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202|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親子教養] 讓學校的功能,回歸教育

[複製鏈接]

92

主題

18

好友

3283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491
在線時間
436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1-1-13 09:48:50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00304/172011010700650.html, ]1 d8 P1 o+ L% s$ x3 k

, L) M2 y1 u0 e2 a& Z
7 t0 {, \; o" X9 @! l* b+ x6 U9 ]! |/ O5 X+ g

) n) C- `) l% _# 2011-01-075 \/ F5 l* k% r1 w  t  f
# 中時樂活# S9 ^1 R4 u8 R% ?& _, I+ z& M
# 作者:王美恩  出處:親子天下Web Only& e& x1 {$ r1 F1 `2 ^; @; y1 p
& v3 h/ B/ B. C1 i
: c" y; u5 S9 r3 \6 Y0 o5 e
「亂世用重刑」的聲音不斷地被放大,但大家似乎都忘記教育單位不是法治單位。當教育者看到霸凌問題,如何用對方法讓學生心理需求得到幫助,讓他們在教育體系中也有「舞台」,才是教育單位的角色功能,而非自豪貫徹霸凌通報,處分多少位學生進入少年輔育機構。2 G) g: W2 [! H3 E0 v  J5 _8 t

; M. |( L# V" Q( E1 ^2 E     一如以往台灣媒體的報導方式,桃園八德國中校園霸凌事件如連續劇一樣發燒好多天,從學生PO同學的裸照在網路上,到全體老師連署要求撤換不處理霸凌的校長;教育部長親自到校關心,才剛離開學生就在老師上廁所時放置鞭炮以示警告,甚至揚言要帶槍來學校報復;警察開始在下課期間在治安死角之處加強巡邏……,使得整體社會焦慮氛圍高漲到草木皆兵,讓教育單位和霸凌學生儼然成為如仇敵般的對立,也讓社會輿論開始質疑「愛的教育」,甚至有恢復體罰的「暗示」。
0 k( N, H$ h' \! g* q8 D
  T7 F" ^. B) E3 r" ~# Q8 [     「亂世用重刑」的聲音不斷被放大︰民代說要讓警察進駐校園當訓導主任,要制訂反霸凌的相關法案,要處罰不處理霸凌的校長及老師,要隔離霸凌的學生,零體罰政策讓老師沒有管教的籌碼……。大家似乎都忘記了,教育單位不是法治單位。學校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處罰學生,而是提供學習的機制,培養、教導學生為善的意念與能力。而非想方設法處罰人性惡的一面,那是法治機制要去扮演的角色。/ O+ e) T3 K* z; m! f  m1 I

  m4 W; ?5 C. T! ]     為了要趕快恢復校園中的和平,也為了要處理我們的焦慮,在處理過程中,各方都不小心給孩子貼上很多的「標籤」,急著要糾正孩子「你應該…,你必須…」,甚至也給了許多一直在教育單位默默付出努力的老師貼了「標籤」,批判師道蕩然無存。整個輿論的方向,卻忽略了解霸凌產生過程中複雜的影響變數。
1 N' f1 P* M1 }9 y
" Q! C1 f: {" K/ o     當前的霸凌新聞,把校園「霸凌」和「暴力」、「幫派」畫上等號,暴力與幫派的問題多是發生在國中以上的校園,但是追溯到這些霸凌者的國小行為,一定不難發現他們在小學就有情緒易失控、取笑嘲諷他人、帶頭排擠孤立同學、口出惡言威脅同學、學習成就感低弱、上課時總是不守秩序、在操場上玩耍由他來制定「遊戲規則」要大家配合等霸凌者的跡象。* m! C7 i) ^; B1 p/ s  I* d, d

( b* c! F2 s5 F. \     若要談預防,追本溯源,應該這樣假想︰若是讓國高中的老師乘坐時光機器,回去看到霸凌者的小學生活,一定會想大力呼籲小學的師長,趕快處理那些「輕微的」偏差行為。提早發現,提早輔導與處理,這些學童就不會演變成嚴重的暴力霸凌者!因為要協助暴力、幫派學生的矯治工作,真是耗時且費資源的工作。因為難度高,更容易引起師長的焦慮,因而直覺的認定,要以嚴刑峻法(如體罰)壓制。衝突不斷升高,最後這些青少年演變成社會犯罪者的比例很高,社會就不斷地付出成本去提供邊緣人口的處理與矯治。造成一個「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 }% X1 q6 Q1 S! B/ _. }! q1 o2 U

