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100元學做有錢人!1 ~, S+ m- r: |8 U" b; R
" {( S7 d, ]% F2 o* K從美國、英國、澳洲到新加坡,全民正在修的理財學分
: u! F8 }3 K. r0 H
! q% F5 L- ^+ D如果你符合其中一項,你就必須學習,這堂因應通貨膨脹而生的M型社會理財新技能。; \) y& ^# I- e7 L# H/ D' H. L/ \
% Z- w: H/ y7 H' M% e
(文)曠文琪 ( U# e& o) ]- S
! i: M/ J7 m# G* f s( E1 v
漲!漲!再漲!全台物價漲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從麥當勞、星巴克、菠蘿麵包到計程車,通通在漲。
+ G/ g+ h& h8 ]. L2 B
9 A4 k W. ?3 z! p B根據主計處統計,在二百七十個國人主要的花費項目中,從起床後要吃的早點,到祭拜用的金銀紙錢,總計一百九十八項產品已漲價。
* L6 f. p$ M' s" l4 }, @- s7 L$ i1 c$ q8 c* C2 u2 `" m
通膨節節高升,你快變新窮人了嗎? 7 U9 o5 Q1 _% A% N A5 Y
1 U4 M) g# R5 h8 \2 O( |' F* x三‧○八%!你沒看錯,這是最新公布的九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它已經創下近兩年的單月新高。然而,這會是特例嗎? * O- r; [6 P" f3 k( }: t0 F
* P6 k! D) H! B
超過三%的物價指數年增率,是什麼意思? + k' b( O$ ]- f+ L
! c8 n- u3 N3 p, F, b$ @
具體來說,這隻巨獸會大口啃食你的存款。你現在擁有的一百萬元現金,若什麼都不做,三十年後就只剩四十多萬元!這隻巨獸,也會重挫你的退休計畫。如果你計畫三十年後要退休,現在每月三萬元的生活品質,三十年後,你需要七萬三千元才能達到相同水準!
7 T6 }* q. l$ d+ ?% `7 }' B" n* n
: ^' V+ u( f. H焦慮無濟於事,從現在起,你必須學習新的理財技能,才不會被打入M型社會的貧窮左端,成為「白領新窮人」。 * M( K9 J9 c( l, m' z* F
, v! m/ u/ G8 K* ~7 u
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第一副總裁史督瓦(Jamie B. Stewart),在「日益重要的財金智慧教育」演講上點出關鍵:「一個人會賺錢,並不表示當薪水到他的手上時,他能有智慧的使用判斷。事實上,是當錢到了自己的手上,才開始財金智慧第一次最基本的測試。而大多數人的測試結果是不合格。」 - Q" T L! U3 f3 Y1 P
7 v- y( ~5 G8 K# r
開門第一課:看重一百元的威力 + b8 j( H# X' x( W' e
. D/ F6 h) r9 B* \) T9 S在物價高漲的M型社會,每個人都知道,「要理財,先要有財可理」,也焦慮著,如何去找出這筆「財」。但多數人想的都是,努力爭取加薪,或者投資股票賺一筆,卻很少人在乎眼前的「一百元」。
, W5 e4 p. M, L% O) H! u* i8 A/ o7 f) t4 w! ]% d
因為你懷疑:一百元有什麼用?但一百元,在有錢人眼中,有著巨大威力;窮人卻反而看不起一百元。 3 ^8 O2 A6 U& P2 r f! d' `. k) x
2 x3 H/ U/ N2 \6 M5 M如果你知道,每天省下一杯一百五十元的咖啡,或者少搭一趟計程車,三十年後,你就能擁有一千萬元,這樣,你還會看不起一百元嗎?如果你每天省下一百五十元,每個月固定投資基金五千元,只要年報酬率達一○%。這筆小錢,三十年後就能讓你晉升千萬富翁之列。 9 g8 V8 |! A, C) Q, D+ b
% @2 ] \% U# g1 ]+ N6 B E* r
「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不是原子彈,而是複利!」這是愛因斯坦的名言。因此,有錢人連一塊錢都要管理,並且讓那一塊錢在未來賺更多的錢。 8 B3 u' \# d: ?. `9 ]6 L6 U
( G: T! _4 p# w& J6 a7 G, S入門第二課:花一元要有三元的效益
+ _9 r3 Z0 e _5 m* z/ g$ A* V3 o5 U1 L9 [6 R# T n& ^
週六午後,台北敦化南路上。年薪近千萬的遠東商銀個人金融事業群副總經理喻芝蘭,她的先生是前台大校長孫震之子,她富有,但用錢理智得驚人。2 M; L% k! \6 n% M: Y# \% d
+ y: P$ ~# K$ M. k; ~
下屬結婚要送花,日薪上萬元的她,會親自走到花店反覆琢磨,把玫瑰花之間的距離放大,創造出一個比人還高的花座,讓五千元的預算,看起來像是上萬元手筆。因為,這次要做的是「面子」。因此,要讓花出去的錢,盡所能的把面子做大。 0 W1 S4 U7 S4 O% D9 @
