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607|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医学] 膽結石

[複製鏈接]

2089

主題

15

好友

3654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716
在線時間
596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4-12 08:29:29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本文章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4-4-12 08:34 編輯 4 V4 y+ X( Y+ j1 F' s8 w1 B
3 e; t& x. p( h( U6 A) P- C
近年來因為國人飲食的日漸西化,攝取各種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使得罹患膽結石的患者有日益增多的趨勢,而年輕人因為膽結石而成為「無膽族」的也不在少數。5 |" C  r) L2 ~9 D8 u9 j, @
到底膽結石的成因為何?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和治療呢?' B4 s0 J+ l7 s& H$ _
膽結石依成份可分為膽固醇性結石及色素性結石。由於肝臟合成的膽固醇並不大溶於水,在膽囊必須溶在膽酸內。如果膽固醇太多,或是膽酸太少,膽固醇的濃度就會變濃,就會形成結晶,而變成「膽沙」或「膽泥」,進而成為膽固醇結石。色素性結石,主要由膽紅素鈣所組成。遠東地區的人比西方人較容易發生這種變化,這與慢性溶血,或是酒精性肝硬化,或膽道感染有關。
1 h8 p: Q5 j. T$ [; l$ ]6 H: ]膽結石的成因 9 j3 J( C7 C2 Y* f. |4 m
飲食習慣與膽結石的發生有相當密切的相關性。根據統計,家族中有膽結石病史、膽固醇過高、肥胖、多次懷孕的婦女、中年婦女、嗜高膽固醇食物、嗜油膩食物、嗜甜食...... 較容易罹患膽結石。 7 `  D4 @6 a  _, U
當肥胖或飲食中油脂或膽固醇過多時,容易使膽汁中膽固醇的含量上升,造成膽汁過於黏稠,於是容易結石。
$ `* K) h" x/ |也有人認為膽結石的形成,是因為維生素E不足造成維生素A容易被破壞,於是膽囊的表皮細胞無法維持正常機能而死亡,這些死亡脫落的細胞會吸附膽固醇,於是造成結石。因此有人認為孕婦即是因為易於缺乏維生素E而容易形成膽結石。
- m8 N/ q1 S- ?; i# n+ u膽結石的治療 ! ?6 F3 `) u/ @7 r9 [- p" _9 h
可藉由外科手術切除膽囊、以藥物溶解結石,或以飲食療法來控制膽結石的形成或減輕不適症狀。基本上,若無自覺症狀,對健康並無大礙,但若發生合併症或情況嚴重時就應切除膽囊以免危及生命。 ( v( _; [7 m. W8 m; x
預防和治療膽結石的飲食
2 d. q9 Y* w2 I* J: V4 m- u對於預防和治療膽結石的飲食,要視其情況來調整,不過大體上有一些通則可以遵循:飲食原則-定時定量、少量多餐、忌暴飲暴食。 1 g- c/ F: ?  L, G/ l% W
飲食內容-低糖、低脂、低膽固醇和高纖維。 . p2 D# V) ]: K9 R
低糖  a  \8 O* ?" U4 G1 Z+ k2 d4 U' s
•由於過多的糖分可能是引起肥胖的原因之一,因此限制糖的攝取,是預防肥胖和膽結石的方法之一。   
) v+ K1 T  @3 D8 I低脂5 U2 w9 \3 K1 G. J
•過多的脂肪易引起肥胖,而肥胖者的確容易罹患膽結石。對於肥胖者而言,減肥是預防和治療膽結石重要手段。尤其要少吃油煎、油炸的食物,同時選用低(脫)脂奶、瘦肉以避免脂肪過多。$ \' f8 W4 x( h3 _* Z
