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寶春師傅的成長,做好麵包到管好2.5億公司" N8 ~; X% W9 v' y( N. k+ b8 D: S
% m: H; }+ W/ y- l
" U1 |# F' U V0 ]/ D+ O& u* U) i: k& z7 L( V; j
. U! g$ v" K: a9 T, W
' K+ S" V6 V8 e【作者:林士蕙】
8 H, E% i+ q4 ] a" O# _: R
& E- |" x- Z8 x- q. g9 k- z# B
' N! d# z$ l3 n q5 q8月份吳寶春店台北松菸分店開幕,在成功的背後,這位世界麵包冠軍師傅的創業歷程,念EMBA是他不斷學習創新的思惟展現。8月18日,又是一個近攝氏40度高溫的盛夏午後。台北華山文創園區東2B館,一個室內演講兼展覽的侷促場地裡,竟湧進人山人海的聽眾。這群人不怕擠也不怕熱,只為了看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親臨演講。* l6 c4 F8 T7 e+ |% `4 p
, k7 l8 m+ P; j" p
這是由四度獲葛萊美獎提名的唱片設計師蕭青陽所舉辦的「IIIsland我我寶島」系列講座,每週邀請一個他的好朋友上台對談,大多是音樂、文創界人士。這天的對談人吳寶春是唯一以麵包製作見長的嘉賓,主辦單位BIOS Monthly執行人員徐紫柔驚喜地說,這場是人數最多的,活動結束後等著索取簽名的人潮,也比想像中熱烈,事先沒預期到。
6 k$ O3 n o# {1 B5 E
" @' _6 ~7 R4 p1 Y: y對現場觀眾來說,吳寶春這個屏東鄉下出身的麵包大師,象徵著台灣在地的希望。甚至,一位遠道而來的單親媽媽,專程跑來,只為請教吳寶春,台灣是否還有能力向前走,台灣人是否應該對自己保持信心?還好,就吳寶春近年的成果而言,給了她一個肯定的答案。 ) @1 z! Z& O' f" t& W8 ?
" \. e( m8 ~" h1 o9 Y8 B! h從麵包師 走進創業家角色 ' H3 ? L) S# _/ p: |
6 y1 M7 {) c7 D% ~# |現年44歲的吳寶春,從2008年獲得世界麵包大賽亞軍,及2010年世界麵包大師賽冠軍後,由他帶起的一股台灣麵包熱,至今愈燒愈旺。演講前幾天,吳寶春在台北位於誠品松菸店內開台北第一家店,在8月14日試營運時,立即在短短5小時內賣出3000個麵包,當天現場搶購熱潮驚人,有時難免推擠,讓負責展店宣傳活動的吳寶春經紀人曾文怡,一直對抱怨擁擠的現場客人說抱歉。6 v( T* L$ ]3 I0 r$ j- j
- \6 d4 L7 u7 {0 ]1 t2010年於高雄開設的首家吳寶春店,第一年就獲利,年營業額破億,到第二年營收增加至2億,今年8月開了台北店面後,年底南北營收合計可望達2.5億元新台幣。海外包括大陸、新加坡等地都有人邀約開店。吳寶春已從得獎師傅,成功邁出實業家的第一步,未來更有可能把格局做到世界級。 ( Y+ ?. x; B6 D# h/ Q; Z1 _/ f, b
4 C( `% |2 D9 }
然而,台灣至今也仍未出現過一個世界級的專業麵包製作集團,從一個屏東鄉下小孩,吳寶春現在要面對的挑戰,的確是空前巨大。在這條漫長的創業路上,吳寶春有一部分已在調整改變,但是也有不變的部分。 7 w8 o2 f) F, C k" Z( Z
+ P& S! \7 B, l/ P
念EMBA 求一個學習機會 - o$ O. }; ]+ q" r* a: |2 Z
1 P/ T8 O5 }. g8 ]8 \
先談談改變。成名後,邀約太多的吳寶春也有了經紀人。經紀人曾文怡透露,吳寶春已給自己今年的目標是專心學習與創新,其他外務盡量降低,因為他深恐成長的腳步追不上事業規模。也因此,今年初吳寶春才申請新加坡國立大學的EMBA學程,今年7月中剛完成第一階段學業,預計接下來每3個月去新加坡一次,每次上半個月的課,花兩年時間完成學位。( o; m: B5 H# V. C
7 W% `+ K# D$ L: f, N吳寶春興奮地指出,上EMBA課程讓他學到企業領導,如何把公司做大,不只是做好麵包,還要學組織管理架構,這些都是他上課進修的學問。光是第一階段上課,他聽了幾個同為學生的老闆分享,企業該如何實踐對社會的責任,就覺得很有收穫。
