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108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2116
- 活力
- 4476
- 金幣
- 9849
- 日誌
- 29
- 記錄
- 188
- 最後登入
- 2020-5-11
  
- 文章
- 1308
- 在線時間
- 526 小時
|
更新日期:2011/02/21 04:11 圖.文/黃駿翰
" C% Y/ t. g6 Z0 A2 l" P
+ w7 d# \ [$ B5 p5 g) K7 k |! e& @; m" B- Y3 ~8 h
常在臨床上,聽到病人說:「老師啊!我這種情形是要熱敷?還是冰敷?」這一個小小的動作,卻常常造成混淆,其實熱敷、冰敷要依當時病症的發炎情形與治療目的做判斷。
, A. \. Y, K3 P6 C2 G
/ U5 C% g0 u, m* O9 [
2 g3 p1 _0 c/ S* N( {7 q1 W「熱療」是利用「熱」作用在身上,達到治療的情形。市面上最常見到「乾熱」與「濕熱」,「乾熱」不外乎就是紅外線等儀器,「濕熱」有電熱毯、毛巾沾熱水熱敷,甚至泡溫泉也是一種熱敷的方式,可放鬆鎮定,減緩肌肉緊繃的不適感,很適合在平常肌肉痠痛或者運動前、運動後使用。
+ T' @" K* I% T! m: z2 L+ \2 b9 t3 a1 J% `: l
7 F. t# | g; z7 z. J8 l
熱更可促進血液循環,身體組織的養分源自於血液的輸送。如果血液循環差,也大幅降低自癒能力,所以經由熱療,血液流動的加快,養分供給更多,組織癒合的能力也會大幅增強,很適合受傷後期、慢性期的使用。
% ^3 x0 ^1 k* Y6 c, r
, l% n0 {; K, ^) v0 |
' \4 Q" u0 k0 P3 I3 ~+ t- P但熱也會增強發炎反應,不適合受傷前期使用,容易造成更多的水腫和疼痛。所謂受傷前期就是有「紅、腫、熱」等情形時,都不建議使用熱敷。
9 ?: ~& ~ U- o
y; S# U' n% ]% X9 |2 s4 L9 E& L; y7 V! U4 K+ W& I7 J' p
熱敷時,還要注意哪些情形?如果有溫度感覺遲鈍或異常,比如糖尿病患熱敷時,要避免燙傷;高血壓患者要小心血流大幅增加,造成血壓增高;熱敷也不是越熱越好,太高也會引起蛋白質的變性,介於45℃是最恰當的溫度,使用時間大概15到20分鐘。3 S( V1 A/ y2 ]% q1 r$ ]
& r4 J. J& G; T, X$ e( w) V
0 n5 O7 d: l/ l: P「冷療」在市面常見的就是冷噴劑或者冰敷袋,或者直接浸泡於冰水之中。冷可止痛、降低水腫和發炎的症狀,所以受傷前期,有紅、腫、熱等情形,非常適用。/ f* Z- _" a4 z' U
3 O7 j% P8 r3 {' Q ^" [+ v5 ?
X# F8 u& W$ {6 b有研究顯示,如果腳踝扭傷的前30分鐘使用,可大幅降低水腫情形發生,也可減少日後恢復所需要的時間。冷敷時間通常不要持續超過15分鐘,以免造成組織的二度反應,反而因此造成更多水腫,要少量、多次使用。如果你有感覺異常,部位循環不佳或「冷過敏」患者,要請教專業醫療人士再使用。
7 S- }+ l* h' J0 F5 a' w' K& ^8 [
w" n. X5 {9 X" k- L0 f/ b7 A
# }1 L2 b2 l8 u) T$ `. p; _「冷熱交替法」則是熱敷、冰敷的交替使用,適用於四肢,使用方式為準備一盆熱水和一盆冷水(如圖1),首先肢體先浸泡於熱水10分鐘(如圖2),然後冷水一分鐘(如圖3),熱水4分鐘,冷熱比為1:4,重複4次左右,最後在熱水浸泡4分鐘結束。「冷熱交替法」可利用血管交替收縮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目的,有效改善受傷後期的腫脹情形,並對於關節容易受天氣變化影響的患者,可進行減敏作用,減少疼痛不適感。0 ~: x- i9 d: _. i; S
" s" E0 B( u- W6 ^% o, x& `" d& E: `( l9 U5 D0 h8 ?
不論是熱敷還是冷敷,都只能進行初期和簡單的處理,如果有任何的不適與疼痛,還是得經過專業的醫事人員治療才是正確。& f# i3 o, H6 c& _* ?
5 O+ ?4 q) o' [9 r, V* {8 }: L
6 o. c& b5 C- a- l(作者為台中市愛鄰復健科診所物理治療師)0 h( y0 s3 ?8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