* p# t  F, y8 {- j: a7 ~     當這一波的社會焦慮過去後,所有的相關單位都要靜下來想想,我們到底對霸凌了解多少,我們是否意識到教育體系與法治體系,目的和做法都不應該相同。當教育者看到霸凌問題,要想到問題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那些霸凌者為什麼霸凌?他們可能渴望找到關愛,企盼找到自我價值定位,找到成就感……,卻在唯成績是問的國中生活裡落空。如何用對方法,讓學生心理需求得到幫助,讓他們在教育體系中也有「舞台」,讓他們有源源不絕的向善動力,這才是教育單位的角色功能。教育政策討論的焦點,不應該擺在貫徹霸凌通報,處分多少位學生進入少年輔育機構為目標。3 `/ i! V, f' h) `) v

. @: g( ?1 k- m7 c     許多輿論要求老師拿出使命感與熱情,但要問的是,現在這些複雜的偏差行為,是只要有使命和熱誠就可以解決的嗎?老師有足夠的跨業資源(包括法律知識、輔導諮商能力等),可以成為一個團隊,一起處理複雜的暴力霸凌嗎?許多霸凌者和他們的家庭都需要被協助,但這不是老師在時間和專業上所能處理的;許多霸凌已經嚴重威脅到同學或是老師的人身安全,這更已經牽涉到警政治安系統,不是老師能夠有能力去處理的。所以教育部應該做的,是要給予第一線教師和學校,足夠的跨業資源,足夠的社區資源,不然再多的教育熱情也會被澆熄。
/ b# G4 ?0 T$ f9 I& c
/ b4 Q8 X4 n9 X2 s# Y     台灣的教育環境雖然經過教改十多年的洗禮,但是多數的校園文化仍會以學業成就為教育的目標,老師傾向以學生的學業表現作為成就感的來源,但老師也必須意識到社會的變遷朝向多元化,這些變遷帶動家庭教育的變化,深深影響著學生特質的轉變。乖巧懂事「很好帶」的學生已漸減少,少子化下,被寵愛而自我中心的孩子增加;缺乏同儕經驗而低同理心的孩子增加;因為父母忙碌、婚姻失調環境下,偏差行為的孩子增加;還有注意力缺乏、學習障障、情緒障礙..等特殊兒童也在增加。這些變遷代表著學生的「一致性」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多元背景、不同樣貌、特質與需求的孩子越來越多。而老師若是不隨著時代改變,成就感也必然跟著遞減。" D3 u- E! C- n+ h9 s- Z* `
  w' d! w3 k+ @# z% T1 d9 Z7 ~
     重新觀察學生們的需求是個積極的開始,學生進入教育體系,理性知識的探索已經不是唯一的需求,情感與自我實現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成長養分。老師可以像指南針給予指引,孩子就不會在叢林中跌跌撞撞滿頭包,也不會破壞了學習胃口,影響了學習的表現。7 m- P2 D8 T& \* i3 }
1 X( u' ^' d& ?% s; q, ~  S# I
     當我們在建立新體系處理嚴重的霸凌問題時,更不要忘記我們必須要「從頭開始」,從學童一進入小學的初始開始做起,用預防的心態面對整體台灣校園的問題,所有的霸凌行為都跟孩子缺乏同理心、是否有尊重多元的態度、正義行為、友愛的能力有關,我們一定要啟發出孩子內在的友善人格。教育的重點英在「啟發式」的內化,不是「告訴」孩子一堆「應該」與「必須」的認知,才能真正預防孩子走向校園暴力、黑道幫派和社會犯罪的路上。6 k& b1 R2 z( f5 ?, R7 y! H

