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老人專利?性格孤僻? 破解獨居五大迷思" z! m1 W/ O& M4 H6 E" r2 C
A; P; n7 i4 C1 M; W! f( s+ N$ g1 }% y# l! s
9 k; V4 B* U- i! {
1 g; p: H" e+ A2 z' S
9 ^3 x; l3 p6 ]/ l; E
( \. }" ?2 a0 p2 Y' x
9 ]8 h# }: C% {% _作者:李雅筑 攝影:蘇義傑】
( I; R$ S- T9 _) p- F5 S3 r- v+ T% s+ E' i/ D
1 K- V$ u' D# p# M( T隨著社會觀念的改變,愈來愈多人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獨居不再給人負面的印象,五大迷思也必須破除。: c/ V, Y2 G' a3 ^( M
" W L W$ Z6 P- m( |% x談到獨居,長久以來不少人腦中最先浮現的,應該是「老人」「寂寞」「失婚」等悲情或負面字眼。更有不少專家、學者將獨居視為有待解決的社會問題。不過,隨著社會變遷,近年來愈來愈多人選擇一個人生活,包含許多年輕壯年族群。他們獨居不僅不覺得孤單,甚至還活得相當精采、自在!
# G) ?* G: x: e1 U* T! j
# o8 P' w" o1 c# z近年美國所出版的《獨居時代》(Going Solo)一書,訪問許多獨居族群,勾勒新時代獨居者的面貌,並破解獨居的五大迷思。" ~+ N% \( u$ r$ f0 w2 U+ ^
* F$ u0 @! W+ t, n迷思1〉獨居都是老人?4 X" {+ s2 A6 m9 q, R4 @" P
愈來愈多年輕中產與創意階級 選擇獨居 c" A3 r- A; s+ W- i6 h
2 U! d0 l J6 b: C+ J8 r隨著單身族、晚婚和離婚人口的增加,全球各大城市都在興建單人住宅。據美國人口普查資料,2008年,18~34歲的獨居青年人口已超過500萬人,是成長最快的獨居年齡層。大批青壯世代單身人口從事的產業遍及媒體、廣告、設計等產業,多被視為「創意階級」(Creative Class),他們樂於打造個人的生活空間,也常透過空間設計與家具挑選,彰顯個人的生活品位與風格。2 Y8 ^- c* k5 L4 O. w' q- Q8 h( i
$ f$ A% J& v, L8 w8 t迷思2〉獨居者都很孤僻?9 e0 H( o; _/ e$ N6 w; u7 X
透過社群和網路 獨居者也能活躍社交圈
1 [! q: | _1 E- w( `, Z: L6 D5 ~( M
/ z9 N$ w; G/ ]" n( v8 a' t* e1 P臉書等社群媒體崛起,加上人手一支手機或平板,獨居者隨時都能連線與親友對話、交流,在家也能體驗社交生活的樂趣。而且,獨居者也並非是大家想像中的「宅男」或「腐女」。根據皮尤基金會(Pew Research Center)研究,網路的重度使用者,比其他人擁有更龐大的社交網絡。 g+ S! S7 i$ r* ]- |$ W
& E; E( \6 Y' ] U* v6 N另一方面,各式咖啡店、俱樂部、健身房和社團林立,讓人能輕易找到同好。《獨居時代》書中舉例,一名年近40歲的律師在紐約買了一間公寓,附近也有許多跟她年紀相仿的單身貴族。她是一家瑜珈教室的常客,常和大家一起上課、分享生活。「即使一個人,我也心滿意足!」她說。對於這種「單身群聚」現象,《城市部落》(Urban Tribes)作者伊珊‧華特斯(Ethan Watters)解釋,「他們一起幫助彼此獨居。」3 Z- W, B' G' d1 Y2 u
: ?' D3 c& ~* N: M, a5 h
1 S. q$ z; ]1 ?3 E V/ |9 @
# N4 x4 Z& x3 H; S# F, {
1 W7 e; i( o3 a) _1 G% }8 z
0 P" \9 c# p" [; f8 j) c
! I5 Q, S& A+ J# \6 Y0 c3 M$ O
9 O' I& r3 U- a& z* C! j' x$ H〈遠見雜誌〉。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