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193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1579
- 活力
- 2930
- 金幣
- 4770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17-9-10
 
- 社區
- 世紀館
- 文章
- 342
- 在線時間
- 449 小時
|
更新日期:2011/03/13 06:30 蘋果日報
b6 y9 S, ^2 D. y+ u) p4 r【王潔予、於慶中╱綜合外電報導】
. i* H$ J& S! {「若說世界上有個地方,準備好應付這樣的歷史性災難,那一定是日本。」美國國際事務專家史黛西懷特在日本發生規模8.9強震後如此表示。雖有人批評,日本投下舉世無雙的人力、財力多年,仍不敵這場地震,需要檢討,但更多專家認為,若非日本朝野長年戮力防災,災難規模不止如此。從2007年起,日本啟用全國地震警報系統,世界第一。由氣象廳負責偵測、發布,讓民眾有30秒應變。許多日人繳費加入該系統,搶在地震來臨前數秒避難。
& P! }+ r- O6 h: A) r
: N5 v4 d. J! p# V+ [+ q6 ~「所有人往外衝」
/ ?5 F7 ?! c; o7 a3 F昨清晨網友bubki在PTT八卦板發文指,他11日下午人在東京JR新宿車站附近一家咖啡廳內,在場所有民眾手機同時響動,接收日本政府傳送的地震預警,內容為「宮城地震15秒內會抵達東京,請立刻避難」,當場所有人往外衝,果然不久地面開始劇烈搖晃,他稱讚,「日本這點真的很進步」。* v5 A& E6 B8 a9 z4 w$ G' J: B$ c! F t
網友們除對日本在技術上的先進感到羨慕外,更多網友質疑台灣為何未建立此預警系統。網友rosemallow說「太強了,我們真的應該向日本多多學習。」網友lukeworld更直說:「似乎不太容易,台灣電信公司連過年大量傳簡訊都會卡住。」
4 I I; H+ L# z3 M, e; s4 z2 f, c+ x
須準備逃難背包
# x1 J' j L; f& Y除了地震預警系統可掌握30秒應變外,政府也從各方面進行地震防災宣導,使民眾懂得事前防備及事後應變。學生在校遇上地震,會立刻戴上準備好的頭盔、躲到桌下,兩層樓以上大樓都有逃生滑梯,供師生迅速逃到地面。
4 F! ? }0 h5 Z經過反覆演習,每個家庭都知道,要在家門後放置逃難背包,有水、罐頭、急救包、現金、衣服、收音機、手電筒、備用電池及乾糧等。一有狀況,人們會立刻關上瓦斯總開關、把門打開,以免地震卡死鎖頭。此外,專家建議居民準備自行車,並在床底準備一雙外出鞋,以便在瓦礫堆中逃生。
' _1 \! L/ k* |& d: c+ ?4 m4 J: e地震發生後,日本各電視台立刻停止正常節目,播報災情、各地地震強度及受影響範圍。日本放送協會(NHK)更統整各地數據,即時報導。為因應地震,核電廠及高速子彈列車都經特殊設計,地震時會自動停止。' r) P! z- F% P# v; n* y
; E* _9 r8 ?: L# s3 C/ Y7 G
& D: Z# {8 N: d R建築法規很嚴格
! J' J3 J( {5 [5 I2 s9 ^2 G" H日本政府每年投注28.5億元台幣的經費在地震預測及研究,這還不包括城市防震支出。日本也嚴訂建築法規,近10多年來,很多建物採耐震鋼材或強化水泥,高樓大廈的地基不但打得深,還增設吸震裝置,地板與牆面接合處作強化處理,消減上下震動造成的擠壓力。《紐約時報》指出,「嚴格的建築法規救了不少人。」
: ~! `7 n: C# ^ Y8 }4 k; e- A" f% Z, H
日本地震警報流程
. f9 \! ^. N' |: M
& ^; L- D% m) l# d# t' y1.氣象廳負責以全國共1000個地震儀,偵測橫波中的P波(垂直震波,primary wave)。震央會發出兩種震波,較小的P波速度快會先被測得,S波(水平震波,shear wave)速度慢,但破壞力較強0 K" J4 w0 V4 |$ D: f/ L$ z% G
$ W- J6 F$ I3 T8 M7 b
2.P波達一定強度,氣象廳即發出警報6 `' T, i( q. z, `. I
7 d8 T& i5 T! X% [
3.日本放送協會(NHK)幾乎在警報發出同一時刻,透過電視、廣播及衛星資料傳輸系統,警示群眾
; b# Q8 Q: @' K/ G g
# X- v+ p& S9 ?. X4 J7 k5 P# [! \4.繳費訂戶透過手機、電子郵件即刻收到預警
8 @4 K0 H8 \* Y- R, F3 A. ~0 m5 v! r) D) q# d Y
5.民眾接獲警告,約有30秒空檔躲到桌下、關上瓦斯或戴上頭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