# Z: h ^/ ^, J' D7 n; F
6 E# h& O: M+ ^/ b3 C7 B: m這場求學記,因為吳寶春只有國中學歷,不符合國內大學申請EMBA學程的最低要求,讓他只能到新加坡就學,消息披露後,意外讓吳寶春變成新聞輿論的焦點,質疑國內學校審核學生的思惟過於老舊。這中間,馬總統曾表示願意為吳寶春放寬標準,以留住人才;然而也引發了某些人批評吳寶春有炒新聞嫌疑。$ g/ z' ]8 S. c2 ^: b
5 [4 E& }5 j- W4 U$ v" a/ R面對爭論,吳寶春相當單純地說,他要的,只是一個學習機會!不管是台灣或新加坡,有學校願意收,他都很高興。他也婉拒了馬總統的好意,謙虛地認為國內教育體制要改革,也是要問專家,不是找他。在還沒改變之前,如果因為他一人而放寬,他就成破壞制度的元兇。
/ {* _+ v- P9 Q
) @2 G0 N N6 ^- g從大老闆經驗談 也能學創新
/ Q( Q; y$ L: u4 X8 Z2 @& X6 w. m2 A
然而,對吳寶春來說,學習創新,從來都不只限於校園或書本。他指出,今年為了開台北店,他還曾親自請教許多業界人士,分享事業擴展後,領導人要怎麼跟著公司一同成長。包括王品餐飲集團董事長戴勝益、以小籠包聞名的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都給了他很有用的教誨。 & _! v1 {0 f5 d5 }2 {7 K- I8 X
" D: v& Q8 q: V9 O善於帶領員工的戴勝益建議他,公司一定要設立好分紅制度,以及激勵員工的措施,給員工夠豐厚的收入,才能長久留下人才。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則指出,魔鬼藏在細節裡,食材的品質衛生管理,不管公司做多大,一點也不能妥協。吳寶春也確實把這些建議融進公司改革中,目前已經從個人獨資經營,逐步規劃改為開放師傅入股。.........: r: q4 ]+ T- W7 }6 q( s4 U% y
; Q6 t! H* p- k a
9 c7 _1 U2 j7 m* Y9 Y3 v
我們的孩子有一種魔力:引領大人再站起來
3 m% D' d* E* M; R
m% N" n* m# w3 ~
3 @/ ], R' K F" S0 K( m% P7 g1 M6 n$ u" r- L
( C8 p; B' i8 g5 ~; v
0 B3 f2 I' [1 y/ T【作者:王美珍 │ 攝影:蘇義傑】
% k' w0 U* i, e7 a4 }1 \7 H- a I - H- \" _; _ V7 b. B
$ H7 o/ v* I) _0 x1 T
捨棄高片酬邀約,導演楊力州選擇留在八八風災區甲仙,記錄災後重建,過程裡,他看見許多小而堅的力量,引領著災民往前進。
4 W5 @+ M' \% \4 j
( Y u2 ?9 N$ \' Q& O# `& W9 c/ r3 o近年來,台灣社會處於一種負面的情緒中。打開電視新聞,宛若打開一只憤怒的黑盒子,一連串投訴、抱怨、批評傾瀉而出。然而,導演楊力州的最新作品《拔一條河》,紀錄了八八風災災區甲仙一群拔河隊小朋友與社區居民,如何在最糟糕的絕境中重新站起來,重新看見這片土地裡蘊藏的美好與力量。2009年的八八風災,使得高雄縣甲仙鄉(現改為高雄市甲仙區)100多戶住家遭到土石流覆滅,491人失蹤,是繼921大地震後,台灣最嚴重的一場天災。
* q. Z( c2 y; w1 j m9 M; J' _6 [. R2 P- ?# Y
記錄新聞沒說的「後八八」8 z1 c# j1 `2 R/ p$ g
5 N# N0 B2 s/ ?4 V3 U
然而,片子裡沒有控訴,沒有抱怨,只有孩子們努力專注的拔著一條河,磨破了小小的手與腳,仍奮力為鄉爭取榮耀的精神。首映會的會場上,許多觀眾都掉下了感動的眼淚。' M8 m! p3 _+ N$ V# d# r
! l7 q* q! a( A5 w- U4年前,風災發生時,楊力州在台南拍攝另外一部紀錄片。當時的他本來想一路開往高雄進入災區,只因風雨太大而作罷。直到2年半前,統一超商委託楊力州拍攝微電影,主題本來是各地店長的社區服務。同事建議,不如直接在台北辦公室樓下的超商拍攝,省時又省錢。沒想到,楊力州看到選項中有「甲仙」兩個字,就馬上選了甲仙。
3 ?# B3 G3 B T d! Y6 P
* |7 n H# s& b2 k& r原來,八八風災還在他的心裡。楊力州說,之前新聞報導,多半只呈現災民呼天搶地的痛苦或慘重災情。然而,台灣需要一部「後八八」的影片,關注後續的重建。「硬體的重建很容易,困難的是,人們受傷的心靈要怎麼站起來?」他說。7 z3 G5 n3 n6 o
: K9 i2 h$ | X6 S9 W! A8 V) ?
