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5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趨勢看法區] 中國到底需要多少石油?

[複製鏈接]

159

主題

0

好友

851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281
在線時間
172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5-3-5 23:46:37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 y' y+ l7 d5 Y; h3 Z6 I: |
 
( F9 u- {1 e" |! d. Z' t' ^8 I3 c來源: 華爾街日報 . Q9 M6 b# f& _

$ t, L5 @: q. h. ?在 中國沿海城市大連的東北部,一條高速公路終點處,坐落著中國的一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基地門口有警衛把守,外人不得入內。
  Z- J7 N& z" b( g& i7 X& Y! F/ t5 s" V' F$ t9 x3 ?) R* Y
大門後面的群山遮住了基地的全貌。與該基地油罐一樣難以看清的還有中國的石油需求前景。去年,全球基準油價出現暴跌(六個月內價格跌去一半多),中國則大舉購買石油。$ @7 t1 `% [3 l% p9 I: G; ^1 f

( l2 ~& @; A" S) ]) f0 ~0 F油價的大跌降低了中國向戰略石油儲備基地註油的成本,中國政府和油企建立這些儲油基地旨在提高能源安全。這一做法提振了全球的石油需求,也為中國去年9.5%的原油進口量增長作出了貢獻:中國從中東、俄羅斯及其他地區額外進口了數千萬桶原油。
0 ^& E: {7 b1 i* M% p3 q& O+ y& A% g. a" [# \' c
中國的這一購油舉措加大了油企、交易員和別國政府評估中國真實石油需求的難度。此舉導致外界無法清楚地了解中國煉油企業的實際石油需求和中國購油步伐可能發生怎樣的變化。
4 a  d$ H3 b  L2 A6 b. c2 q2 b0 B5 }, N" `3 u% U. A6 z+ T
從豬肉到棉花等多種商品,中國政府都建有儲備,評估中國的石油需求便是其中的一項典型挑戰。在石油領域上,中國正日漸成為一個重要的參與者,但有關中國的石油供需的確切數據並不是那麽容易得到的。
/ G/ B# @7 \: C8 U# Z# W3 y- A4 M: q* A$ p4 v
中國已經成為巨大的原油進口國,按照一些標準衡量,中國原油進口量甚至超過美國。搞清楚中國可能進口原油的規模對預測油價至關重要,特別是因為當前全球油價下跌主要是源於市場對原油需求前景的擔憂情緒。( \: X6 b; t  U2 H. l% ]

1 I3 y8 C% L2 f1 z; K( E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大宗商品經濟學家皮尤(Thomas Pugh)表示,中國建造了太多油庫亟待填滿。但中國何時將購買相應規模的原油卻不得而知。& W0 f. H7 z1 B' a8 B3 i( w1 j3 \

/ }* K. J5 [- z8 t5 P$ y+ k: w經濟增長正在放緩,這對原油需求的增長步伐構成拖累。經濟指標表明,如果不是因為儲存了原油,需求增速會更低。8 ]  ~! [3 I& p2 A

6 T6 s) t0 ?" v' R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簡稱IEA)能源市場和安全保障部門負責人Keisuke Sadamori表示,缺乏有關石油儲備的可靠數據對全球原油市場來說是很大的盲點。IEA要求其成員國(大多是富裕的發達國家)保持90天的石油儲備,以便應對供應中斷問題。盡管中國並不是IEA成員國,但其建立了一個類似機制,數年來一直尋求填補石油儲備,同時竭力防止此舉推高原油價格。
: j0 ?2 o# ]" |- g$ Y' J9 B+ c3 E* ^
$ }6 N* w# V' |去年秋季這一努力得到了加強。據駐新加坡的交易員們透露,在奔赴新加坡現貨市場采購的熱潮中,去年10月份,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的貿易子公司中國聯合石油有限責任公司(China National United Oil Corp.)吃進了創紀錄的47船貨,合計逾2,350萬桶。該公司自那之後尚未再有過如此大的手筆。8 j0 A; D* _  E. i8 [
) B6 O, `% y) `. a/ O
過去十多年中,隨著中國國內石油產量增長進入平臺期,中國對進口石油的需求出現大幅增長。全球的新項目投資隨之暴增。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簡稱EIA),自2000年以來,全球石油產量已經增長了逾15%,而同期美國石油總體消費下降。
; r' E/ v, B$ u; S. l0 n6 v# e/ @" h* g5 ~: D3 \
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大型國有石油公司競相鎖定海外供應,與沙特等產油國形成了密切的關系,而且編織起了接入中亞各油田的管道網絡。對於產油國而言,隨著美國用本土產的頁巖油氣替代了進口,中國的需求變得更加重要。
' V0 T6 U7 r; h9 V# H" t
& u6 _" p. q6 u* a上個月在印度洋,一艘滿載中東石油的油船成為了緬甸西南沿岸的一個中國新港口的首艘停靠船。這個屬於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的設施是一根輸油管道的入口,這個管道將很快會向中國西南部每年輸送數千萬桶石油,縮短中東原油的運輸時間。+ r4 `! \' s) e) {
: k3 R; A* Q% Z
同樣是在上個月,中國黑龍江當地政府表示,占中國內陸油田總產量約四分之一的大慶油田今年將減產1,100萬桶石油。正在老化的大慶油田所生產的高成本原油無法與國際市場上的廉價原油相抗衡。
8 }7 @2 m/ e0 ]. H  Y9 U, \2 R/ l) m2 z( L
盡管中國還在吸納海外石油,但隨著中國經濟放緩,中國的石油需求增長正在減速。2003年至2012年,中國的原油日需求量平均每年增加50萬桶。IEA目前預計,到本10年結束時,中國原油日需求年均增量將減少一半。1 ?0 E( v4 A6 r% `