•對於已經有膽結石的人,油膩的飲食(不論是何種油脂)通常會刺激膽囊的收縮,引起不適,不過並非每一個膽結石的患者都會不適,要視其嚴重程度而定。當限制脂肪的攝取時,多數患者疼痛不適的症狀可以減輕或消除。
  G) _5 R2 y+ h4 J) v2 R•在限制脂肪攝取時,特別要小心的控制飽和脂肪的量,因為飽和脂肪會促進體內膽固醇的合成,使膽結石更形嚴重。因此要減少動物性脂肪的攝取,去皮、去油脂的瘦肉是較好的選擇,同時要注意選擇烹調用油,椰子油、棕櫚油是飽和脂肪高的油脂,盡量不要使用。/ [, a: `" r: R  @# }
高纖維
- A7 K& O+ H* B0 t: _7 `•膽汁的主要成份是膽酸,而肝臟製造膽酸的原料則是膽固醇。蔬菜、水果、全榖類和全豆類等食物中所含的高量纖維質,可以在腸道內吸附膽酸(膽汁的主要成份)而使之隨糞便排泄。當這些原本會再被小腸回收利用的膽酸被排泄掉時,肝臟會利用血液中的膽固醇製造新的膽酸,於是體內的膽固醇含量會降低,連帶的使可能溶於膽汁中的膽固醇減少,於是使膽結石的發生率減低。
  N# q& d5 h5 B- K不過要注意的是:若是膽結石已經造成不適,則要注意避免一些可能會造成脹氣的食物,如乾豆類、洋蔥、甘藷、蘿蔔等,以免使症狀加劇。
8 l9 N& V% E- y# S8 Z' Y
低膽固醇
  v2 c2 T, N' t% }. J( s# g2 a  [+ ?•在膽結石的成因中,膽固醇佔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因此若是能夠控制飲食中膽固醇的攝取量,則可以使膽汁中的膽固醇含量減少,減低結石的機會。要減少膽固醇的攝取,除了要減少油脂,特別是飽和脂肪的攝取外,也要控制直接自食物獲得的膽固醇(每天低於300毫克)。表一是膽固醇的含量表,對於高膽固醇的食物要避免食用。
. a- v9 X2 ]( v3 Q( f其他. y% T3 C0 Q$ j: b4 _8 [: r
•一些研究指出,維生素A和維生素E對於預防和治療膽結石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因此建議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黃綠色蔬菜並且補充維生素E。此外,維生素C可以保護維生素E不被破壞,也要適量補充。而刺激性強的調味品,如辣椒、胡椒、芥末等也要避免,可免造成不適症狀。
% Q% M0 x0 Z* _- |, j- [運動與膽結石
8 f+ r, U8 D! H0 n對於預防和治療膽結石,有一個與飲食無關直接關係、但卻也有效的方法,就是運動。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左右的低強度有氧運動,可以減肥(控制體重)、使血液中的壞膽固醇減少、好膽固醇增加,不僅使膽結石的機會減少,也減少罹患了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來試試吧! 低糖、低脂、低膽固醇和高纖維的飲食,加上規律的運動,不僅能使你避免膽結石,也會使你遠離其他令人討厭的疾病,使你活的更健康、更有活力。
1 W  l* o  a3 M/ a9 m
" k& \+ R$ G% Y' \喝蘋果汁排膽結石,有影嘸?(康健雜誌143期)/ z3 A$ [- f* _
喝蘋果汁排膽結石,有影嘸?
" k+ U- {9 R2 y2 h膽結石引起膽囊發炎,醫生建議割除。坊間盛傳的偏方,可否幫你躲避開刀?
, ~! B+ K3 `; V9 {' z" i* e3 Z+ n45歲的王太太最近常覺得消化不良,只要吃得飽一點,上腹部就會開始微微地脹痛。某天半夜裡王太太突然感到上腹脹痛的很厲害,持續了一個小時還沒有消失,
6 P' Q; `0 z% c  j. l1 b& A掛了急診後,醫生發現她膽內有顆結石卡在膽囊出口,引發急性膽囊炎。他說,「如果下次再痛,最好就把膽囊割掉。」王太太嚇一跳,難道膽可以隨隨便便割掉嗎?
- e& `% p8 {- E) C$ T親友們紛紛表示不該割除器官,介紹她「食療」,只要每天喝1000cc純正蘋果汁、檸檬汁,七天後空腹吃瀉鹽與大量喝橄欖油,就可以把膽囊內的石頭溶解排出。朋友還說他喝到第5天,上廁所就排出許多細小顆粒。