$ o/ R  H; s- k# G: G+ Y+ Z     面對校園霸凌問題,不論是從預防或是處遇層面著手,並沒有一套SOP〈標準作業流程〉可以解決所有的霸凌問題,因為每個校園,每個班級,每位孩子都有它的獨特性,重點是我們要能夠「洞察」問題,看清楚問題的結構,保持敏銳的心,看出那躲在問題背後的心理需求,就會用對的方法提供協助。用對方法後,孩子一定就會像是花朵得到養分一般,會開得更燦爛亮麗,充滿自在與自信!
* i0 J' m8 D& D. Q- u0 `+ U* w8 a
環保最重要的觀念就是簡樸,簡樸一點過生活,就是生活環保.
走路健康鍊身更可修行鍊心,快走驅遣妄情慢走發慧習定
任何狀況下,都要照顧好自己的心,保持內心的平穩與安定,就是心靈環保
只要自己的心態改變環境也會跟著改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92

主題

18

好友

3283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491
在線時間
436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1-1-13 09:53:40 |只看該作者
防霸凌 專任輔導教師駐校 明年8月上路
3 j2 S' @! Y# g, A
* V2 P- ]5 h; A. Rhttp://61.222.185.194/?FID=13&CID=130544
: ]  v& Z3 p" t4 u" f. F; ~( ~! [- q5 [: T! F/ d* ~

( Y/ T% e5 }6 [" W立法院會昨天三讀修正國民教育法,明定國小廿四班以上設輔導教師一人,國中每校置一人,明年八月上路;實施後五年內,可望新增專任輔導教師一千六百四十七人。
  v  c: w4 M9 `" p# R+ r" g8 K# s5 N. d
因應校園霸凌問題,立法院會昨天下午修正國民教育法第十條條文,增設專任輔導教師與專任輔導人員。其中專任輔導教師增置員額於明年八月上路,社工或心理師等專任輔導人員部分則立即實施。  R. t# U) s( g3 N: ]6 E& m
( e0 s  {4 I  v0 u0 Z1 r6 X, n
修法後,全國總計將設置一千九百卅八名專任輔導教師及五百七十三名專任輔導人員,每年所需經費新台幣二一‧七億元,由中央政府編列預算支應。
! |2 h' ^  f, X. O5 a# V* B! Z& H! o" n7 _) q6 g8 ~
提案的民主進步黨籍立委管碧玲表示,教育部對於校園霸凌一直沒有提出因應對策,因此提出修正案,修法過程中朝野立委雖曾擦出火花,但最後終獲共識,未來五百七十三名輔導人員,加上一千九百卅八名輔導教師,將對反校園霸凌產生深遠影響。/ `3 u- G' d! r/ n( h

; o% P8 V/ N+ G% U+ O$ Y修正條文明定,國小廿四班以上,設置一名專任輔導教師;國中每校置專任輔導教師一人,廿一班以上者,增置一人,自明年八月一日起,於五年內逐年完成。未來將設置一千九百卅八名專任輔導教師,新增一千六百四十七名。* o) h  w& D7 p9 q9 k3 f1 f8 K" ~3 N

6 Q( ^3 ]: ]( u% ]4 }5 K此外,國中、小得視實際需要,另設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班級數五十五班以上的學校,至少設專任專業輔導人員一名;共設置五百七十三名專任專業輔導人員,相較於目前全國各縣市聘用一百零六名,可望增加四百六十七名專任專業輔導人員。3 y& M1 o5 a" J4 ?& ?) ^, {3 Q

9 y) D8 T0 W. f4 Z' t朝野立委對於學校輔導教師到位時間,原有不同意見,昨天協商一度陷入僵局。國民黨考量專業輔導教師無法立即補足,應有過渡期;民進黨團則認為應立即實施。朝野上午再度協商獲得共識,決定專任輔導教師於明年八月上路。
1 s- U+ v, q# `: b# R% z3 R+ o: s' j. P( E5 q  R
目前國中、小輔導老師只有二百九十一人,專業輔導人員只有一百零六人;修法後,專任輔導教師增為一千九百卅八人,專業輔導人員增為五百七十三人,總計專業輔導人員及教師共有二千五百一十一人,增加二千一百一十四人。
環保最重要的觀念就是簡樸,簡樸一點過生活,就是生活環保.
走路健康鍊身更可修行鍊心,快走驅遣妄情慢走發慧習定
任何狀況下,都要照顧好自己的心,保持內心的平穩與安定,就是心靈環保
只要自己的心態改變環境也會跟著改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