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836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2
- 貢獻
- 1494
- 活力
- 3782
- 金幣
- 17588
- 日誌
- 262
- 記錄
- 6
- 最後登入
- 2015-4-9
- 文章
- 2716
-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2-12-14 19:32 編輯 - y o: Q1 g! u! ~$ j& X
1 k- _! [- P* W8 j! `
祝大彤太极拳网 网址:
. X' r T8 \+ E/ chttp://www.zdttj.com/news/ReadNews.asp?NewsID=1987 v7 }$ n* T, n2 u/ O
改变思维 改变观念与九松十要一虚灵
9 `) `6 j7 X7 Q( r$ d* Y! s三动三不动与心神意气安静' q _0 k" f) {
* t2 z% j; n) s
) N6 u2 v! U9 F6 \% T6 n
九松十要一虛靈 ( z0 d8 S! [ M Y, _" `) w2 e; g
九松0 [0 d x. K( r% C" {* Y; |8 z
1、肩
1 u/ Q/ W/ Q5 j, p在太極拳套路中沒有肩的單獨拳勢,在技擊訓練中,有肩靠一技,外三合之首即肩與胯合。 $ \$ V* Q' y- ~3 y
在太極拳套路中,無肩難以成為拳,每勢每動也離不開肩,肩之重要顯現在拳勢套路之中。拳家在盤拳實踐中深深體會到肩寒全身僵,肩緊全身滯。肩也是呼吸的總“氣門”,寒肩氣上浮,腰緊受制。
! ^! C9 g- H: T7 a5 ~訓練松肩不是短時間可奏效的,要天天注意松肩,盤拳勢勢松肩。在陰陽變轉松腰的同時也應松肩,一招一式肩松沉不著力。在預備式時,雙肩從夾脊左右意松至肩,然後雙肩下松。經常注意動則松肩,可以達到松肩之目的。 % m/ m, V+ A1 t0 E( a
2、肘
0 U! p# `6 k L1 h7 L: T' h太極拳沒有單挑出來講肘。肘在套路中無所不在。肘在肩腕中間,肘滯上肢僵,在技擊上吃虧,練拳肘僵也難以將拳練好。 . u" J3 \9 U0 x; _& f! _
太極拳要求松肩、垂肘,肘自然下垂,垂肘,肘不著力就是。4 P/ W& V$ C8 U/ F h5 r
太極拳修煉中以垂時為佳,練拳垂肘,日久,肘自然下垂,有“一肘松到腳,巨力難過身”之說。象“十字掌”、“金雞獨立”等勢,手高舉過頭,肘形上提,但仍有下垂之意,不可著力。
; p# @5 S; m+ i3、腕 & ]: }. ~. B7 ~ |, c
太極拳的腕骨均應鬆開,腕應靈活,還要虛松,不能著力。以松腕取勝,腕有力全身受制。 " A& p! |3 C+ N$ h9 w4 v, z0 i
腕不能孤立松柔,要配合松肩,垂肘,展指松腕。指不展,腕不好松。垂肘,展指松腕,先展指,手鬆開,腕自然舒松。 / L: f. C7 T3 N
4、手 $ |. y7 B1 c; I+ E6 B! V
以太極手修煉太極拳。按拳理拳法的要求,練家的手應為“形於手指”、“妙手空空”,舒掌展指,指關節也要節節鬆開。
. A5 ?; l+ K/ _0 m: c在武術中手的運用變化多端,分為拳、掌、勾、爪、指等五類,五類手法中,演變出百余種用法。太極拳手法有四:掌、拳、勾、指。