6 ~' u/ o8 z0 J. Q! L4 ]" I9 Z王太太半信半疑,不過要把多達500cc的橄欖油喝下去,再加瀉鹽,她想了就覺得噁心。
( i6 Y2 X; H) |! J有「石」不一定要治療
" h2 R& h3 F% W* `) I3 K4 p膽結石是由膽汁中的膽固醇或膽色素濃縮沉澱後形成的結晶,顆粒細碎的稱為「膽沙」,大至一個完整的顆粒有如酸梅核,稱為「膽結石」。2 X1 ~" W* [1 T" }$ }6 C$ c
結石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排出,而且連藥物都不容易對石頭怎麼樣。1 i9 h% K/ I0 \- u
國泰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黃奕文說,藥物主要是針對膽固醇成分較高的單一小結石,長期治療效果約只有5成。國人的結石較多色素結石,膽固醇成份較低,所以治療效果不理想,停藥之後也可能會再出現新的結石。. ?5 |8 k4 U0 }: b! {
發現有膽結石後,大部分的情況不需要為了預防「後患」而先把膽囊拿掉。「其實有膽結石的人,不少人是沒有什麼症狀,或者只是偶爾有類似胃痛的感覺,」黃奕文說。/ {8 m, W2 }/ `) v, b9 Z. v3 W
但當有症狀頻繁發生時,就要小心對待了。
' t+ a3 G; G* \5 Y1 P# T' _: S若膽內結石卡在膽囊出口後,又沒有立刻回到膽囊,卡住的時間一久,膽汁無法排出,膽囊就會腫脹,引起急性膽囊炎。上腹部或右上腹可能會持續疼痛超過六個小時,有些患者還會輕微發燒、噁心嘔吐、或者右背部、右肩岬骨疼痛,這時就應該即時開刀割除膽囊。: v0 z4 H6 m1 p+ J6 x; C
急性膽囊炎發作後,醫生會建議開刀割除膽囊,主要是考慮到患者的生活品質與可能會有併發症。因為反覆膽囊炎,代表膽內的結石是「不聽話」的石頭。「膽囊有結石,表示膽囊收縮功能不理想,就算已成功溶解石頭,新的結石也可能會再產生,」黃奕文說,即使有時候結石只是短暫阻塞膽囊出口後就自動排出或掉回膽囊內,日後造成劇烈疼痛的機會還是很高。
1 ^. K* h6 F" b尤其,還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一樣要把膽囊拿掉,並且手術可能更麻煩。
) `0 A, o1 ]( T. g; y0 A$ f像急性膽囊炎發作時,可能因腫脹太久造成膽囊破裂,這時就要用傷口較大的傳統手術,無法使用新的腹腔鏡微創手術。新手術只會在腹部留下3個零點幾公分的小疤,連血都沒什麼流。7 ^: y# L, E7 n8 f) z  o% x
若是膽內結石掉至膽道造成阻塞,則很容易感染細菌,使膽囊化膿,甚至引發敗血症。嚴重時必須先引出膿液,等過幾天感染控制住,再切除膽囊。! S/ F& \" P" f! w. L0 ]3 t
蘋果汁排石法,效果難確定" d, o; X; w' S; f  u' v* ~) a
喝蘋果汁、橄欖油化石頭,到底有沒有效果?醫界大多持保守的看法,主要是因為沒有進行過實證的研究,無法肯定療效,馬偕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朱正心表示。
- f/ Z5 Q7 O) t+ z至於勇於嘗試「食療」的人,黃奕文認為,只有使用科學儀器如腹部超音波,才能確認是不是真有排出。黃奕文說,很少有藥物或食物能夠直接讓大顆的結石排出細小的膽囊口,食療者看到排便時出現的顆粒,可能是因為喝下的食物配方造成的結晶物。1 p: T5 R9 a- F5 P
即使真的有效,醫界也擔心未經檢查或建議就自行食療排石的風險,如果結石卡在總膽管口,還可能造成膽道炎、胰臟炎、或甚至結石掉至腸道引發膽石性腸阻塞。% e" y% Y# ]% n4 |5 ]
35歲的陳先生幾次急性膽囊炎發作,醫生建議他割除膽囊,但他認為「大丈夫不可沒膽」,決定咬緊牙根忍痛與結石對抗。可是到了第三年,腹部疼痛的程度愈來愈頻繁,常常半夜痛到醒來送急診。受不了這種麻煩,他最後還是投降去開刀,白白忍了三年的痛。
