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053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2
- 貢獻
- 2531
- 活力
- 164
- 金幣
- 58095
- 日誌
- 2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19-12-16
 
- 文章
- 322
- 在線時間
- 302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黃美蓮 於 2012-12-10 11:21 編輯 , k; a: Q" ^5 V' }; k* a b, I
+ G! k$ Y3 E$ m- J+ k常低頭7 R2 f9 A( _. k: u) z
# x+ k# T: D3 X8 |+ V6 l4 n: V有位高傲的官員前去拜訪大師。跨入大門時,官員的頭不小心撞在低低的門框上,痛得他哇哇大叫。, x: }$ J3 G( i. [( P
8 \! M3 L5 P4 w, x
大師對那位官員說:“是不是很痛?這就是你今天來看我的最大收獲!”
" ]% z2 `+ ?* h+ n' ~7 Q' h
' X* U4 i* Q4 y1 J- f6 a6 s6 B' ^/ H“什麽?”官員一臉錯愕。! }' m- B/ b$ `' ^
9 s& C* x# N5 m5 `( A2 o, d“你必須學會‘常低頭’,才不會‘撞到頭’!”6 n t) P. N) K1 x% C
* U/ o( H+ Z: X# n+ q
總擡頭仰望自己頭上的光環,除了會頸痠脖子痛,還要擔心“撞頭”的危險,何不低下頭來,看看你腳下的大地。──地是大的,可是地在我們的腳下。學會“常低頭”,才不會“撞到頭”!( Y' T/ r# ]/ d# z! P1 ^
: F0 l& @0 A) I2 |- c
" I* h$ o2 H9 B
接受+ X% I) ^% M- R! }5 c# z( \
) @; x& v* A6 o7 G# f8 c; C
" z& j; M( a4 E0 Y( Y; e“要怎麽做才能獲得內心的和諧、平靜?”- K1 E$ O9 j; [# a, H$ p% `
+ }+ b; ]* v% L1 Q- W8 U2 \
“去接受生命的不和諧、不平靜。”' D/ v% T8 X2 c! {/ B1 s
/ }( D. R$ s ~" Q9 H
“怎麽說呢?”8 o/ [! N, [! O
& T/ ~! v9 T) e6 ^$ k“你的焦慮、不安和恐懼,不都是因為渴望得到和諧與平靜而引起的嗎?接受生命的不和諧、不平靜,然後你將享受得到和諧、平靜。”
) v( Q! B+ w8 ]# X& m: Z; _4 F 5 K+ {/ |* I; |: p1 f
最真實的和諧在於接受生命的不和諧;最真實的平靜在於領略生命的不平靜。去接受別人對你的無禮、接受別人對你的誤解,接受所有的挫折、失敗、接受生活中一連串的問題,當你越能接受人生的不完美、不圓滿,就越能心平氣和,冷靜地面對眼前發生的事。接受如何,才能迎接任何。( g& b, Q( V1 |% r
3 n( j s# [. \" ]
- D! c, a; n. v g/ L
以人為可愛. o, {% K& e4 K& A+ K; y
* J. ?- Q- }" n. N, A' ~/ G
# H- S( J; Y2 }% e
有一位年輕太太向大師抱怨:“我先生從不讚美我,他整天挑東揀西的。不管我做什麽事,他總是找出缺點來批評。”
, k+ z% V" N* t& @! b8 @6 [. a & Y; P- m4 V' m+ ~5 h. [) r
大師說:“喜歡批評是缺乏自信的表現,你先生是不是有這問題?”
6 v- N9 J' {; a6 ~% y! x& k 5 J7 ~$ p4 x" K) G
她想了一會兒說:“我想很有可能。”
! Q6 i1 k; u1 a
, H h0 y2 O* O% H0 `9 a" _6 V$ e“若是如此,妳應該多去讚美他,提高他的自信,以減少批評。”
. I f4 m: j/ K7 l- P8 Y* Z . e( `6 ? {' D5 w+ o* o* W
“我從來沒想到這點。”她叫道,“但你說對了!”: d2 ^1 ?4 h* G% n
; X% ^0 J6 z p“因為我一天到晚只注意到想聽他對我讚美,早已經忘記我上次是什麽時候誇讚過他了。”
$ ? @, c& m4 \' B% H' A
) ]4 E; B& O% E盡量去欣賞別人可愛的一面,那麽,他人也會欣賞你可愛處。時常讚美別人的人,自身必有更值得讚美之處。鄭板橋有句名言:“以人為可愛,而我亦可愛矣!”) l$ c' ^( J( O6 ~4 G
% y! P& A* d% a# I) `! ]6 G( t8 Z w' V! B
什麽才是對的事
9 K3 X; }( _% S, Z$ Y5 z# y/ W% H$ b# v" k
, y& R- |$ w5 | G {一位員工跟客戶起了爭執,當客戶離去後,他立即被上司訓了一頓。+ `1 D Z) e1 v6 r/ _
/ U% w5 d: g; [“分明是客戶無理,憑什麽指責我?”他感到氣憤不已。
3 q9 e+ a+ M# Z8 Z 1 a, R# z0 Q, u1 a2 o
“爭出個對錯或輸贏真的有那麽重要嗎?”大師問。
3 W) M* N1 b ]+ ?) A& j
2 ^; t8 J& S J" n“當然,至少心裏覺得痛快些!”
0 n" ~8 M+ }! N$ `3 T$ |% A4 J( E ) W4 {% B7 T b1 v6 w& a
“‘覺得好’不如‘做得好’,前者固然讓你一時過癮,但長遠來看,結果會越變越糟。後者雖會帶來暫時的挫折,但結果卻越變越好。”
! K% w% o5 K" m2 i% s $ L8 X& [8 c2 F% w; ^
“那不就是非不分了嗎?”0 g; ~4 d8 U! S% j* d5 C' l! A
# j: E4 J. M2 A5 r( B
“當你懂得去做‘對的事’,而不爭著當“對的人”,又何來是非?”
- R" d% j# P% B! Q- w0 b5 _1 L& ?* Q : M( g |# ~' P6 q: H1 f q
大家常有種的錯誤的認知,以為要只能“爭贏了”就代表自己是對的。其實呢,就算能爭贏是非、對錯,卻未必能贏得結果。, o2 G: R1 i1 t' o
+ V/ L2 V. O5 H+ H4 I試想一下,當你爭贏了你的同事、朋友、配偶,你真的就贏了嗎?想必是兩敗俱傷吧!你們的關係只會變得更糟,不是嗎?
0 e l- p) O9 E, |: K! @: i9 u
5 x$ A9 S [) B. U記住,去做“對的事”,別老爭著當“對的人”。* x! \& Q6 s8 D k! k2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