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時報-台北電】美國政府停擺進入第2周,共和民主兩黨針對預算僵2 V0 y2 ^& H9 i
局與債務上限談判依然打死結,不見任何進展。面臨舉債大限不斷逼) G v- F8 v: A
近,政治人士推測,這場債限危機將有5種可能結局,但這5種情況都1 c+ e, M+ B" l1 B3 c! x! T
將面臨龐大政治阻力。
2 b3 q0 @3 A# x; z$ F" J8 I' L+ J2 I 美國政府因預算案卡關持續關門,如今又將面臨債限無法提高恐
3 F7 L. V! R4 }( w) B將爆發債務違約的更大難關,歐美股市周一在相關利空罩頂下同步大
$ e) [1 j& G# b跌,德國、英國與法國股市盤中均重挫逾0.7%,美國道瓊工業指數早0 O1 g8 d _# a4 w8 W
盤跳空摜破15,000點大關,大跌150點或1%。% Y; h) T& V( H! g% k: c
- {) X! C! V. l
自從美國政府關門以來,眾議院議長貝納周日首次接受媒體訪問% k4 B; l2 ~8 @ v$ G# z+ l1 k7 z
。他對美國廣播公司表示,眾院不會通過「乾淨版」(意指不附帶任6 x7 s4 |& C5 W3 S9 Y# l8 A
何條件)的調高債務上限法案,若總統拒絕與他們對話,將冒著政府0 U2 U# o( m, C# c' I* r5 T
債務違約的風險。4 \3 \$ n z, ?" p2 n4 I
貝納強調,如果歐巴馬不願針對削減支出議題進行協商,那麼共
5 ~1 `- @* _" X0 i- `1 V和黨將不會同意調高債務上限。
( [+ k% s& V; k7 u% j/ p' w 根據美聯社報導,由於兩黨惡鬥迄今不見舒緩,政界人士指出,5 A. _& M+ I* C' v. m$ }* V
這場債務上限危機可能出現5種結局。9 G# c( x( k* i s( o. I
第1是貝納讓步。貝納將決定冒著觸怒同黨保守派的反對聲音,主
$ A% p: n9 Y$ o8 ]* \+ v# z- J4 q' R導眾院通過緊急預算案,讓政府重新恢復運作,並且還同意調高債務5 _$ y |/ |1 R5 K( R- K- a5 }# l
上限。不過該作法恐讓他面臨其他同黨議員的撻伐,甚至讓他丟掉議9 |7 X" Y+ p/ E' @% u9 Q$ ^! X" ?
長寶座。$ ~3 \3 D- o& T# r/ o8 d
第2是雙方各退一步。民主黨最終願意針對某些議題妥協,有助於: y* b9 r; U3 A: }. s" d7 C
貝納爭取少數共和議員支持調高債務上限。但是該決定,卻也違背歐& H8 Q8 t- z. j* |
巴馬堅稱不對債務上限與政府關門妥協的立場。" R# m9 _$ |7 L) h
第3是雙方大和解。兩黨對於重大預算議題可能進行大和解。這意; ?' K- V0 u) X! p# Z% P3 u; D9 \
味共和黨可能同意加稅,民主黨則必須對社會安全與醫療保健的支出
' b9 a* S H) _. k. h3 X9 ]! k進行大幅度的削減。: |5 \- j K! O4 v* E* e: C9 g
但這難度很高。兩黨立場因為歧見過深,導致歐巴馬與貝納曾在
8 b8 o; g+ @* z2011年與去年底的談判最後都出現破局。若雙方不願各讓一步,要讓
3 A9 k4 d/ [% h0 M' k/ w) X5 \他們在本月17日前達成任何共識,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0 d. }2 s9 P2 `6 i1 F6 ~/ ]: R/ v0 D
第4是歐巴馬妥協。一些共和黨議員預測,歐巴馬將在最後一刻退
5 _3 P5 ~7 z+ E# _- j1 L4 ^1 Q讓,以避免政府債務違約。他們指出,歐巴馬過去也曾有讓步的前例
7 O) @. ^6 {( q7 K1 T,例如同意只對家庭年收入在45萬美元以上進行加稅。但民主黨卻認 f, C$ G1 B7 Q+ N8 [
為歐巴馬這次將堅持己見,不會妥協。
9 P2 ]1 J8 x9 i4 z- L( Z" s& X 第5是美國債務違約。假若兩黨都堅持己見,債務違約將是不可避: K0 o# x ?" o2 a5 W- h1 K
免的命運。不過由於對經濟衝擊過大,加上民怨沸騰,最後反將迫議8 D, ]& A: W( J
員迅速同意調高債務上限。(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蕭麗君、林
8 u9 [) C! M1 ], A1 c# M國賓/台北報導); |7 s! g1 \0 Z; T$ W: M/ F
' }! Q& h( b: ?. i
& ^* N% j! q! q8 j; B" r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