* J# v& |5 Z. e& h& f$ Q值得注意的是,忍耐的結果也不一定就能保全膽囊。因為膽囊常發炎,膽囊壁反覆受到石頭的摩擦,膽囊容易受傷、萎縮,最後變成慢性膽囊炎,膽囊的功能其實也喪失了。
, Y8 h" e9 w- {: ]9 h. x* m變成無膽之徒沒什麼不好
  [8 ?* u* Q' _膽囊割除後,對身體的影響最主要是對油脂的消化會較差,「但影響也不嚴重,」黃奕文說。膽囊的功能主要是儲存肝臟分泌的膽汁,當吃到含油脂的食物時,膽囊就會收縮排出膽汁,適時地消化這些食物。
: g7 c3 k/ t7 Y8 n2 O* G: w/ H若沒有膽囊儲存膽汁,一下吃太多油脂類食物時,膽汁無法適時供應,就會造成消化不良或腹瀉。較嚴重的人,醫師會開一些止瀉的藥物或消化酵素以減輕症狀。
4 x5 J+ s) A9 b  J4 W8 f! n但不能期待因此獲得自動排油的「瘦身力」,朱正心說,身體會自我調整,肝臟會逐漸調節分泌膽汁的速度,腹瀉的情況多半只在手術後幾個月發生,只有少數病人會持續較久。
  K+ A: c: G4 M3 q" R; D其實國內每年約有數萬人被診斷出有膽結石,但因為多數人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多是在做了健康檢查後才發現。
7 ~. i# s- w$ _' \有些人則是有上腹疼痛的症狀,卻誤認為腸胃的毛病。黃奕文說,因為內臟的痛不容易區分明確的位置,膽與胃、十二指腸、胸腔接近,所以就會感覺像是胃痛或胸悶。要是年紀大的老人,更不一定能清楚描述痛的感覺在哪。) G* p, j# c% H; t
有些病人膽囊發炎了腹部疼痛無法忍受,送到急診,醫生也得花一段時間來排除像是胃炎、盲腸炎等可能原因,最後才發現問題出在膽囊。也有病人是因為感到胸悶痛,而被送到心臟科。: p' K! e6 i/ _- k1 X
朱正心建議,平時有腹部脹痛的人要注意自己症狀的特徵,送到急診時盡可能給醫生多一點資訊,有助於早點找出問題的原因。
; ~+ h' @2 a' u) v5 O; P  k吃太油才會得膽結石?* C" \* o  G! o+ C  d, \% l% ?
不少人以為膽內會結石是飲食太油膩而導致,其實是不正確的觀念。膽汁會結石是因為膽汁內含有膽固醇跟膽色素,當其中一種成份過分飽和的時候,就會逐漸變成結晶。! C; G6 X4 m0 [+ i, h
但是否會結石,主要還是跟個人天生體質有關,目前研究發現三酸甘油酯過高的人比較容易得膽結石,所以醫生會建議有膽結石的人飲食清淡。
, U3 f$ n& C1 o1 [. h真正容易影響膽結石的,反而是長期節食或三餐(尤其早餐)不定時的人。膽汁沒有適時地排出,一直停留在膽囊內,就容易因太濃稠而結晶。
; y: w8 w) Z# n. B其他較易得到結石的原因也包括遺傳、女性荷爾蒙較高等因素,懷孕過、且40歲以上的肥胖女性也屬於膽結石的高危險群。也有研究發現,不愛運動的人,較容易有膽結石。
, C  ~7 E& H0 w( ~8 B因此,提醒大家把握飲食少油、高纖與定時、定量的原則,努力改善高血脂與肥胖,並且多多運動。( @0 }  _! T4 U& E5 H4 I4 d
膽囊有瘜肉,會不會變成腫瘤?% Y  N3 f  x( f/ X: `% [& `
不少人在健康檢查後才知道自己膽囊上長了瘜肉。朱正心說,膽囊瘜肉其實很普遍,盛行率約達10%,年紀愈大也愈容易長。
6 V4 _0 [! }; q& z4 D一般膽囊瘜肉不大的時候多是良性的,很少會轉變成腫瘤,除非瘜肉大於1公分,醫生考量有病變的可能,才會建議動手術切除。有些人長了不止一顆瘜肉,但若都小於1公分的話,其實也不需要太擔心。
: A8 c2 y7 c+ k+ }  w朱正心說,發現有瘜肉後,只要維持飲食正常,少吃油膩的食物,多運動,就可以了。不過,前一、兩年最好每半年檢查一次,如果瘜肉都沒有持續變大的話,以後每年健檢時再檢查就可以了。
( r) v& U5 _# r0 P5 n' F4 a
5 p, ?% {5 z1 N8 l: t# w! x3 t$ ^8 G( j1 A! B; `& t) f: ~$ C
青山無所爭、福田用心耕