: ~9 N M, ^" `! w' j' |1 \9 k# Q“九松”、“十要”是練太極拳之前放鬆周身以進入修煉狀態。九松是松身體的九大關節,身上其他部位當然要放鬆。十要,是要求下收臀或溜臀、裹襠、收腹、吸腹股溝、展胸、圓背、內吸肩胸窩、弛頸。
3 j! y) C2 J; ^! D" f+ i' R" p太極拳的身形十分講究,一定要規範到太極拳的拳理拳法所要求的松柔身形,也就是太極拳所要求的體能。身上的九大關節鬆開後,身體的各個部位亦應配合,相適應放鬆。如松腰與溜臀、裹襠、收腹、圓背密切相聯繫,孤立的去松腰是困難的。在講述放鬆臀部等十要部位,還是從下往上,一個部位一個部位論述松之拳法。
3 B3 [! {. x" f# ^5、臀
; J( h4 X) a6 a: e臀部在太極拳中主身形中正。
- G. a3 g# m( A2 q$ Z) \王宗嶽拳論有“尾閭正中神貫頂”的教旨。尾閭是脊椎的根部,尾骨部位,位於長強穴。
+ S& i# L" V' `" O R身不正而尾間歪斜,影響身形中正;擺尾必定搖頭,破壞了身形的正體中正。
- `9 b7 g" x7 G( X太極拳要求身形中正,臀部下收,或稱溜臀,方可保持身體正直。臀部下收,呼吸自然深沉,會陰部位自然上提,身體易於放鬆,呼吸自然安舒,直接影響松腰、圓背、拔脊、裹襠等部位的修煉。翻臀則破壞全身的松柔關係。
- {9 u" V3 ?2 @0 p6 h1 [. O( N: P溜臀動作並不難,是摸得著看得見的部位,動則臀下溜,手扶有下溜感。
* }2 D- u, E; v3 v3 n% B8 ]: Q襠
! H: g9 Y1 j2 u1 [# H1 V襠是任督兩脈的交會處。練家檔的功夫以圓襠、檔開一線為佳。襠在會陰穴兩側,會陰與百會穴上下呼應相對,自然疏通任督二脈.王宗嶽有“虛領頂勁”“尾間正中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之先賢拳論,可見襠在全身之重要。
2 o4 f4 b/ A' ]- f" `; Z1 n( X練家在身形拳法中應刻意修煉,技擊中常被對方“腳踏中門襠裏鑽”得勢使自己失敗。
, Y- X+ ~5 @" c3 u* W在拳勢中坐步與弓步的虛實變轉,襠圓胯松步法自然變轉,稍一用力即受人制。練家要警惕,襠不可著力以虛為要。松襠的關要是裹襠,似嬰兒以三角巾從臀部兩胯自下而上,從左右而中包住,而完成溜臀、裹襠動作。 % y6 L4 y$ k+ N$ |
6、收腹 * U6 L9 _" G( D$ Q" A
王宗嶽《十三勢歌決》云:“腹內松靜氣騰然”,體內輕鬆不瘀阻,呼吸順暢深沉,都來自松腹。
/ J' _( R# _* g/ a. H* c) y溜臀、裹襠、收腹是緊密相聯的三個中部部位。: F! E! B9 T8 o/ C5 ]. R- p2 }
臀、襠松活,腰空,背圓靈活不滯,使全身鬆開,虛實變轉,開合自然,這是收腹之功效。腹內松靜與氣沉丹田是否是不協調的。太極拳家一般不提氣沉丹田。氣沉丹田久練小腹似扣著一口鍋,看著圓鼓鼓,摸著硬邦邦,影響練家在技擊場上操勝券。氣沉丹田有悖太極陰陽變化。丹田為練氣不存氣,練意不存意,練勁不存勁,使腹式呼吸順暢,兼有養生作用。小腹硬梆梆象扣一口鍋也許是病態。 + O" D+ s% }7 W$ B
前輩太極拳家有“氣卸到足底”、“勁起於腳”、“其根在腳”、“上下相隨人難進”之說都論及到氣到腳。太極拳名家楊禹廷有“用腳呼吸”的教旨,他的腹部、小腹給人感覺是一個深不可測的洞。老拳師從來不說“氣沉丹田”,可見氣沉丹田,不一定是上乘功法,拳家不可不察。 : w8 ?$ i: Y3 C# T& k) q; L) C7 U5 K
