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60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圖文轉載]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奉獻工作也是菩薩精神

[複製鏈接]

917

主題

54

好友

5430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3211
在線時間
1497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1-1-21 07:30:30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人沒有錢不能生活,工作所得的薪水可以維持生活所需,而工作本身因此就有了意義。仔細想想,倦怠的問題不在於工作本身,而是工作時與他人接觸過程中所帶來的困擾。過去的農村社會,環境相當單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田裡工作所接觸到的不外是草地、泥土,以及自己所畜養的動物、耕種的植物,而不是形形色色的人。現在的工商社會,不管從事什麼工作,上有上司、下有部屬、左右有同事,遇到的都是人;即使是沒有頂頭上司的老闆,也要與客戶或政府部門互相往來。正因為人際關係複雜,所以許多人都覺得生活在現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不禁羨慕起古人,只要天天種田就好了,不需要面對這麼多令人頭疼的問題。
  c( d; h, H$ I, f/ M/ }  T! @* }, |2 V+ @
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會有問題,是因為每個人的想法、立場不同,層次也不一樣,所以難免會有衝突、會起摩擦。你可曾想過,對方帶給你麻煩的同時,也許你也給了對方麻煩;對方為你製造困擾時,你也同樣帶給對方困擾;你覺得無奈,對方也會覺得無奈!這樣不是非常公平合理嗎?
& y- e# B8 u$ _5 P4 N( p, X, E% q
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是在貢獻一己之力,參與這個社會的運作,不僅僅是為了領薪水、換取溫飽而已,人人都是在這種情況下生活的。只要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我們每天吃飯、穿衣、睡覺、走路,一切的生活資源,都是靠各行各業許許多多的人分工合作,才能確保供應無虞,也是因為這些人的辛勤工作,我們才能擁有並維持今天的生活環境和條件。
7 k- q8 M9 F' Z. \8 m
1 G2 W& a# p+ n* A因此,在一個互助合作的社會中,沒有人能單獨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不管拿不拿薪水,只要有一個人不工作,這個人就會成為他人的累贅,為別人製造負擔。在人類社會的合作關係之中,我們自己就是一個組成因素、提供一分力量,所以一個人如果放棄工作,整天無所事事,便是逃避了他的社會責任。8 t4 s$ U4 f; Y" {
- H& e" M+ u9 C5 Z
在工作團隊中,有些人智慧高,能力、技術都在水準以上,但是卻和其他人拿一樣的薪水。表面上看,他付出的多卻得到的少,似乎並不公平,可是換個角度想,施比受多正是在造福人群,和其他人結緣。有能力結人緣,奉獻一己之力,不就是菩薩精神嗎?所以,改變思考方向,心裡也就釋然了。如果不想做菩薩也沒有關係,多做一份工作,就多一分奉獻,你在天國、淨土的功德銀行裡,就多了一分儲蓄,存得愈多,福德、福報就愈大,這也是一種工作的所得。0 A5 X7 k/ z$ D) ?1 ^9 W' `( [6 C

7 `/ h* _5 v  l因此,人在社會上,應該要不斷成長,增進自己的能力,再以所知、所能,盡一己之力來為社會服務,這就是工作的意義所在。只要有機會能讓我們奉獻,我們都應該感到高興。建立服務的觀念,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對職業產生厭倦感,也不再無奈;如此一來,相信每天都能工作愉快。
+ c0 z4 {/ o3 Y7 _- @2 t+ r1 U
. ]( Y' }% |5 V( O4 c( a5 J8 h6 H工作自在語 6 v  V  S  ^( N$ ]0 K
6 a  d+ \! F: k3 D" v$ V. m
施比受多正是在造福人群,和其他人結緣。有能力結人緣,奉獻一己之力,不就是菩薩精神嗎?
- s7 b% w- u; _7 J& \* Q4 \( n! s; e  f
% L$ o% C( H! Y * H4 M% b+ @7 K, K- J
# B$ I, p$ C& h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74期》
6 B7 c8 [0 N2 H1 T: H# b4 K
3 p3 \/ `, c% f" }% c  ^* i: P& C.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