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7788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0
- 貢獻
- 1804
- 活力
- 22
- 金幣
- 4505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22-12-9
 
- 文章
- 678
- 在線時間
- 1123 小時
|
最近在一本書上看到[破窗效應]這個名詞, 覺得滿有趣的, 維基百科的定義如下:4 @9 ]; X8 u( j5 y$ d2 ~# p
8 s. f' c) a) [; ?7 D( A+ s' p" Z
破窗效應(英語: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及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刊載於《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題為《Broken Windows》的文章上[1],論及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就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3 K j3 N- J7 O) v) i3 _7 ^" N
以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佔領、定居或者縱火。又或想像一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如果無人清理,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為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因此破窗理論強調著力打擊輕微罪行有助減少更嚴重罪案,應該以零容忍的態度面對罪案。
8 {$ ^7 }* ?% ]+ F
$ t/ r! o3 F) X: m2 m/ E- G$ O1 N愛北大網站上經常有人評論或舉報不當行為, 例如:亂停車,攤販,不走斑馬線,垃圾亂丟等等,6 |! r2 U6 _7 e1 B( x' T5 c1 s% k S5 \
有人覺得這些人過度正義, 常以魔人稱之.
7 A; S8 ^9 o# y+ [- D9 L* [3 D+ {+ y6 f) e: C! {- }
反過來想, 若不是這些人對於小違規零容忍, 逼得大家必須遵守規範, 也許我們的社區早就亂成一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