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9639
- 閱讀權限
- 15
- 精華
- 0
- 威望
- 0
- 貢獻
- 95
- 活力
- 76
- 金幣
- 362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15-2-26

- 文章
- 37
- 在線時間
- 18 小時
|
7個早期教育的方法及觀念7 H N! |- b; a5 {( W( u a
我很鼓勵嬰幼兒的早期教育,但如果家長有些觀念能修正,讓目標正確,親子一定可以玩得更開心,學得更開心!以下說明7個早期教育的重點方法及觀念:
9 T% u# m0 \% y
0 U0 r' j' K$ n1.親子互動遊戲:
' W* m- K) m8 t5 F0 P# \$ Y可以刺激0〜5歲的孩子語言發展、認知發展、社會發展及自理發展,不管書、玩具或其他活動,放著讓孩子被動看的學習效率都不如互動學習。
7 K% G' J; |. _; ]) V ~ ?) p6 c, }) x% H" _7 |, _$ a
2.往戶外的生活體驗:& E3 ^, [- |' y4 [4 ], _; c: d
透過身體去碰觸,是正常化身體協調發展及感覺統合發展的保證,多往戶外的孩子,情緒及專注力的穩定度會比較好。
0 R0 K5 @/ ]; l
1 |9 ` d! \' f. T% A# P/ v3 W3 g, s! s3 n3.孩子的玩具選擇應該要多樣化:6 s' \( {, v& {- P3 T' H
如用聽的、用看的、要動手操作的、要與人合作的、要動腦思考的、有想像的,而不是同一類的,孩子喜歡就拼命的買!
0 x' M, }% L( m+ \/ X# A
; ]# v8 l3 u% X" L; G, B4.保持玩當中的樂趣:+ D; ?# I; Q( @0 `9 I
想辦法延長孩子覺得「好玩」的時間,是打開大腦神經元連結的不二法門。- k; l( v& y- i
5. 0〜3歲時期應該著重感官運動:
( \ K" n& E/ D/ d6 I嬰幼兒時期「動的夠」,未來的深度思考學習,孩子更能「靜的下」。
) a: \! ~! }7 Z" Z
& c8 m) W& K9 `7 s9 e% X! q7 M6.潛能教育進入3Q培育時代:
4 q* _) _& R: T; }3 h9 X! f3 h0〜5歲該是把情緒力(EQ)、專注力(AQ)、創造力(CQ)等3Q能力的基礎先練好,就像蓋房子一樣,基礎穩了,孩子未來想學什麼都會學的更好。# v, }1 [$ B, }
2 n$ g- [6 y" ?4 R$ _! ~9 ?7.別再給寶寶閃卡認知訓練了!/ ^4 a$ _% u2 p8 o/ Q
整天在圖卡上兜圈認不會的大象,除了無法建立立體感,還無法記住,其實多走幾次動物園,靠體驗,孩子就會記住了!; _# m% _& W5 n, l( O5 a
' `0 |; H, U4 z( Q10個嬰幼兒啟蒙考題,爸媽知道多少?
) W/ T; I! }& @# m; P接下來,10個嬰幼兒啟蒙考題,爸媽學知識,看看大家是不是現代科學育兒派喔!
0 l t5 b I! c3 f* \
4 G/ i2 c3 c% w' }1.綜合能力啟蒙觀
) K9 z' ~8 B4 r3歲前嬰幼兒的潛能培養,應該最在意的是?(1)手眼肢體協調能力的發展;(2)社交情緒及專注力的調控;(3)口語表達及理解的發展。
1 w0 f8 B& j; \9 ~7 F* M9 U1 ^
: w6 h$ \% t$ P* C7 \2 `科學育兒發現:
* G/ w* [5 O. P# A" N$ r8 P3歲前的幼兒發展,涵蓋非常重要的感覺動作及前運思時期,也就是說,大腦從基礎的生理能力,逐漸往高功能認知的方向發展,因此是能力培養非常關鍵的時期。父母應該給予足夠的感覺動作刺激,增加幼兒大腦神經網絡的連結,提升學習力。
~3 G$ c4 m; k/ q7 M4 p: b. W5 h4 N" U7 j: J9 n8 z, x. B
另外,發展至3歲的兒童也應該減少分離的焦慮,學習獨立完成簡單任務來增加學習的動機,社交情緒自我的控制也會越來越穩定,漸漸減少過度哭鬧的行為。而3歲前,語言學習的環境刺激是否豐富,除了影響幼兒表達與理解的能力,更會進一步的影響之後的社交行為,所以要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早期語言的培養,是很關鍵的因素。: @% g, H. E8 l# H/ L7 d4 M6 e% R; Z
. D! w7 `# y8 g: y: G! `1 Y2.音樂啟蒙觀
" k& D" j1 b1 n3 j" |" U3歲前的嬰幼兒,音樂對寶寶發展的重要性是?(1)音樂可以促進大腦發展,影響學習能力;(2)音樂對發展沒有關係,但可以促進幼兒學習動機;(3)音樂不需要太早接觸,長大再學就好。! N( M. n: g/ W9 J
6 O/ B4 K9 Q7 p% z! f0 s7 v科學育兒發現:
[- L! N9 e$ D" y F1 i0 V根據德國的研究,學習音樂可以組織大腦新的神經迴路,甚至也有研究證實音樂能正向提升孩子未來數學的能力。學習音樂的關鍵因素不在於每天練習多少量,而是年齡越小就讓孩子去接觸音樂活動,寶寶的大腦皮質被影響的區域就會越廣,所以早期環境接受音樂的刺激對幼兒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h7 Z i( y5 \/ p% e& a4 t