2089

主題

15

好友

3654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2716
在線時間
596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4-4-12 08:37:49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4-4-12 08:47 編輯
- U4 H% {! f; R: k% m& }
- t  Q' s' S3 a/ |# V0 m5 }: W# y7 j膽囊結石與人們的日常飲食密切相關。
7 p9 `7 E4 P1 m: q1 a專家提醒,女性長期素食減肥易患膽結石,而“開葷”對身體有好處。5 ?; q( U  {, C4 M  Y" C
膽囊結石,多見於女性,其實女性在飲食生活習慣有關的,如果女性女人長期素食小心患膽結石,所以女性不要長期吃素食。. j2 e* j/ z1 |; G- f" [
人體內膽汁主要由肝臟產生,膽囊就像一座水庫,起儲存濃縮膽汁的作用。人們進食,特別是進食油膩食物後,食物進入胃中刺激膽囊收縮,引起膽汁分泌,促進食物消化吸收。長期以素食為主,含纖維素類食物影響膽汁的分泌與濃縮,使膽汁長期在膽囊淤積。* F! v# j* Q, ^: v0 c5 m, z
儘管切除膽囊後對大部分人沒有什麼明顯影響,但不調整飲食,仍容易在之後幾年再次產生肝內外膽管結石。專家提醒,女性減肥一定要注意飲食結構調整,不能全是素食,要葷素搭配,葷素比例一般為7:3或8:2。
7 c# Y+ X( \, p5 t
- B6 A- z& `, \9 n7 }/ R' v膽結石治療專家指出,煙、酒、濃茶與咖啡均屬刺激性物品,它可刺激胃酸分泌過多而致膽囊收縮素髮出膽絞痛。故平日應少吸煙、少飲酒,少喝咖啡、濃茶,宜多飲開水,多食米湯、稀粥、藕粉、豆漿、杏仁茶等清淡的飲料和食品,以減低膽汁粘滯度,促進膽汁分泌和順利排泄。- j4 i4 a4 r) ]3 Q% X! y5 o
膽結石病人的飲食應少食油膩的食品。高脂飲食是膽結石患者的大敵。因為高脂飲食也可以引起膽囊收縮、膽囊結石更易嵌頓,故肥肉、豬油、花生米也宜少吃。嚴格控制食用動物的肝、腦、腎及魚子、蛋黃等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常食米麵及瘦肉、魚、豆類等製品與含維生素A、B、C較多的蔬菜、瓜果等,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0 w( y+ V" L7 [
專家還特別指出,動物內臟、蛋黃、魚卵、蟹黃等均含有較高的膽固醇,膽結石患者在食用這些食物時,應特別留意。& \: f/ ?1 P5 G/ C* w+ J3 p

