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261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2818
- 活力
- 3445
- 金幣
- 15500
- 日誌
- 0
- 記錄
- 8
- 最後登入
- 2024-6-8
  
- 文章
- 3211
- 在線時間
- 1497 小時
|
廣欽老和尚道:「工作再忙,也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我們工作是在修心,並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 z z" c" k& y2 L x* |
3 L6 Z& [# j) N/ b 急匆匆趕去聽一場演講,趕路中心情焦躁起伏。好不容易到了會場,喘息未定中,看到了自己的愚癡。去聽演講,不是要安頓身心嗎?怎麼把自己弄得急躁不安?
* T- ]& C' a; C6 X3 u* C& R* d! v' n T9 g9 L- r5 j6 y; P* n4 H
" }7 o& W/ V& r7 ^6 L9 g+ R( `
( \- D4 m& L- R" T. [人常陷在情境中,反而忘了做事的目的。
. X' o% v# E$ |. G* V/ N7 b: [# y7 A5 v. H; c! I% d
我們為求更好的生活品質,追求更多的成就,疏忽追求過程中,心要清楚明白,安定快樂,才是真正的成就。 7 J) T0 i0 o5 v* d$ x T; Z$ d
! o7 X- ]; c1 ?
不禁想起一則廣欽老和尚的故事,承天禪寺起建的時候,一天來了很多工程人員及工程車,寺裡負責監工的師父正忙得不可開交,老和尚突然叫住他,請他進屋去磨剃頭刀。 3 \4 O: |& V2 k. J# c3 t$ _
9 k3 F& G, z3 [$ L! p M M2 ~
他愣住了,這是怎麼回事?
& }- @! ?5 I; l' [+ I3 w) i! F4 _5 v- N! N) M& |
早不叫磨,晚不叫磨,偏在這時候,外面有這麼多工程人員正等著處理事情呢!他心裡急得不得了,可是師命難違,只有遵命進屋磨刀 三兩 下。 7 ?4 n, u; K @' S
8 U. q4 k; G& E; d' Z+ D9 {8 U廣欽老和尚一看,喝斥道:「你看,隨隨便便磨的,刀兩邊沒有磨到;你的心不平,所以磨出來的刀子也不平。」
! \; j- ?/ l& \( u+ X$ D4 f7 q
/ A7 E0 @! ^( r! o: M9 A% t- ~6 w這位師父心裡很急,一聽,趕緊再去磨了一次拿給老和尚看,廣欽老和尚又喝斥他:「一看便知是做表面工夫,隨便應付而已,你並沒有重新磨過,這刀是補磨的。」這時,老和尚拿出自己的剃頭刀,又平又漂亮。因為老和尚的心是平的,靜的,所以磨出來的刀一如其心。
9 B$ i! `' A& n. M+ U$ @- P: i/ ^ @/ F" x6 p# |
廣欽老和尚道:「工作再忙,也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我們工作是在修心,並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人的心隨境而轉的力量太大了,心要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做自己心的主人,實在很不容易,需要老和尚的棒喝,才能看到自己。 8 H" G+ Z1 B$ d9 m% [ x
6 M" N% ^, z, L
所以我們必須不斷的、徹底的提醒自己。我們常常陷在事情裡面,心是不安的、急切的,手裡做著這件事,心裡擔心著別件事。「不斷的想要得」,想要做的很多,想做得更好,超過自己所能負荷,就是「貪得」。 # W T9 I8 \% C7 _+ v; j
; L( J3 u! R/ ^6 k* b; y- k9 h$ P
當洗碗時,急切的要趕快洗完,好去做其他有意義的事。因為潛意識裡認為它是「無用」的小事,諸如:趕路、等車、做家事、運動等等,都是此樣心態。其實「洗碗這一刻,就是生命!」每一刻都是生命的片段。 8 F7 ?+ G% `3 x O
3 L9 ?4 m. h# G; T" N- X% \! f- v) ?9 |" f1 Q
我們每天都有很多的體悟,但正向的想法是稍縱即逝的,轉眼間,又掉入過去的習慣。所以反省之後的體悟要立即記下,〈應如是住〉。整理成簡潔的字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這完全是自己體證來的,對自己最有用。座右銘隨身攜帶,每日朗誦。當境界來時,以適用的箴言提醒自己,就不致落入負面的想法之中。 + s4 ^4 r% c& L
# X8 h$ ^& n- {5 v1 J/ ?. [' h; |$ p活在當下,當下並不是現在的時候,現在的環境,而是保持一顆平靜的心。
- m1 j' J, K6 ]
; m/ v! l R- ^5 Q, _, @7 a讓別人快樂是一種慈悲;讓自己快樂是一種智慧!
" Q! v# l- e5 _9 R- b" K
+ L. X8 ]4 T9 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