腹股溝(右左)
4 h/ @ ~8 K: c9 W4 |小腹左右兩側部位各有一條向下走向的溝,名為腹股溝。
! I3 G$ x; m& r; C( a腹股溝對吳式太極拳的身形、重心的變轉十分重要。吳式太極拳的特點之一是單腿重心為“主柱式身形”,兩腳雙重僅僅是瞬間的過渡。
+ t! |; D$ X0 w: x' e5 @5 C弓步和坐步為單腿是實腳,不著力的為虛腳,功法規範不容虛實不清,實腳實,虛腳虛淨。拳法要求,弓坐步“三尖相對”即弓膝無過不及,不得超過大趾甲根部,鼻尖上下遙相相對。腳尖、膝尖、鼻尖成三尖相對之勢,尾閭“坐”于坐步後腳跟部位。這個動作難度很大,只有吸松腹股溝方可準確完成這一動作。 9 ]' E/ E; Z+ v( L5 j
7、胸(含三要:展胸、收吸左右胸窩) 4 R! a3 @& ]: m* f. F6 s7 U
胸部放鬆有關周身松之大局,拳論有“腹松淨氣騰然”之要求。胸松的操作難度很大,如何習練松胸 是極為重要的拳法。含胸可以嗎?不是不成,前人有“含胸”之說,但我們對前人的身法理解不透。練含胸者, 又都松不下來,從外形看可以觀察到兩肩前傾或兩肩前合,胸部仍松不下去,一觸即滯。 # G) K; z- e1 g. m$ n! k( e8 Q
胸部放鬆與松肩關聯,在胸部放鬆時,含胸動作把握不準確,影響背部的放鬆,胸背不松,影響周身松淨。通過實踐,筆者認為展胞為佳,展胸與松肩、垂時同時進行。如此操作胸部仍然不淨,這時應輕吸胸肩間之胸窩的部位,胸部自然展松,聽勁有追不上的感覺,似有一個深洞。
# V/ E0 c; D3 L8、背
- M7 X8 A/ L9 ^! p6 ]- n0 o7 a/ |0 d背與空胸相關聯。空胸背部自然活圓,似龜背,空腰脊椎自然節節上拔,是督脈從會陰向百會的自然走向。空腰,脊椎自然節節上松至頂,有“氣遍周身”“滿身輕利”之感覺。
' `+ g- o+ B3 b! E' @" a技擊運用有“力從脊發”克敵至勝的威脅力。 4 M* Z+ O4 s& O. A+ Z& f7 f( A
空胸、圓背的過程中,空腰、脊椎骨節節上松的同時,脊椎有脹熱的感覺,有粗大的感覺,你的背部功夫就已顯現出來。請注意,圓背是練拳過程中,周身松而得,不是單找此功。單找單練難以如願。
* m6 i# e& o# G1 t( Z; B9、頸
* q0 s1 a. x8 K7 y* i虛松胸腰、背之後,向上是“十要”的上端,要松頸部,松頸部也稱謂弛頸。
4 C2 p: D; V- K! Y, R弛頸以靈活頭部,有“猴頭弛頸”之說。不要刻意“豎腰立項”,如此意大力過,影響空腰、圓背,不利周身放鬆。頸部以自然虛松為好,為了找到弛頸的感覺,以收下頜,兩眼平視為准。
! |2 E0 {& A3 h' W' E O
$ w% s' q: p/ |" m- V" A& C% c虛靈神頂 5 K" `1 o$ c7 k. H
“精神能提得起”“虛領頂勁”“頂頭懸”等頂的拳法使初學者難掌握。 ! B) ]2 K0 J6 r P5 h( e- m! @
腰、背、頸部緊張僵滯不利中樞神經系統對全身各個系統和器官的調節。頭部僵緊不利腦平衡,心腦意念僵緊影響全身放鬆。對初學者來講拳法簡單易於習練,頂上以精神虛靈為佳。使頂上有虛靈的感覺,將精神意念虛虛的想像在頂上已經夠了,不要再去“提”“領”“懸”,使頭部自然虛靈有神即可。對於修煉多年的練家,能作到頂上虛靈,自有一種新的感覺和“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