' C! r3 B4 w- O& a# n3.語言啟蒙觀0 v3 z( p; s; H; o4 @2 [
3歲前的幼兒,語言學習應該從何時開始給予大量的環境刺激?(1)6個月前;(2)1歲左右,正在開始學習發聲講話的時期;(3)3歲後再注意孩子的語言環境即可。
1 F5 @$ M; y' @' \# g- C, j8 C# `4 w: Q) l8 J0 S. ]) i- w4 s
科學育兒發現:
1 |" ^% B- K9 Z2 Y近代的大腦造影研究,嬰兒在6個月時的大腦語言表達區,就對外界的成人語言有敏感的反應,比我們想像中的早。也就是說,在我們認為1歲左右,幼兒要開始講話的時期前,嬰幼兒的大腦已經開始說話的準備。
9 j! h( p( P9 y/ Y0 X3 _
' ^* b8 x" g- `( F6 j所以,早期給予大量的語言刺激環境,不論是藉由親子說話互動、親子遊戲互動,對提升幼兒日後的語言學習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 o9 U- z* s' h) _, ^3 j
0 \( ?7 v3 i" [2 a4.閱讀啟蒙觀+ C# F2 k7 J# R
大家都認為3歲前的幼兒,應該進行親子共讀,可是孩子都不聽,還該繼續閱讀嗎?(1)應該持續親子閱讀;(2)等到幼兒理解能力比較好時,再進行閱讀;(3)讓孩子自己接觸,等識字或注音之後再進行閱讀比較順利。
4 B: W/ m: ]6 E! \; L8 q3 f& `; n7 T2 e& |5 K4 a
科學育兒發現:
+ g3 R( m6 O1 t- u# `國內外的發展專家一致認為,親子共讀能讓幼兒產生最大的學習動機以及提升幼兒各方面的認知能力,3歲前的孩子應該接受大量的繪本或生動的讀本,發展出優秀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因果推理及專心度。
E( |# ~7 d8 J: u2 S- g# m' m) |) c! @' C
但早期閱讀推行的方式不拘,用演的、用唱的、用念的、用玩的都可以,能提升興趣最重要。同時,藉由早期共讀,也能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及幼兒氣質,提升學齡前幼兒整體的學習表現。
8 v- @6 z6 X2 U4 P; K- I
0 P8 e( H4 c9 k9 J+ t5.專注力啟蒙觀
' }) I6 V0 {5 H, E8 Y# q3歲前的幼兒,在遊戲中專注能力的表現應該為何?(1)能堅持參與及專心在某些遊戲中幾分鐘;(2)進了幼稚園學習專注力就會變好,不需太早關心;(3)日後學習的專注度不一定受兒時遊戲經驗影響。
% F _& B0 ^: O( I2 \0 `% o- B- Y8 w# P
科學育兒發現:
1 Q; `9 C5 m7 ?9 d g& C9 F: r3歲前的幼兒發展學習,主要以遊戲為主。雖然這個時期的幼兒遊戲行為,可能比較沒有組織及建構的表現,但在遊戲過程中,卻往往是專注能力培養的好機會。
}( |7 Z6 ^) @ L7 Q5 u7 s. b) J9 L( l0 n' U7 b
一般而言,到了3歲的幼兒,玩一個有興趣的教具或進行一個遊戲時,應該有10〜12分鐘左右的專注力持續,這樣才不至於干擾日後需要更長時間的專注學習,所以當孩子越大,應該開始關心玩一個玩具或遊戲,會不會只有3分鐘熱度。* O0 ?$ B0 X6 |) L$ S
% h2 \) J& i. `/ V' ~9 T9 V* Z' D3 y
6.外語學習啟蒙觀8 U" O2 E. O/ r) K; C# P, P
大家都知道與世界語言接軌的重要,幼兒外語學習能力的培養,應該如何進行?(1)從小讓孩子開心自然接觸,不要過度要求學習;(2)為了達到日後外語的精熟度,從小就要大量練習;(3)長大之後再讓他接觸外語學習。
7 y9 E6 l% t7 a t, `# h/ v) ?8 S" U" b. u' h# i
科學育兒發現:
- o% h8 s* I& a: x' G% r許多家長都會大量的給予幼兒外語學習的機會,但根據語言發展學家的系列研究,並非所有幼兒在早期都可以處理母語以外的其他語言學習。所以,早期的外語學習並非不可,但是要讓孩子自然接觸且不要過度的要求。例如,早期接觸含有外語的教材、玩具、音樂等,都是很好的引導。提醒爸媽們不可以忘記早期提供豐富的母語環境,對孩子日後的表達與理解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 ~0 C/ k8 R. f: W4 r: [0 L; t. w& I0 K6 ?' G, u5 A
7.媒體啟蒙觀
* c' s, U1 O% C7 w6 U( y最適合幼兒學習的電子媒體設計,爸媽覺得是下列何者?(1)媒體能與幼兒互動式;(2)聲光刺激要足夠引起兒童興趣;(3)認知教學設計簡單,圖片動畫生動一點即可。
4 U, w0 k6 ^9 v d5 W6 V. L& y) d# V8 S
科學育兒發現:4 Z1 F8 ]8 x1 ?