) J8 r9 ^% O# [/ P% ^4 m7 g" N) g; V6 X治療膽結石首重飲食的控制,養成定時定量、少量多餐、忌暴飲暴食良好的飲食習慣。平時應減少脂肪的攝取。由其是雞蛋黃,肥肉,動物內臟等,這些高膽固醇的食物不能吃。專家指出,膽結石患者不要攝取如蕃薯、馬鈴薯、芹菜、洋蔥、蘿蔔、韭菜、黃豆、竹筍及大蒜、汽水飲料以及酸性的果汁、咖啡、可哥等,易引起脹氣之食物。" n. U. ^8 [( y$ z  g1 w; ^
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對膽結石患者也不利。比如扁豆、 巧克力、菠菜、無花果、核桃等食物,要少吃。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避免形成膽結石的有效方法。每天膽結石病人的飲食要有規律,不要過飽或者是過饑,飲食宜清淡,食物則應易於消化,避免胃腸脹氣。此外,要戒酒、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 m& ^4 D! j/ o5 v+ d  D膽結石患者要最好不要飲酒過甚。因為酒會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脂肪肝等病變,使得膽汁排空受阻淤積,進而誘發膽結石的發生。同時,每天攝入足量的水分,切記不要飲生水。: V/ h5 B' [; s$ p" ?* A

7 Q3 m9 c8 J( c& Q膽結石不能吃什麼
6 l# D0 L% T# }一:少吃脂肪過多的食物,尤其要避免吃肥肉、雞皮和食油多的食物,如油煎、油炸餅、油條,不吃豬油等動物脂肪,以免膽汁中膽固醇濃度增高,炒菜可用植物油,如菜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它們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6 y) i& v) T* r- F/ y# E. k
二:少吃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的腦、肝、腎、魚子、腸、魷魚等。) p0 b3 b! G2 R, `
三:可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豆製品、豆類(含卵磷脂較多,能降低和穩定膽固醇)。/ o: L$ L. D4 t! P" _5 ~
四:適當吃纖維素。如各種蔬菜、馬鈴薯、胡蘿蔔、地瓜、筍、蘿蔔及水果。
7 s4 x- ~+ H+ q$ G8 O' B0 K五:適當節制飲食。在逢年過節,家人團聚,親人聚會時更應注意。除了要注意膽結石不能吃什麼的相關事項外,還需避免不合理的快速減肥。在日常生活中,適當增加相應的運動量。
% A& H6 ^$ I- `7 L; s6 g' m
1 T& x9 |& @1 X% t專家指出,膽結石患者應少食富含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膽結石的形成與體內膽固醇過高關係密切,必須限制過多地攝入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對肥胖的膽結石者更應限制。包括動物內臟、魚籽、肥肉、蟹黃、蛋黃、奶油製品等。長期不吃早餐者易患膽石症。因不用早餐,空腹時間長,膽汁分泌減少,易在膽囊中沉積,久之,便可形成膽囊結石。
1 f) C  R  L( K) L, v* M飲食忌油煎、油炸。同時,不要吃含糖過多的食物。因為,糖分過多,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多,胰島素能使膽固醇增加而導致結石,糖被人體吸收後還容易轉變為脂肪而產生高脂血症。
1 p4 W5 [& o+ T% N7 I# k0 w逢年過節是膽結石的高發期,因此在節慶期間千萬不能暴飲暴食。膽結石患者除了要注意以上禁忌外,還應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可減少膽固醇形成,從而預防膽結石的發生。! g6 v# c, F1 G# L' K
5 w3 b% w! H0 V: I/ Z) N
7 Q  k4 p, a9 u1 h. h5 ^  U

& ^% p2 j' v# [4 f
青山無所爭、福田用心耕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