  n2 V6 V, i$ N9 J4 [IEA在本月的石油市場展望中說,在中國原油需求開始走下坡路之前,全球原油需求每增加五桶就有兩桶來自中國,但後來隨著中國石油需求增長明顯減速,這根重要支柱的力量也隨之減弱了。
, B- V: S  V4 n4 k1 `! A$ d8 B
6 f+ W' J8 ]# N與此同時,中國的表觀需求(國內原油加工量與成品油進口量之和)也呈現出類似趨勢。IEA與EIA的數據顯示,在以每年6%的複合速率增長了10年後,過去兩年中國表觀需求增速放緩至2%-3%,未來幾年預計還將按這一速度增長。
  l  [% n$ r/ ?9 H* U  Z$ d1 Z* H5 E! V5 `& H& U
由於國內工業活動低迷,中國的煉油廠已面臨成品油(例如汽油)產量過剩的問題。分析師稱,產量過剩將妨礙新產能的建設,而後者又是衡量未來石油需求的一個指標。Citi Research的分析師什帕科夫斯基(Ivan Szpakowski)預計,今年每日原油加工能力將增加38萬桶,而去年為增加63.6萬桶。% g$ B4 _! L* f, w9 [/ w& ~
4 J8 }/ G6 z  ?4 N- T
戰略石油儲備依然是造成需求難以預測的一個決定性因素。中國政府在過去十年啟動的戰略石油儲備計劃旨在到2020年在全國建設10多個儲備基地。該計劃分三個階段實施。中國國家統計局在去年11月份非常罕見的公布,第一期建成的儲備設施的儲量約為9天的全國石油消費量,而目標是使儲備能力達到90天的消費量。
2 E, ^) }5 v: g- n
5 g+ H( o* B7 D% {: J里昂證券(CLSA)的分析師鮑威爾(Simon Powell)預計,在近期大量購買後,中國目前的戰略石油儲備大約為40天的消費量。投資銀行藍橡資本(North Square Blue Oak)通過貿易和產量數據計算得出,若將商業儲備也考慮進去,則相當於50天的消費量。該行估算,在油價大跌時買入給中國節省了數十億美元。  F  k7 V2 z( g% b& W

' K  V* r% |0 K; m5 g0 z6 `由於需求增長放緩,預計石油生產國對中國市場業已激烈的爭奪可能還會加劇。1 A$ C+ U8 g4 N- `

/ X7 F& Y( d& S4 ?能源咨詢公司Wood Mackenzie分析師古普塔(Sushant Gupta)表示,由於需求增速不及以往,原油進口增速並沒有過去那麽高。他說,產油國必須努力爭奪市場份額,在價格上要更有競爭力。9 y" Y+ B) R. w6 @: x4 b$ `5 q
5 j8 r# [  S, x8 B+ _
以沙特為例,由於中國從俄羅斯和其他地區進口了更多原油,去年沙特向中國出口的原油數量下滑了8%。市場分析師稱,作為回應,沙特阿拉伯向亞洲客戶提供了折扣。
8 e. g# m( r9 q  M, B$ c6 q( t
# C- K9 X8 g  h6 O. g此外,由於北美從西非進口原油的規模大幅下滑,尼日利亞和西非其他產油國也把目標越來越多地轉向中國。發貨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成為非洲原油最大進口國。在非洲石油產量增長的同時,中國石油需求在放緩,前景也不明朗,不足以吸納全部產量,導致越來越多的石油積壓在非洲港口。6 M/ f- X7 N& T0 `0 n7 J
9 b; M! a; u; V) D
全球最大的石油交易商之一維多石油集團(Vitol Group)首席執行長泰勒(Ian Taylor)表示,他很想了解中國的情況。他說,中國能源強度似乎正顯著降低。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