1 \3 ~0 }) r) U一塊錢,要發揮三塊錢的效益。這樣精算,豈不麻煩?「不,這樣讓你能把資源放在真的喜愛的地方,」省下來的錢,她可以用來買一張三千元的音樂會票,毫不心疼。她深信一句話:「管理金錢,反而會增加你的自由。」 2 J' [) s1 L; a7 w$ X
0 _% ^/ d& r s& H- G入門第三課:懂得儲蓄未來財
9 P4 {% i" [/ i9 K; z: \+ a! ~3 i& C* q$ K1 p/ P
喻芝蘭自己有一套「三二一」法則,這套法則的重點是:不花掉未來的財富。她將收入分成:三份現在,二份未來,一份自己。每個月,她先扣掉「未來」的兩等份後,才開始支配其餘四等份,沒花完的就繼續移入「未來」的帳戶。所謂的「現在三份」是指生活所需花費;「未來兩份」則是儲蓄將來所需,如退休基金;「自己一份」是充實自己基金,買書與上課都包含在內。3 Y2 u# ?7 a2 c( }1 R. x; t5 c' \* ^
( {* D: ^/ s7 X4 C1 w$ a' ^+ A
「越年輕,越不能省,假如扣掉生活費後,真的沒剩多少,乾脆全拿去學東西,」喻芝蘭就是靠自我充實基金,在當授信部門主管的時候,去上基金經理人研習班,建立了廣大的顧問人脈群。當她任職遠傳時,上了購併相關課程,兩年後當遠傳購併和信時派上用場。 ( L2 _- K2 ?/ x2 f' X9 V- U
; b( G; Q9 d I# C「如果是把收入減掉支出,才去做儲蓄,你可能在花未來的錢而不自知。」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陳琬惠說。
. B( j# i4 J" d" G& w
# E2 h& b* A& s M/ m" u入門第四課:分清「想要」和「必要」
z* Y, ?& z- K9 X7 e& |4 F
) X5 t. z3 U* n3 b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擁有五百二十億美元身價,卻不願意花錢買套昂貴的西裝,不是他吝嗇,而是「穿在我身上看來很廉價,那就沒有價值,」他說:「價格是你付出的,價值才是你得到的。」懂得區分它,不盲目被價格所引導,是巴菲特成為全球第二大富豪的有錢基因。而這也是有錢人與窮人的差別:能否洞悉自我的欲望。
9 h/ |3 l1 q! x& y6 G) y, U; l1 n, E+ P" g. S" H* e2 A6 W2 c/ Q5 a
所謂的「想要」是指:我想感覺好,讓別人仰慕。所以我買跑車或是名牌皮包。「必要」則指,生存的必需品,如食物、居所、子女教育、退休養老金等。 & }; w! G- L$ c- e. J% y8 Y
' z$ {5 t' K1 s' ^" R
當你區分出欲望的種類後,還要將自己的欲望排列出優先順序,才能照著順序聰明花錢。但很多人連第一個步驟的區分都不會。 ) p8 [7 p C) e$ Q/ _
- [; p4 B+ y. _3 r0 g5 f2 w" m& u8 j
最後一堂課:養成管理金錢的習慣 ! k8 _1 N6 E6 K3 t
6 @. E9 C: r- Q
珍惜一百元的力量、有儲蓄未來財的概念、區分出欲望的類別後,就要開始計算成本效益,做出抉擇,然後「反覆練習」,這是要成為有錢人,最後一個步驟。 S1 P/ K) G* ~! Y8 C
% k1 r2 i7 N5 l. [+ t! I% P( f
比如說。你現在計畫買一輛七十萬元的車。但你是否算過,十年下來,停車費、油錢等支出約一百三十五萬元。如果你不買車,把錢拿去投資報酬率約一二%的基金,然後以七千元獲利搭計程車。十年後,你仍握有七十萬元的正資產,還省下停車、養車的心力支出。
' ^6 ?4 }5 q: l0 d5 H- U) D' a' }1 d$ c' k. v
算下來,你為車子付出的機會成本超過兩百萬元。但人是習慣的動物,多數人嫌計算很煩,而敗在「習慣」這一關。然而要牢記:管理金錢的習慣,遠比你擁有的錢財數目更重要。
' t [8 d/ K/ U8 K7 j& W0 C
6 a2 f+ J2 K8 w打破心理帳戶迷思,千萬身價不是夢 + D! f, l! \, Z% H$ k* ]8 d
: t+ R+ A, S: @" V- Z二○○二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他揭開了人的心理如何影響經濟行為的秘密。比如說,人為什麼會覺得分期付款比較划算?明明這還會增加利息的成本,原來人很容易有心理帳戶的迷思,商人等於在人的心理開了很多個心理帳戶,讓每個人因為每個帳戶要支出的錢不多,而沒有防備,做出消費。
, R" N3 j: G) H o" d7 P0 U2 Q2 C( i* F9 N4 H: e
建立起上述觀念後,接下來要做的只是花錢前的自我對話。1 F' @; w$ i# x" U ]9 Q
$ j. U; r9 h% R! ~; T4 u# Y# @
要當窮人,還是有錢人,繫於一念之間。當你讀完這篇文章,開始決定每天少坐一趟計程車,並且為了三十年後可能創造的一千萬元感到欣喜時,屬於你的奇蹟,也正在發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