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精通三招就能看懂損益表+ \8 P/ w% i% z& Y
, Z, k$ b' z6 }- {- a& P0 c. T+ |. |& U+ g
2 O6 P% L! g4 B. h
弄清楚損益表的結構之後,投資人就可以大步跨進損益表的世界,看看在新聞報導的數字背後,還有什麼情況是新聞沒能說清楚、講明白,但卻會影響投資獲利的重要關鍵。 z! N% l; v+ O
第1招:成本毛利看分明) c8 S Y" x1 `% C [
在前述說明損益表結構時也提到,「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毛利」的概念。就這個數學式來看,投資人可以很輕易地理解成本和毛利間的關係是「當成本愈高時,毛利愈小」。因此,當新聞報導某上市企業的營收創新高時,投資人先別忙著高興,而是要確認企業的毛利是否也一樣創新高?若是,就可以往下細看企業獲利故事的原因,仔細評估投資的價值;若否,可以就此打住。4 i$ H% Y% y+ j
然而,依目前相關法規規定,上市櫃企業必須在每月10日之前,公告上個月的營業額,但細部的損益表資訊,最快也得等到季報公布時才能看得到。也就是說,投資人雖然在9月10日前會獲得企業8月營收「創新高」的訊息,但第3季(7至9月)的損益表,得等到第3季結束後的45天,也就是11月14日(此為IFRSs新制規定)左右才公布。但就因為營收和損益表資訊揭露 前後差了這麼多天,有不少投資人便常會被營收數據騙進場,傻呼呼地跟著追高,最後又因財報公布後的獲利「不如預期」,而跟著殺低賣出。
2 i5 d3 z8 _, ~3 p2 r1 B/ ` 那麼,要怎麼避免這種情況呢?關鍵是,我們必須了解企業的成本vs.毛利間比例關係。以圖2-2-4的類比科(3438)民國101年的損益表為例,可發現營業收入的數字雖然比前一年高,但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也比前一年略增了2%,顯見在這2年間,其成本和獲利結構沒有太大的變化。4 K* _1 m2 i8 N
一般而言,除非產業有重大發展和衝擊,或者是個別企業在經營上有很大的躍進或經營失誤,否則這個比例關係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所以,投資人在聽到某某企業營收大爆發時,不妨攤開近幾季的損益表來看毛利率是否持續下降;如果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向來偏高時,就別急著為企業的營收故事買單。/ C G( a8 Q# o' p
至於,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多少算高?不同產業的情況各異,無法一概而論,但同一產業的不同企業相比,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愈低的企業,經營績效相對較佳。倘若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呈現逐年或逐季下降的情況,就表示營業毛利有上升的趨勢,自然更具投資價值。/ H, O* k4 i- O% R' M&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