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68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1085
- 活力
- 960
- 金幣
- 2544
- 日誌
- 12
- 記錄
- 140
- 最後登入
- 2011-12-11
 
- 文章
- 623
- 在線時間
- 151 小時
|
天下雜誌更新日期:2011/03/15 16:57 - { O- R2 F. h1 h* ^/ S* J( u
. D9 Y3 }9 f+ m x/ w
仰望台北天空,你是否也曾大嘆,「我什麼時候才買得起房子!」背了房貸的人,不玩樂、不出國、不敢買東西,連房貸都不敢背的人,租屋飄流、心中無根,更多數北上工作而租屋的人,只能選擇狹小的雅房蜷曲度日。' P& R" ~/ p( [: E Q
8 w3 r! a$ l7 k. u K高房價、高租金讓一個基本需求的家像摩天樓般高不可攀,奢侈稅7月上路,國家的力量能給渺小的台灣蟻族什麼未來?
% a. v. `# `1 @+ u, |9 M) p
) B( `$ F/ U4 H0 X1 ] r. u: ^【低所得者買房 月薪7成繳房貸】
9 h' c3 ]9 E; ~1 u2 Q# ?0 q/ L+ u3 M7 l
根據內政部委託中華民國住宅學會所做出的「買房痛苦指數」,想在台北市買房,低所得者要全家不吃不喝花17年半,中所得者要花14年,高所得者也需花11年半。想在新五都買房,痛苦也不輕。% f' R/ @4 B" U( v
q! q, x9 V! O
貸款背得更辛苦。低所得者想買房,每月辛苦工作的薪資,72%需拿來付房貸;中所得者需繳上58%;連高所得者都需繳出收入的近一半,給銀行付房貸。
9 ~- m% A8 g9 ~: A: b6 ^9 K1 P Q* Y( L* g1 q% w3 x
【薪資上漲,趕不上房租上漲】
4 Y; B& U4 ?/ J. W3 i2 X/ D9 X9 |% i9 ^* {! ?2 Z5 J% w( N; }
從中南部來大台北工作,被迫租房的人也苦不堪言。10年來,台灣基本薪資的漲幅僅0.9%,對照台北市租金漲幅6.4%、新北市漲幅13.5%,看得出這群無根「蟻族」的生活品質。9 X$ `9 M( L3 k: r" v+ c) p% ~
$ L" l" U# E$ G! [# u! E內政部長江宜樺坦承,相較全世界一百多個城市,台北的房價所得比排名在前5名,遠高於紐約、東京和首爾。
! p# D/ _# e& h; V
0 D) G- d. k! ?) _* O9 ?& `3 e眼見社會階級間的流動速度,愈來愈慢,下一代想要翻身可能愈加困難。但這群買不起屋、換不了房的蟻族,在政府的統計數字中,面貌卻始終模糊不清。「執政者相信有屋者佔88%,所以擔心抑制房價,會造成高比例選民的財產損失,」玄奘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花敬群說。) N% C1 R7 \' T0 V, g
+ d, m9 [4 G5 x! @大台北地區就有約71萬戶,超過180萬人沒有自用住宅,而需租屋、或被迫和家人同住。這還不包括從外縣市到台北討生活,側身蝸居在眾多雅房、套房,沒有戶籍的人。: F# A! i9 P& R8 \) G# W" d' O
6 h+ |' g P9 J( |# Z% z4 s, n' y: J【房價透明化,比奢侈稅更急迫】; J5 @" ]$ q4 L1 K" R
- Q8 a O8 M/ c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強調,打炒房是短期的,完整的住宅政策更重要:
+ M" v( @) E0 e0 f1 ^* Q: S; m3 T1 u8 C3 q2 S
1. 房價透明化
: e2 L7 l( ~% A J+ |
% R/ ?" c7 z- u- H! F比稅制更急迫的,是房價透明化。「唯有房地產資訊清楚,才能建立健全市場的核心,」張金鶚指出。以免仲介代表買、賣雙方,從中操控房地產價格,更要破除產業界利用資訊不透明,大量在媒體進行置入性行銷造成假象,讓人誤以為房價一直漲,扭曲擴大。. v0 O# ~4 e6 a7 J6 l
$ H! h4 ?+ n6 ~2. 補貼政策和租賃制度 雙管齊下) d" z* g' L9 {; n
1 M4 K# v( S% q8 N) `: e6 c- A2 O: o0 ~
政府應該用減稅,鼓勵或強迫空屋釋出,並搭起網路資訊平台。碰到房子漏水或有問題,房客可直接在網站上找人維修,房東就要付錢。政府也可運用公權力,鼓勵興建出租住宅,並把房子交給專業、具規模的物業管理公司管理。租戶只要付房租,住宅就有人打理。7 m- W$ u; f/ X# @+ z' t0 U% {
3 C* T" i/ B3 h' T3. 提升住宅內外居住品質
% D6 E# X$ `1 f4 m, @% ]; ^# j& P k+ K- U( o3 r9 v
由政府立法,規定屋主應定期檢查房屋健康,甚至進行評鑑。「談到房屋,大家最大的迷思在於只談價格,不談品質,」張金鶚強調,建築的品質之外,住的品質才是關鍵。* Z, x8 s* P;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