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575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4
- 貢獻
- 2033
- 活力
- 3288
- 金幣
- 11572
- 日誌
- 39
- 記錄
- 321
- 最後登入
- 2017-10-12
  
- 文章
- 1188
- 在線時間
- 1223 小時
|
本文章最後由 怪物 於 2011-2-17 08:36 編輯 5 [3 R! {$ t% W/ q3 l! |
1 F+ {& |! D" {9 Z3 p起東豐自行車綠廊,后豐鐵馬道更具歷史意義,它曾經是台灣南北交通大動脈縱貫鐵路的一部份。民國87年(1998),舊山線改線後,舊路廢棄,鐵軌拆除,昔日火車鐵輪轟隆駛過的鐵道及隧道橋樑,如今成為單車鐵馬悠遊的休閒路線。
# {/ E h' C2 a! D- C【文、圖/Tony提供;日期:2011.1.14(寫於2011.1.20)】 ' Z/ o' h1 ]+ ^( w7 {
3 o9 ~- X% C: C0 I$ H' W后豐鐵馬道是廢棄的舊山線鐵道改建的自行車專用道,起點在國道四號豐原端出口的高架橋下方,終點為后里馬場,全長4.5公里。
$ V9 B9 M2 k& @9 l2 T5 R6 x1 \
# T3 f$ k/ r! p8 u
: i* `3 O8 X2 V0 g4 e! a( L# B1 `比起東豐自行車綠廊,后豐鐵馬道更具歷史意義,它曾經是台灣南北交通大動脈縱貫鐵路的一部份。民國87年(1998),舊山線改線後,舊路廢棄,鐵軌拆除,昔日火車鐵輪轟隆駛過的鐵道及隧道橋樑,如今成為單車鐵馬悠遊的休閒路線。
' d J- X8 L; P0 E/ |0 h- @9 C
% z' f3 V9 \8 t4 f2 o
' ?! O, t5 ~9 J; s1 h/ |, W. L來到台中的第一天,騎完東豐自行車綠廊的前段之後,回到起點,接著騎往后豐鐵馬道。昔日的鐵道,如今已成鄉間柏油小路,騎著單車迎向大甲溪,車道兩側的景觀,逐漸從租車店雲集的熱鬧商家景觀變為鄉村田園的景致,有不少傳統紅磚古厝散落其間。 ) J: P% N9 ^3 q& X$ x8 \
9 d c2 }, ]1 O
- m/ r- H1 S2 ~: D我注意到路的右側有一條水流湍急、水量豐沛的水圳,路旁立有導覽牌,原來這就是台中地區著名「八寶圳」水圳系統。八寶圳,創立於清朝道光四年(1824),距今已近二百年,最初由蔡正元開闢葫蘆墩(豐原舊名)的水圳,後來由林秋江、林朝棟接續,而逐漸擴大規模,成為台中地區農田水利的主要幹線。 3 R' Q, [" t" r+ m
4 w h$ k' z( g8 H$ l8 W1 G
) D7 H5 H: x* ?. ?8 M今天沒騎車至東勢,原以為錯過位於大甲溪上游東勢的八寶圳取口水,沒想到在后豐鐵馬道驚鴻一瞥,而與八寶圳相遇。 3 s* q+ ~7 E8 x* |/ n7 z/ g
% s& g3 ?- O7 y
6 H, g. V" }* q騎了幾百公尺,就望見車道遠處盡頭的鋼橋,那著名的花樑鋼橋了。這座橫跨大甲溪的鐵橋,是昔日舊山線的四座鐵橋之一,完工於日治時代明治41年(1908),歷史超過百年,已被文建會列為歷史建築。
: ?4 n1 P, z8 l/ P
/ c; P( b: u( s+ q. c# b& R* Z B. ]9 Y6 B
明治41年,也是台灣縱貫鐵路全線通車的那一年,縱貫鐵路工程最困難的路段就是舊山線(三義-豐原)路段,長23.6公里,經過山區及河谷,因此共開闢了九座隧道及四座橋樑。當時的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在最後完工的第7號隧道南口題字「一氣通」,象徵台灣南北交通的隔離從此以後一路暢通。
4 T# }( Z! z$ U9 W' l/ l& a7 J1 G. Z( m
( j7 g7 e3 F6 m8 t* X
昭和10年(1935),台灣中部發生大地震,震央就在舊山線附近的關刀山,舊山線因此嚴重受創,四座橋樑(註1)全部損毀,歷經三年重建,才恢復通車。現在所見的大甲溪鐵橋,即是地震後重建的模樣,全長382公尺,由六個鋼桁架構成,而被稱為「花樑鋼橋」。橋墩則採磚石建造,矗立於河床之上。這座橋樑後來通過了九二一大地震的考驗。 3 x# x; {9 Z+ z y
- [& L& ]% d4 ]# ?