楊力州認為,台灣颱風、地震多,透過甲仙的故事,或許可找到一種災難共存的生活之道,給後來的人參考。因微電影深受歡迎,遂擴大拍攝,延長為一般電影長度。
5 O5 ~: V* j4 h! @& c
" l1 D1 ?4 j6 P5 S0 d; q回想起剛進入甲仙時,楊力州的第一印象是陰鬱而沉悶。甲仙愛鄉協進會理事長陳敬忠在《拔一條河》片中貼切形容當時的處境:「只要眼睛一睜開往外看,就會看到喪家。佛教辦完辦道教,道教辦完辦功德會。」$ s5 Z, W& B- a! E/ F
* e7 j4 b# K) @/ A
孩子的努力 讓大人再站起來 # z) T) s% S# `6 n& q) C
; a1 D5 @; g+ i2 \' J7 f/ m. ?
楊力州說,由於道路斷了,沒有遊客,居民生計受到嚴重影響。經營冰店的陳敬忠常在頂樓喝悶酒,對著老天爺埋怨:「為什麼是我們?」然而,甲仙國小的小朋友,卻以參加拔河隊為起點,找回自信。由於學校沒有資源,就用最土法煉鋼的方式練習。向別的學校借拔河鞋、以便宜床板代替專業拔河道,在努力不懈的練習下,終於得到全國第二名。但是隊員們還是哭成一團很失望,因為沒有拿第一。 A" f+ \4 v% A$ K( E3 @/ d$ {1 X. e' N
% V0 r3 b* S! W: s/ M3 X3 W* U當楊力州詢問隊員,為什麼那麼想拿第一?孩子只回答四個字:「榮耀甲仙!」後來,他才知道,每次得獎,地方報紙都會有一小小格的版面,而學校都會把這個新聞放大,影印好幾倍張貼,「原來在小朋友的世界裡,這件事是這麼大。」
0 T3 ]; p5 ?" ~( E' @% ]
- v/ M7 }. f; X/ X' p孩子的努力,成了大人改變環境的動力。「當孩子都站起來了,我們大人能不站起來嗎?」陳敬忠擦著眼淚說。於是,甲仙慢慢有了改變契機,大人們開始想辦法,找出社區新生命。+ \6 A3 _" h5 ^( A6 u3 F" Q
8 `: V: w- c# x7 D4 p新住民媽媽是災區無名英雄
( }" f: g1 K* _8 C) p' Q: A9 ~" d: `$ {
楊力州說,從前他總覺得由小孩子鼓勵大人很牽強,應該是大人教小孩怎麼做才對。直到看了宮崎駿的動畫,才發現往往都是小孩在提醒大人,這世界哪裡不對了。「以前,我都覺得孩子的魔力只存在於宮崎駿的卡通,到了甲仙,我才發現,這種力量就在生活中發生!」楊力州說。
/ C' g( p$ D3 S
' Z% U! `! { J& H' F* t7 _片中另一條故事線,則是來自菲律賓、柬埔寨等地的新住民媽媽。片中拔河隊的小朋友,大約有1/3都是來自東南亞的外籍新住民。一開始,這些女性時常要遭逢異樣的眼光,去買菜時總是會被問:「妳先生是花多少錢把你買來的?」讓有些小孩不太敢告訴同學自己的媽媽是外籍配偶。8 R J8 B. ]; H( Z/ a
; ]) l: B" p) z m9 G3 i
楊力州回憶,自己出生於彰化農家,父母只有國小畢業。國小到了台北讀書時,每當要填寫家長資料的學歷欄,他總是會猶豫,填「小學」會不會很丟臉?就像是這些小孩,填媽媽的出生地是「越南」時,心裡是不是也會有所顧慮?然而,這些女性任勞任怨扛起家計,如今都能說著流利的台語,有人即使大肚子還是自己開小貨車載芭樂去賣,其實是默默扛起災區經濟的一群無名英雄。6 O( E0 L5 U2 s. R7 S9 O
2 g: C; W9 a2 I6 F* e Q* I在片中,新住民媽媽也在當地義工的幫忙之下,透過烹飪家鄉菜與自辦劇團公演,讓社區民眾與孩子都能多了解她們的語言與文化。一開始,這些媽媽擔心自己表現不好,然而,楊力州認為,攝影機的作用像是一種酵母,當她們被拍攝、被注意,也逐漸會愈來愈有自信。很少人知道,就在拍攝《拔一條河》時,楊力州的工作室接到大陸湖南衛視的電話,邀請他去拍攝歌唱選秀節目的素人故事,為期半年。.........* ~5 d; ~; X `5 l( w/ B3 z: N
