友達的平台,「做材料業裡的設計廠,就是達興的定位。」...【本文未完,更多內容請見今周刊751期】* ?& I* Q$ t& o1 \7 r* P
& K/ S# x4 c2 h% M. @6 T3 V
7 A5 L6 E) G8 }% M: @) s% w# L
1 K N; U& e/ j, j) g- S- C+ L+ l1 `! f# g5 W
! _/ u# t/ U: R) u0 B4 B'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