$ y& C6 a6 l3 h- z( G
騎過了大甲溪鐵橋,來到了九號隧道的南口。隧道南口有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所題「氣象雄深」四字。九號隧道長1269公尺,是舊山線九座隧道中最長的隧道,也是后豐鐵馬道最具特色的路段。 2 `2 X& r7 T3 h/ S6 C$ Z0 O
' H3 U2 A Q, e9 I- C7 m
: a! g% h) t9 L/ j7 I騎著單車通過這百年歷史的舊隧道,也彷彿走進入時光隧道裡。隧道內的避車凹處,展示著日治時代舊山線的老照片,頗令人引發思古之幽情。
3 t w, p& ^5 [' N, b. i
& I: J, r# }) Q& u! n* F& B" y, \8 _8 [7 B& |
騎在九號隧道中,歷史的氛圍使人感動,而臀部則感到震動不已。隧道內的柏油路面頗為顛簸,可能是單車道施工品質不良,並不像貢寮的舊草嶺隧道的單車道騎來較為舒適。九號隧道的寬面也較為狹窄,若假日遊客單車多時,恐怕隧道內會前蹙後擠,鐵馬苦行。
2 D& ^! |! {5 b/ W X( f: i- q4 g, I2 x; e
2 h1 t, Q$ F6 n& M6 D+ h; W隧道的北口有後藤新平所題的「潛行不窒」。後藤新平是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任期內著名的民政長官,奠定了日本統治台灣的現代化基礎。隧道北口附近的腹地廣大,內有昔日看守隧道的軍隊營舍,營舍旁各有一棵老樟樹及老榕樹,並列相倚,被稱為「夫妻樹」,這裡是后豐鐵馬道途中主要的休憩區。
. x3 r. |' M0 y: x. U8 s' I1 y d5 ?1 t; I/ w# ^
1 o$ J& y! k& ^2 T
+ W# X* d# p: z9 I) J+ \8 S& M' U隧道北口大約位於后豐鐵馬道2.8K處,餘程僅剩1.7公里而已,於是再接再勵,續騎往后里馬場。 ' i/ M" C3 Y( C [, F; f) o1 x' k
[8 D W2 P' x' D1 Q: A# s7 m: F1 v: r& G! T
接著一段下坡路,穿過鐵道涵洞,然後再爬坡,此後鐵馬道便與新山線的鐵道平行。沿途左側有大片的平野,原為台糖的七星農場,現已規劃為中科后里園區,提供給友達光電設廠,這一投資案因環評問題而喧騰一時,如今廠房已在興建之中。 $ B2 v1 |: U9 o+ J s: `
! D4 J/ l9 |$ R
; b0 B. ` ^: U車道的終點,另有自行車道,取右行,不久就抵達了后里馬場。馬場對面,有一足球場大小的泥土草地,是台中地區的馬術訓練中心,可惜沒看見任何馬匹在奔馳。抵達這裡,已下午四點多,而后里馬場只營業至下午五點,本來還想讓小東入園騎迷你馬,時間不足,於是就不買票入園參觀了。 " C4 C( W4 V5 D5 F% ], g; a, D
7 i9 }/ `2 w3 A6 r0 K
\2 a7 W1 T8 {8 g% h循原路折返,回程多為下坡路,騎來輕鬆,走走停停兼拍照,約半個小時,才返抵鐵馬道起點。總計今天的東豐及后豐鐵馬行,共騎了21公里。晚上進入豐原市區用餐,然後投宿台中的汽車旅館。 % m) o$ g3 @1 `7 D* s. A
+ Q7 z! e+ g2 o- u4 h# d' {& v( e+ f+ i3 [/ M4 Q. K" w5 a
女兒在台中就學,將放寒假。學期剛結束,宿舍就要淨空,所以我這次的台中行,除了旅行,主要的任務是兼任客貨運司機,明天要載著女兒及她的宿舍所有家當返回台北。
* l0 S) H: T! P4 F5 M; W2 K$ F0 s$ ~) P( A3 k2 T% U. C
, _0 o* j4 W6 ~1 q$ K/ d
註1:舊山線四座橋樑分別為:魚藤坪橋(今名龍騰斷橋)、內社川橋(鯉魚潭鐵橋)、大安溪鐵橋、大甲溪鐵橋(花樑鋼橋)。 5 N" ^- }& [4 B. d, b
! k- `8 F( \; @0 W
$ R1 R' l7 y) V* C/ z8 ]★詳細旅行地圖 - i$ S. n9 T* m3 Q
/ E+ T- v5 Z* d2 X【文章來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v, D# A+ N) A5 N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