國外研究電子媒體的專家認為,媒體互動式的遊戲設計,能讓孩子的語言表現及專注能力提升,在電子媒體的呈現上也造成最佳學習的效果。8 f4 b/ X! R7 L4 E* D! r
. c# W- t6 K/ h' f4 S/ H) d! I早期幼兒喜歡聲光刺激很強的電視卡通、電腦遊戲,這些不適當的視覺刺激或聽覺刺激輸入,不但對語言發展、認知發展提升沒有幫助,反而造成之後注意力不良及活動量過大的情形。因此適當介入豐富語言刺激及互動式的優良媒體,能幫助建立幼兒基礎的學習能力。
, t! K' S/ b% s% q! b3 A& T
6 G2 ^, `6 X c2 B/ f1 {: {, e0 c. C8.教具啟蒙觀
4 z) S$ K* g) C5 D以下何種玩具,最能增加5歲前幼兒的發展能力?(1)故事圖卡;(2)車車玩具;(3)平板電腦遊戲。2 M. X J, ?" {8 O
]+ w7 o" {/ W# Y) d/ Y" J+ g- F( s8 [科學育兒發現:; d" R. B( Y% L# ~% h# f
3歲前的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大的比例是在做觀察與模仿的學習。這個年齡層如果能從情境圖卡中多去認識環境、增加常識、培養因果邏輯的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都會讓孩子日後環境適應力更強,增加更多的生活智能。' p* C, [- q6 j1 R" d
& E% B5 C- b! S) {& m: G/ t有故事性的圖卡,也可以培養幼兒同理心的發展,間接影響日後人際互動及情緒能力的發展。而且這類情境故事圖卡,有故事性、時間、空間,及人物、事件等,稱為心智故事,和前文說的閃卡只是從圖卡去認東西,其意義是不同的。+ S' |7 U0 j- L! v0 z& s9 m
* V* i& ]3 E) [0 j I; t9 I
9.認知啟蒙觀
* U# @1 Y, w% O4 |1 ^, t, V培養出聰明寳寳,3歲前的幼兒何種認知能力最重要?(1)聽看故事的能力;(2)數量概念的能力;(3)操作組合的能力。3 T {) c3 r; ^, a
) e. M# \- Y6 @5 V' |7 D
科學育兒發現:" l: }- x, J" g( \9 r. a! h" d" U
幼小兒童的環境需要接受大量的繪本或故事讀本,除了幫助認知的發展,還可以增加孩子聽覺注意力及視知覺的發展。另外,根據有趣的嬰幼兒腦波研究,1歲前的小孩腦內,即有簡單的數量概念。因此從小自然接觸及操作有數量意涵的玩具或遊戲,可能會及早幫助幼兒進行抽象概念的理解。
" X! W( i- a- ^9 a1 Z
+ B( }" a* h7 @. p: {3 p幼兒在進行操作組合玩具的過程中,可以大量幫助幼兒發展手眼協調能力及手部的精細動作,而思考推理遊戲的過程中,大腦重要的認知區域也會有明顯的活化,因此,早期操作具有創造思考性的玩具及遊戲,也是提供豐富的環境刺激,來增進幼兒學習的方法之一。, j1 r* N( O1 \3 Y# f9 |4 `( ], r
' i% a5 Q, y! D8 K' O$ _10.感覺動作啟蒙觀
4 B# F- {3 _/ M, p4 E! `您認為以下何種做法,最適合3歲前幼兒發展出動作協調能力?(1)藉由遊戲增加幼兒的運動量;(2)藉由卡通VCD教學跟著律動;(3)及早參加幼兒瑜珈或舞蹈。$ e& x6 D- X. f' L0 Q! x
- m+ L% Q0 j: w, P' I% ]. F科學育兒發現:
3 Y" c5 T* q4 h* M2 h' e不管是藉由戶外活動或遊戲,3歲前幼兒應該有足夠的運動量,來增加大動作協調性發展、心肺體耐力、大腦血流量及學習所需的警醒度,而且小男生的活動量應該再大於女生一些。如果缺少戶外的體能活動,家長也應該多增加室內的體能替代活動,如每天30分鐘以上的VCD律動教學、球類活動、室內體適能活動等 。* C1 U. o* `+ l$ d# O0 Z6 E
% s2 D# L- [6 q, }! L8 z) |" i4 C6 [1 ^
完整文章轉載自 台灣兒童教育發展促進協會$ f) j4 ~* y5 D8 M5 b/ Z) \
http://tacd.com.tw/news_show.php?id=245- F' ]8 u5 |) r m
|
-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