) E0 m7 w+ r g8 @. _. W( _% ?2 w
他想當文化創業家,問台灣人為何不敢衝?7 L4 R2 |3 V9 @) } D- b: \
2 i: h0 e" i; J6 g2 l! j$ D
* a! E3 v1 o! K- f. [/ M+ E9 D
8 f9 b7 }0 v4 X8 v7 F$ @
0 M' U$ e) V% f% [. L
【作者:王思涵 │ 攝影:董旭官】/ f" X6 a* o9 q2 q5 J
/ C2 u8 i, u2 Z- _
: r+ C h$ e1 o, b4 h家產身價達160億美元,是郭台銘的三倍,年僅33歲的鄭志剛首度接受台灣媒體專訪。定位自己非接班人而是文化創業家的他,認為台灣有獨特原創文化,可惜膽子太小,且缺乏整合,限制了發展格局。
( y& R" z% M6 e6 G ]. D
H F" q. r2 q( U$ }今年6月底,上海黃浦區淮海中路上,聚集來自全球150多家的媒體,他們都是為了見證第一間結合當代藝術與商場的購物中心K11開幕。商場主人,當天戴著黑色粗框眼鏡、穿著學院風白色西裝與青蘋果綠的長褲,站在政府領導間舉杯歡慶,看來比較像當代藝術家。他的名字是鄭志剛,33歲,但來頭顯赫。 H+ g4 E N. b, D$ m6 f
4 X' |- t- ?8 z0 b他是全球市值最大的純珠寶商周大福第四代經營者、香港新世界集團的第三代掌舵人,旗下員工合計至少超過7萬人。他的身價更高達160億美元,足足是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身價的三倍,使他成為當今全球企業與藝術市場都特別關注的名字。* a( {, p0 B, L, S
9 {0 ?2 b2 B; n' n
香港四大家族、《富比世》全球華人四大富豪包括李嘉誠、李兆基、郭炳江與郭炳聯兄弟與鄭裕彤。其中88歲的鄭裕彤,就是鄭志剛祖父。鄭志剛身為年輕一代接棒者,畢業於哈佛大學,曾在外商銀行工作,2006年加入新世界集團,2009年以1.4億港幣舉辦世紀婚禮,迎娶香港海味大王的女兒余雅穎。2012年正式進入集團董事會,至今股價仍持續「靚爆」翻漲。不但個人經歷漂亮、能力受肯定,至今也無緋聞傳出,格外引人矚目。
; |* ^8 f# c0 g" u9 A/ t; Y! s* O1 a
鄭志剛:家族很平凡低調9 i B& J% ?' ~1 c& C
2 U9 L: f; K# a; O+ }, U5 u7月中,鄭志剛來台灣參加活動。一身休閒,輕鬆來到飯店接受《遠見》專訪。在香港總是隨扈不離身的他,曾接受過路透社、《富比世》等國際媒體報導,這是他第一次面對台灣媒體。閒聊到外界對他是「人生勝利組」「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評價時,鄭志剛忍不住大笑:「唉呀,你們太膚淺啦!」「我知道大家在想什麼,但我們不是電視劇的家族,我們是很平凡低調的家族。」
" q' n. G1 Y, c2 l6 j k+ R' A5 t- Y$ e9 A
的確,傳奇,總是從平凡開始。談起鄭志剛,不能不從祖父鄭裕彤講起。鄭裕彤出生於1920年代廣東順德,因抗戰來到父親好友周至元開的周大福金行打工,從掃廁所的小伙計做起,勤快又精明,爾後入贅繼承周大福。鄭裕彤在當時極具先見的以四條九足金(成色達99.99,成本較高)打出品牌,在金行滿街的香港拿下最大市占率,1964年又成功引進南非鑽石,從此有了珠寶大王之稱。
