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836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2
- 貢獻
- 1494
- 活力
- 3782
- 金幣
- 17588
- 日誌
- 262
- 記錄
- 6
- 最後登入
- 2015-4-9
  
- 文章
- 2716
-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2-11-17 04:49 編輯
8 x+ s6 Q# }1 c; H8 r# [* Y, c& |6 k4 ]; m C
好文章分享:"我不等~ 我不管~ 我不看~ 我不做~ 我不給~"
- J5 t2 X" Q" P* p
* L" C. N @3 T) N. w$ b, @0 ~年過半百,不經意的撞見幾齣人生荒謬劇,憑添恐慌。原來人生比想像的還要來去匆匆,早年一起坐在繁星點點夜空下,談佛論禪,激辯老莊的友人,慢慢有人離開,塵歸塵、土歸土了。
1 R. f7 l+ G; ?# x) `' n' f告別式來得突然,老友們不禁唏噓,往年都是在婚宴上巧遇的,而今改成公祭,多出幾分酸楚。 7 z1 C7 r% |+ p: I& u8 f- h. ]
讀書的意義從他身上看出弔詭,他因為學業成績優異,搶得一項忙碌的工作; 因為忙碌,而日以繼夜,最後榨乾自己。 ' l6 K3 c8 C# s. u0 w y% n
他是賣力之人,得了不少錢,卻從未好好享用,臨走前的一個月,一直長吁短嘆,直稱不值。 & L" [% W( U6 ]. K: c* y4 U
我因他,而添得了許多感觸,有了覺醒。
' T- n$ z: a) M/ K1 Y! X/ V& P3 L
3 H; f8 Q- Y( b7 b8 x* y' }一. 我不等 6 l" ?$ W3 \. e
朋友什麼都等。等退休。等一千萬存款。等孩子長大。等房貸繳清。 % A4 M5 }/ R' [9 P: ]6 G
最後等到了告別式。 . g0 t0 B/ P' a' V
他有感而發告訴我們這群探病友人,人都會走,可是他走得有些遺憾,有點不甘,非常後悔,除了工作之外,他什麼事也沒做過。 離開醫院,所有人眼眶泛紅,並且許願,絕對不等,一定好好活著,享受生活,但盼這些允諾全是真話。4 c" Z& O% A9 W8 T% u
4 d$ g/ ]; j" z) N二. 我不管 4 U n; U1 c6 N% G6 P% _1 o! e
友人什麼都管。他管成績。管分數。管第幾名。管英文。也管數學。 當然是累人的。他常說,沒有他怎麼辦? 6 o3 }% ~- {# F& ^/ j N8 B
事實上,這個世界沒有誰都照舊,地球照轉,別人照活,太陽月亮依舊浮浮沈沈。
9 R+ R- ~7 q+ ^不管孩子就好多了,我只要管好自己就行。我管健康,我管快樂,我管自己的遊山玩水。 人是從依賴到獨立,我們卻常把孩子從獨立教成依賴。
# A R+ z) v- Z, x8 a/ k5 f當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忙得不可開交,經常不在,讓孩子留在安親班; 當我們需要孩子的時候,換成他們很忙,沒空,不在,我們順理成章住進養老院。: s w; y! N% a
( x* q: W" f2 t+ {+ f/ e! d三. 我不看 - @( x6 u* R% |; |2 g
兩眼看,不如單眼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好些,什麼事都太精明,反而自找苦吃。 孩子只是孩子,不可能什麼都會,可是大人總希望他們快快長大,什麼都懂。+ `* b" }2 g/ E0 J3 U4 c+ `& Y1 F
這是衝突,沒有解藥,唯有少看為妙,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軌跡,而非揠苗助長。 不會到會是必然歷程,學習中挫折很多,但從中吸取經驗,於是會了。
2 P9 x' W/ W/ @+ }0 {# A) h) H可是一般人卻奢望孩子要武功高強,什麼都會,後來發現,除了讀書考試,這些人什! 麼都不會。 不看,並非什麼都不看,而是看該看的;不該看的、看不見的,就不必一直想看了。
7 V( I* g3 S( P. u' F. P. T
% ^' j) {8 j/ E, ^3 V0 x9 u四. 我不做
2 g) u4 S$ B+ |6 J我不做對孩子無意義的事,但做有意義的事;做不來的不做,做起來很辛苦的也不做,做了之後會後悔的當然不做。
7 r# l. n& q8 Q3 b( @" L; ?" b我打羽毛球深知其味,救不到的球不救,救到了會扭傷腳的不救……人老了,必須服老,不服老就慘了;而今我更明白,什麼是適可而止,量力而為,來日方長了。
9 n3 Q5 ^" U1 [
' F( T0 G4 U! l五. 我不給
0 f# Z6 c; W8 f+ a6 C6 e; ^9 D給不起的,不給;不必給的,也不給。需要的,我給;想要的,不給。 柴米油鹽,給;房子、 車子、名牌、好的手機……,不給。 - o7 d5 T$ `6 Z& i/ b& w5 h
給的愈少,孩子愈賢;給的太多,就不賢;什麼都給的家庭,孩子鐵定什麼都不會,只會茶來張口,錢來伸手,徒增其苦。
9 s( g5 D7 h6 x9 J4 Z4 v
% U1 ~6 i5 s/ y, U《林則徐佳言》
4 p9 l- r8 M8 K7 X2 h5 _子孫有若我者,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 p- l* z, O. w/ i/ B/ W0 W子孫不若我者,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
|