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836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2
- 貢獻
- 1494
- 活力
- 3782
- 金幣
- 17588
- 日誌
- 262
- 記錄
- 6
- 最後登入
- 2015-4-9
  
- 文章
- 2716
-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德式閱讀的力量,一種習慣改變一個民族
: S) p7 u2 R5 z3 O. R% a( L 德國是個極度無聊的國家,你看不到10點還有人在飯店裡吃的熱火朝天的,你也很難每天見到人們興高采烈的滿大街狂歡,年輕人也並不經常聚攏在一起玩耍撒歡,整個德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安靜的氛圍,在這裡人們無聊的只能看書了。所以這個無聊的國家出了很多的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和詩人。也因為讀書才變得民富國強,這一切都與德式閱讀息息有關。... $ h) U8 K$ l# m/ l$ V" ]
[德國的讀書文化]
! Y6 c- ^; |! Q5 Q9 E( k讀書習慣:在德國隨處可以看到正在閱讀的人,車站、咖啡館和草坪,這不僅局限於校園,而是任何場所,似乎每個人的背包裡都有一兩本書,只要一有時間,他們就拿出來讀讀。% u# P$ u8 a/ C' ~3 G
如果你在德國生活,你一定知道這裡的圖書是多麼昂貴,就拿2012年的一本暢銷小說《Er ist wieder da》為列,約在19.9歐(約170元人民幣)。也正因為德國人喜歡閱讀,德國亞馬遜圖書和閱讀器kindle,一直銷量不錯。& G% h0 z9 ?- R' l) c; K
但德國人更喜歡紙質圖書,有兩點原因:1是喜歡紙質圖書拿在手上的感覺,更為傳統和真實;2是電子圖書價格並不比紙質圖書價格便宜很多。
0 V0 ?) F% a4 h3 `# b# }5 A; d* R 他們還認為真正的閱讀源自於書,而非即時消息,他們更願意閱讀有價值的,即便是長篇大論的文章,而不是閱讀那些無用的、八卦的、沒有任何營養的花邊消息。
3 f5 j& M& }2 Q2 l2 b 讀書氛圍:讀書應該是除了足球之外的,幾乎全民都喜歡的一件事,無論男女老少,達到了平民閱讀,他們認為讀書可以鍛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他們主動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想法,促使他們不斷的閱讀。
/ T# Q# U" ^- E# b0 h 此外,德國人認為,閱讀關乎國家未來,經常性大量的閱讀,能夠使青少年更好地掌握讀書技巧,迅速提高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除了家長和學校的督促,政府也把閱讀視為一項兒童啟蒙的社會工程。5年級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張贈券,免費在圖書館領取一本書。
5 H" Z: s: x5 G+ A 德國的父母從孩子出生就開始培養他們對書籍的興趣。很多孩子人生的第一個玩具就是圖書。父母還會在每天睡前為他們讀書或和他們一起閱讀。德國的小學生每天上課時間並不多,通常中午或下午2點左右就放學了,而圖書館會在課餘時間為他們舉辦各種朗讀活動。中學時代老師會佈置主題性作業,需要學生大量閱讀材料書籍以便完成作業。( L3 t, y( k$ M3 T2 |' t
$ E! y, k- o: |! f, U0 Q% R0 y" C [讀書背後的故事]
! D- `) W) Q! w: U- Q 德國可以算是民富國強,背後一定是一種文化力量在推動著,那就是閱讀的力量;中國人發明了造書的紙,但喜歡閱讀的人越來越少。
2 L3 `7 O, r: v9 Z% N5 ? 我們在不斷感歎德國製造的同時,感歎德國強勢維持歐元區的同時,卻沒有注意到,德國的大學和圖書館一定是當地最經典的建築並建議在交通最方便的地段,也沒有注意到德國是世界人均比例最大的普通閱讀者群,更沒有注意到德國人對知識的尊重和閱讀的態度。! R3 |( M5 f# _ S5 h1 N, G
今天整個社會都表現的浮躁不安,在地鐵上,大家忙著刷微博,刷消息,看八卦,流覽論壇,因為無法理性的篩選,接受了太多的垃圾新聞和消息,閱讀了太多的不良和過激的圖片,自然的在一個浮躁不安的環境,心靈和精神世界又多了一份敏感和惶恐。
9 f* T4 H1 ]5 I3 R6 q3 ?2 e6 o- Y 就是因為資訊爆炸,我們養成了一種叫做「淺閱讀」的速食式閱讀方式和習慣,大家的閱讀量可能是在增加,但閱讀品質卻不一定能得到保證,我們又有多少人會在這個時代,真正的願意花時間和精力放在一本能夠淨化心靈,提升精神生活的書上呢?8 f& K) q5 h0 P6 h8 ^2 s! W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在坐車的時候放下手機,拿上一本書讀一讀;我們是不是也可以不再被浮躁纏身,清心寡欲的讀一本書;我們是不是也可以不再以所謂的「淺閱讀」為榮,而花時間去讀一本真正的好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