- @; q' Q f# B. O' ~% `% X6 c: _2 D: _# e9 y' g: n
周大福做為香港首間成立公司的珠寶店,鄭裕彤很早就派發股利給元老。做為老闆,他始終保有華人社會的人情味,從不開除員工。而他奉行「勤」與「誠」,從小伙計變成四大首富的故事,更使他成為是香港人津津樂道的「彤叔」與「鯊膽彤」。鄭裕彤在1970年代成立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後,揮軍地產,代表作如新世界中心及麗晶酒店(現稱洲際酒店)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2012年當他宣布正式退位時,集團早已跨足酒店、服務、基建與百貨等。/ G4 D. D7 c% H6 y. M' d
! q( M5 B$ B8 `4 N是文化創業家而非接班人' M' p& H, x3 o$ V5 E' D
( {* \# [3 q S; }8 H2 ^
鄭裕彤退位後,由長子鄭家純接任集團主席,但外界一致認為,鄭家純已退居幕後,第三代鄭志剛才是實質接班人。聽到別人貼上「接班人」標籤,鄭志剛笑著澄清自己的定位,「接班這個字眼太舊了,我感覺自己是文化創業家,價值的創業家,」他認為,所謂家族企業,每一代應該都有自己的想法。! i! ?. B9 Y* W' n$ _( _
9 B6 G, i7 J- H$ P! O/ G: m
相較於祖父面臨資源缺乏,什麼都要自己開創的年代,他所處的這個新時代,訊息太多、太過快速,反而缺乏人文歷史感,這個缺口,正是他創業的切入點。「不是說我要成就整個社會,我沒有那個能力,最重要的是看準,哪方面最需要就去推動,做為一個創業企業家,這是非常重要的,」他說。5 Y( [) `5 u0 U4 g4 a
, {( C& A0 `, f& Y% }: b0 x$ S
鄭志剛13歲赴美讀書,一直過著獨立自主生活,直到2006年加入集團,主導新世界百貨上市。那段時間,他認真分析貴賓資料發現,25至40歲客戶消費力愈來愈強,而且特別重視商場與商品的特色與個性。求學階段一直以人文藝術為主軸的他,遂萌生結合藝術、自然與購物中心的想法,沒想到家人非常支持。2009年,K11在香港最熱鬧地帶尖沙咀最高建築現身了。隔著維多利亞港,與他祖父鄭裕彤的代表作香港會展中心遙遙相望。
- f6 n; [/ N. E3 ?' R
" O6 A. }9 y; ?K11為香港帶來文化新氣象
5 q7 L3 l w9 K% s- T7 \
2 w; U- s+ F* ~; p6 q香港購物中心何其多,但也被批評太重金錢物質,沒有文化。K11的出現帶來嶄新的氣象。想像一下,逛街時可以同時欣賞世界各地最新潮,及最有特色地的當代藝術品,購買的時尚精品也不是一般名牌,而是歐美亞各地精選的設計品牌,不是很有吸引力嗎?......5 u- }( h0 Z/ n/ o
) T6 U7 Z0 y, j. W* F$ q8 `) q8 A
( I# Q# U6 S' v5 C3 }遠見雜誌7 j+ c3 x& Y/ K. K! K
" n9 T) ^, }/ C `: l4 [% e
4 N1 y1 l% r4 b3 ^9 a8 k1 ?6 q% O2 y* F
( h, k( d9 u# L) O) |4 s6 E8 w; z8 K$ Q2 T4 I
! ? o, M5 R- O+ U( R
; E: e4 u( t9 _
6 ]' l. E( ^4 ]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