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108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2116
- 活力
- 4476
- 金幣
- 9849
- 日誌
- 29
- 記錄
- 188
- 最後登入
- 2020-5-11
  
- 文章
- 1308
- 在線時間
- 526 小時
|
【聯合報╱江漢光/書田診所神經精神科身心內科主任】 2011.02.08 12:25 pm
% R" I4 U' a( J6 ^5 A 5 [. t8 _+ W9 p
春節假期即將結束,想到職場的重擔和忙碌,許多人不免憂鬱了起來。收心操不只適用在就學的孩子們身上,上班族往往更需要,別讓「收假症候群」耗損了工作戰力。9 t/ z0 U) T/ G0 D
( d& z+ T2 o" p0 e( }4 J其實,假期後重新上班的飄盪心情和疲憊體力是可以預防的,建議在收假前半天或一天中,安排較閒散,但符合平日生活結構型態的坐息起居,最後一個半天睡個午覺;翻翻下周該有的行程和計畫工作內容,讓心中有個底數,晚上吃個飽餐,按時或提前一、兩個小時上床睡覺,第二天上班的精神就很難提不回來。
2 N. @- \8 u2 S
/ Q1 g2 a7 e; M* N同時,可嘗試安排整季或整年度假期計畫,對表操課,並配合自身及家人興趣喜好分配假期。如此容易使人對假期憧憬,但不會有超出期待以外的飄盪之心。漫無目標隨興式的出遊,比較容易顧此失彼,偶有驚喜卻更常玩非所欲。因此,工作應需有設定的目標,放假亦需有甜蜜又不失縝密的計畫,事前閱讀吸收相關資訊,才能盡興,從而減少做收心操的機率。
% f$ a+ R8 R, s! ^* H. E2 f
! z1 ^4 | F4 `# m避免休閒內容牽扯職場人際關係,而去從事自己沒有興趣的休閒。許多人為了配合自己名位,或意欲打入所謂上層社會,建立人際和事業前景,勉強自己打小白球,出入花費昂貴的鄉村或健身俱樂部,或投上司喜好,安排假期休閒,這些都可能使人感覺愈累。# C9 G1 e& t: I0 z& b; \6 t
6 ] M5 g9 P/ e) D' p, m總之,假要放得好,放得巧,並且放得有安排,有創意,從中不但能真正釋放和紓解心情,又有歡愉收獲的感覺,倘若加上能長幼親子同娛,共享家庭田園之樂和溫馨和諧,叫人回憶無窮的團圓樂趣。同時在最後一個半天到一天,讓生活放鬆回歸原點,瀏覽一下隔日重回工作崗位的相關資料,並獲得一夜好眠,可能就是最實用的收心操了。
5 D2 U. e) G0 Y8 F
: F) j* j9 S1 `5 w4 G7 l其實,工作中許多成就不亞於假期的樂趣,而假期中疲憊的趕場和精力應付消耗,往往猶勝於工作。告訴自己,工作和放假休閒是連續的,是互有緩衝和潤色的,放假末的「收心操」和工作末的「放假情」正是生命本來具有的漣漪和火花。6 L1 _$ _! h, d& m) Q' c
0 `+ W* K1 w* R) O% \! p: p4 _收假症候群:
# {2 A0 m: Q* P
* l) I; w' n4 a7 {指沒有辦法將放假的心情或作息,順利轉換回正常工作或上課的規律性,以致收假後,出現白天精神困頓、倦怠、欠缺活力,甚至思考及注意力無法集中現象。
: Y/ J" m) t7 H$ u$ f( }, F W
+ I: A( ?6 v) y1 B t4 G4 ?* ?&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